我這幾個月應邀去幾家科技公司和幾所大學演講,有時候把一些個人對於台灣產業界的看法置入到技術的解說當中。在某些時候,我展演的對象不僅是在座的工程師和學生,而是公司老闆、資深主管、系所師長,希望能夠從業界和大學推動一些思維上的改變。
為什麼呢?如果業界和大學的思維不變,那麼即便創業風氣再興盛、中小學再怎麼翻轉,終究會卡在業界和大學舊思維所造成的瓶頸。
這幾年我找了不少「創新型」的業界人士來跟我指導的研究生分享他們在業界的心得,但效果並不如預期。我想是因為學生們多半認為這些只是特殊稀有的「成功典範」,他們寧可跟隨主流,那些來自於長輩、學長、討論版上的主流意見,即便庸俗,相對地較為安全。
安全? 台大學生?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不可思議,我一開始也十分納悶。
台灣的中產階級一向十分保守,學校和政府單位更是如此。這些人所塑造的主流價值,強調「辛勤工作」「達成任務」,但同時也塑造出許多的框架。許多舊有文化中的封建思想,藉由這些框架復辟,乃至於我時常覺得台灣徒具民主的外表,但骨子裡仍舊是封建思想橫流。
不信的話,不妨嘗試回答這一系列問句:
1. 除了主流價值之外,還有那些?
2. 要如何不不追隨主流價值?
3. 不追隨主流價值會如何?
問句1是哲學的問題,我們注重哲學教育嗎?雖然坊間哲學宗教書籍氾濫,但如果不是遇到了難題,誰會去看這些書呢?雖然不乏勵志的故事,但還是回到老路,這些只是特殊稀有的「成功典範」,還是當故事聽聽就算了吧。
問句2是視野的問題,除了要學生用功讀書外,有告訴學生其他道路嗎?在以成績論英雄的世界,中等的學生會認為自己有資格不追隨主流嗎?不想追隨主流,學校、社會有提供那些管道?
問句3是生存的問題,在這個保守的社會,不追隨主流價值的話,難保不被貼上「異類」的標籤,永不得翻身,這才是最可怕的事。現在鼓吹新創,但光是政府一頭熱,企業主願意拿出資源贊助新創嗎?社會是否提供某種「安全網」,讓致力於新創的人能夠少點後顧之憂?
居上位者往往不能理解當前年輕人所遇到的問題,其實是保守的社會環境所造成的。或許,居上位者除了「勉勵」年輕人多努力之外,應該要身先士卒設法打破某些保守的框架,但是由於他們不夠理解,或是基於自身的立場而不願改革,所以我們很難期待這些居上位者主動來做些甚麼,但同時我們又必須設法以理性或是實際行動說服這些居上位者,否則這僵局還是解不開。
所幸,我這幾個月所遇到的居上位者,大都對於必須改革的現況有所了解。這樣的狀況已然比起這幾年來我所遇到的財大氣粗的老闆好多了,正是驗證我多年前所說的,要等到舊思維和代工、炒房的作法把台灣逼到谷底,大多數人才會真的想轉變。
但問題是,想轉變就真的能轉嗎?即便老闆想改革,周遭還需要更多的人才一起來幫助他們走上改革之路,否則也無濟於事。這麼多年來已經在各行各業追隨主流價值的人,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創新?我抱持較樂觀的想法,至少在技術上,只要找到適合耕耘的領域,集結力量往正確的方向學習和衝刺,以台灣人才的素質,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以我個人從事產學的觀點來看,學界和業界有一群和我想法類似的朋友,走兼顧實務和創新的研究路線,即便一路走來頗為辛苦,而且曲高和寡、有志難伸,但是這些累積下來的經驗和技術,應該對於那些想創新的人們有所幫助。
以前時勢造英雄,檯面上的人物,誰是真英雄?巴菲特曾說過,只有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 現在才是讓大家看看誰是真英雄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