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砸1億美元投資Fintech的BBVA,不僅是西班牙第二大銀行,也是拉丁美洲最大金融投資集團之一,而負責這筆鉅額創投基金的BBVA創投執行董事Jay Reinemann,近日提出了2016年必關注的五大Fintech趨勢,包括區塊鏈App即將出現、金融科技生態圈成形、銀行與替代性借貸平臺合作、因應千禧世代需求而生的數位金融服務,以及更多因數位化而顛覆的領域。Jay Reinemann也以BBVA自身在FinTech領域的合作、投資及併購策經驗與策略,進一步剖析這五大趨勢。
2015年下半年開始,全球金融產業非常不平靜,幾乎天天都有業者宣布新戰略,要搶進Fintech市場,小則成立新部門、投資或是與其他業者聯手組成聯盟,大則宣布併購或上市。醞釀已久的FinTech公司搶著上市,銀行無論是主動出擊還是受局勢所迫,紛紛擁抱FinTech,具代表性的Fintech公司如英國TransferWise、美國OnDeck大舉瓜分匯兌、借貸等金融服務的主流市場,在此同時,獨角獸公司、區塊鏈技術、加速器及API等名詞充斥整個金融產業。創投業者也是其中的要角,他們正虎視眈眈要抓住新一代的金融新星,光是英國倫敦截至去年便吸引5億美元投資。
趨勢一:棄比特幣保區塊鏈技術,銀行搶著研發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
BBVA觀點:2016年將有區塊鏈App現身
BBVA在去年初投資美國第一家合法的比特幣交易公司Coinbase,Coinbase採用像是銀行KYC((Know Your Customer) )的驗證流程,讓買賣雙方可以在一個安全的平臺上進行比特幣交易,並讓線上商家接受比特幣的刷卡付款,降低一半交易成本。不過BBVA並非完全看好比特幣的發展,Jay Reinemann認為,現在的比特幣聲浪已經逐漸變小,主因就是因為大家對其應用有所誤解,同時也受到相關的非法使用負面新聞影響。
而Blockchain無疑是目前及接下來的FinTech核心領域之一,紅極一時卻阻礙重重、不斷引發爭議的比特幣便採用Blockchain技術提供分散式分類帳。然而比特幣在持續幾年的爭議後,各國政府、業者紛紛表態,美國將它規為大宗商品,歐盟則將它視為可免稅的貨幣之一,比特幣每次正要壯大時便遭到不同組織的封殺,許多曾經企圖擁抱比特幣的業者,也開始棄比特幣而保區塊鏈技術,近日,就連Bitcoin核心開發者Mike Hearn也跳出來宣布,比特幣社群已經瓦解,而比特幣終將失敗,Mike Hearn甚至賣光自己的比特幣,並轉而任職於專注Blockchain技術的新創公司R3 CEV。
當然不單只是Mike Hearn,整個金融業將焦點轉向區塊鏈技術的研發,Blockchain技術新創公司R3 CEV在短短半年內形成規模可觀的聯盟,匯集包括BBVA在內的全球42家金融機構,就連Linux基金會也在1個月前閃電宣布了一項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分類帳(Ledger)專案,並拉攏包括IBM、Intel、Cisco、VMware在內的20家科技及金融業者加入,並將R3的42家金融業者直接併入成一個超大陣營。
Jay Reinemann認為,2016年將有區塊鏈App現身,他表示,區塊鏈技術的基礎架構已經在2015年開始建置,並強化了該技術底層包括採礦、交易、電子錢包及流程等,2016年將開始出現基於底層技術之上的創新應用,他舉例,像是Abra.com正在建置一個低成本的換匯產品,Stem則試圖要修補專利擁有者與其權利金之間的付費機制斷層,而One Name則在建立能夠提供免密碼登入服務的身分識別工具。他說,儘管銀行不一定會在2016年開始實際採用區塊鏈技術,然而在金錢的轉換過程,他們仍得解決成本、時間和其他現存的問題,否則將面臨區塊鏈技術的威脅與競爭。
趨勢二:FinTech生態圈成形,各角色結盟加速發展
BBVA觀點:方向對了但市場過熱,造成過多資金追逐少數夠格機會的現象
Jay Reinemann表示,FinTech在2015年已開始呈指數成長,一旦新創、創投、加速器、挑戰者、企業創新、投資者這些角色互相結盟,將加速2016年的FinTech發展。他指出KPMG全球FinTech實踐的共同領導人Warren Mead曾揭露的數據,2015年的FinTech投資金額高達200億美元,遠超過2014年的120億美元。除此之外,FinTech公司上市的最佳驗證,如Square、TransUnion、Aldermore、Shopify及FirstData等,更進一步吸引投資者。
儘管投資金額增加是象徵整個生態圈穩定成長且趨於健康的指標之一。然而,Jay Reinemann也特別點出幾個隱憂,首先,他認為,當太多資金同時挹注,無疑的,市場上將出現過多資金追逐少數夠格機會點的現象。此外,他認為現今正逐漸成形的金融科技生態圈,與當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化具有相似之處,這意謂者市場將出現大洗牌,如同當時的贏家Amazon轉變了零售商務與圖書產業,同時也將有不少被淘汰出局的輸家。他也說,由於現在創立公司和所需的技術門檻大幅降低,要在雲端服務上建立起業務相對容易許多,此時的輸家並不會像當時的輸家一樣慘,而且這次,社群媒體也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協助行銷人員精準有效地的觸及消費者目光。
Jay Reinemann擔憂目前FinTech生態圈被炒得過熱,不過他認為方向是對的,接下來提供數位化金融服務的公司將與現有金融業者展開激戰,而市場也將持續將價值轉移到新的挑戰者身上。
趨勢三:銀行與替代性借貸平臺合作,形成緊密關係
BBVA觀點:不只是借貸,銀行將在其他領域與新創合作互利共生
Jay Reinemann表示,銀行將與替代性借貸平臺合作,並釋出中小型企業借貸業務,與其說是銀行準備好將部份業務委外,也可以說這是銀行不得已做出的策略,畢竟這些替代性借貸平臺(Alternative Lenders)如OnDeck 或Lending Club早已經撼動,並侵蝕掉大半的借貸市場,這類公司透過演算法及相關技術,提供快速有效且更精準地的線上借貸服務。
Jay Reinemann認為,替代性借款平臺將和銀行有緊密的合作,如OnDeck 與美國摩根大通合作,BBVA也早在2014年便決定和OnDeck合作,提供企業短期借貸服務。他表示,銀行需藉由這些線上借貸平臺,接觸更多銀行既有產品與服務無法觸及的新客戶,而線上借貸平臺也能藉由銀行帶來的客戶和資金而獲利,同時,這也能為金融市場帶來良性競爭。
他也表示,不只是替代性借貸平臺,接下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協同合作出現在金融科技生態圈之中,如支付、保險、財富管理等領域,借貸不會是FinTech中唯一和銀行緊密合作的一個領域。因為,不管是既有金融業者,還是新創公司,他們都需要對方,而銀行不應該害怕推出超越原本的新產品與服務。
趨勢四:因應千禧世代需求,新數位金融服務應以智慧手機為出發點
BBVA觀點:最終成功關鍵在於消費者體驗
Jay Reinemann認為,千禧世代(Millennials)浪潮促成一個重要且規模龐大的新領域正在擴展,千禧世代指出生於1981年到2000年之間的年輕族群,而2015年可以開始看到一個隨千禧世代出現的新名詞HENRYs(High Earners Not Rich Yet Mass),用來形容高收入但尚未富裕的族群,這群人規模龐大且將在千禧世代放浪潮中一舉成為富有的人,同時,眾多公司也因應新族群、新世代需求而生,如Earnest、SoFi、Osper、Number26等,Jay Reinemann認為這將是接下來巨大且重要的領域。
這些公司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來滿足這些希望靠網路做任何事情的族群,而金融服務的型態也因此有所改變,他們的共同特徵,都以行動裝置為中心。Jay Reinemann表示,根據The Financial Brand最近的調查數據顯示,有高達87%的千禧世代族群,日夜都不會讓手機離開身邊。因此,他認為,若要持續掌握機會,任何一個新數位金融服務商業模式,都應該要以智慧型手機作為出發點。
不過,Jay Reinemann也表示,推動最好的消費體驗,並不局限於破壞性的金融創新服務,也不單只是因應千禧世代需求,若要成為一流的網路服務品牌,消費體驗是關鍵因素。他表示,為了滿足各領域與各族群需求,BBVA不僅投資一家提供純行動銀行服務的Atom Bank,甚至在2015年,直接買下一家專注使用者體驗的數位工作室Spring Studio,要藉他們的技術來優化自家數位金融服務的使用體驗,希望成為全球第一的數位銀行,從BBVA的投資方向與併購策略可以看出他們鎖定的不只是千禧世代的年輕族群,而是更廣的用戶族群。
趨勢五:保險、抵押貸款成新一波靠數位化顛覆的領域
BBVA觀點:銀行應開放自己的平臺給第三方業者使用,搶進更大商機
目前支付和借貸是發展較熱絡的兩大FinTech領域,也是新創團隊在2015年鎖定的切入點,Jay Reinemann指出,如保險(Insurance)及抵押貸款(Mortgage)這兩個也都是接下來新數位衝擊所衍伸的領域。
在保險領域,許多保單價格比較網站已經開始掀起保險業的價格透明化競爭,更有趣的是,業者開始嘗試透過類似群眾募資的方式來降低成本以及索賠的機率,如Guevara及Lemonade。
Friendsurance也是這類型的新創公司,他們與傳統保險公司合作,提供消費者獎勵機制,消費者可經由社群網路和親友組成群體一起買保險,若保險產品到期,這群人都沒有申請索賠,就能拿回一部份的保費作為獎勵。消費者為了獲得獎勵,不僅會主動找親友一起買保險,還能夠彼此監督,幫保險公司省下業務人力成本之餘,也大幅降低詐領保費的機率,讓保險公司願意回饋一部份給消費者,達到兩方雙贏的結果。
另一方面,Jay Reinemann認為抵押貸款也是一個即將靠數位化來顛覆的領域,由於抵押貸款涉及許多資金、規則、貸款期限長短等要素,而數位化將能有效為投資者開發更多新領域,就如同小型企業的借貸可透過P2P平臺來完成一樣,抵押貸款也將能透過類似的模式來達成。如英國Landbay便讓投資者可以在英國抵押貸款市場中(Buy-to-let Mortgage)持股。
Jay Reinemann用渦輪增壓一詞來凸顯2016的FinTech創新動能,他表示,銀行將把自己的金融服務平臺開放給第三方業者來使用,如歐盟在2015年發布的支付服務指令(Payments Services Directive),便認為銀行應該開放核心工具,讓消費者可以在同一個地方一次看到他們所有的金融帳戶資訊。
「具有遠見的銀行能看到開放平臺之後所帶來的機會,讓創新服務業者來存取資源,並開發更好的服務。」Jay Reinemann表示,2016年將可以看到兼顧品質與速度的金融創新服務,而最終受益者便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