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公司諾頓日前首度針對臺灣進行臺灣網路安全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在2015年有389萬名臺灣人曾經為網路犯罪的受害者,因為網路犯罪造成的損失高達346億元,平均每人因為網路犯罪損失達8,886元。相較諾頓在去年底針對全球17個國家所做的網路安全調查,因為網路犯罪損失達1,500億美元(約新臺幣4.65兆元),平均每人因為網路犯罪損失達358美元(約11,456元)。
首度對臺灣做調查,處理個資被偷讓人最抓狂
臺灣諾頓資深銷售工程師王世煜表示,此次首度針對臺灣、香港、馬來西亞和印尼進行網路安全調查,以18歲以上,並且至少擁有一臺手機的成年人為調查對象。從調查中發現,有65%的臺灣人認為,處理被偷個資最讓人抓狂,其次為信用卡被盜刷後跟銀行交涉(59%)、趕不上重要約會(54%)和發現下載病毒(52%)。
但同樣的問題,若是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網路使用者做分析則發現,臺灣千禧年世代(1981年~2000年出生)的前三名問題排序可能和臺灣人的排序一樣,但比例卻有極大的落差。
像是千禧年世代同樣認為,收拾被偷個資的爛攤子最讓人抓狂(66%),其次為信用卡被盜刷後跟銀行交涉(63%)和趕不上重要約會(61%),整體比例都遠高於臺灣人的統計,而千禧年世代在意的網路安全問題第四名,則是有60%千禧世代認為,要準備工作簡報比發現下載病毒更讓人抓狂。
在這個調查的過程中,也有43%的臺灣人同意,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發明以前,個人資料比較容易控制(千禧世代則為41%);另外也有42%的臺灣人認為,今日身分竊盜的可能性大於以往的任何時候(千禧世代則為39%)。不過,其他也有31%的人同意,管理個人帳戶的企業比個人,更有能力管控個資安全(千禧世代為31%);30%的人表示,他們個人無法持續應付網路上的新興犯罪(千禧世代為27%)。
王世煜表示,從調查中也看出,臺灣人對於網路犯罪的安全意識比全球更為薄弱,像是有62%的臺灣人知道需要主動在網路上保護個資,但全球有此意識的比例達72%;只有59%的臺灣人認為,上網安全是使用者和公司應該共同分擔的責任,但全球比例高達65%。
另外一個有趣的結果則是,有41%的臺灣人認為網路犯罪者不會對他們有興趣,但全球有此意識民眾的比例則只有34%,相對較少。王世煜表示,即使有46%的臺灣人已經被網路犯罪者釘上,卻有41%的臺灣人相信,網路犯罪者對他們不會有興趣。他說:「這是因為臺灣人比較心存僥倖,反而會忽略被網路犯罪者鎖定帶來的風險。」
有57%的臺灣父母認為,他們小孩子仍經歷網路犯罪
此次也針對臺灣小孩子的上網安全做調查,報告中指出,有57%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小孩子曾經經歷過網路犯罪;另外有47%的父母最擔心小孩子發出太多個人資訊給陌生人,也有47%的父母擔心小孩子被陌生人引誘到外面見面,另外有38%的父母則是擔心小孩子被網路罷凌或騷擾,以及引要進行非法活動,例如駭客入侵等不法行為。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網路犯罪行為,最常見的仍是小孩子下載病毒到自己或家庭共用的電腦(22%),線上陌生人試圖約小孩子在現實世界中見面(15%)、小孩子回應使用高費率的電信服務(13%)及某人曾經駭入父母或小孩的社交媒體並假扮他們(13%)。
在臺灣,只有8%的人認為自己能完全掌握自己的網路安全,但是願意安裝相關防護軟體的比例卻很低,有32%的臺灣人因為不覺得有風險,所以不用安裝防護軟體,和全球33%差不多;但是有31%的臺灣人不知道應該要為自己使用的裝置添加安全軟體,但全球卻只有23%,相差比例較大,凸顯臺灣人的安全意識相對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