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大資料、行動和社交近年影響IT技術演進的四大趨勢,不過,負責微軟中國雲端事業的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營運長申元慶日前回臺時,他認為,除了這4大趨勢,現在還出現了4項科技新趨勢新,尤其對金融業的影響很大。
申元慶解釋,目前科技產業較為人熟知的四個趨勢,包括了雲端、大數據、Mobile和社群平臺,已是發展相對成熟並可完整實踐的技術。而在企業的雲端架構建置完成後,最重要的是把龐雜的大數據(data)進行洞察(insight),並把資料轉換成智慧情報(intelligence),最終成為決策的行動(action)。這些後續的大資料分析能力與未來科技新趨勢息息相關,更是部分趨勢的根基。
科技新四大趨勢:機器學習、人機交互介面自然化、情境感知、授權模式
申元慶分享科技產業的新四大趨勢,第一項為「機器學習╱人工智慧」(Machine Lear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直至目前為止,都是人類在學習電腦,但未來的電腦因為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將有學習能力,申元慶認為這替人類歷史開啟新的章節。第二項新趨勢為「更自然的人機交互介面」(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未來的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與使用者的互動應該要更自然與流暢。
第三項為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申元慶舉例,上網安排度假行程,很難用搜尋引擎找到完美的行程,但未來的電腦將會瞭解用戶並進行預測。電腦將依據用戶個人的經驗與習慣,擬出一份完美的假期安排。最後一項則為授權模式(Work on Behalf),未來將發展出新的授權機制,利用科技完成有條件、維持隱私的資訊共享。以醫病關係來說,新的授權機制可以在確保病患隱私的前提下,醫生取用病患在其他家醫院的所有病歷,準確地判讀病症。
金融產業面臨內憂外患的挑戰
上述的科技新趨勢在不同產業造成不等程度的影響,但申元慶特別點出金融產業。因為除了外在趨勢的衝擊外,金融業還須面對區塊鏈技術產生內部的巨大變革,成為未來變數最大的產業。
申元慶提出金融業面臨的三大挑戰。隨著行動裝置可運行的功能越來越多元,用戶透過手機匯款、轉帳,分擔了實體分行的作業,金融業漸趨「輕資產化」,這樣的轉變,不僅影響實體分行的營運,對原本含金量高的客戶也會造成影響,銀行應該要審慎評估「輕資產化」帶來的營運衝擊。
此外,因為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資訊不對等的局勢被打破。過去金融業握有用戶的所有資料,專業門檻高,一般用戶無法解讀,理財商品也要透過理財專員做仲介。現在由專業築起的高牆被推倒,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瞭解金融商品。
用戶使用行為上的轉變,讓更多可能出現,然而金融業者還須面臨主管機關的監管。由於金融涉及國家安全,金管會必須審慎評估各項金融產品的內涵,但是用戶端可預期出現許多變革,金融業要如何在符合監管機關的認可與用戶發展間取得平衡,更是一道難題。
區塊鏈技術火紅 金融業首當其衝
不過,金融業受到衝擊的最大關鍵的即「區塊鏈」技術。申元慶簡單地講述區塊鏈的概念,即總記帳本(General Ledger)的角色,將公司的所有交易、收支的交易記錄檔(transaction log)完整存入一個如大型Excel檔案的帳本。金額的所有進出都要逐一記錄。所有交易紀錄檔都是不能更改的,並且數據加密。
重點在於,將這個帳本上傳到雲端,加密的資料可以有條件的分享給需要的人。資料被授權分享後,就可以讀取與寫入相關的交易紀錄,而過去的資料也不會被異動。
區塊鏈技術使得交易變為個人對個人,第三方擔保的角色,如:房屋代書,做為買方與賣方間的保證人,確保交易順利,現在透過區塊鏈,買方與賣方可以快速的交換雙方的信用資料、房屋的買賣紀錄,以歷史紀錄做為信任基礎,省下代書仲介的費用,減少了非核心基礎建設(non-core infrastructure)的成本。再者,資訊交流變得透明,使詐欺的可能大幅降低,交易時間也因此縮短。
對金融業而言,第三方擔保的角色屬於非核心基礎建設,成為被革命的對象。交易模式被改變的不只金融業,所有牽涉到交易行為的地方,都會因為區塊鏈技術產生變化,甚至醫療,利用有條件共享的特性,病人可以在不同甚至跨國的醫院共享病歷,減少不必要的文書工作。
申元慶即透露十分看好區塊鏈,並表示最快一年後微軟將會推出新的區塊鏈相關服務。繼2015年11月微軟發表區塊鏈服務平台Ethereum blockchain後,朝區塊鏈即服務(Blockchain-as-a-service, BaaS)將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