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352

企業導入行動應用的兩難

$
0
0

早期企業導入e化的目標之一,是希望做到無紙化作業,後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盛、行動裝置的普及與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企業思考行動辦公的可能性,再加上近年來雲服務、大數據、社交科技的應用接踵而來,也不斷湧入企業場域,推動了新一波的數位轉型浪潮。

在今年初舉辦的iThome 2016年CIO大調查中,我們也看到這股新趨勢已然成形,而其中所謂的第三代IT平臺,裡面就包含了行動化應用。根據這項統計報告,目前在臺灣的企業當中,已經成為第三代IT企業的比例是7.7%,高科技製造業和服務業甚至超過8%;而採用第三代IT平臺的整體企業,也達到17.9%,單就服務業來看,就有21.2%,而完成數位轉型目標的公司比例則是4.3%。

在第三代IT平臺當中,企業對於雲服務、大數據的採用態度較為積極,不過,一談到行動化和社交科技,雖然在消費端環境相當受到歡迎,但在企業內部採用的程度似乎並不高,最主要的考量仍是安全性。

根據CITO Research在2015年的調查,有67%的企業高層表示,導入行動應用的最大挑戰是安全性。而這也是過去幾年以來相關產品功能發展的基調——從裝置管理出發,而後延伸到應用程式管理、內容管理,同時,IT廠商與媒體也大談行動應用的威脅,揭露員工自帶裝置(BYOD)的可能風險。

值得玩味的是,企業想要導入行動化應用的初衷,其實是為了提高員工生產力,隨時隨地均可處理工作,然而,市面上的企業行動管理產品,早期較偏重行動裝置端的使用行為政策控管,例如,必須要有密碼驗證、密碼強度要夠、密碼要定期更換,以及執行特定App、存取敏感內容時,不能進行複製、貼上等動作,然而,對於「提高工作效率」這部分積極面向的著墨較少。

事實上,原本我們所熟悉的行動裝置管理產品,現在都改稱為企業行動管理(Enterprise Mobile Management,EMM),部分原因是,產品控管的層面日漸擴大,不只是針對行動裝置本身的軟硬體平臺,也整合管理使用者所執行的應用程式及存取的資料,另一部分理由則是它們開始提供更多加速推動企業行動應用的作法,例如,主動提供專屬的通用App,使用者可透過這些程式,安全地收發電子郵件、分享檔案與瀏覽網頁;能夠整合一般網頁應用程式、公用App,以及位於VDI桌面虛擬化環境的應用程式。

於是,對於使用者而言,執行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App,就能隨時隨地存取企業資訊系統,馬上開始工作。而不像過去,只能以一般App搭配VPN連線,來收發信、即時通訊,以及存取網站應用系統,程序較複雜。

此外,EMM支援的作業系統平臺也不斷擴增,目前也能涵蓋到傳統PC環境的Windows、Mac OS,因此開始有些廠商以EMM為基礎,提出所謂的統一端點管理(Unified Endpoint Management,UEM),這個發展方向其實很讓人期待。

畢竟,當前企業IT環境的端點管理或防護系統,僅能針對Windows、Mac與Linux等作業系統的實體或虛擬設備,並未整合企業行動管理系統,兩種解決方案在先前是井水不犯河水,但現在EMM撈過界的情勢已經越來越明確,因為這類產品天生就面臨多平臺的管控需求,相較之下,傳統端點管理系統支援新平臺的腳步很緩慢,而且一直無法整合行動管理應用,再不及時改變,UEM雖然目前對於上述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的支援還不夠周延,但取而代之恐怕只是遲早的問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35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