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產業動向1
不只軟硬體廠商,連晶片龍頭、雲端科技大廠都透過併購來搶占IoT市場
網通龍頭思科今年3月收購雲端物聯網公司Jasper後,隨即設立物聯網部門,甚至更進一步新成立物聯網事業群,來負責推動思科全球IoT業務。(圖片來源/思科)
物聯網(IoT)浪潮這2年持續延燒,所引爆的龐大市場商機,不只讓大型科技或網路廠商相繼投入,如Google與Amazon去年大幅加速布局外,也促使傳統硬體大廠,不得不調整既有的產品策略而開始擁抱IoT。IBM最早開出第一槍,去年3月先是重砸30億美元成立物聯網研發部門,後來更找來了原先負責IBM高階伺服器產品線的頭頭領軍,負責推動IoT業務。2個月後,另一家PC大廠Dell也跟進設立物聯網部門,還推出了首款IoT閘道器產品,將IoT正式納入自家產品線的一環。
無獨有偶,網通龍頭思科今年3月也成立IoT雲端部門,甚至更進一步為物聯網(Applications & IoT)新成立事業群,連同和網路(Networking)、雲端服務暨平臺(Cloud Services & Platforms)、安全(Security),併列為思科未來IT業務發展的四大核心戰略。除了思科以外,日系電子大廠日立隨後也宣布在旗下日立數據系統子公司成立Hitachi Insight Group事業群,未來將負責推動日立在全球物聯網業務的發展。而從思科到日立大動作的向IoT進軍,甚至不惜將IoT變成公司最重要關鍵核心業務之一,也反應出傳統硬體廠商,不再只是將IoT當作是一項產品而已,甚至也開始將它視為是帶動公司未來營運成長的重要關鍵。
而除了昔日的硬體巨人開始擁抱IoT外,早先一步已在IoT市場激烈廝殺的大型晶片供應商,近來也開始紛紛透過併購公司的方式,來加快對於新興IoT產業應用的布局,例如高通去年8月便以24億美元買下英國藍牙晶片商CSR,來加強在聯網汽車與穿戴式裝置的連結能力;而行動晶片龍頭ARM則在今年5月收購了Apical這家以嵌入式電腦視覺和影像應用為主的技術公司,以加快切進聯網車輛、機器人等IoT應用市場。
至於原先就是汽車晶片主要供應商的恩智浦半導體(NXP),更在去年以百億美元收購同是車用晶片廠商的Freescale,而一舉躍升成為汽車半導體產業的龍頭。今年5月時NXP更推出他們第一個自駕車運算平臺BlueBox,來積極擴大自駕車市場的版圖。甚至,近來半導體晶片龍頭英特爾也為了持續強化他們在無人汽車市場的競爭實力,而收購來自俄羅斯的自駕車軟體商Itseez,並還在今年5月時另外併購義大利的一家物聯網新創Solair,希望透過他們的雲端IoT資料分析技術,來強化英特爾在工業IoT的產品線陣容。
不過除了廠商間的競爭外,近兩年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異業或同業結盟出現,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汽車的應用上,例如,BMW和日本豐田汽車都和微軟合作發展聯網汽車服務,而韓國現代汽車則找上思科共同開發連網汽車技術。
至於,福特則是攜手IBM打造智慧移動實驗平臺,透過數據分析來找出更有效率的汽車行駛方式,甚至最近Google也與克萊斯勒聯手打造自駕車,年底前更要推出裝載有Google無人駕駛系統的克萊斯勒汽車上路。
IoT產業動向2
家用物聯網推出輕量級OS
Google在2015年5月發表了以Android為核心打造的輕量版物聯網OS Brillo,僅保留Android底層核心,而降低不必要的硬體配置,且能支援ARM、Intel x86和MIPS硬體,更能讓家用物聯網裝置彼此能溝通,去年底陸續釋出開發者預覽版與Weave API後,今年初則開始有搭載Brillo的智慧產品亮相,如華碩的智慧插頭、家庭閘道器等;而Google更首度在今年I/O大會中推出採用了Brillo的家庭智慧產品Google Home。
IoT產業動向3
英特爾
晶片龍頭也發表整套式IoT平臺架構
(圖片來源/英特爾)
半導體晶片大廠英特爾誓言要建立一個能通吃IoT裝置、網路和雲端的IoT生態系,因此去年底發表他們全新的一個物聯網平臺參考架構,能提供企業一個從IoT實驗、開發到商業化部署的新方案,來幫助簡化物聯網裝置開發的過程,並還推出一個可信賴分析平臺,能結合多種開源大數據分析工具,如Hadoop、Spark等。平臺內也提供有英特爾為IoT所設計的3款Quark晶片,以及Wind River的IoT雲端作業系統與雲端套件。
IoT產業動向4
微軟
工業級IoT閘道器能支援Windows 10
微軟去年8月正式釋出了Windows 10 IoT Core正式版,可供開發人員免費下載並安裝在Raspberry Pi 2、Raspberry Pi 3與Arduino等開發硬體上,來開發Windows 10 IoT應用程式,而在今年4月的Build 2016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則為Windows 10 IoT Core推出更高階的64位元Pro版本,同時也與Dell宣布展開技術合作,讓Windows 10 IoT 企業版開始能支援在工業IoT閘道器上來安裝使用,如Dell Edge Gateway 5100等閘道器產品,這也意味著Windows 10 IoT已開始跨入了工業IoT設備的應用市場。
IoT產業動向5
Amazon
AWS也推出IoT雲端服務
(圖片來源/Amazon)
雲端龍頭亞馬遜(Amzaon)去年10月也展現他們對於物聯網的雄厚野心,而推出一個AWS物聯網平臺,具備有可以用於蒐集億級裝置的資訊量的規模,且能提供從裝置端、閘道端一直到雲端的IoT服務方案,並採取按量計費方式收費。
Amazon也和聯發科、高通等諸多硬體廠商合作,推出IoT入門硬體模組,讓開發者能藉由AWS的強大雲端運算能力,來開發新的物聯網應用。
另外,今年5月,Amazon更為IoT企業和開發者推出了一個IoT Button,讓他們能在AWS物聯網平臺上,開發各種一鍵式的IoT裝置或服務。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AWS也擴大亞洲IoT服務範圍,繼日本東京機房後,開始也在新加坡機房提供AWS IoT服務,也使得有意租用AWS IoT的亞洲企業客戶,將有更多新選擇。
IoT產業動向6
微軟
雲端Azure推出自助式IoT PaaS服務
(圖片來源/微軟)
微軟去年9月也開始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雲端IoT PaaS服務,稱之為Azure IoT Suite,具備有強大擴充能力,最多可同時與上百萬臺的裝置相連,且提供有各種協作、分析和管理工具,並也釋出SDK套件,讓開發人員能用來開發各種IoT應用及服務。
企業可依需求自行添購IoT套件,例如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和其他商業分析工具等。另外微軟還有推出一種IoT預設解決方案,可提供做為企業在遠端監控、預測性維護和資產管理的IoT應用。
微軟還祭出了Azure IoT認證,廣邀軟硬體廠商加入,藉此擴大物聯網生態系。另外今年4月,微軟也釋出一套Azure IoT Gateway SDK測試版,能依據企業所需的IoT應用情境,來協助開發人員建立和部署合適的物聯網閘道器的方案。
IoT產業動向7
Linux基金會
Linux基金會帶頭號召各界參與IoT即時作業系統開發
Linux基金會今年2月開始號召各界共同來參與他們新發起的一項開源協作專案,稱為Zephyr Project,這是Linux基金會繼現有總共30個關鍵協作專案之後發起的第31個新專案,它是一個開源的IoT即時作業系統(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能為物聯網和嵌入式設備,打造一個基於Linux環境的小型、可擴充的RTOS,以因應需要更快即時執行的物聯網應用需求。
Zephyr的內核和相關的軟體模組可以在記憶體最小只有8KB的系統中執行,並且能運用在Arduino 101、Arduino Due、Intel Galileo Gen 2,與NXP FRDM-K64F等多家的硬體開發板上,同時也支援多個無線傳輸技術,包括了常見的藍牙、低功耗藍牙、Wi-Fi、802.15.4,還有其他無線網路標準或協定,像是6Lowpan、 CoAP、IPv4、IPv6與 NFC近場通訊等。
此外,Zephyr也更加重視強化裝置的安全和管理,因此特別提高安全性來加強裝置開發的安全防護,在一整套裝置開發的生命週期當中,加入更深度的安全機制,包括提供有安全驗證、模糊和滲透測試、定期程式碼檢閱、靜態程式碼分析,以及威脅建模與審查等,來有效防堵外在的攻擊威脅。Zephyr Project這項專案計畫的初期成員,包括有英特爾、恩智浦半導體(NXP)、Synopsys與UbiquiOS Technology。Linux基金會也出面號召企業、廠商和開發者共同來加入參與這項專案協作的計畫。
IoT產業動向8
Hitachi Insight Group
客製化IoT平臺有新選擇
日立旗下新成立負責推動全球物聯網業務的Hitachi Insight Group,今年5月開始提供了一套Lumada物聯網平臺,能整合日立旗下多種產品線的商用技術,例如,商業智慧軟體Pentaho、串流資料平臺(HSDP)與控制系統等,來提供企業客製化的商用IoT解決方案,能涵蓋從裝置、連結、資料彙集、批次或串流分析,以及人工智慧等應用範疇,且能運用在各產業IoT應用領域,例如,做為製造業的設備預防性維護、城市大數據分析、智慧交通、醫療診斷、石油及天然氣的監控分析等。
IoT產業動向9
Salesforce
雲端CRM巨頭也開始擁抱IoT
(圖片來源/Salesforce)
雲端CRM龍頭Salesforce.com也搶進物聯網,在2015年9月發布他們第一個物聯網雲端平臺,稱之為Thunder,這是由Spark、Kafka、Storm和Cassandra這4個新興大數據技術所組合的平臺架構。CRM企業客戶能利用Thunder將現有內部設備感測器蒐集的巨量資料,與Salesforce的雲端PaaS服務整合,可供企業用於銷售、服務或其他業務程流的商業即時分析的使用。而最近Salesforce 也將IoT平臺改部署在AWS雲端,以因應來自客戶更大規模的IoT應用需求。
IoT產業動向10
紅帽
商用Linux開始能結合IoT服務
開源軟體廠商紅帽(Red Hat)不選擇自建IoT平臺,而是在今年3月宣布了他們與義大利一家物聯網解決方案公司Eurotech的合作計畫,雙方將攜手打造一個物聯網端到端(End-to-End)架構,紅帽更計畫將他們的開源企業版Linux也能與IoT結合,能利用開源雲端軟體和IoT架構的整合,來簡化和加速企業IoT應用的部署。此外,這個IoT架構也將加強運算安全性與可管理性,並也能支援IoT應用程式,同時也將提供用戶資料、裝置和嵌入式應用程式的管理服務,來提升用戶整合IoT資訊的效率。
IoT產業動向11
打造通用物聯網標準,跨聯盟新IoT陣線成軍
有鑒於目前物聯網缺乏共通的裝置互連標準,市場上各家業者又各自結盟,包括英特爾、三星擁立的OIC,微軟、高通共推的AllSeen,還有由IBM、思科及 GE主導的IIC。蘋果及Google也自成一派,蘋果力擁自家的HomeKit,Google和ARM 則組成Thread Group。
但聯盟過多的結果就是造成標準林立,也使得產品之間訊息溝通困難,嚴重阻礙市場接受度。不過直到今年2月,這樣的一個百家爭鳴的情況,開始有了轉變的契機出現。其中一個是來自微軟、英特爾、思科等大廠共組了開放互連基金會(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OCF)這個IoT新聯盟。
OCF的前身其實就是OIC,是將舊的OIC名稱重新改名而成立新的物聯網聯盟,其成員則是涵括了OIC及AllSeen陣營。OCF成立宗旨即是為建立一個通用的物聯網標準,讓不同廠商及開發人員開發出的裝置及應用可以互通。
OCF表示,新聯盟將負責整合包括晶片、軟體、平臺,到系統的上、中、下游廠商,以推動製訂相容性的規格,並將以開源專案的方式,提供製造商來實作出產品。OCF最終希望能做到讓數十億的裝置,包含裝置、手機、電腦、工業設備等,不論製造商是誰,或使用何種作業系統、晶片,都能和任一IoT裝置無礙溝通。而OCF創始會員,除了微軟、英特爾、思科這幾家科技大廠外,其他鑽石級成員還包括三星、高通、GE Digital、Electrolux、電信設備商Arris、有線電視業者CableLabs,其他廠商則有Dell、聯發科、宏碁、IBM、ZTE(中興)等,而從更名至今,加入OCF的會員已有多達180家。
另一方面,Google力推的智慧家庭協定Thread則是在旗下Nest今年5月公布了Thread開源實作範本OpenThread後,而有了不一樣的新轉變,可以讓更多晶片、硬體廠商加入,加速支援家庭裝置產品的開發。由於Thread是基於開放標準的IPv6網路協定,所以只要是能支援802.15.4通訊標準的無線裝置,都能用來執行Thread。而OpenThread釋出後也將帶動加速Thread的部署,而成為家庭連網產品的關鍵網路技術標準。
OpenThread的初步版本至今也已透過GitHub平臺公開其範本的程式碼。Thread Group也積極廣邀廠商和開發者來測試使用。而到今年,Thread Group已有超過200家公司加入。
IoT產業動向12
Android手機讀取Beacon更容易了
(圖片來源/Google)
原本得由手機應用開發商各別開發專用的App,才能為Android手機用戶提供支援Beacon室內定位的服務,但從今年2月起,Google在新版Chrome 49手機版App,也開始為Android手機開發者,提供了一個通用的Beacon平臺,能透過手機版Chrome App就能讀取附近的Beacon裝置的定位資料,讓開發人員可以更方便利用這些定位資料,來開發各種定位服務,例如室內導航、購物或推播優惠訊息等功能。
IoT產業動向13
Node.js基金會
Node.js新版本強化IoT應用安全
Node.js基金會在2016年4月發布的 Node.js v6新版本,除了能讓應用開啟速度變更快之外,也為了因應IoT、網頁以及行動應用為首的應用需求爆增,而在新版本中特別強化了應用的安全性。
例如新的Buffer API能用新的方法來建立Buffer實例,有助於降低系統漏洞帶來的風險。另外新加入的零延遲緩衝的指令行旗標,則讓開發人員可以更安全地的延用這些尚未被Constructor API取代的舊模組。
此外,新版V8引擎的亂數數學函數也強化了安全性,這些安全功能的強化,也有助於提高了IoT應用的安全與可靠性。
IoT產業動向14
IBM
IoT前端開發分析工具有開源新選擇
(圖片來源/IBM)
IBM在2016年2月釋出了一套開源IoT開發工具,稱之為Quarks,能將企業集中式系統的分析能力,向下延伸到了前端的閘道器或周圍的物聯網裝置,Quarks透過在前端採用了基於IBM串流分析平臺Streams打造的分析技術,可以就近在裝置端提供初步的分析,而減少資料傳輸雲端往返而產生的額外成本,並也能用於更即時分析的應用,例如,讓聯網車輛能依據貨物或乘客的載重,來即時調整汽車行進軌跡,以保持車身平衡等,Quarks本身也提供Java API,且支援Java 8、Java 7和Android平臺的部署環境。
IoT產業動向15
NEC
IoT資料加密速度將快50%
日本NEC在2015年下半年發表他們新研發的一個資料認證與加密技術OTR(Offset Two-Round),能讓IoT裝置在從事資料認證與加密時的處理速度,能做到比原先更快50%,讓這些只具備能處理少量資料的感測器的IoT設備,能用更安全的方式傳輸資料又不拖慢處理速度。OTR也可適用於現有以區塊加密法為基礎的加密技術,例如OTR與AES組合為認證密碼規格AES-OTR之後,就能使用在AES加密規格所支援的各種程式、電路、處理器專用指令等等。目前AES-OTR已通過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初審,可望在2017年底通過次世代認證密碼的規格審查。
IoT產業動向16
Hortonworks
Hadoop軟體商推出萬用的資料流平臺
(圖片來源/Hortonworks)
Hadoop軟體和服務公司Hortonworks,去年9月發表了他們基於美國國安局開源的即時串流資料處理系統Apache NiFi,而打造了一個萬用的資料流處理平臺(Hortonworks DataFlow,HDF),可運用在所有萬物連網的裝置或物件上(Internet of AnyThing,IoAT),當然也包括了IoT裝置,能用來即時蒐集、處理、傳送到雲端之間的資料流,且能涵蓋不同資料格式。HDF在今年釋出的1.2新版本中,還新增了串流分析功能,並也能支援了Apache Kafka 與 Storm這2個即時分析為主的開源專案。
IoT產業動向17
各國競相發展5G,打造億級IoT應用骨幹
美國電信巨頭AT&T今年2月宣布夏天將在德州奧斯汀展開5G服務的實地測試,將做為評估未來5G商業部署的參考。(圖片來源/Mike Mozart)
要發展IoT得要靠新一代5G行動網路技術才有實現的可能,透過5G具有的超高速、低延遲和更彈性的行動網路架構,才可以做到能支撐億級裝置的超大規模IoT應用。因此,各國無不加緊腳步發展5G,藉此盡快打造能真正實現IoT應用的骨幹網路。
而依據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去年公布的第五代行動網路(5G)標準發展藍圖,也確立了未來5年的5G發展進程,將在2016年至2017年間共同訂出5G的技術規格、標準評估與無線介面技術後,可望在2019或2020年完成制定出正式的5G標準規格。
儘管,各國政府及大型電信業者都不約而同將5G商用時程定在2020年,但5G網路競賽早已如火如荼開打,因為誰能最快將5G商用,誰就能掌握未來加速IoT應用發展的重要關鍵。因此,一些電信設備商與大型電信業者早已紛紛投入研發並相繼展示5G實驗的最新成果。
例如美國兩大電信巨頭AT&T與Verizon也都不約而同的預告,將在今年展開5G測試,藉此做為評估未來5G商業部署的參考,Verizon更打算在2017年搶先展開5G商業部署。另外南韓最大電信業者SK Telecom與日本電信營運商NTT DoCoMo的5G發展腳步也不惶多讓,甚至SK Telecom更誓言要奪下全球第一個提供商業化5G網路服務的頭銜,預計將在今年底完成端點到端點的5G測試網路的建置。另一家南韓電信業者KT則計畫於2018年在南韓平昌舉行的冬季奧運上展示5G的連線能力。至於DoCoMo則計畫於2017年展開室內與戶外環境的5G傳輸試驗。
而從各國大型電信商發展5G技術實驗的腳步來看,也顯示出目前美國、日本、韓國是5G發展相較走的比較前面的幾個國家之一,這也代表他們將有機會透過5G技術的提早到位,而提前為打造IoT所需要的網路基礎設施來做準備,以因應未來億級規模的IoT應用服務。 至於臺灣目前也有電信業者開始布局5G,例中華電信去年已成立5G研發團隊,目前也已持續展開5G實驗測試工作。
IoT產業動向18
奇異公司(GE)
可自製數位工廠應用的工業PaaS平臺問世
(圖片來源/GE)
全球製造業龍頭奇異公司去年8月發表一個能用來打造工業級應用系統的工業PaaS平臺Predix Cloud,可供企業打造各種數位工廠應用,甚至奇異還示範用這個PaaS打造了一款數位發電廠(Digital Power Plant)應用,能用來管理發電廠內設備的使用情況,還能將各項資訊發布上雲端。
在這個工業PaaS平臺內,提供了開發者或企業要用來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或工業物聯網所需的雲端元件,還有各式大數據分析工具可用,能讓企業即時將從設備感測器蒐集的資料同步上傳雲端並加以分析,除了能做為工廠設備故障診斷和預防性保養的使用外,更能加快企業將現代工廠升級智慧工廠的腳步。
奇異利用這套Predix平臺打造的數位發電廠應用,能在雲端管理廠房內的發電機組和設備,並提供優化報告,甚至將各項電廠管理資訊全部上雲端,來改善電力業務的營運效率。而從奇異今年開始提供這個工業PaaS服務後,至今已被運用在航空、運輸、能源、健康醫療等行業,最近奇異更將Predix平臺改放上AWS的雲端環境,以支撐企業客戶未來更大量的IoT應用需求。此外,奇異表示,未來也將把這個工業PaaS平臺應用在各個產業領域,來打造創新生態的雲端系統,目前也積極地與各行各行的公司展開合作,包括電信業者、軟體廠商與網路系統公司等。
IoT產業動向19
PTC
PLM產品能開始用IoT蒐集製程資料
工業設計軟體和PLM軟體商PTC,近2年來積極強化製造業與IoT應用的整合,還自建了一個ThingWorx物聯網平臺,能讓PLM產品開始也能與IoT結合,這個IoT平臺能利用從工廠設備蒐集的數據資料,來提供從產品開發設計、製造到生產管理及分析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也能做為機臺故障診斷和預防性維護等使用。
而截至2015年底,已開始導入ThingWorx平臺的PTC企業客戶已多達500家,PTC在今年5月釋出的ThingWorx 7.0新版中,更加強了與大型公有雲IoT服務的整合,如AWS IoT和 Azure IoT Hub等。
IoT產業動向20
高通
穿戴裝置處理器開始內建LTE連網
(圖片來源/Snapdragon)
手機晶片業者高通(Qualcomm)在今年2月發表了一款具有LTE功能的穿戴裝置處理器Snapdragon Wear 2100,讓穿戴式裝置也開始內建LTE連網功能,此外,新處理器晶片體積也比起前一代穿戴裝置處理器Snapdragon 400還要更小,足足減少了30%,也更省電。另外還有一款主打低功耗的穿戴裝置處理器Snapdragon Wear 1100也在今年5月上市,而預計搭載 Snapdragon Wear 2100處理器的穿戴裝置產品,將在下半年開始販售。
IoT產業動向21
Verizon
電信業也能有自助式線上IoT開發平臺
美國電信巨頭Verizon在2015年10月推出旗下第一個IoT應用開發平臺ThingSpace,這是一個網頁版IoT開發平臺,採用自助式操作介面,可幫助開發人員簡化物聯網應用的開發、測試及管理,還提供了數百個以上的API,Verizon甚至計畫2016年將API數量提高到數千個以上,可以讓企業或開發者更容易來開發各式各樣的IoT應用。而截至今年2月,ThingSpace平臺上已有4,000多名開發人員註冊。
IoT產業動向22
智慧家庭管家Amazon Echo最強對手來了
(圖片來源/Google)
繼Amazon去年推出家用聲控數位助理Echo後,Google在今年5月Google I/O大會則是介紹了他們首款的智慧管家裝置Google Home亮相,內建了喇叭、麥克風與Google assistant,可用來播放音樂、管理使用者的日常任務,還可要求它回答各種問題。且能夠辨識遠處的語音命令,不管是站在它附近,或是坐在客廳中,都能與之互動,Google還為其設計了一個適合擺放於家中各處的外型,允許使用者以不同材質及顏色客製化它的底座。Google Home計畫年底前上市。
IoT產業動向23
Comma.ai
汽車自駕功能年底將變成軟體販售
(圖片來源/Comma.ai)
有駭客界神人之稱的Geohot去年9月年獲得資金挹注而創立自駕車公司Comma.ai後,便宣布將在2016年底販售一套結合深度學習的自動駕駛軟體包,連同攝影鏡頭、LTE通訊和雷達裝置打包上市,只須1,000美元,就能讓一般市售車款,擁有和Tesla電動汽車媲美的自駕車功能。車商或汽車駕駛只要在配備有電動輔助轉向(EPC)和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的車款上,就能安裝這套自駕車系統。Geohot表示,目前正持續從汽車上蒐集數據,來提高汽車自駕功能的安全性,並計畫明年推出能在城市道路行駛的自駕功能。
IoT產業動向24
SanDisk
新工業級快閃記憶卡,連零下40度IoT設備也能用
(圖片來源/SanDisk)
快閃記憶體大廠SanDisk去年專為工業級應用而發表一款超耐久的快閃記憶卡系列,具備有比一般消費型SD卡更高的可靠性和耐用度,可長時間工作於最低零下40度至最高85度的工業環境,而另外從資料寫入的總位元數(Total Bytes Written,TBW),來估算這款工業級快閃記憶卡的使用壽命,其最高可反覆寫入的資料量可達到192TB,而一次最多可用的儲存空間則有64GB。到今年2月,SanDisk也還推出另一款可供聯網汽車儲存使用的快閃記憶體產品。
IoT產業動向25
Lapis Semiconductor
農業IoT晶片已能實現多功能感測
(圖片來源/iThome)
日本Lapis這家半導體公司去年在日本的IoT Technology 2015 and Machmaking Program大會,首度展示了他們開發的首款多功能土壤感測單晶片,在這個比1元硬幣還小,面積只有5×5平方公釐的環境土壤感測單晶片內,同時整合土壤酸鹼值、導電率和溫度3種土質感測功能,克服了不同感測器訊號干擾的挑戰,而能獲得更有效率的農業IoT運用,甚至也可運用在防災環境監控,目前Lapis已和幾所日本大學展開農田試驗,未來也可望推出商品化。
IoT產業動向26
NXP
自駕車專用開發運算引擎問世
(圖片來源/NXP)
汽車半導體晶片龍頭NXP 去年中推出他們基於Linux打造的第一個自駕車運算平臺BlueBox,搭載有高速運算引擎和多個感測器,能透過蒐集車上感測器資料,來協助車廠開發符合他們所需的操控和安全的自駕車功能,另外透過這套自駕車運算平臺,也能夠與搭載NXP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處理器的車用系統,做更好有效整合。去年9月,NXP也已將相關技術,提供全球前幾大的汽車製造商進行測試,而至今已開放所有汽車客戶使用。
IoT產業動向27
英特爾
無人機自動閃避功能將變成零組件
(圖片來源/英特爾)
英特爾連續2年都在CES大會展示能結合自家RealSense 3D感測技術與無人機的新應用,今年他們更進一步現場展示了能讓無人機在整片森林中自動閃避樹枝的最新成果。英特爾也在今年4月為開發者推出了一個能支援RealSense技術的無人機開發硬體平臺,稱之Aero ,使得無人機業者或開發者,未來也都能借助這個Aero開發板,來打造出能自動閃躲障礙物的無人機應用。這個無人機開發板預計今年下半年出貨,目前尚未公布官方售價。另外還有一款機器人的專用開發套件,則將在今年6月推出,每個售價為250美元。
IoT產業動向28
IBM
機器人自然語言再進化,能聽更複雜的語音指令
(圖片來源/iThome)
IBM去年開始增強IBM Watson機器人在人工智慧的學習技能,而到了今年4月,IBM Watson機器人已經能聽更複雜的人類語言。而透過強化機器人自然語言的認知能力,也將使得機器人未來運用在家庭中,將更容易理解人類的語音指令,來幫忙處理各種家中大小事,例如選按電視節目或調整燈光等。此外,IBM Watson目前已能支援英、法、義、西、日、阿拉伯與巴西葡萄牙語這7種語言,明年更計畫開始學習韓文。
IoT產業動向29
Mozilla
未來用瀏覽器就能控制家電功能
(圖片來源/Mozilla)
Mozilla今年年2月終止Firefox OS手機開發後,便將公司業務重心轉向了智慧家庭應用市場,並在3月初搶先釋出了能涵蓋了個人代理、感測網路、智慧家庭與語音助理開發這4個開源IoT專案,讓使用者往後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上,就能夠處理從IoT設備蒐集到的數據,並在瀏覽器呈現視覺化的分析結果,甚至更一步還能利用瀏覽器的語音聲控功能,來做到操控家中設備的用途。Mozilla也號召開發社群,來協助測試和評估。
IoT產業動向30
聯發科
國產IoT開源硬體超低價,500元有找
(圖片來源/seedstudio)
聯發科旗下的MediaTek Labs去年底上市的一款超低價IoT開源硬體LinkIt Smart 7688系列,一推出就獲得熱烈迴響,不只具備Wi-Fi功能,而且只花臺幣不到500元就能買到,甚至還比起另一款售價約1,800元的Arduino Yun開發板,還要更便宜,這也是聯發科專為物聯網應用而推出的最新一個IoT開發平臺,可供開發者使用在各種IoT開發應用上,例如,IP攝影機、監控設備和智慧家電等。MediaTek Lab另外還釋出硬體開發套件(HDKs),可提供開發者使用於IoT裝置的概念性驗證(POC)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