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底美光發表新一代資料中心固態硬碟,共通點是採用去年量產的Micron G9 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我們先前介紹鎖定主流市場需求的款式7600,現在看看另一款強調高效能取向的9650,號稱是業界首款支援PCIe 6.0介面的資料中心固態硬碟產品。
9650的最大賣點在於,提供破紀錄的存取效能。以循序讀取作業而言,無論讀取密集型款式9650 Pro或混合型款式9650 Max,均可達到28,000 MB/s,而在循序寫入作業方面,皆為14,000 MB/s。相較之下,市面上的PCIe 5.0固態硬碟產品,循序讀取效能最高可達14 GB/s,回顧我們過去的產品快報介紹,具備這個等級效能的產品不少,像是:Kioxia CM7、Phison X200、三星PM1743、美光9550、Phison Pascari D200V、Solidigm D7-PS1010、Phison Pascari D205V、金士頓DC3000ME、宜鼎5TS-P。
若是隨機讀取作業而言,美光9650全系列的效能是540萬IOPS或550萬IOPS;至於隨機寫入作業的部分,9650 Max均為90萬IOPS,9650 Pro最高為57萬IOPS。


具有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也是9650的重要特色。比起前一代同樣高效能取向、支援PCIe 5.0介面的款式(美光9550),這款PCIe 6.0固態硬碟在執行隨機讀取作業時,每瓦效能領先幅度為67%,隨機寫入的每瓦效能方面,領先幅度則是25%。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性能突破,我們推測可能有兩個因素支撐,一個是產品採用新世代的技術規格,包括支援PCIe 6.0存取介面,以及Micron G9 NAND帶來3.6 GB/s的I/O存取速度;另一個是耗電量維持不變,新推出的9650和既有的9550,在隨機存取作業的實際平均耗電(RMS)規格的標示上,均為18瓦(讀取)和16瓦(寫入)。
除此之外,美光9650在9650 Pro系列的7.68 TB款式和15.36 TB款式,額外提供E1.S厚9.5公釐的外形選擇,可支援水冷板的設置,用於導入液態冷卻機制的AI伺服器。

關於裝置的儲存容量方面,9650系列與9550系列、9400系列一樣,Pro款式最高可配備30.72 TB,Max款式最高可配備25.6 TB。相較於同樣採用Micron G9 NAND技術的7600系列,Pro款式最高可配備15.36 TB, Max款式最高可配備12.8 TB。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並無市售的伺服器處理器平臺支援PCIe 6.0。以英特爾而言,今年6月在自家產品支援論壇的回覆,表示尚無規畫,不過,7月有科技媒體報導網路傳言,揭露2026年可能推出代號為Diamond Rapids的Xeon 7,而且這個處理器將支援PCIe 6.0。AMD方面,在6月舉行的PCI-SIG開發者大會上,有科技媒體報導他們與電子測試與量測設備廠商Keysight合作,展示採用Zen 6架構的AMD EPYC處理器平臺,印證可相容於PCIe 6.0。
CPU平臺之外,傳輸介面廠商也有相關動作。例如,Astera Labs和美光合作展示PCIe 6.0解決方案,9650正是主角之一,在1月DesignCon大會、5月台北國際電腦展,都有亮相,當中採用Astera Labs的Scorpio P系列Fabric Switch,連接兩臺E3.S外形的美光PCIe 6.0固態硬碟,以及1張Nvidia H100 GPU,替GPU與SSD建立Nvidia GPUDirect Storage的直連路徑,提供27 GB/s循序讀取效能;而在8月FMS大會上,他們將規模擴充一倍,搭配兩臺PCIe交換器、4臺美光9650、兩張GPU,循序讀取效能超過100 GB/s。
產品資訊
Micron 9650
●原廠:美光
●建議售價:廠商未提供
●儲存容量:9650 Pro提供7.68 TB、15.36 TB、30.72 TB,9650 Max提供6.4 TB、12.8 TB、25.6 TB
●外形:E3.S、E1.S厚9.5公釐、E1.S厚15公釐
●儲存媒體:3D NAND,TLC,Micron G9 NAND
●最高讀寫速度:循序28,000 MB/s與14,000 MB/s,隨機550萬IOPS與90萬IOPS
●使用介面:PCIe 6.2 x4
●耐用度:每日寫入量9650 Pro為1,9650 Max為3
●可靠度:250萬小時MTTF
●保固期間:5年
【註:規格與價格由廠商提供,因時有異動,正確資訊請洽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