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211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Google要求Android 9/10裝置都要內建數位健康程式

$
0
0

不管是Google或蘋果都開始注重人們的數位健康,在作業系統中新增數位健康功能,而XDA-Developers更在本周引用Google文件指出,Google要求OEM業者在推出採用Android 9(Android Pie)及Android 10的新裝置,或者是要升級到Android 9及Android 10時,都必須配備數位健康解決方案,可以是Google的Digital Wellbeing與Family Link,也能是業者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Google出版該文件的時間點為今年的9月3日,與Google發表Android 10同一天。

根據Google的最新規定,舉凡要預載Google Mobile Services(涵蓋Google Play、搜尋、地圖與Gmail等)的Android裝置,都必須內建家長控制與數位健康解決方案。

Google先前就已打造了Family Link與數位健康(Digital Wellbeing)工具,其中的Family Link屬於家長控制功能,可訂定基本的家庭使用規則,可用來控制裝置的使用時間並管理子女瀏覽的內容,Family Link提供了Android與iOS版本的程式,但所管理的裝置則只能是Android。

至於數位健康程式則能用來查看使用各種應用程式的頻率、收到的通知數量、查看手機的頻率,也能設定應用程式的使用限制,或是在夜間時提醒使用者放下裝置,亦可一鍵關閉所有的通知音效。

依照Google的規定,Android 9與Android 10就算不內建Family Link與數位健康,也應內建業者自製的數位健康解決方案。


Adobe將關閉委內瑞拉的所有帳號以遵守美國制裁

$
0
0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今年8月5日發布一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13884,禁止美國業者與委內瑞拉之間的任何交易,這使得Adobe近日宣布將停用所有位於委內瑞拉境內的帳號,估計至少影響該國境內的數千名用戶。

委內瑞拉的使用者最近收到了Adobe寄出的郵件,指稱為了遵守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制裁,將無法再繼續提供軟體及服務予該國境內的使用者,委內瑞拉用戶也無法再購買Adobe的新服務或產品,要求該國用戶要在10月28日以前下載存放在Adobe帳號中的內容,且之後即無法再存取其Adobe帳號、軟體與服務。

Adobe表示,13884行政命令並無截止日,該命令何時撤銷完全仰賴美國政府,Adobe將會密切觀察相關動態,一旦被撤銷就會儘速恢復委內瑞拉境內的服務。

此外,Adobe還說無法退款給該國境內的用戶,因為此一行政命令明文規定禁止所有的交易,包括銷售、服務、支援及退款等。

川普針對委內瑞拉發表行政命令的主要原因,為該國總統Nicolas Maduro與其黨羽的權力掠奪行為,並指責Maduro任意並非法逮捕委內瑞拉的公民,干預言論自由,侵犯人權。

想當然爾,此事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熱議,有人說這讓委內瑞拉境內任何仰賴Photoshop或Acrobat的非政府組織或獨立媒體,都失去了重要的工具,也有人覺得美國政府的制裁對委內瑞拉境內的少數誠實企業並不公平,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主任José Miguel Vivanco則說,這樣的制裁方式只會削弱對抗專制政府之公民社會的能力。

紐西蘭初級衛生組織Tū Ora遭駭客入侵,外洩100萬名用戶資料

$
0
0

紐西蘭的初級衛生組織Tū Ora Compass Health官網在今年8月遭到駭客亂塗鴨,追查之下才知道駭客早在2016年就曾入侵該站,可能有100萬用戶的資料外洩。

初級衛生組織(Primary Health Organisation,PHO)是紐西蘭政府出資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宗旨在於改善人民的健康狀況,透過醫療中心所提供的病患數據進行分析,再回饋給醫療中心。全紐西蘭設有30個PHO,Tū Ora僅是其中之一,它存放了Wellington、Wairarapa與Manawatu等三大紐西蘭地區的民眾資料,雖然這些地區的總人口數只有64.8萬,但若包括已故或離開相關區域的人口,資料庫中存有從2002年迄今約100萬的民眾資料。

儘管證實了駭客曾在2016年至今年3月間入侵該站,但Tū Ora並不確定駭客的意圖,也不知駭客是否存取了病患的資料庫,而這些資料庫主要存放了民眾的姓名、生日、地址、種族與健康指數等,也有少數的醫療資訊,但並沒有任何的財務資訊、護照號碼或駕照號碼等。

Tū Ora表示,他們在遭到駭客塗鴨之後立即切斷伺服器的連線,已與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及執法單位合作展開調查,並強化系統的安全性,包括把官網移到新平台、加強防毒與電子郵件掃描能力,導入意外分析與管理系統,導入防火牆,還設立了安全操作中心以便未來能即時回應這類的安全威脅,另也警告當地用戶要小心身分竊盜與詐騙。

AWS機器學習服務Amazon SageMaker開放使用EC2最強GPU執行個體

$
0
0

AWS機器學習服務Amazon SageMaker現在開始能夠使用,EC2中最強的P3執行個體p3dn.24xlarge,其專為分散式機器學習訓練和高效能運算,提供比其他P3執行個體多一倍的GPU記憶體,而且vCPU也多了50%,可以大幅加速大型且複雜的分散式模型訓練工作。

AWS提到,深度學習的發展突飛猛進,可以應用在偵測皮膚癌或是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上,具有從大量非結構化資料,擷取特徵並建構複雜模型的能力,但訓練神經網路需要大量的運算能力,而這也使得開發者轉而使用GPU加速運算,AWS在Amazon SageMaker上提供了EC2的P2以及P3執行個體選項,供有GPU運算需求的用戶使用。

這次在Amazon SageMaker服務加入的P3dn.24xlarge,是P3系列中最快的執行個體,其搭載了8個Nvidia V100 GPU,和96個AWS訂製的第二代英特爾Xeon可擴展vCPU,儲存使用1.8 TB的本機NVMe型SSD,AWS提到,由於P3dn.24xlarge提供達100 Gbps的網路傳輸量,因此開發人員能夠有效的利用16、32或 64個P3dn.24xlarge執行個體,進行分散式訓練,以縮短模型訓練時間。

除了P3dn.24xlarge提供足夠的網路之外,其使用的V100 Tensor Core GPU以及32 GB的記憶體,都能支援開發人員訓練更大型的機器學習模型,並處理更大批次的資料。目前P3dn執行個體可用於Amazon SageMaker服務,僅在美東北維吉尼亞還有美西奧勒岡區域開放,其他區域還要再等一等。

又有28個中國組織被川普列入實體名單,包括4家AI新創

$
0
0

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DoC)旗下的工業暨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本周再將28個中國組織納入禁止出口的實體名單(Entity List),原因是這些組織參與了違反人權的鎮壓行動,大規模地任意拘留或監控維吾爾族與穆斯林族群,其中有20個為中國各地的公安局,另有8家私人企業,其中的4家為人工智慧新創業者,包括1家語音辨識業者與3家人臉辨識業者。

此波被中國列入實體名單的中國業者包括:大華科技(Dahua Technology)、海康威視(Hikvision)、科大訊飛(iFLYTEK)、曠視(Megvii Technology)、商湯科技(Sense Time)、美亞柏科(Xiamen Meiya Pico Information)、依圖科技(Yitu Technologies)及頤信科技(Yi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其中,大華為視訊監控設備與服務供應商。海康威視是中國的監視器製造大廠。科大訊飛則是中國的AI技術開發商,專門發展語音辨識技術,並協助中國政府建立民眾的語音生物統計資料庫。曠視亦為AI技術開發商,主要開發人臉辨識技術,也曾發表狗臉辨識服務。商湯亦為基於AI的人臉辨識、深度神經網路新創,在去年曾以45億美元的身價完成6億美元的C輪融資,被譽為全球最有價值的AI獨角獸。美亞柏科為中國的電子資料取證及網路安全產品暨服務的供應商,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國政府機關。依圖則是中國的人臉辨識大廠,也具備智慧語音與智慧城市的建造能力。頤信科技開發的是野外監控系統、無線視訊監控設備,並提供數據分析。

在上述遭到美國禁止出口產品或服務的中國企業中,大華、海康視威與頤信科技屬於監控設備製造商,美亞柏科負責取證,而科大訊飛、曠視、商湯及依圖皆為AI新創,並有3家提供人臉辨識技術。

川普除了針對新疆議題對中國出手之外,外傳川普在美國也被要求支持香港民主運動,但目前川普仍然以靜待變,表示希望日趨暴力的香港議題,最終能以人道方式解決。

瞄準工作站、高階PC市場,英特爾更新Xeon W及Core X處理器

$
0
0

英特爾發表Xeon W-2200及Core X系列處理器,分別鎖定工作站及Prosumer、玩家,將在11月後上市。

Xeon W-2200定位在主流級的工作站市場,而不鎖頻的Core X系列處理器則以高階桌上型電腦為主,適合專業消費者Prosumer與電腦玩家,兩款處理器均搭載Turbo boost Max 3.0,最高時脈達4.8GHz,最多提供18核心/36執行緒。

此次推出的Xeon W-2200與Core X系列處理器也整合了AI加速功能,Intel Deep Learning Boost技術,和前代相比提供2.2倍的AI推論加速,英特爾強調這項技術可加速影像標記、影像處理、動作偵測的處理。

Xeon W-2200系列將會推出8款處理器,規格從4核到18核,英特爾稱在4K影片編輯上,相較前代產品提升11%的處理速度,在3D渲染、遊戲開發部份也分別提升10%。至於Core X則會推出4款處理器,從10核心到最高18核心,以MAYA或3DS MAX等3D動畫渲染提升7%,影像推論效能則提高2倍。

英特爾指出兩者差別為,W-2200提供商用等級功能,如vPro的管理功能、ECC錯誤修正碼、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最高可支援至1TB的記憶體,而Core X未支援ECC、RAS、vPro等功能,最高至256GB記憶體。

Xeon W-2200系列處理器鎖定專業工作者,如3D渲染、3D CAM、視覺特效、資料科學、AI開發等等,Core X的使用族群可能是自由工作者、專業消費者或是電腦玩家,一般影像編輯、遊戲冊發、3D動畫設計等。W-2200價位從294美元到1333美元,Core X則是590到979美元,英特爾強調消費者依其使用的需要不同,若需要效能及穩定性,可選擇Xeon W-2200。

為了讓內容創作需求的使用者能夠識別,英特爾與主機板合作夥伴合作,在部份內建Thunderbolt 3的Core X主機板,在其外包裝盒上貼有Made to Creator的標誌,以供消費者識別。

力推創作者市場

不論是Xeon W-2200或是Core X系列處理器,英特爾不忘強調這些產品能夠滿足內容創作者的需要,呼應了英特爾近來推動的創作者(Creators)PC概念,試圖聯合PC業者的力量,在電競PC外再闢出另一個潛在的市場。

不過,英特爾坦言並沒有對創作者PC有明確定義,因為從廣義來看,創作者可能是簡單的照片或影片編輯,到更專業、進階的3D動畫設計、3D CAM、3D渲染等等。

「過去是以內容消費為主,而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內容創作」,英特爾台灣分公司發言人李昆龍表示。

李昆龍指出從市場研究來看,從PC軟體的使用,全球約有2億的創作者電腦使用需求,另外,電競類電腦產品中約有3成的用戶並非是為了玩遊戲而購買,顯示市場確實存在這樣的需求。

雖然沒有對創作者電腦提出明確的定義,但英特爾的策略是和PC業者合作,由PC業者依創作者的不同需求規劃產品設計,有的創作者概念產品強調色彩顯示的精確性,有的因應大量內容的傳輸需要,採用高速的儲存或I/O,例如宏碁上周發表ConceptD系列工作站、筆電、螢幕,強調了色彩顯示上的精準度。

Container周報第112期:Kubernetes 1.16新版的擴充力再升級

$
0
0

精選9/1~10/3重要Container新聞

#K8s、#端點切片
Kubernetes 1.16來了擴充力再升級,也新增端點切片功能

Kubernetes現在釋出了1.16版本,這是今年的第3個版本,被用來作為Kubernetes擴充機制的CRD(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現在成為正式功能,部分之前選用的防護功能會成為必要或是預設,像是結構架構(Structural Schema)、刪減未知欄位、驗證以及保護*.k8s.io群組等,目的是要確保API的穩定性,更不容易因為意外而故障。在Kubernetes API也有一些修改,也為Windows增加了新的增強功能。

另外,這個版本還加入了一個新的Alpha功能端點切片(Endpoint Slices),這可以為Kubernetes服務帶來更大的伸縮彈性,目前的端點資源,單個資源包括所有和服務相對應Pod的網路端點,但隨著服務越來越大,可能需要使用上萬個Pod,這使得端點資源變得非常龐大。預設情況下,每個端點切片都被限制最多包含100個端點,這樣的機制會使單一節點更新作業變得更有效率,因為每個端點都僅是整個網路端點的一小部分。

#Etcd、#分散式資料庫
Kubernetes發布分散式鍵值資料庫Etcd 3.4,強化後端儲存與客戶端平衡器功能

Kubernetes團隊發布了分散式鍵值資料庫Etcd 3.4,這個版本強化了儲存後端的效能,並改進Raft投票程序,還加入了全新的客戶端平衡器(Client Balancer)。Etcd是一個分散式具高可靠性的鍵值儲存,可用來儲存分散式系統的重要資料,在去年底,CoreOS團隊將Etcd專案捐贈給CNCF。

新版Etcd對大規模Kubernetes工作負載進行了最佳化,大幅提升了執行效能,其最重要的更新,便是提供更好的存儲後端。3.4版的資料吞吐量大增70%,長時間進行讀取操作的情況下,P99寫入延遲減少了90%。租約儲存(Lease Storage)進行了許多改進,以提高整體操作效能,新版本還新增實驗性的租約檢查點功能,能透過共識機制,保存租約物件的剩餘生存時間值。

#作業系統、#GPU
Linux 5.3核心釋出,首度支援AMD Navi GPU

在經過8個RC(release candidates)版及比預定時間晚了一個星期後,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正式釋出了Linux 5.3核心。Linux 5.3版是繼7月的5.2版後釋出的最新版本,加入多項硬體、硬體功能的支援,其中包括首度支援AMD Navi GPU系列及中國x86兆芯處理器、對英特爾Icelake Gen 11繪圖晶片HDR、Speed Select及UMWAIT技術的支援、以及支援MacBook、MacBook Pro鍵盤、並強化對Nvidia Jetson Nano的支援。此外也支援ACRN guest hypervisor及加入1600萬個IPv4 位址等等。Linux 5.3版的釋出,也意謂5.4版進入整併階段。預定11月釋出穩定版的Linux 5.4,將加入exFAT 驅動程式及支援AMD Renoir APU、Intel Tigerlake Gen 12 Xe 繪圖晶片,及Intel Icelake Thunderbolt等多項重要更新。

#負載平衡、#GKE
Google在GKE服務正式推出原生容器負載平衡功能

Google推出GKE上的原生容器負載平衡功能正式版本,原生容器負載平衡可以讓用戶創建使用網路端點群組(Network Endpoint Groups,NEGs)的服務,因此外來對服務的請求,可以直接經負載平衡發送給服務請求的容器。
NEG抽象層使得原生容器負載平衡,可以與GCP上的Kubernetes Ingress控制器良好地整合在一起,當使用者使用多層的網路部署,要對外公開一個或多個服務,也能夠創建Ingress物件,而這將會使用HTTP和HTTPS負載平衡,並且讓使用者設定以路徑或是主機的方法,路由後端的服務。

#容器安全、#GKE
開放測試安全力度,GCP推出Shielded GKE節點測試版

Google在其雲端平臺推出Shielded GKE節點Beta測試版,提供強健且可驗證的節點完整性(Integrity),增加GKE節點的安全防護。而Shielded GKE節點則是建立於去年7月所發布的Shielded虛擬機器之上。這類GKE節點強化了底層,增加抵抗各種Rootkit和Bootkit的攻擊,確保使用者的節點不被任意竄改,同時也能保護工作負載免於遠端攻擊或是特權提升等威脅。在Shielded GKE節點中,會對節點作業系統的出處進行確認,透過加密驗證檢查,確保節點作業系統正在Google資料中心的虛擬機器上運作。目前Shielded GKE節點服務已經在所有區域提供。

#微服務管理、#服務網格
Kong推出開源服務網路控制平臺Kuma,可用來調度服務網格流量

開源API管理平臺Kong服務供應商釋出新的開源專案Kuma,Kuma是能用於管理服務網路(Service Mesh)的通用控制平臺,透過無縫管理第四層與第七層網路流量、微服務與API,以解決第一代服務網路的技術限制。Kuma採用軟體定義安全性,為所有第四層流量啟用mTLS,並提供高精細度的流量控制功能,強化第四層路由功能,而Kuma也能夠快速實作追蹤與日誌記錄功能,讓用戶分析指標進行除錯。Kuma可在任意的平臺上執行,包括Kubernetes、虛擬機器、容器、裸機和傳統環境,使整個企業組織都能實踐原生雲端應用。

#服務網格、#K8s叢集網路管理
Containous開源微服務網狀網路Maesh,用於管理K8s叢集內部網路流量

雲端服務業者Containous開源了新服務網狀網路(Service Mesh),這個專案的目的,是要讓Kubernetes應用程式的各個部分,更容易互相溝通,讓使用者能管理Kubernetes叢集內部流量。這個專為微服務設計的服務網狀網路Maesh,就是建立在反向代理Traefik之上,讓使用者能查看並管理在K8s叢集內流動的流量,Containous表示,管理叢集內部流量跟管理流入流出叢集的流量一樣重要,而Maesh是一個操作簡單功能齊全的服務網格,其基於原生容器的設計,能適用於用戶的K8s叢集,且支援最新的服務網狀網路介面規範(Service Mesh Interface,SMI)。

#AWS、#雲端監控、#容器應用安全
Amazon CloudWatch正式為用戶提供容器應用程式監控功能

由於容器程式壽命短,過去用戶難以取得完整的監控資料,而現在Amazon CloudWatch針對容器應用程式,推出專門的監控功能。AWS正式發布Amazon CloudWatch中的Container Insights功能,讓用戶能夠監控Amazon ECS以及AWS Fargate新舊叢集中的容器,掌握包括容器利用率以及故障機率等詳細資訊。這項容器分析功能,可以監控叢集中所有正在執行的容器,並收集容器堆疊每一層的效能以及運作資料,監控Kubernetes、支援Kubernetes的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Service、Amazon ECS以及AWS Fargate中容器的使用率以及故障機率等資訊,以進行即時分析。

責任編輯/王宏仁

更多Container動態

  • Visual Studio更新Azure IoT工具,可遠端進行Linux Docker容器除錯
  • 甲骨文發布Java 13,而Eclipse基金會則釋出Jakarta EE 8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19年10月

臉書開源能簡化複雜應用程式開發的框架Hydra

$
0
0

臉書開源了能夠簡單配置複雜應用程式的開發框架Hydra,不只能夠減少開發者複製貼上樣板程式碼(Boilerplate Code),也能動態編寫(Compose)配置,而且Hydra採用了可插拔架構,因此可以與原本組織的基礎設施良好的整合。

Hydra是一個輕量級的框架,可以透過編寫以及覆蓋配置,來簡化Python應用程式的開發,特別是針對複雜應用程式的開發。開發者利用Hydra,不必重新撰寫大量的樣板程式碼,就能夠輕易地加入新的功能,以符合新的使用案例和需求。

臉書表示,程式碼僵化是一個普遍的問題,而Hydra提供了編寫應用程式配置的新方法,開發者透過配置檔案或是命令列,就能變更應用程式配置,而這解決了在修改配置時,需要維護許多只有些微差別的應用程式版本,或是需要新增自定義邏輯來覆蓋配置值,Hydra則讓應用程式在執行之前,就完成配置編寫與覆蓋。

Hydra讓開發者可以在本地或是遠端啟動應用程式,並且使用同一個指令附加不同的參數,就能執行不同的工作,減少相關的腳本支援。Hydra提供了動態命令列頁籤完成功能,幫助開發者探索複雜配置選項,也減少輸入錯誤。臉書提到,Hydra解決了複雜應用程式的工程問題,加速開發的速度,也減少錯誤出現的機會。

整體來說,Hydra減少了在複雜應用程式中,常見的樣板程式碼,像是定義命令列標籤、操作配置檔案以及配置日誌等,並提供開發者靈活的程式碼開發以及配置方法,增加開發人員的效率。臉書提到,他們現在開源Hydra供社群使用,而其可插拔的架構,除了可讓企業內部開發其他功能,也可以支援未來社群共同開發的功能。


微軟正式推出視覺化資料流處理服務Mapping Data Flows

$
0
0

微軟在自家無程式碼ETL服務Azure Data Factory上,正式推出Mapping Data Flows功能,供使用者大規模且快速地轉換資料,微軟提到,Mapping Data Flows是一項變革性的資料整合以及轉換服務。

Azure Data Factory是一個無伺服器服務,使用者不需要管理基礎設施,就能夠在雲端進行ETL工作,處理任何規模的資料。而Mapping Data Flows則是專為應對龐大資料處理的複雜性和規模而生的功能,使用者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中,存取視覺化的環境,建構彈性資料工作管線,並由Azure Data Factory來處理Spark運作的複雜作業。

Mapping Data Flows提供內建功能來處理不可預測的資料架構後,並維持變更輸入資料的彈性,簡化使用者資料處理的工作,讓使用者可以專注於建構業務資料邏輯,不需要花費時間管理伺服器叢集或是撰寫程式碼,快速地進行載入事實表格(Fact Table)、維持緩慢的維度變換(Slowly Changing Dimension,SCD)、聚合半結構化的資料,以及使用模糊匹配來配對資料,為建模做準備。

其提供直覺的視覺化介面,可以將使用者的資料邏輯轉換成為易讀的圖(Graph),並建置轉換程式函式庫,分析原始資料產出業務可用的結果(下圖)。當然,使用者也可以不使用Mapping Data Flows的無程式碼介面,自己撰寫程式碼呼叫內建的轉換功能,執行連接(Join)、聚合、樞紐分析(Pivot)以及排序等常見操作。

工作管線建置器可讓使用者透過滑鼠拖拉操作,來建置工作管線,或是以互動的形式為端到端ETL程序除錯,使用者可以為工作管線建置排程,並從Azure Data Factory監控入口網站監控資料流執行,透過Azure Data Factory提供多種可用性監控以及警示功能,來管理資料的可用SLA,還能利用內建的CI/CD,在託管的DataOps環境中儲存與管理資料流,透過建立警示和瀏覽執行計畫,就能驗證使用者的邏輯是否如計畫一樣處理資料流。

暴雪玩家因支持香港遭除名並取消獎金

$
0
0

遊戲開發商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在上周末舉行亞太區《爐石戰記》(Hearthstone)的大師職業賽,獲勝的香港選手聰哥(Blitzchung)在賽後受訪時頭戴護目鏡與防毒面罩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兩位主播賽評還拍手鼓勵,結果暴雪不但移除賽事的重播影片,將聰哥從大師職業賽中除名,把聰哥禁賽一年,還取消聰哥所獲得的獎金,而引發全球玩家拒玩暴雪遊戲的抗議聲浪。

成立於1991年的暴雪娛樂為一總部位於加州的遊戲開發與出版商,最受歡迎的遊戲系列為《魔獸爭霸》( Warcraft)、《暗黑破壞神》(Diablo)與《星際爭霸》(StarCraft )。

暴雪不僅處罰了聰哥,也終止與採訪聰哥的兩位台灣主播賽評的合作。

暴雪娛樂表示,聰哥及兩位主播賽評的行為違反了《爐石戰記》大師職業賽的官方賽事規章:任何涉及破壞自己聲譽、冒犯大眾,或是傷害暴雪形象的行為,都會造成選手被除名且獎金歸零的後果。

暴雪的作法引起了遊戲玩家的反彈,號召全球玩家抵制暴雪遊戲。但另一方面,也有分析指出中國騰訊握有暴雪股權,不難理解暴雪為迎合中國政府所作出的裁決。

科技業者愈來愈常受到政治的影響,例如Google搜尋曾因不願遵循中國的言論審查而退出中國市場,或者是許多科技服務在選擇國別時只有中國台灣,而沒有台灣,最近蘋果在香港部署的iOS 13.1.2,還將台灣國旗從表情符號中移除。

Arm與汽車業者共創自駕車聯盟,發展通用架構

$
0
0

全球半導體及軟體設計公司Arm本周宣布,已與NXP Semiconductors(恩智浦半導體)、Nvidia,汽車零件製造商Bosch、Continental、Denso及汽車業者GM及Toyota,成立自駕車運算聯盟(Autonomous Vehicle Computing Consortium,AVCC),以共同發展符合自駕車需求的系統架構及運算平台。

根據AVCC的初期規畫,此一架構與平台一方面必須顧及自駕車系統的效能,另一方面則得迎合相關系統在尺寸、溫度、電力損耗與安全性上的需求,目的在於讓現在仍處原型階段的自駕車,能夠儘速進入大規模部署。

負責汽車與IoT業務的Arm副總裁Dipti Vachani表示,未來不論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或全自動駕駛車輛的量產,都需要前所未有的產業合作,AVCC聚集了汽車產業的領導者,可加速實現真正自駕的目標。

其中,Bosch工程暨產品管理總監Michael Meier指出,除了硬體的開發,自駕車還需要龐大且複雜的軟體設計,未來Bosch將協助打造自駕車系統上每個組件的軟體API。

專門分析AI領域的Emerj指出,各家業者對自駕車的發表時程都還不太有把握,GM先前曾計畫在2018年推出首款自駕車,現在卻已延到今年以後,顯示自駕車技術上的複雜度超出了預期。而Toyota研究機構的執行長Gill Pratt則曾在2016年時表示,也許10年內可於特定區域看到Level 4自駕車。不過,福特已計畫會在2021年推出Level 4自駕車。

目前大家所提及的自駕車通常是Level 3或Level 4,Level 3必須搭配人類駕駛,但駕駛能夠賦予重要任務予車輛,Level 4是汽車在大多數的時候都能自動行駛,只有遇到惡劣天氣或狀況的時候會停止,而且Level 4的車主是可以睡覺的。至於Tesla汽車則屬於Level 2,此一等級的自駕車雖可自動採取安全行動,但駕駛必須保持警惕。

國內金融監理沙盒首創的基金交換平臺12月即將上線,維運團隊好好投資揭露更多技術運作細節

$
0
0

今年7月,經過金管會的核准,由遠銀Bankee與FinTec新創好好投資合作首創的「基金交換」創新服務,即將在今年12月正式展開試驗,它也是最新一起金融創新服務沙盒實驗,接下來,為期一年的實驗期間,雙方將用以驗證,測試這個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未來該服務上線以後,亦將由好好投資來提供維運,近日,該公司也就雙方合作內容,透露更多運作及技術細節。

過去,民眾投資買基金須支付1.5到3%手續費,贖回基金又要耗時5到7天,對於投資者來說,資金調度與運用很不方便。好好投資創人楊少銘表示,在這次沙盒試驗計畫,就是為了要解決上述這兩大基金交易投資的痛點,因而提出創新的「基金交換」的新作法,以打造不同以往全新的基金投資交易模式,並要經由這次實驗來反覆驗證,測試這個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好好投資提出的「基金交換」的概念,簡單來說,指的是讓兩個人之間可以彼此互換基金,以自己手中持有的A基金,來等價交換對方的B基金,楊少銘指出,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同一筆基金投資,用戶不需要經過基金贖回再申購的動作,才能換到想要的基金,因為屬於會員間的交換,所以,只要有人要換,馬上就可以成交,而且可以換多次,讓投資人可以做到更即時交易,也能因此省下申購手續費。而且交換標的不限於基金對基金,也可以是基金對現金,或現金對基金的互換。

楊少銘表示,雖然概念上,與常見的基金轉換相似,但基金交換可以是跨基金公司完成交換,但是基金轉換不行,僅能限制同一家基金公司基金才能互換,交換就沒有這個問題,而且交易速度更快,因為是會員間的互換,反觀,基金轉換需向銀行申辦,通常得花兩個工作天,還要額外付擔一筆轉換費。

「這也是基金交換與一般基金交易最大差別,」他表示,民眾以後不一定要同一檔基金申購、贖回現金後,才能購買下一檔基金,也可以採用交換基金的交易模式,以交換投資方式,來取得其他帳戶會員出售的另一檔基金或換取現金,來做為更長期投資,不僅可以省下手續費,速度上也更即時,他舉例,透過交換的形式,把基金換成錢,可以完全做到即時,無需要以往採用贖回基金的方式需要5~7天處理時間,​藉此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資金運用的效率。

之所以能夠做到交易即時的關鍵,他表示,在於進行基金交易時,他們也採用了一些新作法,來提高交易的即時性,甚至還建置一個網路基金交換平臺FundSwap,並通過API來與遠銀App串接,使用者只要透過社群銀行Bankee這個App,就能使用到該公司提供的基金交換功能,可以讓不同會員在這個平臺上直接做交易,透過快速交易媒合,達到更即時基金交易,與不同基金商品之間交換。

舉例來說,不像傳統基金交易模式,今天買進,明天才可知道成交價格,投資者容易產生不確定感,楊少銘表示,透過這套交易平臺,會員間在進行基金交換時,會以當前該平臺資料庫撈取到的最新公告基金淨值,做為最終交易價格,例如,今天假設要用100個單位的黃金,依等價換得另一檔能源基金,透過基金交換的方式,最後換到的單位價格,就是買賣雙方當下看到的最新淨值價格,不是隔天的價格,因此,較不會受到時差、作業問題而影響最後實際成交價格。對於投資人來說,交易價格可以更早確定,資金運用上也更有效率。

另外,在提供基金交易媒合的運作機制上,他也透露了一些作法,例如,一旦會員要賣出自己手中的基金,進到交易選單,從系統操作介面上,就能看到有多少可成交對象,再由你自行指定跟這裡面的那一位來交易。而且還可以自行分配交換比例,比如,今天有100個單位的能源基金要賣出,其中70個單位可以指定要中國的投資基金,其餘30個單位可以選美國的基金,做更一步投資理財。甚至他表示,下一階段,還要做到可以同時下單,將同一檔基金分配指定交換兩種不同基金,看剛好哪邊有要出售的速度基金,最快的,就最先成交。

由於是透過會員之間的交易,為了要提供一個安全可信任的交易環境,好好投資還運用區塊鏈技術,並通過區塊鏈分散式帳本不可竄改的特性來建立信任機制。他表示,目前先是採用以太坊區塊鏈(Ethereum)來進行數位資產記錄,主要是用在記錄兩個人之間交換過程產生有關受益憑證的數位資產記錄,將每一檔基金的交易記錄,都放上這個公有鏈來保存,但是因為受限於公有鏈的交易速度,所以,他表示,目前作法,會是採用分批上鏈來完成。除了將記錄保存在公有鏈,同時在本地端同樣備有多套備分機制。

但楊少銘未來更長遠目標,是希望建立一套屬於臺灣自己能用的公有鏈,為此,他去年也開始跟臺大教授合作要開發自己的公有鏈平臺,不過目前仍在開發階段,還沒那麼快推出,可以實際用在這個平臺上。

除了採用交易基金的新作法,另一個不同傳統基金投資作法,則是在收費機制上,好好投資改以訂閱制來取代傳統收取手續費的方式,他表示,未來參與實驗的會員,只要繳交一個固定的月費就可以在這個平臺做申購、贖回以及交換的投資,不限次數,也無需任何手續費,他說:「如果這個模式成功,將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這項基金交換服務預計會在12月底推出上線,不過,楊少銘表示,未來平臺剛上線,為了避免進場的人太少,容易換不到基金,一開始,會先由遠銀從自家銀行上架的上千檔基金,挑選其中最熱門的20檔基金,例如股票基金或債券基金等,放進這個平臺上,來提供會員間的基金交換使用,必要時也會由該公司介入贖回,以確保整體交易流通性。另在交易幣別上,不論是台幣或美金都可以用來購買基金,不過,楊少銘指出,初期會推臺幣計價基金,來提供用戶做為國內外基金投資,之後才會加開美元計價的基金。

除了基金交換之外,在這個平臺上,同樣能夠做申購、贖回,也不限是境內、外的基金,但是在使用人數與投資基金總成本就有限制,一個人最多上限25萬,總共4千人,總金額不能超過2億元。另外,實驗期間為12個月,最長不能超過3年。

另外,在這次實驗中,參與實驗對像,必須同時都要是遠銀Bankee與好好投資平臺的用戶,才能成為會員使用基交換服務,如果僅是遠銀用戶,就需要在好好投資平臺這邊完成證券開戶的動作,待取得帳戶,啟動訂閱才可成為會員,在這個平臺上開始投資交易,他強調,好好投資扮演的是證券商的角色,提供的是一個基金交換的媒合平臺,並不經手用戶資金,不論是申購款項或基金,都會放在遠銀的信託專戶,以保障投資人的權益。

該服務上線後,未來也將由好好投資團隊負責維運,他指出,目前還在測試中,年底前將會有更多細節公布,包括完整交易機制、挑選哪幾檔基金等。待正式推出上線以後,他表示,希望最快1年內就能通過實驗完成落地,正式推出商用服務,更進一步取得使用牌照,成為臺灣第一家金融證卷商執照的科技公司。

楊少銘指出,與遠銀的合作只是第一步,「我們的目標是要讓全臺39家銀行,以後都可以用我們的平臺,不管你用哪家銀行帳戶,都可以在我們這邊用。」不僅僅是基金交易平臺,他進一步補充,未來希望與其他FinTech新創合作,在這個平臺提供加值服務,「最終可以成為一個金融科技產業的平臺]。

如果ISO 27001證書沒有TAF標誌,還有效嗎?

$
0
0

「請問,我們的ISO 27001的證書是由BSI是SGS發證的證書,在這兩家驗證機構於10月2日被全國認證基金會(TAF)列入資安安全管理系統的減列名單後,我們的ISO 27001的證書,還有效嗎?」

「如果,我們是資安法規範的機關構,我們是不是要立刻重新轉驗證,取得新的ISO 27001的證書呢?」

上述的種種疑問,過去一周開始於資安圈內不停擴散、恣意傳播,甚至出現種種不同的懶人包以及各種信誓旦旦的網路傳言,告知已經取得由BSI或SGS核發ISO 27001認證的企業或政府機關,如果不趕緊轉驗證,他們的證書將會失效。

行政院資安處表示,依照資安法的規定,受資安法規範的公務機關以及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只需要在三年內,取得公正第三方驗證的ISO 27001證書即可,沒有「若沒有立即轉證,證書即失效的疑慮。」

全國認證基金會(TAF)執行長許景行則指出,SGS以及BSI兩家驗證公司被TAF列入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減列名單是事實,但這兩家公司如果可以儘快針對評鑑缺失項目做改正,在2020年1月2日後,就可以重新申請恢復增列。

BSI以及SGS則指出,將會盡力確保客戶最大權益,兩者核發的ISO 27001證書,若上面有ANAB或UKAS國際認證組織核可的標誌,仍為有效的ISO 27001證書;若是只取得TAF單一組織認可的ISO 27001證書的單位,在取得客戶同意後,會透過轉證的方式,協助企業組織取得國際認證以維持該單位認證的有效性。

TAF接到客戶抱怨,啟動對BSI 和SGS的專案調查

許景行表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是一個民間機構,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維持臺灣各種認證制度實施與發展,可以符合ISO / IEC 17011的國際規範,而TAF也是臺灣唯一一家受標準法主管機關委託的認證機構(Accreditation Body,AB),至於包括SGS、BSI等驗證公司,則是所謂的驗證機構(Certification Body,CB),多是私人單位。

從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資通安全管理法》中也規定,未來資安法中所有「公正第三方驗證」所指稱的第三方,則是指經過標準法主管機關委託機構認證的機構。這意味著,未來受資安法規範的所有單位要取得的資安認證,都必須經由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的驗證機構,所執行的第三方驗證才符合資安法的規定。

外界傳言,BSI和SGS會遭到TAF減列處分,是因為銓敘部的個資外洩事件造成的,BSI是前手的ISO 27001驗證公司,SGS是現在的驗證公司。但許景行表示,這一次會對兩家驗證公司將施以減列的處分,主要是有接到客戶的「抱怨(Complain)」(類似客訴),「抱怨」對認證公司是非常重要的評鑑關鍵,在ISO 17011中的第3.2節中也有明確規定和相關文件流程,因此,TAF才會啟動專案調查,但抱怨的內容因為涉及客戶機密,並無法對外公開。調查BSI和SGS的過程中,由評鑑委員現場調查後,另外由審議委員開會討論後才進行處分。

TAF針對驗證機構的調查大致可以從三個面向著手,包括:驗證流程的SOP、稽核人員的能力,以及實地看驗證機構的稽核人員如何稽核客戶的過程。

他指出,此次在調查BSI和SGS的過程中發現,這兩家驗證機構在上述的面向中,不符合TAF對於國際資安認證標準的重點要求,經審議委員開會決議後,才決定予以減列的處分,並基於ISO 17011:2017 第7.7.5節的要求,即刻發函通知兩家驗證公司並於網路上公開,從10月2日起,BSI及SGS在ISO 27001的證書上,都不能使用TAF認證標誌。

從10月2日起,BSI和SGS核發資安證書不得掛TAF標誌

由於BSI和SGS在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的市占率將近7~8成,有許多人從結果論來看,兩家規模較大、能力較好的驗證公司遭到TAF減列處分後,剩下四家規模較小的驗證公司,難道可以提供比BSI以及SGS更好的稽核品質和能量嗎?相關的處分是否不符合比例原則,過當處分呢?對於某一些主管機關而言,TAF的減列決議讓他們沒有足夠的緩衝因應期,並質疑過往取得的證書效力,是否可以因為減列而溯及既往、即刻失效呢?

許景行表示,這次的調查是基於接到客戶抱怨而來,針對其他四家仍在認可名單上的驗證公司,目前仍有定期的評鑑做品質把關。他說,今天(10月9日)已經召集所有評鑑人員,請上次的評鑑人員分享該次針對BSI和SGS所採用的評鑑標準和注意事項,「未來,TAF也會以同樣的評鑑標準,去對所有資安管理系統的驗證公司進行評鑑。」他說。

而根據ISO 17011 第4.4.2條的規定:「認證機構應對其認證活動的公正性負責,且不應允許商業、財務或其他壓力而影響公正性。」許景行表示,今天TAF基於公正性做出減列的處分,因為市占率大造成的商業損失或不便,甚至是,是否對主管機關造成困擾,都不在TAF的職權範圍之內。

他指出,因為TAF是一個在地化的認證組織(AB),有自己對於在地化法遵的要求與重點,今天BSI和SGS受到減列的處分,只能說,這兩家驗證公司在此次調查結果中,針對TAF審查的重點並沒有良好的表現。身為TAF執行長,則必須尊重審議委員會的處分決議。

TAF對BSI和SGS做出減列處分,實際的作為就是,BSI和SGS從10月2日起,所有ISO 27001的證書上面,都不可以放TAF的認證標誌,因為TAF無法幫BSI和SGS背書,其資安管理系統的稽核流程是否符合TAF的要求。

但許景行也說,BSI和SGS還是其他國際認證組織ANAB以及UKAS的認可會員,顯示其他認證組織,還是認可BSI和SGS具備ISO 27001的稽核能力,只是不符合TAF的重點要求而已。

不過,他也要澄清,證書有效性不在於證書掛哪一個認證機構的標誌,而是看接受證書的單位,是否承認發證單位的公正性與專業性,甚至於,如果企業用戶相信BSI和SGS的驗證,兩家公司也可以自行核發不掛任何認證單位標誌的證書。他認為,以BSI和SGS兩家的實力和資源,只要可以針對不符合的項目進行改善,三個月後就可以重新申請增列。

TAF身為一個認證機構,許景行說,即便SGS是TAF的董事,基於公正性,減列的處分仍然必須落實執行;此次BSI和SGS遭到減列的原因之一,也在稽核人員有能力,但沒有保持驗證的公正性,導致適任性遭到質疑;因為資安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國際潮流也都會開始從嚴審查,因此,未來TAF對於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單位的審查,都會根據此次的評鑑標準,作為未來所有資安管理系統驗證機構一致性的評鑑指標。

資安法規定取得TAF證書,仍有三年緩衝期,減列不妨害資安課程與證書效力

因為資安法在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包括公務機關以及關鍵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都會受到資安法的規範。而其中,根據資安法施行細則及相關子法的規定,「初次受核定或等級變更後之二年內,全部核心資通系統導入CNS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國家標準、其他具有同等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之導入及或以上效果之系統或標準,或其他公務管理面通過公正第三方之驗證機關自行發展並經主管機關認可之標準,於三年內完成公正第三方驗證,並持續維持其驗證有效性。」

行政院資安處表示,從上述的規定來看,外面傳言公務機關要立即換證、轉證的說法是不精確的,因為受資安法規範的單位,未來取得ISO 27001資安認證的範圍,必須是全機關的核心系統外,也有三年的緩衝期,取得TAF認證的ISO 27001證書。行政院資安處也會發函給各相關單位做上述事實的澄清。

另外,資安會報也在最新的「108年第2季更新之資通安全專業證照清單」中,也清楚規定,只要是經TAF或國際認證機構認可之資安相關管理系統驗證機構,所核發的ISO 27001:2013的主導稽核員(LA)的課程和證書,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說,即便目前BSI和SGS遭到TAF減列,仍不影響上述單位舉辦課程和核發ISO 27001主導稽核員證書的有效性。

BSI三個月後申請增列,SGS同步申訴並於三個月後申請增列

由於TAF的規定,BSI和SGS遭到減列的處分後,必須按照規定,即刻通知相關客戶。臺灣BSI針對客戶的聲明則明確指出,臺灣BSI對客戶核發的ISMS證書,除TAF認可外,也取得國際認可機構(ANAB)登錄之合法公正第三方驗證機構證書。

因為BSI的客戶都同時取得兩張證書,所以在TAF減列期間,由ANAB核發的ISO 27001國際證書仍為有效;對於BSI所提供資安管理課程和服務並不受影響;對於資安法適用組織的符合性時程,也沒有影響。臺灣BSI表示,該公司也將在減列生效日起三個月申請增列,並會隨時更新相關消息。

另外一個遭到TAF減列處分的SGS,該公司協理張日聖表示,該公司也是UKAS國際認可機構的會員,客戶如果同時取得UKAS和TAF的ISO 27001證書,即便TAF因為減列而失效,但UKAS核發的ISO 27001仍為有效的國際認證證書。問題比較大的是,有部分只取得TAF核發的機關單位,為了維護客戶權益,SGS在取得客戶同意後,會協助以轉證的方式,以維護客戶證書的有效性。

張日聖指出,該公司也會依照TAF規定,儘速通知客戶遭到TAF減列事宜,在減列期間,也不會核發任何掛TAF標誌的證書,但為了確保客戶權益,SGS將會同時進行申訴,並於三個月後,申請增列。

SGS部經理何星翰則表示,SGS遭到TAF減列後,受到的衝擊包括,第四季有許多專案無法驗收,有一些客戶的RFP有要求TAF認證的ISO 27001證書,必須回歸契約要求,看是專案延期、減價、罰款等。但他也坦言,這些大範圍的機關構,所需要的稽核服務能量,不見得可以透過轉由另外四家規模較小的合格的驗證機構提供。

行政院資安處表示,驗證公司應該要對驗證範圍進行合理性的認定,應該要維持驗證公司的獨立驗證性,且驗證公司的案子不應該以取得證書作為驗收要件。這一次兩家規模較大的驗證公司BSI和SGS,至少驗證將近四百個公務機關構時,這次的減列或會許造成市場很大的震盪,但也不失為一次趁機調整市場亂象的機會。

 

Twitter以用戶的電話號碼來執行目標式廣告

$
0
0

網路科技公司濫用用戶資料再添一例。知名社群媒體Twitter近日坦承,該公司「不小心」使用了用戶的電子郵件帳號與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來執行目標式廣告,且無法估計受影響的用戶數量。

涉及此一事件的廣告服務為訂製受眾(Tailored Audiences)及合作夥伴受眾(Partner Audiences),其中,訂製受眾為一標準化產品,允許廣告主利用既有的行銷名單在Twitter上播送目標式廣告,這些名單可能是廣告主自行蒐集的用戶電話號碼與電子郵件帳號;而合作夥伴受眾也是基於訂製受眾模式發送廣告,但行銷名單是由第三方的合作夥伴提供。

不過,當廣告主把行銷名單上傳至Twitter時,Twitter可能未經用戶同意,便擅自比對用戶所提供的電話號碼與電子郵件帳號。

Twitter用戶通常是為了執行雙因素認證的安全理由,才提供電子郵件或電話號碼,並未同意Twitter將它們作為廣告行銷之用。

Twitter表示,該公司已在9月17日解決這項錯誤,不會再把用於帳號安全性的個人資料用在廣告上,且為了透明性,正式於官網揭露這項不當使用訊息,並向用戶致歉,現已採取必要措施以避免重蹈覆轍。

Opera 64可封鎖追蹤器,網頁載入加快20%

$
0
0

挪威瀏覽器業者Opera Software本周釋出了Opera 64新版瀏覽器,它新增了追蹤器攔截機制(tracker blocker),啟用後網頁載入速度可加快20%,若搭配既有的廣告攔截機制(ad blocker),網頁載入速度更可提升76%。

當使用者瀏覽網路時,網站通常會追蹤使用者的瀏覽習慣,還有些網站會添加許多看不見的元件,紀錄或利用使用者的帳號資訊,這類的第一方追蹤通常是用來客製化服務。另有網站會使用第三方的追蹤工具,這類的工具是蒐集使用者曾登錄的各個網站,以建立使用者的瀏覽地圖,最常見的可能是若使用者曾查詢某項商品,那麼其它網站都會知道使用者對該商品有興趣,並祭出個人化廣告。

假設使用者啟用了tracker blocker,那麼其它網站便無從得知使用者曾經與哪些內容互動。

Opera 64也改善了快照(Snapshot)功能,該功能可直接透過瀏覽器在所造訪的網站上截圖,包括可捕捉整個網站的照片,或是將網站存成PDF檔,也能只截取網站的一部份,或是在截圖上加上文字。

雖然Opera在桌面瀏覽器市場的佔有率不到2%,落後Chrome、Firefox、IE、Edge與Safari,不過Opera卻是唯一一個提供免費、無限且無紀錄VPN功能的瀏覽器。


Cloud周報第41期:IBM將力推雲原生軟體產品組合Cloud Paks,3年後全面取代混合雲軟體產品ICP

$
0
0

重點新聞(2019/09/26~2019/10/09)

  IBM    雲原生    Cloud Paks    容器化   

IBM力推雲原生軟體產品組合Cloud Paks,產品導向帶來新計價方式

IBM完成紅帽併購案後,早先發表了全新雲原生軟體產品組合Cloud Paks,以容器化技術,預先將軟體整合為多組解決方案。近日,IBM在臺說明了更多產品細節。產品別重新組合後,Cloud Paks將取代IBM既有的混合雲軟體產品ICP(IBM Cloud Private),IBM臺灣雲端運算暨認知軟體事業部技術副總經理胡育銘表示,將有3年的轉換時間,使用ICP軟體的用戶將陸續遷移工作負載至Cloud Paks。另外,新解決方案的作業系統搭配本地端版本的紅帽Linux Enterprise,他進一步說明,企業一次性購買硬體,而非年繳訂閱費。

Cloud Pak預整合解決方案以產品導向,收費方式也跟著改變。首波產品組合有五大解決方案,其中,應用開發解方案Cloud Pak for Applications、整合套件組Cloud Pak for Integration和流程自動組Cloud Pak for Automation用點數的概念收費,以virtual processor core為單位計價,而自動化資料分析解決方案Cloud Pak for Data的計價方式較為傳統,有最低的規格需求單,再視額外的使用需求計價,混合雲管理解決方案Cloud Pak for Multicloud Management則以伺服器的管理數量計費。目前超過9成的IBM軟體已容器化,IBM除了會持續將軟體容器化,也將推出更多Cloud Paks的解決方案,像是明年初會推出為5G應用整合的新解決方案。(詳全文)

  微軟     Azure Stack     容器化   

微軟計畫重新架構混合雲平臺Azure Stack,朝容器化翻新

微軟正在進行一項服務翻新工程,重新架構混合雲平臺Azure Stack,要讓該平臺基礎架構的構成要素,轉而基於容器技術。微軟將該工程命名為土星專案(Project Saturn),目標將該平臺變得更為組件化和簡單化。微軟日前為Azure Stack工程師團隊發布的徵才公告也可嗅出端倪,根據職缺資訊,該主管職需與軟體工程師共同簡化Azure Stack基礎設施,朝容器架構發展,以秉持Azure Stack為設備的承諾,職責包含負責Azure Stack基礎設施投資的規劃、設計和開發。(詳全文)

  AWS    第三方    按需支援服務   

AWS推出第三方按需支援服務平臺AWS IQ

AWS推出全新支援平臺AWS IQ,讓企業可以直接與其認證的第三方專家聯繫,已獲得完整的技術支援,相反的,擁有AWS認證的人員也可以申請成為該支援平臺的專家,提供企業收費的線上服務。這個新支援平臺可以解決的問題範圍,涵蓋為工作負載選擇適當的架構,或是為企業最佳化工作負載,還有設定AWS等項目。AWS表示,該平臺可提供服務給各種規模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

現階段要成為AWS IQ專家,需符合幾項條件,除擁有AWS認證外,須居住於美國,並有美國銀行帳戶與稅務資訊,申請完成後,可在平臺上找尋企業的請求,並給予提案。企業收到提案後,可透過文字或視訊與專家討論,若接受提案,該平臺會為雙方建立合約。AWS將這個平臺與其帳戶、帳單服務整合,讓企業可以授予專家其帳戶的存取權限,同時,可監視以及控制專案服務的內容,並按專案進度付款給專家。(詳全文)

  GCP雲端平臺    推薦器    機器學習   

Google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用戶雲端環境的使用模式,提供虛擬機器和政策的最佳採用建議

Google雲端近日推出兩款新的推薦器功能,分別是身分及存取管理(IAM)和Compute Engine容量調整,可自動推薦優化雲端環境的方式,進而降低成本。推薦器功能藉由機器學習技術,自動分析用戶的使用模式,以判斷用戶於Google雲使用的資源與政策,是否為最佳化的配置。IAM推薦器會分析用戶的IAM權限,以建立模型,進而自動偵測過度寬鬆的政策,並提供用戶推薦的調整政策。另外,Compute Engine容量調整推薦器,會分析用戶前8天CPU與記憶體的使用率,以依據工作負載的需求,推薦最適當大小的虛擬機器類型給用戶,避免配置過多或過少機器的情形。企業用戶可以從控制臺中,IAM頁面和Compute Engine頁面查看分別的優化建議。企業若不想讓Google分析自身的雲端使用狀況,也可以從安全與隱私操作版中,關閉這些功能。現階段該功能為開放測試版。(詳全文)

  Windows    虛擬桌面    Azure  

Windows虛擬桌面全球正式上線,幾分鐘內於Azure大規模部署Windows桌面與應用程式

微軟日前釋出奠基在Azure上的Windows虛擬桌面(Windows Virtual Desktop,WVD)正式版,為一虛擬桌面基礎設施(VDI)解決方案,或者稱為桌面即服務,已部署至全球市場。微軟表示,WVD為全球唯一針對Office 365 ProPlus的最佳化管理,並具備Windows 10多會話體驗的功能。WVD支援Windows伺服器遠端桌面服務(RDS)與應用程式,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在Azure上大規模部署所需的Windows桌面與應用程式。過去使用者只能透過RDS連結Windows Server OS以存取應用程式,現在通過WVD能以Windows 10或Windows 7作為底層作業系統,擁有更為虛擬化桌面的體驗。現階段,微軟釋出支援Windows、Android、macOS、iOS等平臺的WVD客戶端程式,也能使用基於HTML 5的各式瀏覽器使用該服務。並且,微軟允許WVD用戶可免費存取Windows 7的延伸安全更新,直至2023年1月,原先Windows 7延伸支援將在2020年1月結束。(詳全文)

  AWS    G系列實例    Nvidia T4 Tensor Core GPU   

AWS推出採用Nvidia T4 GPU的EC2實例,加速AI應用及圖形運算

AWS近期更新EC2的G系列,正式推出新實例G4,採用Nvidia T4 Tensor Core GPU,專為機器學習的訓練和推理、影片轉碼(transcode)、遊戲串流,以及遠端繪圖工作站的應用程式設計,共有6種規格,另有一款裸機實例的規格。G4實例可最多配置4個Nvidia T4 Tensor Core GPU,每個GPU具有320個Turing Tensor核心,以及2,560個CUDA核心和16 GB記憶體。因擁有RT核心,T4 GPU還可高效率的進行硬體加速光線追蹤,企業用戶可以從AWS市集中,下載Nvidia Quadro虛擬工作站,執行即時光線追蹤渲染,可加快多媒體娛樂和建築等領域的應用。

AWS Deep Learning 的Amazon機器鏡像檔(Amazon Machine Image)也已經支援G4實例。官方將G3系列g3.16xlarge與新系列g4dn.12xlarge兩款實例進行了基準測試,比較兩實例使用可擴展深度學習框架MxNet進行推理和訓練工作負載的速度,G4速度快了約2倍,而機器學習函式庫Tensorflow推理和訓練的速度,也快了2倍。新實例G4目前在美國北維吉尼亞州、俄亥俄州、歐洲法蘭克福、倫敦、亞太首爾和東京等9個區域供企業使用。(詳全文)

  QC Ware    量子運算即服務    D-Wave    

QC Ware推出量子運算即服務

新創公司QC Ware在其Forge雲端服務中,推出量子運算即服務,提供模擬器以及量子運算平臺給沒有量子運算專業的企業用戶。使用Forge雲端服務的企業可存取專用的端到端實作,還有二進位最佳化的開源演算法,以及化學模擬和機器學習技術。Forge雲端整合了多種量子運算晶片以及軟體模擬器,以提供企業用戶多元的選擇,運用這些元件來處理工作負載。另外,用戶可以直接使用量子運算硬體供應商開發套件中,所提供的高階演算法。QC Ware為特定行業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企業可以使用專用的工具,加快解決方案的應用時間,並可更容易地處理擴展的資料集。現階段,該服務使用來自量子服務供應商D-Wave的量子退火電腦,而軟體則提供Google和IBM的開源模擬器。QC Ware表示,未來會整合IBM的硬體、Rigetti晶片和模擬器,以及微軟的模擬器。(詳全文)

圖片來源/IBM、AWS、Google雲端、QC Ware

  更多Cloud動態  

1. 微軟正式推出OneDrive Personal Vault,為雲端檔案加入雙因素驗證、PIN碼等防護(詳全文)

2. 美英簽署《雲端法案》協議,雙方可向科技公司索取各種重大犯罪事件的電子資料,如臉書、Google (詳全文)

3. 中華電信取得AWS進階級諮詢合作夥伴認證資格(詳全文)

4. AWS機器學習服務Amazon SageMaker開放使用EC2最強GPU實例,可有效支援分散式機器學習訓練工作負載(詳全文)

5. 亞太網路資訊中心警告:DNS-over-HTTPS只能防護中間人攻擊,無法阻止DNS伺服器供應商檢視、封鎖或竄改DNS資料(詳全文)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19年10月

PyPy 7.2將採用新的JSON解析器

$
0
0

Python直譯器PyPy將配備新的JSON解析器,使得解析大型JSON檔案能夠更有效率,在執行速度以及記憶體容量表現,都比CPython以及Node的解析器都還要快上許多。這個新的JSON解析器將會在PyPy 7.2中釋出。

解析巨大的JSON檔案存在許多障礙,一部分是反序列工作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另一部分則是所產生的資料結構,還會占據大量的記憶體,容量甚至會比原始檔案還要大上許多倍,而且相對的,分配和初始化大資料結構的時間,也會比起小資料結構還要多上不少。新開發的PyPy JSON解析器,便是要來解決解析JSON花費過長的時間以及記憶體過多的問題。

新解析器的作者Carl Friedrich Bolz-Tereick提到,跟其他進階的實作方法比起來,這個JSON解析器有許多開發限制,他不想要更改Python程式Pexpect的json.loads API,也不想只支援具有SIMD擴充的CPU。他也表示,大部分的JIT都會針對典型的使用模式進行最佳化,犧牲非經常使用的模式,使得非常用模式在最佳化後可能變得更慢,而他試圖採用更通用的方法。

Carl Friedrich Bolz-Tereick以資料結構Maps來加速解析工作,Maps是常見用來最佳化動態語言VM中類別實例的常見方法。他在PyPy中組合不同的技術,實作了多種JSON解析器,並比較CPython simplejson、CPython ujson、Node 12.11.1的JSON解析器以及RapidJSON的速度。實驗用的中大型JSON檔案基準,包括來自Reddit的JSON檔案931.65 MiB、Censys的JSON檔達898.45 MiB、Gharchive則有276.34 MiB以及來自Wikidata的檔案119.75 MiB等。

首先Carl Friedrich Bolz-Tereick比較了PyPy各版本的JSON解析器解決方案,PyPyBaseline為PyPy 5.8版本提供的JSON解析器,PyPyKeyStringCaching則是PyPy 5.9版本的JSON解析器,特性是會記憶字典的鍵值字串,PyPyMapNoCache類似PyPyKeyStringCaching,但是使用Maps來表達字典,也不快取非鍵值字串,PyPyFull則是將會隨著PyPy 7.2釋出的最新JSON解析器,與PyPyMapNoCache作法類似,但是對全字串進行快取。

(下圖)PyPy各種JSON解碼實作的時間相比,並以PyPyFull的執行時間當作基準正規化時間,圖中可以看到PyPyBaseline總是花費最多時間,第二慢的則是PyPyKeyStringCaching,接下來是PyPyMapNoCache,雖然處理Gharchive和Reddit兩個服務的JSON檔案,PyPyMapNoCache略快於PyPyFull,但普遍來說PyPyFull的執行速度都是最快的。

而JSON資料結構容量相比(下圖),PyPyFull的表現都是最好的,占據記憶體的容量都只比原始檔案多一點點,甚至處理Yelp檔案所使用的記憶體,還幾乎與原始檔案大小相同。

與其他技術實作相比,執行速度PyPyFull大勝simplejson、ujson、Node的JSON解析器,跟RapidJSON相比則是小輸(下圖)。在資料結構大小的比較,PyPyFull大贏simplejson和ujson,小贏RapidJSON,但是普遍都比Node的JSON解析器占用的記憶體還要多。

Carl Friedrich Bolz-Tereick表示,PyPy新的JSON解析器實作獲得大幅速度提升,打敗了CPython以及Node,但是RapidJSON還是位居明顯的領先位置,他提到,之所以PyPy的速度會差RapidJSON這麼多,是因為垃圾回收機制的關係,導致大型JSON檔案仍然花費太多時間在反序列化。在記憶體方面,明顯的Node占優勢,Carl Friedrich Bolz-Tereick認為,這是因為在記憶體中,Python表達物件的方式所造成的問題。

VS Code的Python擴充套件現支援原生編輯Jupyter Notebooks

$
0
0

微軟釋出Visual Studio Code的Python擴充套件10月更新,這個版本加入了眾所期待的原生Jupyter Notebooks編輯功能,還可以一鍵在終端執行Python檔案,同時也改進了Python語言伺服器Linting和導入功能。

這個版本Python擴充套件為開發人員,提供直接在Jupyter Notebooks編輯.ipynb檔案的方法,並且可以在Jupyter Notebooks中,使用Visual Studio Code所提供的功能。其提供了人工智慧輔助自動完成功能,IntelliSense會提供程式碼完成建議,並且還能安裝程式碼導師擴充套件IntelliCode,來進一步基於程式碼上下文,取得更聰明的人工智慧自動完成建議。

另一個在Visual Studio Code使用Jupyter Notebooks的好處,是開發者可以透過點擊工具欄變數的按鈕,查看變數總管(Variable Explorer)以及圖表檢視器(Plot Viewer),變數總管可讓開發者即時追蹤Jupyter Notebooks變數的當前狀況,而開發者也能透過瀏覽資料集、過濾資料,並繪製圖表。

在預設情況下,Visual Studio Code會自動在開發者本機創建Jupyter伺服器,但是開發者也能夠連接遠端的Jupyter伺服器,只要透過Visual Studio Code命令面板,指定Jupyter伺服器的位置,就能簡單地進行連接。

當開發者要把實驗階段的Python程式碼轉到生產階段時,只要按下頂部工具欄轉換並另存為Python檔案的按鈕,Python擴充套件便會自動完成剩下的工作。接著,開發者可以繼續在Python互動視窗查看Python程式碼,也可以使用整合的除錯工具、重構工具、Visual Studio Live Share或是Git原始碼控制工具,執行讓程式碼投入生產的準備工作。

除了新增的Jupyter Notebooks原生編輯功能,Python擴充套件加入了一個播放按鈕,讓開發者點擊就能執行在終端運作Python檔案的命令,也就是說只要單一點擊,就能在Python擴充套件中執行Python檔案。使用者也可以在偏好設定中,自定義鍵盤快捷鍵綁定在終端運作Python檔案。

另外,這個版本還新增Python語言伺服器三個Linting規則,以及對諸如PyTorch或是Pandas等套件的自動完成改進。而在導入解析度的改進上,過去語言伺服器會將工作空間根目錄視為sys.path項目,當從src目錄導入模組時,便會出現錯誤警告,而在這個版本,當專案環境存在這樣的src目錄,語言伺服器會自動偵測,並將其添加到搜尋路徑列表中。

上萬家連鎖超商激戰,萊爾富靠會員經濟、數據分析突圍

$
0
0

對許多人而言,超商可能是天天都會去的消費場所,很多人可能會到超商買杯咖啡、報紙、衛生紙或是鮮奶,或是購買一份早餐、午餐滿足三餐所需,但你知道嗎?在這短短的購物時間裡,超商靠著蒐集許多資訊,「投你所好」地促銷適合的商品,以帶動消費次數、消費金額的增加,因應日漸升溫的連鎖超商市場競爭。

國內連鎖超商發展已邁入40個年頭,7-ELEVEN、全家、萊爾富、OK四大超商合計就有上萬家門市,以台北市為例,幾乎幾百公尺內就有一兩家超商,高密度的門市分布提供購物的方便性,加上各種代收款、電商包裏寄收服務等等,是國人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費通路。

身為國內四大連鎖超商之一,萊爾富今年適逢30周年,已從傳統超商,到現在自許為生活的品牌。迄今萊爾富在全國約有1400家門市,每天約有100萬人次到萊爾富消費,萊爾富在一場座談中分享了他們如何善用會員經濟、數據分析,吸引消費者上門購物,以面對門市數量更多、更密集的其他對手競爭。

蒐集數據,以人為中心找出關聯性

傳統的超商營運,若從商品銷售角度來看,審視全國門市一天賣多少量,以乳製品為例,一天賣多少量,每家門市、不同商圈別的銷售狀況,但「1000瓶鮮奶,是由1000或100個人購買,兩者意義卻是不同的」,萊爾富數位商務處處長葉育堅點出了消費行為中「人」的重要性。

「單以發票上的年月日來看是不夠的,無法看出消費行為的關聯性、連貫性,必須回到人來看,在這個消費場域裡,顧客的消費路徑、紀錄是什麼」,因此如何去獲取這些數據就變得相當重要。

那麼萊爾富如何蒐集顧客的數據呢?萊爾富設法讓消費行為和人建立起關係,一般在超商的消費行為,可粗略分為兩大類,購物及代收,不論是購物或是使用多媒體機LIFE-ET代收付時,超商服務人員會詢問消費者,是否為App會員或手機號碼,如此就留下「人」的紀錄。

另外,在國內連鎖超商中相當常見的ATM,過去,ATM是銀行金融服務的延伸,透過連鎖超商密集的門市分佈,提供銀行顧客方便的存提款服務,但萊爾富準備和銀行業者合作,未來將會員App結合ATM金融服務提供無卡提款,擴大蒐集的數據、予以匯整。

葉育堅表示,萊爾富通過各種和消費者接觸的節點,看待與消費相關、與人相關的數據整合。其中一項做法便是會員和點數贈送,除了購物可獲得點數,點數能夠折抵購物金、兌換門市商品,到超商繳交停車費也能獲得點數,或是不定時的祭出促銷,例如HiPay會員點數加倍送等等。「推動會員經濟獲得的數據,能夠取代經驗法則」。

國內連鎖商店雖然密集,但先天上在消費場域卻有限制,以量販店為例,超商的購物空間相對小很多,講求更高的坪效,消費者的購物決策及花費的時間也比較短,相較之下,量販店不僅空間較大,消費者在決策及購物也花比較長的時間。

空間有限、決策及購物時間短暫,加上高頻次、低消費的,和量販店的低頻次、高消費額,購物時間較長明顯不同,對超商而言,如何和顧客互動、蒐集資訊就是項挑戰。

描繪消費者輪廓,分群行銷

連鎖超商在零售通路上是屬地主義,位置相當重要,如果只有吸引人的促銷,但門市在距離消費者較遠的地方,加上附近競爭的超商很多,就很難吸引消費者上門,葉育堅表示。

依據蒐集的數據對消費者進行「分群」,以提升銷售。以某月購買早餐為例,63%為平日購買早餐,可能是平日在工作地點購買,假日則佔15%,可能在住家地點購買,在平假日購買的則佔22%,根據分析,平日購買早餐的人,固定(每周至少1次)購買早餐佔31%,假日購買早餐者有20%會在假日固定購買早餐,平價假固定購買者佔11%。

為了增加平日固定購買早餐的客單價,超商祭出購買早餐多10元加購豆漿,針對假日購買早餐的消費者,因假日可能起床時間接近中午,對購買早午餐的消費者提供優惠。

分群的概念也能從其他消費行為推測,例如購買鮮奶的消費者,所買的是個人包裝或是家庭包裝,購買家庭號鮮奶是否還買了衛生紙等其他家庭日常用品,若再整合代收瓦斯費、燃料費等,可以更清楚描繪消費者的樣貌。

葉育堅強調會員經濟帶來的好處。以萊爾富為例,從消費次數和金額看出,沒有下載App、加入會員的一般消費者,門市消費平均4次,消費金額為350元,而使用HiPay的會員,門市平均消費次數為18次,消費金額達1880元,其他像是代收筆數、雲端超商消費金額也都比一般消費者來得高。

消費者購物使用的各種支付工具也成為萊爾富蒐集數據的一部份方式,透過和支付業者或是銀行合作,瞭解雙方共同客戶的消費輪廓。目前萊爾富和多家銀行合作,接受信用卡刷卡支付。

萊爾富透過線上、線下及生態合作關係,對消費者有更深的瞭解:

葉育堅指出,消費者到櫃檯結帳,店員詢問是否為會員,到計算消費金額、使用支付工具結帳離開,這個簡短的流程裡,超商掌握許多資訊,如會員消費的地點、是否具有會員身分、消費的商品及金額,加上使用的支付工具,更多的數據匯整讓萊爾富能更清楚掌握消費者的輪廓。

數據分析不只是用於自家會員優惠、商品促銷,萊爾富也透過異業合作,發揮更大的會員經濟的效益,例如先前和亞太電信聯手,在超商門市銷售SIM卡,加快電信用戶取得門號服務的時間,這項合作為雙方帶來更多的消費。

資安一周第63期:PDF加密標準被發現有缺陷,無需密碼可取得加密文件內容,數十款PDF閱讀器都受影響

$
0
0

1003-1009一定要看的資安新聞

 

#PDF漏洞 #PDFex

PDF加密標準含有缺陷,可讓加密文件現形

圖片來源/web-in-security.blogspot.com

幾名德國的大學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稱PDF的加密標準含有缺陷,將讓駭客得以取得加密文件內容,當中列出了Direct Exfiltration與CBC Gadgets兩種類型的攻擊形式,並說明他們了測試市面上的27款PDF閱讀程式,都至少會被其中一種攻陷,這些程式涵蓋了Adobe Acrobat、Foxit Reader、Okular、Evince、Nitro Reader,以及整合到Chrome、Firefox、Safari與Opera等瀏覽器的閱讀工具。而這些存在於PDF加密標準的缺陷,他們統稱為PDFex。更多內容

 

#軟體安全 #視訊會議密碼設定

視訊會議系統爆漏洞可讓外人偷聽,Cisco WebEx與Zoom都受影響

圖片來源/擷取自Cequence Security

根據安全廠商Cequence Security及CQ Prime的揭露,部分視訊會議工具有列舉攻擊漏洞,包括Cisco WebEx Meetings、Zoom,可讓攻擊者發現並加入線上會議,可能導致敏感資料外洩。
雖然視訊會議普遍都有讓會議主持人設定密碼的功能,讓與會者需要驗證才能加入。但最近,上述兩家資安業者揭露有自動化工具掃描視訊會議平臺API的活動,可從系統API呼叫的回應找出有效會議ID,以及是否需要密碼,並可加入未設密碼的會議。思科在收到通報後,認為這是設定問題,不是漏洞,但仍對用戶提出警告,Zoom則更新預設會議需設密碼。更多內容

 

#網站安全 #HTTPS 

Chrome將逐步封鎖HTTPS內嵌的HTTP下載內容

圖片來源/Google

對於網頁實行HTTPS加密的規定,Google宣布將更嚴格執行。從今年12月的Chrome79開始,為了安全,他們表示Chrome將逐步封鎖HTTPS網頁中,以HTTP下載的內容,包括影音及圖片檔、iFrame等,而在今年4月,他們即預告封鎖的內容,像是可執行檔及壓縮檔,在最新的公告下,Google宣佈這項方案即將於明年實施。更多內容
 

#VPN安全

關於Pulse Secure、Palo Alto和Fortinet的VPN漏洞,英政府提出APT攻擊警訊與處置建議

圖片來源/擷取自NCSC(點圖放大)

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發出警訊,提醒Pulse Secure、Palo Alto和Fortinet的VPN使用者,要注意所用的VPN,存在可被駭客用作APT攻擊的漏洞,他們調查已有攻擊行動擴及英國與國際組織,影響的部門很廣,包括政府、軍事、學術、商業以及醫療保健。
因此他們建議,若組織有遭入侵的疑慮,應該撤銷被盜走的憑證資料,防止攻擊者利用這些憑證進行未經授權的存取;而確定遭到APT攻擊者鎖定的組織,應重新檢查VPN的配置,包括SSH authorized_keys檔案、新的iptables規則,同時在用戶端上,應以配置備份還原這些設定。同時,他們也提醒,使用者應該為VPN服務啟用雙因素驗證,以避免受到密碼重送攻擊,而且也應該禁用不需要或未使用的功能,以減少VPN被攻擊面。更多內容

 

#勒索軟體

今年美國有621個組織遭到勒索軟體攻擊,近8成為醫療服務供應商

圖片來源/擷取自Emsisoft官方部落格

資安業者Emsisoft公布美國今年前三季的勒索軟體調查報告,這份研究主要對象,包含了遭遇到勒索軟體攻擊的美國政府機構、學區及醫療服務供應商,根據他們的統計結果,顯示這9個月以來,至少有621個組織遭到勒索軟體攻擊。其中,容易躍上新聞版面的政府機關有68個,只佔十分之一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受災最嚴重的應該是健康醫療單位,因為在今年以來,該領域已遭遇491起勒索軟體攻擊,受害者包括:Park DuValle社區醫療保健中心、牙科診所的雲端備份供應商PerCSoft,以及懷俄明州坎培爾郡的公共衛生部門。更多內容

 

#勒索軟體

FBI警告:勒索軟體日益猖獗,不鼓勵支付贖金

圖片來源/擷取自FBI(點圖放大)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再度警告外界,要小心勒索軟體的威脅,並指出勒索軟體通常是藉由3種管道入侵組織,包括:透過電子郵件展開網釣攻擊,或是利用遠端桌面協議(RDP)漏洞及軟體漏洞。特別的是,FBI此次也提出了12項最佳防禦措施供組織參考,包括:定期備份、培養及訓練員工的安全意識、及時更新裝置的軟體/韌體、限制檔案及網路的存取權、關閉電子郵件中的Office檔案巨集能力、導入使用RDP的最佳實踐、部署虛擬環境,以及將資料根據重要性分類並分別存放等。同時,他們也強調不鼓勵受害者支付贖金,因為未必能取回資料,而且,一旦支付贖金,將讓駭客知道這是個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更多內容

 

#帳密安全

Chrome將加入密碼外洩檢查工具

年初Google,推出可主動通知用戶密碼外洩的Chrome擴充功能Password Checkup後,現在他們將此機制整合進Google帳戶中的密碼管理員。
這項服務會偵測到使用者的用戶帳號和密碼,若包含在40多億筆外洩資料中,就會發出通知,同時還會檢查用戶將同一組密碼重覆用於多個網站中,以及用戶使用的是太短、太簡單的弱密碼,提醒用戶變更及強化密碼。另外,Google也預告這項功能今年底之前,將直接內建在Chrome中,使密碼外流的檢查更方便。更多內容

 

#資安人才培育 #CTF競賽

排名世界第一的臺大Balsn CTF戰隊,自辦首屆Balsn CTF競賽

為了提升各界對於資安的興趣,積極舉辦CTF(搶旗攻防賽)比賽,一直是提升各界對資安興趣的手段。在結合全球主要 CTF賽提供世界排名積分制度的CTF Time上,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名的是臺大Balsn戰隊,成立迄今5年,主要成員是臺大Network Security Lab,以及許多對資安有熱忱的學生,為了分享過往打比賽的經驗,也希望可以引發更多人對資安的興趣,他們舉辦Balsn第一屆自辦的CTF比賽,讓大家可以和世界一流CTF戰隊交流。更多內容

 

#個資外洩

Booking.com疑似個資外洩非單一案例,近半年解除分期通報破千件

圖片來源/刑事警察局

10月初,刑事警察局警告知名訂房網Booking.com,疑似個資外洩,從今年5月起就陸續接獲民眾通報,已經連續21週警示於高風險賣場名單,遠高於所有訂房類型網站(今年1月~9月),並已有228人受騙,財損金額高達3,362萬元。
對於近期值得注意的高風險賣場名單,我們也進一步詢問內政部刑事警察局,該局預防科偵查員劉昭男表示,近半年來,自今年3月至9月底止,排行前五名是MKUP美珈(408件)、小三每日(310件)、讀冊生活(229件)、Booking.com(228件)與ANDEN HUD(89件)。不過,以上榜週數來看,Booking.com以21次最多,小三每日是15次、讀冊生活是13次,雖然Booking.com通報件數並非近半年最多,但用戶遭詐騙的情況持續發生,引起警方關注,並呼籲社會大眾注意。更多內容

 

#個資外洩

EZ訂個資外洩客戶遭騙判決出爐,在個資法賠償外,業者並需負起7成過失責任

今年9月,一起關於EZ訂(EZding)購票平臺個資外洩的民事判決結果出爐,經過2年訴訟與審理,現在終於有了結果。案經一審判定,業者需依個資法賠償民眾2萬元,之後又上訴,二審判定用戶遭詐欺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也應付起7成責任,而最終裁定賠償18萬3,274元。而在這次判決結果當中,對於個資外洩及用戶遭詐騙的損害賠償的認定,院方對此案有更清楚的說明。例如,法院認為,原告張女已是具有相當智識的成年人,理應對此社會常見之詐騙犯罪行為產生警覺;被告富爾特公司雖抗辯盡到適當的安全防護與個資保護之責,但法院認定其網路平臺之內部及外部風險控制存有諸多缺陷,並且未能完全落實其個人資料保護的管理。因此,認為張女應負擔三成的過失責任,富爾特公司應負擔七成的過失責任。更多內容

 

更多資安動態
微軟再發佈IE漏洞例外修補程式,所有版本都要安裝
紐西蘭初級衛生組織Tū Ora遭駭客入侵,外洩100萬名用戶資料
線上客服系統Zendesk三年前被駭直到現在才發現,近萬名使用者資料外洩
資安研究人員發現低成本的殭屍網路MasterMana
可在華為Mate 30手機安裝Google行動服務的操作,被臺灣研究人員揭露後下架,並研判華為知情且默許
DNS-Over-HTTPS弊大於利?荷蘭國家網路安全中心與亞太網路資訊中心相繼提出警告
 

Viewing all 3211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