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211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倫敦外匯交易公司Travelex遭惡意程式入侵,被迫採用人工交易

$
0
0

總部位在英國倫敦的外匯交易公司Travelex,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傳出遭到惡意程式攻擊,緊急將所有的系統下線,截至1月5日,分散在各地的分公司,都只能以人工提供各項服務。

Travelex的主要業務包括國際支付、貨幣兌換、全球匯款,同時也針對國際旅客發行預付信用卡,在全球擁有1,500個分公司,號稱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公司。

Travelex表示,該公司在今年元旦的前夕遭到軟體病毒的攻擊,危害了部份服務,為了避免病毒持續散布並保護伺服器上的資料,決定撤下所有的系統,調查顯示並沒有個人或客戶資料外洩,而分公司則將繼續以人工提供各種外匯交易服務。

Travelex並未透露侵犯該公司網路的病毒型態或名稱,只說他們已與外部的資安專家合作,以隔離病毒並回復受影響的系統。

雖然Travelex的官網已重新上線,但截至1月5日時,該站的服務依舊停擺中。


美國要限制圖資AI分析軟體出口

$
0
0

疑似再次以防堵中國為目的,美國商務部頒行一項禁止圖資AI分析軟體的命令,於周一(1/6)正式生效。

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近日修訂的臨時出口行政法規(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EAR),將專門用於「自動化分析地理影像」的軟體加列為管制對象。任何美國企業若欲將此類軟體出口,或再度出口到加拿大以外的所有地區,皆必須取得商務部,必要時聯同國防部、國務院或其他部會授權同意,理由是這些技術可保有美國在軍事或情報上的優勢,或是基於外交政策理由應予以控管。最新臨時法規在1月6日生效,而任何意見也必須於3月6日前提出。

受到這項法令限制的軟體,為專門用於訓練深度卷積神經網路(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eep CNN)以自動化分析地理空間(geospatial)影像及點雲,且具備以下4項技術能力的軟體,包括提供從地理空間影像和點雲中以辨視物體的圖形化UI、藉由大小、顏色及角度標準化以降低正射影像(positive sample)像素差異、訓練深度CNN從正射及負射(negative)影像中偵測目標物,以及訓練深度CNN比對正射影像和圖資物體等能力。

這些軟體主要是用於感測器、無人機或衛星上,用於軍事及民生用途圖資影像分析的軟體。路透社引述華盛頓智庫專家指出,最新法令旨在防止美國企業幫助中國提升AI產品能力以用於軍事用途。

不過專家也指出,AI產業應該會對這項禁令表達歡迎,因為產業界原本預期商務部會對涵括範圍更廣的AI軟、硬體下達禁令。去年商務部將華為列為貿易實體名單影響產品廣泛,不僅弱化這家中國大廠的產品,也傷及許多以華為為重要客戶的美國軟、硬體公司。

IoT雙周報第76期:光達感測技術有新突破!英特爾推出全球最小型光達相機感測器,每秒最多掃描2千萬個像素點建立景深地圖

$
0
0

12/21~01/03精選IoT新聞

 邊緣運算    Eclipse基金會  

Eclipse基金會成立Edge Native邊緣運算工作組,將建立開源產業邊緣運算平臺

Eclipse基金會近日新成立一個邊緣運算工作小組Edge Native,專門用以建立開源產業邊緣運算平臺,以加速企業應用在邊緣端落地。該小組成員包括了英特爾、西門子、華為、凌華科技、Bosch、Edgeworx、Eurotech、Kynetics等業者。Eclipse基金會表示,透過這個工作小組,以後任何一家企業或開放社群都可以使用他們在Eclipse ioFog、Eclipse fog05或其他邊緣運算專案提供的程式庫,這些都已經是可商用的邊緣運算軟體,能用來解決特定邊緣技術問題,此外,該小組也將開發可供網路邊緣用的各種軟體堆疊,使得企業可以用它建立自己的邊緣運算環境,運用在零售、電信、5G、IoT、工業4.0等應用領域,還要開發結合異質硬體架構,提供更低延遲、更省電以及更高安全性,來因應邊緣運算的挑戰。

 智慧家庭    Apple  

想要開發支援Siri的家用裝置更容易,蘋果開源HomeKit配件開發套件

蘋果近日開源釋出了HomeKit配件開發套件(HomeKit ADK),儘管只是非商用版本,但是對於硬體廠商或開發者來說,無疑是提供了一種更便利的方式,可以很快用它來開發設計相容於HomeKit的智慧家用裝置原型,用以測試、驗證產品的性能。HomeKit為蘋果所設計的軟體框架,推出至今已被大量運用在上百種智慧家用裝置,如智慧門鎖、電燈、電視及開關等,讓用戶可以直接透過iPhone操控家電。

因為是採用主流Apache License 2.0授權釋出,雖然允許商業用途,但蘋果說明,因為這個套件只是非商用版本,若要開發商用版配件,仍必須透過MFi專案取得正式版的HomeKit ADK。目前該套件已公開在Github平臺。

 智慧家庭    IoT通訊協定  

語音助理三巨頭和Zigbee聯盟成立工作組制定智慧家庭開放標準

以蘋果、Google、亞馬遜三大語音助理巨頭為首,最近決定與ZigBee聯盟成立一個新的智慧家庭連接標準工作小組Connected Home over IP,將共同為智慧家庭裝置開發和推動免授權金的連接標準,來簡化硬體商的設備開發,同時提升裝置間相容性,以及安全性。該連接標準將採用網際網路的通訊協議(IP),來做為智慧家庭裝置、App與雲端之間的通訊協議,並以特定IP位址提供裝置認證,因為是完全開源,任一家設備商都能用它開發出自己的智慧家庭裝置,而且透過這個新標準,也能夠相容於亞馬遜的Alexa、蘋果的Siri、Google 的Assiatant等各家語音助理服務。除了上述三大巨頭,目前主要成員有三星、恩智浦半導體、IKEA、Legrand、Resideo、施耐德電機、飛利浦照明Signify、Silicon Labs、Somfy以及 Wulian等共16家業者加入。

 

 無人機   美國  

美國擬要求無人機導入Remote ID遠端認證機制,以加強飛安控管

繼2019年初要求無人機須在機身貼上註冊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趕在年底前又提出了一項新規定,準備要求美國本地無人機都要導入Remote ID遠端認證技術,以便於無人機在天上飛行時,可被遠端的第三方辦識,以改善無人機的安全性。FAA表示,當無人機以不安全的方式飛行,或是誤闖禁止飛行的領域時,Remote ID將允許包括FAA、執法機關或聯邦安全機構自遠端辨識這些正在飛行的無人機,以強化無人機的飛行安全。FAA即將在12月31日透過《聯邦公報》公布,以制定正式規定。不過該規定僅適用於需註冊的無人機。

 

光達感測器    英特爾   

英特爾推出全球最小光達感測器,每秒最多掃描2千萬個像素點建立景深地圖

除了偵測環境用的自駕車需要光達感測器之外,在醫療保健、零售、機器人應用都有這樣需求。為此,英特爾近日則是發表了一個3D RealSense光達相機感測器,可用於產業3D掃描應用。網球般大小的RealSense視覺感測裝置,強調搭載環境偵測能力更強的光達感測器,每秒可以掃描2,300萬個密集點位像素,並以每秒30幀提供高達1024 x 768解析度,以建立完整且細膩的3D景深地圖,而且最遠有效偵測範圍亦可達到9公尺。

不同於傳統光達採用雷射光測距的方式,這臺光達感測器採用一種稱為MEMS微機電光學鏡技術,來掃描周遭環境,能以更低功耗獲取高準確度的深度像素,而且功耗僅不到3.5瓦。該感測器還配備了加速計、陀螺儀和一臺FHD RGB攝影機,並內建視覺處理器,可供動態影像處理,目前已開放預定,售價349美元,

 

IoT安全    歐盟資安局   

歐盟資訊安全局發布IoT安全指南,強化IoT產品軟體開發生命周期的安全

為了因應IoT帶來前所未有的網路安全的挑戰,歐盟資訊安全局(ENISA)近日發布一份長達132頁的IoT安全指南報告《Good Practices for Security of IoT》,在這分報告中,除了點出現今物聯網產品和服務在軟體開發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常見的諸多安全問題,例如使用預設密碼或不安全認證等,並且涵蓋軟體設計、開發、測試及部署等不同階段。ENISA還將這些IoT安全威脅予以詳細分類,並對照可能對企業帶來的潛在危害,並提供各種防範措施的建議,來強化IoT安全,讓企業能根據自身產業面臨的IoT安全威脅,來擬定屬於自己一套完整IoT生命周期防護策略。

智慧水網    NB-IoT   

瑞士智慧水網公司引進NB-IoT技術檢測管線漏水,更要服務全球300個城市

瑞士一家智慧水網檢測公司Gutermann近日發表了採用NB-IoT傳輸技術的智慧水網方案,可供漏水檢測,該公司更宣稱,它是全球第一個NB-IoT漏水檢測器。NB-IoT是針對物聯網專用打造的電信級網路, Gutermann表示,比起3G、4G,NB-IoT更省電,甚至功耗節省達5到10倍之多。目前已在法國、英國和澳洲試驗完,主要是在地下管線放置一個個NB-IoT漏水檢測器,用以偵測管線水量的變化,並將這些數據通過NB-IoT傳輸網路回傳後端分析,再以視覺化呈現其結果,維修人員從遠端就可以很快即時查看整個供水網路,並在數秒內找出有問題的漏水區域,加快檢修,未來亦可導入現有服務的全球300個城市。責任編輯⊙余至浩

圖片來源/Eclipse基金會、蘋果、UPS、Gutermann、英特爾

 更多IoT動態 

1.平價智慧家庭裝置商Wyze爆出未上鎖伺服器外洩240萬名客戶資料

2.加州2020年初將批准無司機的無人車送貨測試與商用服務

3.樹莓派基金會公布Raspberry Pi銷量迄今已賣出3千萬套

4.經濟部揭露臺灣無人載具沙盒實驗新進展,最快2020年上半就會有第一個自駕車沙盒實驗上路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19年12月

類似Y2K 的臭蟲造成紐約停車收費錶出包

$
0
0

紐約市路邊停車收費錶系統在新年度第一周,爆出類似Y2K的臭蟲,導致全市約1.4萬台收費錶不接受信用卡付款,令不少車主抱怨連連。

紐約市交通局於上周三(1月1日)接獲民眾通報此事。原因出在路邊停車收費系統廠商的後台軟體設定問題,使處理信用卡付費的功能於1月1日發生故障,廠商卻未能在此之前更新軟體。

紐約時報報導,該公司在紐約部署8.5萬個停車位設有1.4萬座收費錶。這套系統供應商Flowbird 集團解釋,是因為後台軟體的詐欺防範安全設定將信用卡支付系統關閉,導致無法接受信用卡支付。系統商已經在1月2日釋出修補程式,不過到了1月3日仍有民眾反映無法刷卡。

信用卡系統故障時,民眾還是可以經由紐約市停車專用app或硬幣付費。報導指出,一些車主在事發時趕緊下載app付款。但不會使用行動支付的車主就只得忙著撈身上的硬幣,因為不接受紙鈔。一名車主並抱怨,她停車位的收費錶連硬幣也不收,害她最後為了下載app,只好2小時得花25美元(app付費最低儲值金額)。

在時代廣場附近的商用停車場,每小時停車費用高達6美元(約台幣180元),3小時就要21美元(約台幣632元)。另一方面,報導指出,因系統故障被開違規停車的罰單無法撤銷,仍然要繳罰金。

Google更新AI平台Coral,發表迷你Coral開發板

$
0
0

Google在去年3月發表了本地AI平台Coral,以讓開發人員可於本地端裝置建立、訓練與執行神經網路,今年Google進一步更新該平台,準備推出新的Coral加速模組、提供迷你的Coral開發板,以及發表新的Coral系統模組,以擴大其應用層面。

Coral結合了必要的AI軟體與硬體工具,目的是為了讓企業或開發人員能夠建立本地AI產品。Google表示,有愈來愈多產業認知到本地AI的價值,因為藉由本地端的推論速度,將可節省頻寬與雲端運算成本,也能讓資料存放在本地端,維護使用者的隱私。迄今包括Coral開發板、USB加速器與PCIe加速器等Coral平台的元件,已部署至全球36個國家。

今年Google替Coral平台帶來全新的Coral加速模組,可方便整合內含Edge TPU ASIC的多晶片封裝,它同時具備PCIe與USB介面,可用來嵌入客製化的印刷電路板設計,是Google與日本電子零件製造商Murata攜手打造的。

另一個新元件則是迷你Coral開發板,它結合了新的Coral加速模組與聯發科的8167s SoC,可支援720P的影片編解碼與電腦視覺應用。不論是Coral加速模組或迷你Coral開發板,都預計會在今年上半年問世。

Google亦打造不同版本的Coral系統模組(SoM),除了原本的1GB LPDDR4配置之外,新增了2GB與4GB配置的版本。

在這些新的元件之外,華碩已經採用Coral SoM作為其單板電腦Tinker Edge T的基礎,該單板電腦提供豐富的I/O介面,多個攝影機傳輸埠,可程式化的LED,以及彩色的GPIO端子。

上述除了Tinker Edge T之外的元件,都會在今年1月7日~10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上展示,有興趣的開發人員可造訪Murata、聯發科與NXP的攤位。

歐盟拒絕以AI為發明人的專利申請

$
0
0

歐盟專利局去年駁回二項以AI為發明人的器材專利申請,理由是發明人一定得是個人。

兩項專利申請案包括18 275 163 及EP 18 275 174,分別為利用外殼幾何形狀及發光裝置,來增加危難時容器被救難人員發現的機率的發明。兩項專利都宣稱其發明人為DABUS(Electron-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Inducing Topological States formed among Interconnecting Neural Modules)的人工智慧(AI)系統。歐盟專利局去年11月聽取了申請人的口頭說明後予以駁回,理由是這不符合歐盟專利委員會要求發明人必須是人類,不能是機器的要件。

這兩項專利是由英國薩里大學教授Ryan Abbott率領的人工發明人(Artificial Inventor)專案團隊,去年8月在美、英國及歐盟專利局提出(http://artificialinventor.com/patent-applications/)申請。它所使用的AI系統DABUS為Imagination Engines公司執行長Stephen Thaler發明。DABUS技術去年在美國也獲得專利

Abbott解釋,DABUS為一種「創意機器」,是一種連結(connectionist)模型人工智慧。這類系統內有二個人工神經網路,第一個AI神經網路包含一系列小型神經網路,它在經過訓練後,基於神經元的連結權重產生的自我干擾做出回應而產生創新想法,而第二項批判型人工神經網路負責監控、比對現有知識找出非常創新的想法,甚至會回饋第一個AI網路產生最創新的想法或工具。

Abbott認為歐盟專利局的理由並不合理。他說如果放在學校,雖然學生是接受他人訓練,但是拿到專利的是學生本人而非訓練他的人。因此他認為,機器和自然人一樣有權可被視為發明人。此外,美國專利法規限制發明權屬於「個人」(individual),但他認為該法原意旨在防止法人發明權,並不是審慎考量自主機器發明的產物。

歐盟專利局表示2020年1月可能會就此再度做出審議。

AI的進步讓許多人憂心未來AI是否會反過去控制人類社會。去年歐盟一個專家組織主張做出種種限制,包括禁止以AI建立大規模的個人評分,規範AI工具以免其剝奪人類工作機會、強制為AI 系統加入自我揭露機制。同時也主張立法單位不得賦予AI系統或機器人在法律上的人格權。

聯想發表專為Microsoft Teams設計的ThinkSmart View視訊會議設備

$
0
0

聯想在上周發表了專為Microsoft Teams設計的ThinkSmart View智慧螢幕,儘管聯想把ThinkSmart View定義為視訊會議設備,但它的外型看起來更像是具備螢幕的智慧喇叭,只是內建了Microsoft Teams IP Phone程式,且標榜可隨身攜帶。

採用8吋螢幕的ThinkSmart View內建麥克風、喇叭與攝影機,執行Android作業系統,也支援藍牙,售價為349美元,若加購ThinkPad X1 ANC藍牙耳麥的售價則是449美元,預計於今年1月上市。

根據聯想的說明,ThinkSmart View只要一鍵就能進行音訊或視訊會議,讓使用者在幾秒內就能參與會議,透過藍牙耳麥則能消除環境噪音並改善會議的機密性,且不管是攝影機或裝置本身都有PIN碼保護。

由於它的體型並不大,因此便於隨身攜帶,可同時適用辦公室、家中或其它的公共空間。

聯想也發表了新的ThinkSmart Manager,可用來管理特定的ThinkSmart裝置,供IT部門進行遠端部署、管理、配置或解決問題,也能自遠端變更ThinkSmart裝置的BIOS與密碼,或是封鎖USB埠的使用。

Microsoft Teams現已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協作服務,它在截至去年11月的用戶數已突破2,000萬,超越了Slack在去年9月的1,200萬用戶數。

高速大量業務的應用架構關鍵

$
0
0

當你需要設計能夠支援高速和大量業務的關鍵應用系統(例如期貨交易系統)時,要銘記在心的設計的重點是:想要高速,就要盡量減少I/O,尤其是硬碟的I/O;想要大量,就要有緩衝空間。

先看「高速」的部分。想要減少硬碟I/O,就必須盡量讓計算直接在記憶體內完成。在記憶體計算的速度雖然很快,但記憶體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一旦斷電,資料不復存在。為了這個原因,資料還是有寫入硬碟的必要,但寫入的速度必須非常快。

關連式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的寫入速度是很慢的,一個表面上簡單的寫入,內部卻有許多操作要進行(搜尋、定位、讀取、計算、寫入、調整相關的索引.. .),所以無法滿足我們這裡對於極快速寫入的需求。這時候Event Sourcing的儲存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Event Sourcing的儲存方式是:一筆一筆地紀錄資料的所有操作過程,而不是只記錄資料的當前狀態。舉例說明,Event Sourcing的儲存方式不是記錄當前的帳戶餘額,而是紀錄你的帳戶從開戶以來的所有操作,包括每一個存入、取出、轉入、轉​​出、扣款、利息入帳等操作,要把這些操作記錄都累計起來,才會得到當前的帳戶餘額。

為什麼這種紀錄方式的寫入速度很快,因為每個成功的操作會化為一個事件,直接把該事件記錄到事件日誌的尾端,不需要搜尋、定位、調整索引等附帶的行為。

你現在一定有一個疑問:要把這些操作記錄都累計起來,才會得到當前的帳戶餘額,這會不會很耗費時間?其實Event Sourcing的儲存方式會在系統不繁忙的時候(例如深夜)把這些累計先算好,變成一個所謂的「快照」(snapshot)。下次只要讀取快照的狀態,加計快照後更新的那部分就好了。

附帶一提,除了寫入的效率高之外,Event Sourcing還有另外兩個明顯的好處:1. 可以輕易而快速地回到過去 2. 資料有時間維度,適合做深入的行為和趨勢分析。這不是本文章的重點,所以不展開說明。

不是所有的系統都適合使用Event Sourcing的儲存方式。 Event Sourcing的特點導致它無法像RDBMS那樣做很複雜的各種關聯查詢,所以Event Sourcing一般被視為Store(儲存空間),而不是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

設計良好的微服務由於獨立且體積小,更重要的是微服務內部的資料也彼此獨立,非常適合使用Event Sourcing的儲存方式。例如在賬戶的微服務裡面,我的賬戶和你的賬戶之間彼此獨立,我的事件日誌和你的事件日誌可以分開記錄在各自的軌跡(Track)中,這麼一來讀取的時候更方便,也有助於隱私權的保護和後續資料的遷移。

Event Sourcing是個實現起來簡單卻能產生特殊效益的資料儲存方式,我在「技術應用的艱辛探索」一文中提到我自己研發了一套技術框架,其資料儲存方式正是Event Sourcing,這就是為什麼我對於Event Sourcing這麼有經驗的原因。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高速大量業務的應用架構關鍵」,以上描述的是「高速」的部分,接下來描述「大量」的部分。當請求量大的時候,可能會處理不及,需要在記憶體內安排緩衝空間(Buffer)。這個緩衝空間可以採用經典的環狀結構,這部分我不再贅述。由於緩衝空間也是在記憶體內,如果擔心請求會丟失,也可以在這裡使用高速的Log。

上述描述的技巧讓你的系統可以滿足高速且大量的業務(例如秒殺平台),但對於非常關鍵的業務,還需要做到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這時候最簡單的方式是部署兩套一樣的系統,同時接收相同的業務請求,兩套系統要把請求的次序統一起來,但只有其中一套真正會進行計算,另外一套會監聽主系統的心跳,一旦發現對方心跳異常,自己立刻啟動計算,進行任務的備援。

記憶體計算+微服務+Event Sourcing+請求的緩衝+當機備援,這系統很夢幻,光是想著都會讓我流口水。


區塊鏈大預測:未來十年將出現一個純然分散式的世界,全球區塊鏈用戶將達到10億

$
0
0

加密貨幣交易中心Coinbase的共同創辦人Brian Armstrong近日公布了他對2020年代(2020s)的區塊鏈預測,他說,在未來的10年間,應該可以看到某個區塊鏈的用戶數從5,000萬成長到10億用戶數,驅動力將來自於新興市場的採用,以及新創業者所發行的、受到大眾愛戴的加密貨幣。

Armstrong更大膽預測,到了2029年時,絕大多數的科技新創都將具備加密貨幣,如同現在大多數的科技新創都使用網路與機器學習一般,且各大政府及組織也都將大舉進軍加密貨幣領域。

Armstrong總計提出了他對未來10年間11項的全球區塊鏈趨勢預測,第一個就是可擴展性。他認為為了解決加密貨幣交易吞吐量的問題,市場上或者會出現第二層解決方案,或者會有新的區塊鏈誕生,就像是寬頻取代了56K數據機一樣,進而創造了更多的新應用。

同時隱私也將會被整合到主要的區塊鏈上,如同網路世代從HTTP進化到HTTPS,這十年終將看到隱私貨幣或內建隱私功能的區塊鏈成為主流。

Armstrong亦預期未來十年發生區塊鏈整併的風潮,而且加密貨幣的用途將從2010年代的投機、投資、交易,轉變至實用階段,像是應用在獎勵(staking)、借貸、簽帳卡、收入或商業上等。

值得觀察的是,Armstrong相信在2020年代末期,每家科技新創都會擁有某種型式的加密貨幣元件,或者是利用加密貨幣來集資,或者是發行代幣,而這些將使得科技新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整合全球社群與市集,屆時將有10億人口曝露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他們使用分散式的社交網路、在加密貨幣的領域中謀生,抑或是有些特定的應用只能透過加密貨幣參與。

除了上述的科技新創之外,Armstrong認為帶動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風潮的,將是現有金融系統並不健全的新興市場,特別是那些通貨膨脹嚴重及加密貨幣可發揮重大功用的大型匯款市場,2020年代可望在新興市場看到上億用戶採用加密貨幣。

目前已有許多小型組織擁抱加密貨幣,例如在過去的一年半,就有數百家組織加入Coinbase的加密貨幣保管服務,Armstrong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大型組織擁抱加密貨幣,以加密貨幣來存放部份資產,另也預測各國政府都將發行自己的數位貨幣。

而加密貨幣交易的市場架構亦將愈趨成熟,更貼近傳統的金融世界,讓各種不同的功能獨立,並接受不同監管機關的審核與規範。Armstrong也相信在未來的十年,將會出現一個純然的分散式世界,在這個世界流通的全是加密貨幣,也會有各種專屬應用,該世界的業者將更像是軟體公司而非金融公司,並將替該領域帶來重大的創新。

最後一項預測則是Armstrong引用他兩名友人Olaf Carlson-Wee與Balaji Srinivasan的看法,指出每個比特幣的價格將達到20萬美元,且全球將有超過一半的億萬富翁是因加密貨幣而致富。

Wi-Fi聯盟發布Wi-Fi 6E支援6 GHz頻段,滿足高解析影片串流以及VR應用

$
0
0

由於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與全球其他的監管單位,都準備將6 GHz頻段分配給Wi-Fi,因此Wi-Fi聯盟也宣布Wi-Fi 6E,支援新規格Wi-Fi 6E的裝置,將可存取6 GHz頻譜,以獲得更高的連線速度與更低的延遲。雖然目前6 GHz頻段相關法規還在進行中,但Wi-Fi產業皆持樂觀看法,現階段Wi-Fi聯盟正在進行Wi-Fi 6E的通用性測試。

Wi-Fi對發展物聯網來說,可用來補充行動網路的不足,為室內空間的裝置提供連接網路的服務,但是隨著5G發展,用戶將開始習慣高速網路應用,而目前的5 GHz Wi-Fi頻段則無法承受這些應用的流量負擔。

Wi-Fi最初發展時使用2.4 GHz頻段,在1997年開放了5 GHz頻段,較新的規格Wi-Fi 4與Wi-Fi 5,才有新的頻段可以使用,而在2003年,則又開放了部分5 GHz頻段給Wi-Fi使用,但由於全球資料流量不斷成長,勢必需要擴展其他可使用的頻段,現在到了2020年,Wi-Fi才終於有新頻段可用。

IEEE 802.11ac的Wi-Fi 5以及IEEE 802.11ax的Wi-Fi 6,使用2.4GHz和5GHz頻段,也就是說,原本的Wi-Fi 6並不支援6 GHz頻段,而新的Wi-Fi 6E將作為通用的產業名詞,用來標示裝置功能,除了能向下相容a/b/g/n/ac的Wi-Fi 6,還擴充支援6 GHz頻段,範圍將可能覆蓋5.925 GHz到7.125 GHz,能提供更快的網路速度以及更低的網路延遲。

6 GHz連續的頻段區塊,其中包含14個80 MHz頻道,還有7個160 MHz頻道,可支援像是8K高解析度影片串流以及虛擬實境等高頻寬應用,即便是在用戶密集的環境,Wi-Fi 6E裝置也能因更寬的頻道以及容量,提供用戶高效能的網路服務。

目前2.4GHz和5GHz頻段大多使用20 MHz或40 MHz寬的頻道,而頻寬越寬則代表資料吞吐量就越多,2.4 GHz和5 GHz頻段沒有足夠的寬頻頻道,來支援無線網路的成長,而擁有160 MHz頻道的Wi-Fi 6E,則可支援更多的用戶高速地傳輸資料。

由於6 GHz頻段與已經在使用的5 GHz頻段相鄰,因此被認為是適用於Wi-Fi的良好頻段,更廣的頻道代表著更高的可用性,也不會受舊的Wi-Fi 4和Wi-Fi 5裝置干擾,Wi-Fi聯盟執行長Edgar Figueroa表示,6 GHz將有助於解決Wi-Fi頻段容量需求成長的問題。

19天標金首度突破千億大關!臺灣5G競標直逼4G天價門檻不到2百億元

$
0
0

原先預期本周會破千億的5G競標,提前在今日(1/6)就實現了這個里程碑,NCC最新公布5G總標金已經達到了新臺幣1,004.95億元,不但高出預期底價3倍以上,更是已經快接近4G的天價標金,而且競標還在進行中,也就是說,在本周內,金額還有持續往上追加的可能,有機會挑戰4G天花板門檻。

按照NCC預期,原本這次5G競標,可望兩周內就能落幕,看見標金結果,進到第2階段的位置競價,而且金額也沒有破千億這麼多,但是,在5家電信業者均搶破頭,誰也不退讓的情況下,競標金額就像失控列車一路往上飆。

從首日標金喊破260億元,3天後跨越300億元底價門檻,達到約317億元,接下來,更在競標第11日,一舉超過500億元,來到第14天時,金額更是翻倍飆升到746億元,連NCC也罕見連6天呼籲業者冷靜,但是卻停不了5家業者持續喊價,金額一路往上飆升,即使剛迎接新年的隔日,來到第17天,喊價也是持續進行,達到快9百億元,接下來,更在6日(第19日)時,也就是今天,首度突破千億大關,達到了新臺幣1,004.95億元的總標金,現在離4G的天價標金,只差約180億元。

從5家電信業者甘願砸千億在5G競標上,這也反應出,各家電信業者對於這次5G競標,勢在必得。因為誰能取得更多5G頻譜,先推出商用服務,誰就能夠先掌握未來龐大5G應用市場的商機,比如無人車、IoT、機器人,因此,每家電信商都有著不能輸的壓力。

截至目前,在所有5G頻譜競價裡,又以3.5GHz頻譜最熱門,光是總共27個單位頻寬,就一舉獲得了988.47億元,占了9成8以上的5G總標金,因為是目前5G商用主流,也成為這次5家電信業者搶最兇的頻段,金額也僅次義大利和德國,排全球第3高,每單位平均價更是來到36.61億元的高標金。

反觀,28GHz頻段,雖然擁有更大寬頻與高速網路,但因為建置成本高,加上規格尚未底定,在共25個單位頻寬僅拿下16個單位頻寬共16.48億元的標金,但仍低預期,至於1.8GHz頻段至今暫無人得標。

目前競標還在進行中,也就是說,在本周內,金額還有持續往上追加的可能,有機會挑戰4G天花板門檻。

思科修補可繞過身分認證並執行任意行動的安全漏洞

$
0
0

思科上周修補了Cisco Data Center Network Manager(DCNM)的3個重大安全漏洞,成功的開採將允許駭客繞過身分認證,並以管理權限執行任意行動,由於它是所有基於NX-OS作業系統的網路管理平台,代表相關漏洞間接波及了Nexus系列的乙太網路交換器與MDS系列的光纖通道儲存區域網路交換器。

此次思科修補的3個漏洞分別是CVE-2019-15975、CVE-2019-15976與CVE-2019-15977,它們皆可用來繞過身分認證,當中的CVE-2019-15975漏洞存在於REST API,CVE-2019-15976出現在SOAP API,CVE-2019-15977則是隱藏在DCNM的網頁管理介面中。

漏洞風險管理業者Tenable說明,REST API與SOAP API端點的裝置之間存在著共享的靜態金鑰,駭客只要利用REST API或SOAP API傳送一個含有由靜態金鑰產生之有效令牌的請求,就能取得管理權限。

而DCNM的網頁管理介面則使用了靜態憑證,遠端駭客可利用此一憑證從裝置上汲取機密資訊,再展開進一步的攻擊。

上述漏洞影響Cisco DCNM 11.3以前的版本,涵蓋Windows、Linux及虛擬設備平台,迄今思科尚未發現開採相關漏洞的攻擊行動。

Google大資料服務Dataproc加入表格格式支援ACID交易

$
0
0

Google宣布Dataproc服務將開始支援表格格式,用戶已經可以在最新的Dataproc 1.5預覽版,使用Delta Lake以及Apache Iceberg專案,將資料儲存成表格,另外,在Dataproc 1.3也開始支援Apache Hudi,可對資料進行漸增處理,在紀錄層級(Record-Level)執行插入、更新和刪除動作。

Google提到,由於Hadoop分散式檔案系統(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以及物件儲存,都被設計成檔案系統,而非用來支援交易,因此在分散式處理環境要實作交易功能並不容易,因為開發者需要考量對儲存系統進行鎖定存取,但是這樣又會影響整體系統的資料吞吐量。

但ACID交易功能又對業務營運非常重要,資料倉儲中,用戶通常需要以常用的資料來產生報表,但其他應用程式或是使用者,可能又同時需要讀寫相同的資料表格。

Apache Iceberg或是Delta Lake等專案便是要來解決這樣的問題,透過在表格格式中加入交易語意以及規則,滿足特定應用對ACID交易的需求。另外,表格格式的好處便是能方便地進行資料版本控制,提供用戶歷史資料快照,用戶可以查詢資料的歷史紀錄,或是快速地將資料回退到特定歷史版本,而且當資料發生錯誤時,除錯也會更加容易。

由於大資料平臺底層的儲存系統將資料分為檔案或是物件,這些檔案能以特定結構或是協定表示成資料表格,當這些資料表格大於單一檔案的限制時,便需要拆分成多個檔案,而組織這些檔案成為一個表格的方法就是表格格式。除了Google雲端平臺自己提供的表格功能之外,用戶現在也可以在Dataproc中使用開源專案Delta Lake以及Apache Iceberg。

Delta Lake是一個儲存層,主要是要為Apache Spark提供類似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像是ACID交易功能、時間旅行(Time Travel)、架構評估,同時也提供刪除、更新以及插入資料等操作。Delta Lake將檔案儲存成Apache Parquet開放格式,並在儲存系統維護一個檔案儲存表格的元資料,使用交易日誌機制來控制來源的真實性與交易原子性。

而還在孵化器階段的Apache Iceberg,則是一個專門用在大量分析資料集上的開源表格格式,用戶可以在Presto和Spark中加入表格,以類似SQL表格的方式進行操作,另外,Iceberg提供隱藏分區功能,可透過定義分區欄位以及實際分區之間的關係,抽象化表格的分區,因此當表格分區改變時,使用者查詢的方式也不需要改變。

另外,Dataproc 1.3也開始支援Apache Hudi,讓用戶以紀錄層級,進行資料插入、更新和刪除,滿足要對個別紀錄進行增量更新等使用情境,也能建立資料集和資料表,並管理底層的資料格式,Apache Hudi儲存格式使用Apache Parquet和Apache Avro。

操作VR免用手,NextMind推出售價399美元的即時腦機介面開發套件

$
0
0

專門研究非侵入式神經介面的新創公司NextMind所發表的產品,只用大腦就能控制數位裝置的即時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頭戴式裝置,獲得CES 2020最佳創新獎,同時NextMind還發布了售價為399美元的開發套件,目前已經在官網開放預訂。

NextMind是全世界第一個讓使用者可只用大腦,控制VR/AR頭戴裝置的腦感應裝置,NextMind繞過了身體的限制,直接將大腦連接至VR或AR環境,不需要透過身體的動作參與,提供用戶完全身歷其境的全新互動方式。NextMind外型看起來設計簡單,但仍然可以擷取神經訊號微小的變動。

NextMind裝置穿戴於頭後方,可以夾在帽子或是任何的頭戴裝置後方,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法,從用戶的視覺皮層捕捉腦電訊號,解碼用戶的注意力以及意圖,將神經訊號轉為數位指令。由於當用戶注視物體時,用戶所感知到的物體會進入視覺皮層,引起腦神經特定的反應,這個反應會在腦電圖中產生特殊的波動,不只如此,皮層的反應也不完全來自於視覺輸入,用戶的意圖也會增強相關神經元的放電,因此NextMind裝置可以知道用戶在心中選擇了哪一個選項。

這些腦電訊號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解讀,翻譯成數位指令,NextMind裝置直接將指令發送給裝置,用戶不需要透過傳統的遙控器,就可以執行操作或是導覽,而在虛擬或是增強實境中,可以強化用戶的非接觸沈浸式體驗。不過,目前的限制是,當用戶閉上眼睛,NextMind裝置便會失效。

NextMind開發套件包含一個大腦感應裝置以及軟體開發套件,進階用戶可以將大腦控制指令整合到VR/AR應用程式中,而軟體開發套件中也內含了一個VR遊戲,可幫助用戶創建自己的VR應用。用戶現在已經可以在官網預約訂購,開發者與特定合作夥伴能以預購價399美元,在本月拿到NextMind開發套件,在候補名單中的訂購者,將會在第二季拿到第二限量版開發套件。

腦機介面的發展逐漸興盛,臉書才在2019年9月併購了神經介面平臺開發商Ctrl-labs,Ctrl-labs開發了一種肌電腕帶,透過偵測脊髓向手部肌肉發送的肌電訊號,理解用戶點擊滑鼠或是按下按鍵等特定動作,也就是說,即便用戶手上沒有滑鼠,肌電腕帶仍然可以理解用戶的手部動作,作為輸入的指令。

三星發表首款Galaxy品牌的高階Chromebook

$
0
0

三星在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的前夕發表了首款Galaxy品牌的高階Chromebook,它符合了Google把Chromebook從教育市場延伸到企業市場的野心,售價為999.99美元。

迄今三星已發表了近10款採用Chrome OS的Chromebook產品,但售價都未超過600美元,最新的Galaxy Chromebook屬於二合一筆電,採用13.3吋的AMOLED觸控螢幕,提供4K UHD的解析度,並附帶觸控筆,搭載第十代的 Intel Core i5處理器,外型非常地輕薄,內建8GB記憶體與128GB儲存空間的版本為999.99美元,消費者也可選配16GB記憶體與1TB儲存空間的版本。

Galaxy Chromebook最快6秒就能開機,且允許三星智慧型手機用戶在筆電上使用所有的手機功能。

此外,Google已讓所有的Chromebook都可執行Android程式,而藉由Google Drive雲端硬碟服務,使用者所有的Android裝置上的檔案都能自動同步,因此不管使用者是在手機或Chromebook上都能存取所有的文件。

Google產品管理總監Kan Liu表示,最近這幾年,Chrome OS已成為備受全球學生愛戴的作業系統,未來Chromebook將同時受到年輕族群與專業人士的青睞,他們看到市場對高階Chromebook的需求,未來將與更多合作夥伴打造旗艦款的Chromebook產品。

Galaxy Chromebook預計在今年第一季上市,目前市場上鎖定高階或企業用戶的Chromebook產品還包括Google的Pixelbook系列,與Acer的Chromebook 714及Chromebook 715,Acer這兩款新產品皆整合了指紋辨識,售價約為500美元。


[CES] Amazon加速讓Alexa整進汽車,還可加油付款、Echo Auto全球上市

$
0
0

近年積極將AI語音助理Alexa及Echo裝置推向汽車的Amazon,周一在消費電子大展(CES)上,展示多項Alexa、AWS及Fire TV等軟、硬體、雲端和汽車產業結合的最新成果,包括可以Alexa在加油站付款,Echo Auto也預計年內全球上市。

首先,Alexa整合成為車上聲控助理仍是今年重點之一。繼原本的Audi、BMW、福特和豐田等10多家車廠後,Amazon再宣布Alexa將再增添新合作夥伴,預計今年之內將分別整合到Lamborghini Huracan Evo系列,及電動車新創業者Rivian首次發表的全電動R1S休旅車及R1T貨卡中,同時間Rivian也獲得Amazon下單採購10萬台R1T打造Amazon貨運車隊。

前述合作都是針對新車,而針對不想換車的車主,Amazon則透過把Alexa整合到車上配備上。除了原本的Garmin和Anker外,本周Amazon宣佈包括BOSS Audio、JVC Kenwood、iOttie、Nextbase、Pioneer和Sena的新車上音響內建Alexa。此外,BOSCH、HERE、MELCO、Telenav和TomTom,也將透過新版Alexa Auto SDK,把Alexa整合到導航軟體上。

Amazon 2018年推出車上智慧喇叭Echo Auto,本周也宣佈今年內將推向全球,下周起首先在印度開賣,年後陸續再進到其他市場。

Amazon同時間也為Alexa增加和汽車相關的新技能。在金融系統整合商Fiserv協助下,今年稍晚開始,車主到全美1.2萬家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e)加油站加油時,講聲「Alexa, pay for gas」就可以經由Amazon Pay完成付款。

其他合作還包括Amazon將Fire TV的版圖,由家中推到車上資訊娛樂系統,BMW和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未來新車是第一波整合的車款。此外,AWS部門分別和BlackBerry合作,整合AWS IoT服務的QNX車上資訊系統及雲端作業系統,及和Unity Technologies開發用於驗證、訓練及測試自主感知系統的Unity Simulation。最後,Amazon也和凱迪拉克及軟體商ZeroLight打造Cadillac XT6購車體驗軟體。

Gogoro從失敗中學到的用戶成長術:好產品先想怎麼賣,而不是怎麼設計

$
0
0

「任何好的產品是先想到要怎麼賣,而不是要怎麼做,如果不知道怎麼跟用戶溝通,產品做得再好都賣不出去。」Gogoro產品長彭明義在日前一場活動上,揭露Gogoro一路從2015年推出首款車Gogoro 1,至去年推出Gogoro Viva期間共4個系列車款的產品設計方法。這套方法,也是讓甫推出首款車就銷量慘澹的Gogoro,搖身一變成為掛牌數屢屢翻倍、甚至在去年連兩個月奪下機車市場亞軍的關鍵。

Gogoro當年推出首款車時,為了打造出特斯拉等級的電動機車,從速度、操控、續航力、創新四個面向去突破當前燃油車的條件,果然在推出產品後獲得國際上的肯定。但彭明義說,儘管其優異性能為品牌加分,但價錢才是影響銷售量的關鍵,「Gogoro 1光是製作成本就超過12萬元,還不含店租、員工薪水,後來定價12萬多元,是想說沒有利潤也做口碑,結果換來一片噓聲。」只因在臺灣,超過10萬元的機車幾乎沒有市場。

儘管如此,Gogoro仍靠首款車確立了品牌價值。「我們認為,用價值而非價錢去驅動生意,才能讓品牌存續。」彭明義表示,就算一開始得到的都是負面反饋,但轉念一想 ,無論正負面評價,都代表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任何情況下你推出一個新產品,最怕的東西不是別人罵你,是沒有人要罵你。」從這個觀點來看,Gogoro 1依舊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

「現在你罵我,等到有一天我滿足你的需求,你反而會成為我最好的客人。」秉持著這個理念,Gogoro先走到品牌尖端,再試著讓消費者買單,這也是後續三個系列車款推陳出新的原因,「我們不做me too,而是要讓顧客留下深刻印象,來引起討論。」彭明義表示。

先打造品牌價值,再以價格及用戶需求來打開市場

因此,時隔一年,Gogoro根據首款車價格太高的問題,推出了相對不強調性能、卻能滿足日常騎乘需求,且價格親民的Gogoro 2,著重在「買得起」的概念,果然在推出首月就重新打開了銷售市場。在收穫了成績之後,團隊也想更進一步的將市場分眾,陸續推出同為Gogoro 2系列的多款用車。

比如在女性用車方面,團隊先是改善了原先Gogoro 2輪徑太大、車子太高,導致踩中柱很費力等問題,推出Gogoro 2 Delight車款,然而成效卻不如預期。雖然女性客群確實變多,但平均年齡偏高,不是原先瞄準的目標客群,這才發現,「大多數女生選車講求眼緣,不然規格再好都是白搭,只好從外表重新做起。」彭明義表示。在第一次挫敗中,Gogoro學到了價格影響的一堂課,但即使新改版調降了價格,Gogoro沒有抓對目標客群的需求,仍舊二度在銷售上跌了一跤。

為此,Gogoro設計了粉紅色的車款,團隊還特別製作了「搞Pink呀!」的行銷影片,來傳遞挑選粉紅色是一種個性化的表現,而非乖乖牌的象徵,甚至在影片最後三秒鐘才亮出機車,「因為車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講一個對的故事?」彭明義表示,這個策略的成功也反應在後來的銷量中,因為粉紅版的銷量約占Gogoro 2 Delight的6成,而Gogoro 2 Delight約占總銷量的四分之一。

彭明義說明,不僅產品規格(Product Specifications),找到與顧客溝通的方法也很重要。比如陸續推出的Gogoro 2 Rumbler,就是針對都會男性設計的個性化風格車款,強調男性追求性能的主見和態度;或是越野風格的Gogoro 2 Adventure,主打騎帥不騎快,強調在城市裡的叢林精神,要引誘出男性對冒險的渴望。

而接在Gogoro 2之後推出的Gogoro 3,則是強調日常用車的「代步」性質,更喊出國民機車的口號,「有很多人買車就是要代步,他不在意產品規格,那他的需求是什麼?」彭明義表示,許多人很在意車殼會被旁邊停放的車輛刮傷,因此Gogoro 3以PP材質(無毒五號塑膠)打造車殼,不僅具有著韌性不易破碎,車殼內部與表面顏色一致,也不會產生掉漆問題;此外,Gogoro 3也設計了更大的載物空間,還不需帶鑰匙,能直接用RFID卡片來解鎖,更強調其實用性。

彭明義表示:「如果說,Gogoro 1是站在市場的頂端來加值品牌,Gogoro 2就是用價格重新打開銷量,並用系列產品來填滿不同的需求。」

找出與用戶溝通的方法,是Gogoro產品設計的關鍵

而最新系列的Gogoro Viva,更是反其道而行,瞄準了無論是機車存量或掛牌數都逐年降低的輕型機車市場。彭明義表示:「為什麼要做這麼小眾的產品?如果做這件事會走到死胡同,那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顧客需求。」面對快被市場淘汰的傳統綠牌車,Gogoro同樣從用戶「需求面」來著手,找出其他車款無法滿足的需求,並重新賦予綠牌車個性化的設計,去說服消費者相信,機車就是自己的個性化配件。

因此,設計團隊為Gogoro Viva打造超過100種可以個人化搭配的配件,要讓每個人的機車都不一樣;而且,由於50c.c.的機車更小更輕,也就能滿足更多身高矮小騎士要腳踩到地的需求,也更方便停車;再加上,只要有汽車駕照就能騎乘,消費市場更大了。「我們沒有強調是50c.c.,沒有強調綠牌,而是強調用戶需求與功能,來與用戶溝通。」彭明義說。

且為了讓更多人能騎乘,Gogoro在臺北發表的Goshare,就是用Gogoro Viva車款,滿足都市中移動的需求。過程中,Gogoro也透過臉書粉專與線下的小活動,來增加用戶黏著度,從7月創立粉專到12月25日為止,粉絲在不到半年的期間內累積超過5萬人,貼文觸擊率也超過800萬人,再加上長期建立的品牌價值,不僅Goshare App的下載次數超過36萬次,Goshare也交出了每分鐘被租借6次、總騎乘里程超過300公里(相當於繞地球75圈)的漂亮成績單。

「任何好的產品是先想到要怎麼賣,而不是要怎麼做,如果不知道跟用戶溝通什麼,產品做得再好都賣不出去。」彭明義表示,就如同對女生不要只強調扭力、馬力,對男生不要只強調顏色,「要先想清楚怎麼溝通,再去設計產品。」這就是Gogoro產品設計的關鍵。

Gogoro透過臉書粉絲專業及線下小活動,來增加用戶黏著度,在不到半年的期間內就累積超過5萬粉絲,貼文觸擊率也超過800萬人。

 

聯想發表5G筆電Yoga 5G

$
0
0

聯想(Lenovo)在本周發表了該公司首款5G筆電Yoga 5G,這是款二合一筆電,也是全球第一款採用高通Snapdragon 8cx 5G運算平台的個人電腦,起始價為1,499美元,預計於今年春天問世。

許多業者都搶著在今年的消費者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開展前發表新產品,Dell日前也揭露了該公司的首款5G筆電Latitude 9510,預計於今年3月上市,與聯想爭奪市場第一款5G筆電的頭銜。

聯想在去年就曾揭露5G筆電專案Project Limitless,但直至本周才公布Yoga 5G的細節。Yoga 5G是款二合一筆電,它採用14吋螢幕,搭載高通Snapdragon 8cx處理器與Windows 10作業系統,內建8GB記憶體與256GB儲存空間,重約2.97磅(1.35公斤),電池續航力則可達24小時,最低階配置的售價為1,499美元。

聯想表示,5G網路的連結速度最高可達到4G網路的10倍,不管是要即時編輯影片並上傳,或是玩遊戲時需要更快的畫面更新速度,還是出門前想先下載影片,都能透過Yoga 5G內建的9個天線完成使命。

Yoga 5G也配備了觸控筆,並內建智慧溫度控制功能,可根據使用者的活動來調整電腦效能,以避免筆電溫度過高或是風扇發出噪音。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Yoga 5G在美國市場將命名為Flex 5G。

被駭超過20次卻不知不覺的InfoTrax與FTC和解

$
0
0

專門提供直銷後端操作解決方案的InfoTrax,在兩年內曾被駭客入侵超過20次卻不知不覺,因而在本周與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達成和解,承諾將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同時接受第三方的評估,若再犯則每次最高可被判罰4.2萬美元。

FTC指控位於美國猶他州的InfoTrax不但沒有定期清點或刪除不必要的客戶資訊,也未審核該公司軟體或網站的安全性,亦沒能偵測到駭客上傳的惡意檔案或是企業網路上的不尋常活動,此外,InfoTrax還以明文儲存客戶資訊,包括社會安全碼、支付卡資訊、銀行帳號資訊,以及使用者名稱與密碼。

這使得InfoTrax在2014年5月到2016年3月間,被駭客入侵超過20次而不知不覺,估計駭客總計存取了該公司超過100萬客戶的個人資料。

至於駭客的行動之所以曝光,是因為InfoTraxs在2017年3月時收到一台伺服器的通知,指稱該伺服器即將達到容量的限制,結果是因為駭客在該伺服器上建立了一個資料封存檔案,由於資料量太大,讓伺服器硬碟即將不堪負荷,才使得InfoTraxs認知到已被駭客入侵。

FTC消費者保護局主任Andrew Smith表示,像是InfoTrax這類的服務供應商並不會因為所服務的對象是其它企業而非一般消費者,就能免疫於FTC的調查,每家企業都有責任保護客戶的個人資訊,特別是諸如社交安全碼等機密資訊。

總之,現在InfoTrax同意部署適當的資訊安全機制,也將解決FTC所提出的各種安全問題,同時每兩年就必須接受第三方的評估,以確保客戶資訊的安全無虞。

美國土安全部警告企業,伊朗可能發動網路攻擊

$
0
0

上周美國炸死伊朗軍事將領二號人物後,周二國土安全部警告美國企業,伊朗可能發動網路攻擊報復。

美國伊朗近年情勢緊張,美國上周進一步發動無人機空襲伊拉克巴格達機場,炸死伊朗二號軍事將領蘇里曼尼(Qasem Soleimani),伊朗方面揚言報復。美國國土安全部網路安全及基礎架構安全署(CISA)主任Chris Kreb重申去年6月的警告,再次呼籲美國能源及電廠等基礎架構產業要整備好,提防伊朗的精準攻擊,特別注意像是工控電腦等關鍵系統。此外,也要留心第三方單位存取網路的行為。

代理國務卿Chad Wolf也透過國土安全部公告說,雖然目前美國國土還沒有遭到明確、特定的威脅,但國土安全部持續與聯邦、州和地區合作夥伴,聯手確保所有美國人的安全。

去年6月CISA曾警告美國企業和政府部門,小心伊朗駭客的攻擊技倆,使用包括魚叉式網釣、密碼潑灑(Password Spraying)或憑證填充等手法來入侵帳號,不只竊取資料與金錢,還會刪除所有資料。此後,美國即宣稱伊朗干擾美國總統大選、以網釣攻擊美國大學及企業,科技公司如微軟也曾配合政府封鎖伊朗地區GitHub帳號,及破獲伊朗駭客控制的網路。

Viewing all 3211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