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212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國內5G頻譜競標暫告一段落,暫時標金高達1380億元

$
0
0

國內5G頻譜釋出有最新進展,第一階段數量競標在歷經27天261回合後終於結束,五家業者標金合計高達1,380.81億元,接下來將在2月下旬再進入第二階段的位置競標,以決定得標業者的頻率位置,若業者間未達成共識,可能再開啟競標,標金可望再向上增加。

此次5G頻譜釋的第一階段競標結果,3.5GHz頻段因為國際間主流5G使用頻段,設備、裝置都較為成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第一階段數量競標中最熱門的頻段,單單只是3.5GHz頻段,總暫時得標金額就達1,364.33億元,超過底價461.5%,其次是28GHz頻段,總暫時得標金額為16.48億元,1800MHz則無人得標。

中華電信在第一階段數量競標中,展現對3.5GHz頻段勢在必得的決心,以456.75億元暫時取得3.5GHz的90MHz頻寬,另以6.18億元暫時取得28GHz頻段的600MHz;其次是遠傳電信,以406億元暫時取得3.5GHz的80MHz頻寬,另以4.12億元拿到28GHz的400MHz頻寬,台灣大哥大以304.5億暫時取得3.5GHz的60MHz頻寬,並以2.06億拿到28GHz的200MHz。

台灣之星以197.08億元取得3.5GHz的40MHz頻寬;亞太電信僅以4.12億元,暫時取得28GHz的400MHz。

據瞭解,此次第一階段數量競標金額飆高,最終是亞太電信退出3.5GHz頻段的20MHz頻寬數量需求,才使得業者對3.5GHz頻寬的需求等於供給,才終於結束第一階段數量競標。鑑於先前4G開臺,亞太電信和台灣大哥大間的共網、漫遊的「合作關係」,外界猜測亞太電信退出3.5GHz數量競爭,未來5G開通可能再次和台灣大哥大合作。

而在2月21日進入的第二階段位置競價程序,將決定各業者得標頻率位置,NCC已規劃3.5GHz、28GHz兩個頻段各24個位置組合,由各家得標業者提出頻率位置意向書,基於連續頻率位置較能充分發揮頻率效益,各業者爭取連續頻率位置,彼此間對位置組合是否達成共識(沒有位置重疊)相當重要,若對取得頻率位置共識,則完成第二階段的頻率位置分配,若沒有達成共識(業者需求的位置重疊),則在當天下午再舉行一回合無上限報價,決定頻率位置的分配,因此5G的頻譜總得標金額還可能向上增加。

5G天價標金恐衝高5G資費、不利產業發展,NCC:將有配套措施 

由於5G第一階段數量競標,暫時標金已遠超過當初4G標金將近200億元,也引發外界擔憂未來5G開通後,提供消費者的5G資費過高,同時也不利5G相關應用的發展。

對此,NCC代理主委陳耀祥表示,未來會延續4G質優價廉的精神,會有相關政策工具手段處理,現在不便透露,至於未來5G標金繳交國庫,標金的運用是否部份會順應業者的請求,回饋國內電信產業發展,行政院將召開跨部會協商,目前具體政策仍在討論中,但相信會朝促進產業發展。

陳耀祥進一步表示,行政院對標金的運用正進行討論,未來待行政院決定,他重申政府要的是5G的創新發展,並非是高額的標金。未來國內5G開臺應該會很快,業者確定後儘快繳交標金,NCC會儘快審核。至於5G標金衝高,他認為各家業者有其商業考量,未來消費者使用5G服務,將依現有4G服務充分競爭,網路品質好、消費者用得起,4G首次釋照標金也被外界批評過高,但現在台灣的4G使用情形,在國際間都是比較好的。

至於7月電信管理法上路,相較於現行的電信法,即將上路的電信管理法對各家業者經營大幅鬆綁,予業者經營上更大的彈性,業者間可通過協商,5G網路可以共頻、共網。NCC表示,5G頻譜得標業者未來繳交標金後,可先在事業計畫書中說明和其他業者的網路合作計畫。

未來第二階段位置競標結束後,業者繳交標金後,需要提出相關文件,如事業計畫書、網路建設計畫書、資安維護計畫書等,通過NCC審核後開始5G網路建設,業者可能在今年第三、四季間開通5G服務。


Windows 7電腦開始出現全螢幕升級提醒

$
0
0

你也收到了嗎?就在本月15日微軟終止對Windows 7的技術支援,從當天起用戶只要登入電腦,就會看到全螢幕提醒用戶快將電腦升級為Windows 10。

微軟於去年12月預先公告,會從1月開始對Windows 7電腦發出全螢幕的提醒通知,同時釋出編號KB4530734的Windows 7月度更新,當中包含名為EOSNotify的程式。在此之前都保持休止的這個程式從昨天起開始執行,只要登入電腦就會看到。在這項通知中,微軟告知用戶Windows 7電腦將遭受病毒和惡意程式入侵的風險,因為不再有安全更新、軟體功能及技術支援,並強烈建議用戶使用安裝Windows 10的全新電腦,以獲取最新安全功能及惡意軟體防護。

包括簡易(Starter)、家用入門(Home Basic)、家用進階(Home Premium)、專業版及旗艦版用戶,應該都會接到這個通知。Windows 7專業版(Professional)用戶如果有買延伸安全更新(Extended Security Update,ESU)服務,電腦就不會顯示通知。

用戶可以選擇「了解更多」或「稍後提醒我」。所幸這次不像2017年那波擾人的催促升級,這次通知左下角還有個「不要再詢問我」的選擇,供用戶一舉關閉它。

面對可能的安全風險,Windows 7用戶或許會真正想升級Windows10。雖然還是不斷有媒體證實,正版Windows 7(及8.1)仍然可以免費升級到Windows10,但微軟官方說這種管道升級的Windows 10「不符合使用者條款的授權使用範圍。」

根據研究估計,目前全球Windows電腦大約還有26.9%的比例跑Windows 7,台灣地區方面,微軟估計比例更高達34%,多半是企業用戶。

微軟顯然希望用戶不要研究怎麼升級比較好,建議企業用戶直接換台新電腦,像是搭載Microsoft 365軟體的Surface。Microsoft 365軟體套件內含Windows 10、Office 365及供IT管理用的安全與裝置管理功能。

Cloud周報第51期:高盛調查:Azure勝過AWS,拿下大型企業採用率第一

$
0
0

重點新聞(2019/01/02~2019/01/15)

  全球2000大    雲端採用     基礎設施   

高盛調查:Azure勝過AWS,拿下大型企業採用率第一

投資銀行高盛近日發布最新大型企業於資訊科技的支出調查報告,其中包含企業採用雲端的採用現況,結果顯示,微軟Azure拿下採用率第一名,而營收則由亞馬遜AWS領先。該報告以全球2千大企業為抽樣調查對象,最後共獲得約100位CIO的回覆。雲端基礎設施方面,56家企業採用Azure,48家企業則採用AWS,若合併IaaS和PaaS兩面向,相比2017年的調查結果,微軟的領先優勢持續提升。且調查顯示,展望3年後的公雲採用情況,有更多企業認為他們會採Azure作為雲端基礎設施,66位CIO回覆屆時將採用Azure,而另有64位CIO認為將採AWS。綜觀工作負載上雲的比例,目前約為23%,預估3年內將達到43%。高盛分析師認為,這留給一直處於第三名的Google,可大幅成長的空間。(詳全文)

  關鍵工作負載    混合雲    本地端   

Google雲端將引進IBM Power系統,瞄準大型企業上雲擴充需求

Google與IBM近期共同宣布,將於Google雲提供IBM Power Systems方案。Google鎖定的是已有大型主機的企業,對擁抱混合雲架構的需求。企業能藉由Google提供的雲端IBM Power Systems即服務,使用AIX IBMi或Linux on IBM Power版本,執行像是SAP應用或甲骨文資料庫,補足本地端Power Systems運算能力的不足。用戶可從Google雲端市集部署新方案,再由Google雲端統一出帳。(詳全文)

  資料處理   GDPR    服務條款   

微軟公布最新雲端服務條款,承諾因商業用途使用用戶資料,會先取得同意

因有不符GPDR的疑慮,微軟去年底宣布,要更新商業用雲端服務合約中,線上服務條款(Online Services Terms)的隱私規範,近日正式向全球商業用戶公布一系列的新條款。線上服務條款的各項更新中,最大的變化是,微軟承諾如因商業用途,像是廣告、市場調查、研究用戶特徵等,而需要使用用戶或個人的資料,會先取得用戶的同意才會進行。另外,微軟承諾只有為了3種目的,包括服務派送、故障排除和持續性改善時,才可直接使用用戶和個人資料。還有,微軟承諾若使用用戶和個人資料於其他合法的業務,會負起資料控管者的責任。更新條款適用全球企業用戶,涵蓋公部門、私部門、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雲端合約。微軟表示,他們已開始向用戶收集新條款的反饋意見,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就反饋內容進一步調整條款。(詳全文)

  歸檔資料    冷儲存    存取速度   

Google推出長期冷儲存類別Archive,存取資料近毫秒就可完成

Google鎖定企業對冷儲存服務的需求,近日推出新的Cloud Storage雲端存類別Archive,提供企業儲存龐大且鮮少存取的資料集。不同於磁帶和第一代雲端封存解決方案,新的類別排除了單獨檢索的程序,當企業需要存取封存的資料時,不需花費數小時或是數天執行檢索程序,能以幾近毫秒的速度完成。Google表示,新類別適合需儲存超過一年,但每年存取次數少於一次的資料,像是因法規要求保留的磁帶和歸檔資料,還有影片和圖像的長期備分檔。

Google使用與其他Cloud Storage儲存類別相同的API,讓用戶存取和管理新類別的資料,換句話說,用戶能以使用熱儲存的方式使用Archive,並且新類別也整合進Object Lifecycle Management,用戶能以生命周期對內容進行分層。使用Archive類別儲存每月每GB資料為 0.0012美元,而1 TB則為1.23美元。(詳全文)

  標準化連結    物聯網裝置    雲端伺服器  

開放連結基金會發布雲端相容介面規格,雲端和裝置間的連結朝標準化發展

開放連結基金會(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OCF)日前發表了雲端相容介面規格(Universal Cloud Interface,UCI),要促進雲和雲之間的互連性,並宣稱其是第一個智慧家庭產品的國際標準。該組織旨在促進家庭物聯網產品互連,二年前由OIC(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轉變為OCF,成員包括微軟、思科、三星、英特爾、Electrox及高通等業者。UCI為程式開發介面,依據OCF鄰近(proximity)框架制訂,使用與該框架相同的資料模型和核心技術,可讓各廠商雲端伺服器間,以及雲端和裝置間的連結標準化。 該基金會希望藉共通介面規格,讓OEM或ODM業者生產的產品,不論何種組成因素、作業系統、服務供應商或傳輸埠,都能相容互連。一旦推行順利,UCI將可簡化廠商合作、降低成本,不必再同時實作和維護多個專用程式介面。該基金會成員也在稍早的CES大會上,展示首批支援UCI產品。(詳全文)

  服飾業    整合資料來源    訂閱制   

線上衣服租賃服務Nuuly採GCP,只花10月從零打造技術平臺

快時尚品牌URBN在去年8月份推出線上衣服租賃服務Nuuly,該服務從構思到正式上線,僅短短10個月。近日,Nuuly工程總監Chirag Dadia對外分享團隊如何利用Google雲端服務,從無到有,打造支撐服務的技術平臺。Nuuly租賃服務採訂閱制,Chirag Dadia表示,隨著業務發展,他們在Google雲上的平臺也持續擴展,當新訂閱戶加入時,不同於採本地系統架構,不需增加維運成本,這是他們選擇公雲的關鍵。

Nuuly資訊團隊於GCP平臺上,建立了數據骨幹,以整合不同來源包含訊息傳遞、串流處理、ETL等作業的資料。另外,Nuuly使用了多種數據服務,像是BigQuery、Data Studio、Cloud Storage等,其中,Nuuly利用BigQuery掌握所有事件的分析資料,再依合作品牌夥伴的需求,將分析資料以儀表板的方式呈現,讓他們可以根據最新的消費者資訊,來規畫採購的標的物和數量。(詳全文)

  全通路    電商    提升生產力   

微軟將推出新零售方案Dynamics 365 Commerce,瞄準亞馬遜零售業務的競爭者

微軟日前宣布,將於2月3日正式推出Dynamics 365 Commerce(Commerce),提供零售業者管理業務,鎖定的是與亞馬遜零售業務競爭的企業。新解決方案將取代現有的Dynamics 365 Retail,統一零售後臺、店內和線上的各方體驗,以打造個人化的顧客互動,還有提高員工的生產力,最後,達提升營運成果的效益。此外,Commerce可供企業建立個人化的產品網頁,含設計讓顧客評價和評論的空間,並整合微軟雲端分析服務,供用戶檢視銷售業績的圖表。待Commerce推出後,現有的Dynamics 365 Retail用戶將自動轉換到新服務。既有用戶可選擇是否需使用新的電商附加功能,若維持原本使用的功能面向,則使用價格不會改變。(詳全文)

圖片來源/Google雲端、微軟、Nuuly 

  更多Cloud動態  

1. 網頁版Outlook將讓Microsoft 365用戶以別名寄送電子郵件(詳全文)

2. Google資料分析服務Dataproc通過開源專案Delta Lake及Apache Iceberg,支援表格格式ACID交易(詳全文)

3. AWS提醒Amazon RDS、Aurora和DocumentDB用戶更新憑證,舊證3月初失效(詳全文)

4. 新加坡今年對海外數位服務展開課稅,包含管理資料的雲端儲存服務(詳全文)

5. AWS Backup現在可備份與還原整個EC2執行個體(詳全文)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0年1月

Fitbit手錶悄悄加入血氧量測功能

$
0
0

Google旗下的Fitbit也加入健康量測競賽。有Fitbit用戶發現,現有數款智慧手錶近日增加血氧(SpO2)量測功能。

這名用戶使用的是中價版Fitbit Charge 3,用的也是普通版帳號,而非Fitbit Premium帳號,後者可獲得Fitbit將用戶上傳生理數據整理成的長期報表。其他款Fitbit產品如Versa2和Ionic用戶,最近也都在手錶上發現這項功能。不過該功能似乎還在測試中,因為後來又消失了,而且也不是所有上述產品的用戶都看到。

Fitbit隨後向Engadge證實已推出血氧量測功能。

血氧數據有助於氣喘、心臟病或呼吸中止症等問題的偵測。在手錶中,原理是利用錶盤底部的光學感測器測量血管中血流量的變化,來推測血氧指數。

這讓Apple Watch在健康量測上有了新的競爭者。雖然Fitbit比Apple Watch早推出智慧健康腕帶產品,但功能僅限於心率、卡路里消耗等一般健康人士的量測。Apple Watch 4則在心率量測外,率先加入心電圖(ECG)量測,可偵測心律不整情形,也奠定蘋果在智慧手錶的領先地位。9to5mac報導,Apple Watch 2015年就被發現具有血氧量測功能,卻一直遲遲未加入。

Google積極在智慧手錶追趕蘋果。去年11月Google以21億美元買下Fitbit,外界相信Google是看準Fitbit持有的2800萬用戶資料,有助於擁有分析工具的Google推動健康管理。

各家廠商在智慧手錶競相加入各種醫療級的健康量測功能。日本大廠Omron的智慧手錶HeartGguide可量測血壓。由Nokia獨立出來的法國公司Withings上周在CES上,展示第一隻可偵測ECG及呼吸中止症的ScanWatch。

CNCF為K8s提供漏洞賞金計畫

$
0
0

雲端原生運算基金會(CNCF)發布了新的Kubernetes的漏洞賞金計畫,以獎勵發現Kubernetes漏洞的研究人員,給予100美元到1萬美元不等的獎金。這項計畫由CNCF、Google和漏洞賞金計畫廠商HackerOne合作提供。

Kubernetes是CNCF旗下的專案之一,受到廣泛的使用,其安全性受到高度的重視,在之前從孵化器畢業時,CNCF就出資對Kubernetes進行了首次的安全審核,作為畢業的檢驗標準,該次審核發現並且解決了一些過去未知的安全問題,而Kubernetes也已經成立了自己的產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包括了來自Google Kubernetes Engine安全團隊的工程師,負責修補新發現的漏洞。

早從2018年開始,Kubernetes產品安全委員會就開始討論啟動正式的漏洞賞金計畫,以吸引新的安全研究人員為社群工作。新推出的賞金計畫的涵蓋的範圍,包含了GitHub儲存庫中所有Kubernetes核心元件的臭蟲,包括遠端程式碼執行、特權升級或是身份驗證錯誤等。

另外,由於Kubernetes是一個社群專案,因此在Kubernetes供應鏈中的臭蟲也是這項計畫的獎勵對象,像是建置和發布的過程,可能允許惡意人士未經授權存取提交,或影響其他建置生成檔案的臭蟲,也在獎勵範圍。不過,官方提到,社群管理工具、容器跳脫(Container Escape)、Linux核心攻擊,或是其他相依相目,則不在計畫範圍之內。

視研究人員發現的臭蟲嚴重程度,CNCF提供100美元到1萬美元不等的獎金,這項計畫已經秘密進行了幾個月,透過邀請研究人員提交錯誤以測試分類程式,而現在這項計畫正式啟動。與其他漏洞賞金計畫不同的是,CNCF沒有規定Kubernetes測試的標準環境,研究人員能以不同的方式配置Kubernetes,CNCF希望尋找出現在各種情況的漏洞。

特別的是,這是少見為開源基礎設施設置的漏洞賞金計畫,即便目前有一些開源的賞金計畫,像是網際網路漏洞賞金計畫,是針對跨環境部署的核心元件,而絕大多數的漏洞賞金計畫,都還是只針對託管的網頁應用程式,而Kubernetes卻擁有超過100個認證發布版,這項計畫是針對支援這些發布版,所共同使用的核心程式碼。

CNCF提到,Kubernetes漏洞賞金計畫最困難的部分,是確認漏洞賞金計畫廠商以及訓練第一線的研究人員,使其具備足夠的Kubernetes知識,以測試所有錯誤報告的有效性,HackerOne團隊也通過了Kubernetes管理員認證(CKS)測驗。

Google積極參與這項漏洞賞金計畫建置過程,從提出程序、廠商評估、定義初始範圍、測試程序以及幫助HackerOne上線等工作。CNCF則提到,他們盡可能透明地建立這個計畫,包括從最初的提案開始,到評估廠商以及相關工作草案等工作。

首個基於Chromium的Microsoft Edge 79正式版出爐了

$
0
0

微軟在本周釋出了Microsoft Edge 79穩定版,而這便是第一個基於Chromium的正式版本,可相容於Windows及macOS作業系統。

雖然同樣都是基於Chromium專案,但Microsoft Edge 79與Chrome瀏覽器最大的差別在於Chrome內建的是Google搜尋引擎,Microsoft Edge 79的搜尋引擎預設值則是Bing。

此外,Microsoft Edge 79除了可支援Chrome的擴充程式之外,微軟也替Microsoft Edge 79打造了專屬功能,包括支援Azure Active Directory(AAD),嵌入IE模式,也支援4K串流、杜比音效、可在PDF檔中作筆記,以及在Bing中整合Microsoft Search等。

Microsoft Edge 79可相容於所有仍被支援的Windows、macOS、Android與iOS平台,且提供逾90種語言。

其中,Windows與macOS用戶現在已可手動下載Microsoft Edge 79,或者微軟的下一個Windows 10版本亦會內建Microsoft Edge 79,至於Android或iOS裝置的Microsoft Edge用戶則會自動升級到Microsoft Edge 79。此外,微軟將賦予企業及組織對於升級到Microsoft Edge 79的完全控制權,由它們自行決定升級時程。

各家業者5G頻譜數量底定,拼第三季5G開臺

$
0
0

國內5G頻譜釋出的第一階數量競標在今天(1/16)告一段落後,2月下旬將進行第二階段位置競標,儘管目前看來執照可能在2、3月之間才會發出,但盼望搶下5G頭香的業者將力拼在今年第三季開通5G服務。

此次5G頻譜的第一階段數量競標,中華電信一舉搶下3.5GHz的90MHz頻寬,以及28GHz的600MHz頻寬,不論3.5GHz或是28GHz所拿到的頻寬數量都高於其他業者,在NCC公佈第一階段競標結果後,中華電信也隨即表示,將照原先的計畫於第三季開通5G服務。

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表示,中華仍照原計畫期程,在今年第三季提供5G的商用服務,由於5G服務不同於現在的4G服務,未來的應用場域相當多元,未來開通後的資費設計上也會相當多元,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這次頻譜競標中,中華電信砸下462億元拿到最多頻寬資源,展現扮演5G領頭羊的決心。郭水義指出,中華電信一向扮演臺灣電信龍頭的角色,接下來進入第二階段位置競標,中華電信會以積極的態度和其他業者協商,希望位置組合的協商能夠和其他同業達成共識。至於5G競標金額再創新高,政府取得超出標金部份,有業者建議將部份的標金專門用於鼓勵電信產業及應用發展,他則持樂觀其成的看法。

先前中華電信曾對外宣示取得100MHz頻寬,拿好拿滿,以在未來5G服務競賽中取得大頻寬的優勢,這次數量競標結果拿到90MHz,雖未達成目標,但也並沒有差距太多,中華電信表示,以現有5G技術來看,理論上仍能提供Gbps以上的速度,再加上現有4G的頻寬資源,將發揮多頻段CA載波聚合的優勢。

而在28GHz頻段中華也取得600MHz頻寬,雖為高頻的毫米波頻段,相對3.5GHz而言,設備、裝置比較不是那麼成熟,因為其傳輸速度快,未來可能適合特殊場域、領域的應用,例如娛樂或運動場館等人潮聚集,或是智慧工廠等。

僅次於中華電信,這次以410億元拿到3.5GHz頻段的80MHz,以及28GHz的400MHz的遠傳電信,也立即發稿指出取得所需要的頻寬數量,未來會全力拓展5G業務。按照該公司先前的說法,同樣力拼今年第三季開通5G。

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指出,此次數量競標中,遠傳取得足夠發展5G的頻譜,結合先前已取得的700、1800、2100、2600 MHz等橫跨低中高頻頻譜,加上涵蓋全島的UMTS、LTE網路,未來有利於AR/VR擴增實境/虛擬實境、4K/8K等高畫質影音串流服務發展,有助於遠傳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的創新應用。

鑑於5G標金衝高,拉高行動電信業者成本,可能對電信產業帶來不利的影響,影響國家寬頻產業競爭力,她呼籲政府可以效法美國成立5G基金,提撥二分之一的標金,專門用於協助業者5G建設及相關應用的發展,一方面加速5G網路建設、降低業者經營成本,也能幫助消費者取得合理資費服務,降低政府干預市場費率。

至於未來業者間的共頻共網,遠傳則持樂觀的看法。

此次以306億元取得3.5GHz頻段60MHz及28GHz頻段200MHz的台灣大哥大,儘管擔心過高的標金,對今後5G後續發展帶來的影響,雖然只在3.5GHz中拿到60MHz,是三大電信業者中最少的,但台灣大哥大也發出聲明,表示已取得適量頻寬,未來將能夠發揮5G網路優勢,28GHz頻段部份,因為高網速的特色,有助於垂直網域的業務,推動工業4.0發展。

Cloudflare將替美國小型政治活動提供免費的安全服務

$
0
0

向來都會針對特定人物或活動提供免費安全服務的Cloudflare,在本周公布了最新的Cloudflare for Campaigns專案,這次準備讓美國較小型的政治活動免費享受商業等級的安全服務,以保護美國的選舉活動不被干擾,涵蓋防火牆保護、服務阻斷攻擊緩解、內部資料管理與安全控制等。

Cloudflare最早曾在2014年推出Galileo專案,提供免費的安全服務予全球近1,000個組織與個人,包含人權組織、民權活動家與新聞記者,繼之在2017年發表Athenian專案,將免費安全服務延伸到近150個選舉網站。此外,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時,Cloudflare亦免費支援16個總統選舉活動,今年則將支援18個總統選舉活動,而最新的Cloudflare for Campaigns進一步將免費服務延伸到小型的政治活動,如國會議員的選舉活動。

Cloudflare執行長Matthew Prince表示,隨著有愈來愈多的外國勢力企圖干預美國的選情,選舉或政治活動需要被保護的,不只限於網站或其它網路上的公開資產,還包括相關活動的內部資料及團隊安全。

符合資格的政治活動都將取得商業等級的安全服務,包括負載平衡、為緩解服務阻斷攻擊與暴力破解的限速機制、強化的防火牆、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緩解、可維護團隊及活動安全的Cloudflare for Teams,以及機器人管理工具。

除了免費服務的對象之外,Cloudflare也歡迎其它國家或活動付費採用該公司所提供的安全服務。


未來以Facebook帳號登入其它網站或程式將會收到臉書通知

$
0
0

為了強化用戶對自己帳號的控制權,臉書在本周發表了「登入通知」(Login Notifications)功能,舉凡臉書用戶以Facebook帳號登入其它網站或行動程式,臉書即會透過Facebook程式與電子郵件通知用戶。

臉書用戶會在兩種情況下收到通知,一是第一次以Facebook帳號登入第三方網站或程式時,二是第三方程式存取個資的權限已過期,而用戶再度登入該程式時。

該通知除了顯示臉書用戶已透過Facebook帳號登入特定服務之外,也會揭露相關服務所存取的使用者個資,例如使用者名稱與個人檔案照片、電子郵件位址、生日、友人名單及按讚的粉絲頁等。

使用者除了可透過設定,重新選擇與第三方服務所分享的個人資訊之外,也可直接移除該服務與Facebook帳號的連結。

Elastic釋出官方解決方案讓用戶可在K8s部署和控制自家資料管理工具

$
0
0

用於搜尋企業內部資料的搜尋引擎Elasticsearch開發商Elastic,發布了可在Kubernetes上部署Elastic Cloud的工具ECK 1.0。ECK向用戶提供一個官方解決方案,來調度Kubernetes上的Elasticsearch,並讓Kubernetes上的Elastic產品,能夠以類似SaaS的形式提供服務。

Kubernetes越來越熱門,已經成為調度容器工作負載的標準,同時,有越來越多的Elastic用戶,在Kubernetes部署Elastic的產品,官方提到,部署軟體的工作通常比較容易,困難的階段在於Day 2運作,而ECK簡化了許多的Day 2運作工作,像是擴充、升級和配置管理等。

ECK的核心工具除了Elasticsearch,還包含輕量資料擷取工具Beats,和用來集中、轉換和儲存資料的工具Logstash,以及資料視覺化工具Kibana。Elastic在ECK中,加入許多專為Kubernetes最佳化的功能,以簡化企業部署的日常管理。

企業可以用ECK來部署和管理多個Elasticsearch叢集,而且提供簡單的擴展方法,用戶能用專用工具監控流量,隨著使用量擴展或是縮小叢集,用戶也不需要擔心往後的系統更新工作,舊版本ECK可無縫升級到新版本,而且每個叢集也都預設安全配置,除了加密所有Elasticsearch叢集之外,並且在創建時強制使用強預設的密碼,降低資料洩漏等安全風險。

甲骨文修補334個安全漏洞,平歷史紀錄

$
0
0

甲骨文在本周二(1/14)進行每季的例行性安全更新Critical Patch Update(CPU),總計修補了334個安全漏洞,平了去年7月的最高紀錄

在這334個安全漏洞中,有多達192個漏洞不需用戶憑證就能進行開採,並有40個被列為「重大」(critical)等級。

儘管甲骨文的漏洞修補數量眾多,但主要是因為該公司旗下有眾多的產品,且一季才修補一次,IT管理人員只需要修補企業所採用的相關平台。

此次甲骨文針對旗艦產品Database Server修補了12個安全漏洞,雖然當中有3個不需憑證就能被開採,但並無任何漏洞屬於重大等級。

若從修補數量來看,修補最多的是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的50個漏洞,居次的是Oracle Fusion Middleware的38個漏洞,Oracle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也有25個漏洞,Oracle E-Business Suite 則含有23個漏洞,Oracle MySQL亦有19個漏洞。

Threatpost引述趨勢科技Zero-Day Initiative經理Dustin Childs的看法指出,他建議IT管理人員可優先修補那些不需憑證也不必使用者互動就能開採的安全漏洞。

甲骨文則說,只有部署安全更新才能杜絕漏洞被開採,在此之前也許可以封鎖可能會被駭客利用的網路協定,或是移除部份不必要使用者的權限來作為暫時解決方案,但這兩種作法都可能破壞應用程式的功能,應先在非生產系統上進行測試,不論如何,儘快地部署更新才是上策。

Spotify用戶現可為寵物設計播放清單

$
0
0

音樂串流服務Spotify做了有趣調查,發現有高達71%的飼主,會放音樂給自己的寵物聽,且10個飼主就有8個相信他們的寵物喜歡音樂,因此Spotify推出了可讓飼主為寵物設計歌單的網頁。另外,Spotify還與專家合作,創建了專給寵物狗聽的Podcast

這個網頁提供了5種動物供飼主選擇,有狗、貓、倉鼠、鳥以及鬣蜥,當飼主選定寵物後,網頁會讓用戶根據寵物的個性和特徵,來設定播放清單的風格,並且可以為播放清單設定寵物頭像以及取名,最後,Spotify會將這些設定與飼主的Spotify帳戶關聯,之後用戶便能從Spotify應用程式中的播放清單列表,看到新的歌單,這份播放清單是根據用戶自己的音樂喜好,和寵物的種類決定的。

另外,Spotify還為寵物狗推出了名為My Dog's Favourite Podcast的Podcast,這個Podcast是Spotify與約克大學心理學家Alex Benjamin合作開發,他們研究了人聲對狗行為的刺激,Alex Benjamin表示,狗是高度社交性的動物,但因為要適應人類的工作,因此早上必須有一大段時間跟自己相處。

My Dog's Favourite Podcast是一個特別的Podcast節目,內容包括了平和的稱讚、類似說故事的講話聲搭配輕柔的音樂以及環境音,掩蓋外界關車門等碰撞聲,使得在家中的寵物狗可以放鬆。這個Podcast除了主人可以跟寵物狗一起聆聽之外,也可以在主人短暫外出時,播放來安撫自己待在家中的寵物狗。

Spotify提到,他們的調查這項調查,研究了來自美國、英國、澳洲、西班牙和義大利,擁有寵物的5千名串流音樂服務使用者,這項調查還有其他有趣的數字,有69%的飼主會唱歌給寵物聽,還有57%的飼主會拉自己的寵物一起跳舞,大部分的飼主都認為,音樂可以幫助自己的寵物減少壓力、增加幸福感以及讓他們感受到陪伴。有五分之一的飼主會用自己寵物的名字命名歌單。

Google雲端推出高級支援計畫,將由深入了解用戶專案的專家提供意外事件協助

$
0
0

Google雲端發布新的高級支援(Premium Support)服務,目的是要更全面地支援,將關鍵應用放在Google雲端基礎設施上的企業。

Google提到,這項服務是利用目前的技術客戶經理以及15分鐘SLO(Service-Level Objective)構成,以更積極主動的方法服務用戶。訂閱高級支援服務的用戶,將會直接由了解用戶的專家服務,這些專家會了解用戶專有的應用程式堆疊、基礎架構以及實作細節,並與技術客戶經理合作,以更快的速度和客製化的方式支援用戶。

高級支援的定價,比起過去的Google雲端支援產品,定價更加簡單,雖然高級支援根據用戶每月的花費而定,但其價格依然不便宜,最低價格每月約為12,500美元。該支援計劃將為P1事件,包括生產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無法使用等情況,提供15分鐘的回應時間,其他服務特色還有提供訓練,以及新產品介紹,與第三方系統的故障排除等支援。

另外,為支援更多元的商業形式以及特殊的需求,高級支援提供了進階的加值服務供用戶購買,包括進階事件管理服務,用戶可以要求支援團隊更深入的審查基礎架構,並提高對高峰事件的準備程度,這項服務可供用戶單獨購買。

還有,用戶也可以擴大技術客戶經理的服務範圍,當企業散布在多個時區,用戶可以在其他地區的工作時間,購買技術客戶經理支援服務。另外,Google將會在稍晚的時候,推出網站可靠性工程(SRE)服務,可以評估並幫用戶針對最重要的關鍵專案,設計可支援性打包(Wrapper of Supportability),與用戶之間建立緊密連結,可使用預定義的戰情室解決重大事件。

蘋果傳收購AI新創業者Xnor.ai,可望提升iPhone影像處理能力

$
0
0

媒體GeekWire周四報導,蘋果以2億美元收購一家開發以裝置運行人工智慧(AI)的新創公司Xnor.ai,外界推測將用於提升iPhone的影像辨識及處理能力。

而蘋果也以一貫官方說法證實此項消息,表示蘋果偶爾會買進一些小型業者,而該公司通常不討論其意圖或計畫。

Xnor.ai出身自已故微軟創辦人之一Paul Allen的研究機構Allen Institute of AI(AI2),2017年獨立出來。該公司專長在開發提高機器學習演算法運算效率的軟體技術,因而可在相當低階的硬體,像是連網攝影機、嵌入式感測器或手機上執行AI演算法。以20美元打響名號的AI連網攝影機Wyze Cam,就是使用Xnor.ai的裝置端臉部辨識技術。

這項收購可謂補足蘋果計畫中相當關鍵的能力。現在iPhone(或HomePod)內含可執行AI演算法的晶片,顯示蘋果希望未來一些作業如臉部辨識、自然語言處理及擴充實境(AR)可減少對雲端的依賴,也就是在裝置端實現邊緣AI(edge AI)運算。Xnor.ai的AI技術顯然還能大幅提升iPhone相機軟體的影像擷取和處理能力,同時減少耗電力,或許也能用於HomePod,以AI提供智慧家庭功能。

報導指出, 2017年蘋果也曾收購矽谷一家機器學習技術業者Lattice Data,其背後投資公司Madrona Venture也是Xnor.ai的股東之一。

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即將退休交棒,未來Google在臺營運決策將轉為多位主管制

$
0
0

Google臺灣第一位員工即將功成身退!Google臺灣在今日(1/17)公布了重大人事異動消息,在Google任職15年的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將於1月31日正式退休,將執掌十多年的Google臺灣分公司正式交棒,同時也宣布未來Google臺灣營運將轉為多位主管制(Multiple Site Lead Model),共同負責整體營運規劃、策略。但未透露簡立峰退休後的下一步計畫。

2006年加入Google的簡立峰,也是Google臺灣第一位員工,一手成立了Google臺灣辦公室,從擔任Google臺灣工程研究所所長,到後來成為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一直是Google臺灣的首席舵手。

在簡立峰任內,更推動了Google 在臺灣的多項重大投資與發展,透過軟、硬體團隊與雲端基礎建設的到位,讓臺灣一躍成為Google擴大發展、實現AI-First的亞太戰略基地。

不僅如此,他也協助Google擴大在臺招募與人才培育計劃,光是2018年就開出超過300個職缺,包括AI研發等,來吸引臺灣優秀人才加入。目前Google在臺灣已超過 2,000 名員工,並分布在全臺6個城市,負責Nest、Chrome OS、Android、雲端、晶片、YouTube、Google Play、廣告等全球性研發或業務,其中還包括了兩年前加入Google的前HTC手機研發團隊,後來以Pixel 手機品牌重新打響名號,也讓臺灣成為Google在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研發基地。今年還將啟用位於台北遠東通訊園區的辦公園區,能容納人數更多

簡立峰也是在臺灣鼓吹雲端運算新典範的第一人,更說服Google在2011年來臺投資並設立雲端資料中心,而且不只建一座,去年更決定興建第二座資料中心,未來完工後,可望成為Google在亞洲第3座、全球第16座資料中心。還要在臺灣購買10兆瓦太陽能電力,要靠4萬塊太陽能板種電,來幫助Google在臺灣發展業務,

2018年時,在他的帶領之下,還推出了一系列智慧台灣計劃 (Intelligent Taiwan) ,以人才、經濟、生態系發展為主軸,在臺灣落實Google的AI-First願景,除了與政府部門、大專院校及企業積極合作,來培育AI所需的優秀人才,更訂下一年內培訓超過5,000名的AI人才、以及逾50,000名的數位行銷人才的目標,後來也成功達標。

他過去也曾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臺灣大學資管系教授、微軟亞洲研究院技術顧問與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分項主持人。


一周大事:金管會公布今年FinTech重點。聯發科揭露5G晶片比高通提前量產的幕後IT操作

$
0
0

金管會公布2020年FinTech施政重點:開放銀行新階段、數位帳戶未成年開戶、保險區塊鏈上路、純網銀下半年開業

攝影_李靜宜

近期金管會舉行新春記者會,在金融科技上,金管會將持續鼓勵金融科技創新,並發展監理科技。今年即將開業的3家純網銀、開放銀行、金融作業雲端委外、保險科技、監理科技、電支電票整合都是重點議題,金管會也一併揭露了最新進展。

首先,隨著2020年的到來,開放銀行後續要推動的第二、第三階段,因為涉及消費者個資,需考量事項較為複雜,包括TSP業者管理方式、客戶權益保障、爭議處理、損害賠償機制、資訊安全標準等。

據了解,銀行公會研擬的資訊安全控管、自律規範與法令遵循相關建議事項的配套措施,以及財金公司擬定的開放API技術與資安標準,都已報部金管會。至於銀行與TSP業者之間的責任歸屬該如何劃分,以及如何管理介接API的TSP業者?都是推動下階段開放銀行的重點之一。更多內容

 

聯發科首顆5G晶片的關鍵IT技術力大公開,靠混合雲架構調度千臺運算主機,讓5G晶片設計交付再早一步

「一顆7奈米晶片從開發到設計完成,最少須上千臺高階運算主機才夠用。」聯發科HPC環境建置主管,在一場技術大會上揭露這項關鍵數據。這也是聯發科研發7奈米5G手機晶片背後所要面對的龐大IT挑戰,有時,甚至得一周追加破千臺,才能滿足複雜的設計運算需求,這也成了聯發科能夠在競爭激烈的5G市場突圍的關鍵。

為了搶占5G市場的先機,全球一線手機大廠與行動晶片設計商,去年紛紛推出5G手機晶片,以便競逐今年的5G手機市場。聯發科也是其中一家,去年5月Computex期間就宣布了首款5G SoC晶片,不到半年就正式推出該產品,甚至領先了競爭對手高通一步。

但要完成這樣一個高度複雜的5G晶片設計,涉及大量跨平臺晶片和技術的整合,不只是研發團隊的一大挑戰,對後端支援的聯發科IT部門更是考驗,得要不斷增加更多運算資源,來滿足因為複雜晶片整合設計的大規模且密集的巨量運算需求,這是聯發科IT團隊重要的大挑戰。對此,聯發科技資訊工程本部基礎系統設計處經理黃博揚表示:「導入混合雲技術與創新IT架構是一大關鍵。」更多內容

 

Google雲端服務將引進IBM Power系統

持續衝刺企業雲端業務的Google聯同IBM宣布,將在Google Cloud提供IBM Power系統,讓習於大型主機的企業,不論是AIX IBMi或Linux on IBM Power版本,都能在Google Cloud平臺上使用IBM Power Systems即服務(IBM Power Systems as a Service)。

這個新組合尤其希望吸引對使用混合雲的企業。Google指出,基於Power Systems的效能與支援關鍵任務作業,像是跑SAP或Oracle資料庫的能力,許多大型企客戶一直在尋找能跑Power Systems的雲端,因此IBM Power Systems for Google Cloud方案,正是為了滿足想兼用雲端和本地部署環境的客戶需求,在以Power Systems跑SAP、Oracle的同時,還能獲得Google Cloud經濟和技術上的優點。更多內容

 

擔心授權疑慮,Linux之父建議不要使用ZFS

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表示,除非在甲骨文重新授權Linux上ZFS的程式碼,否則他不會建議在Linux主線上使用,而且他也認為,ZFS的基準測試表現並不出色,也沒有被認真的維護,以長期來看最好不要使用。

Linus Torvalds認為,雖然部分的人支持把ZFS程式碼合併到核心中,或是提供模組介面,而只是是這些人的決定,他考量甲骨文訴訟的習慣,還有相關授權的疑慮,他自己絕對不可能放心在Linux主線上使用ZFS的程式碼。而且他也表達對ZFS墊片層(ZFS Shim Layer)不感興趣,雖然這會隔離兩個專案,但是對Linux方完全沒有價值,且Linus Torvalds舉Java的例子,同樣考量甲骨文過去對介面版權的訴訟,也不值得這麼做。更多內容

 

微軟第三方驅動程式釋出將避開Windows 10更新

基於Windows 10的硬體驅動程式多次造成PC更新問題,微軟更新硬體合作商的文件,未來被標為需獲得微軟許可的驅動程式,將不會包含在Windows 10功能更新版或Patch Tuesday安全更新中一同釋出。

所謂需要「微軟許可」的驅動程式,包含微軟內部標為Critical Update或Dynamic Update,以及需要經過Shiproom許可的二類驅動程式。

微軟相信建立可預測的釋出節奏,有助於提升Windows 10和驅動程式更新的用戶體驗。微軟允許硬體合作夥伴提出要求,以了解微軟預定的驅動程式釋出行程,也鼓勵合作夥伴們配合這個節奏,來規畫驅動程式的釋出行程。更多內容

 

AWS釋出寫三行程式就能創建神經網路模型的函式庫

AWS釋出高效能神經網路模型的開源函式庫AutoGluon,供開發人員應用在處理圖像、文字和表格資料集的機器學習應用程式。AWS應用科學家Jonas Mueller表示,AutoGluon能讓機器學習的應用更加普及,賦予所有開發人員運用深度學習的能力。更多內容

 

Google、Mozilla承諾Windows 7版瀏覽器安全支援不中斷

1月14日微軟正式終止對Windows 7的安全更新,讓不少用戶擔憂不已。Google表示至少會支援Windows 7版Chrome安全更新直到明年7月,Mozilla也說會支援Windows 7到用戶變得愈來愈少為止。

升級作業系統是確保安全及減少應用程式執行問題的關鍵,但隨著企業大量仰賴雲端和SaaS App,瀏覽器對安全及生產力的重要性已不亞於作業系統。因此,Google將在微軟的大限後,持續提供Windows 7版本Chrome完全支援最少18個月,直到2021年7月15日,讓還沒開始升級到Windows 10或升級到一半的企業,仍可獲得安全及功能更新。更多內容

 

臺灣微軟警告坊間免費直升Win10是非法使用

推出超過10年的Winodws 7,終於在1月14日正式結束免費的延伸支援,不再提供免費更新,後續只提供3年的付費延伸安全更新。臺灣微軟指出,根據外部調查資料,臺灣仍有3成4的Windows 7使用者還沒升級到Windwos 10,而且大部分是企業的使用者。臺灣微軟最近也設立技術支援團隊,免費提供升級相容性問題的修正。

從1月14日支援終止之後,企業只能採用付費的Windows 7 ESU延伸安全更新,才能取得安全更新程式,而且每年的費用翻倍,最多到2023年為止。

對於最近坊間流傳Windows 7免費升級到Windows 10的作法,台灣微軟Microsoft 365商務事務群副總經理陳慧蓉強調,只要沒有購買Windows 10的授權,就算可以安裝,也不符使用者條款的授權範圍。更多內容

 

Teams將新增對講機功能

微軟將於Microsoft Teams中嵌入Walkie Talkie對講機功能,以讓第一線員工可即時與同事對話,預計在今年上半年推出預覽版。微軟表示,該功能等於直接將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變成Walkie Talkie,可減少員工必須攜帶的裝置並降低IT成本。

外界預期該功能將被廣泛應用在健康醫療、零售、製造及金融產業。目前Microsoft Teams最大競爭對手Slack,則尚未提供Walkie Talkie功能。更多內容

 

美國白宮公布AI應用監管指南

圖片來源_Brandon Mowinkel on Unsplash

美國白宮公布了人工智慧應用監管指南,希望美國各機關在制定有關AI應用的規定時,應該考量10項準則,同時顧及AI的創新,美國媒體將此解讀為川普的態度傾向於放任AI的發展。

這10項監管準則涵蓋了培養大眾對AI的信任,推動大眾的參與,重視科學的誠信與資訊的品質,AI應用的風險評估與管理,釐清AI的好處與成本,採用彈性的規定,秉持公平與非歧視,AI應用的揭露與透明化,推動AI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各機構之間的協調等。

在採用彈性規定的說明中,白宮希望各機關應該採用基於效能與彈性的方法,以因應快速變化的AI應用,還認為試圖替AI應用的技術規格制定嚴格法令,將是不切實際且無效的,為了促進美國的創新,各機構也應理解國際上對AI的使用,確保美國業者不會受制於嚴格的法令或規定,而造成不利於競爭的影響。更多內容

Google Chrome新版本可防止Windows CryptoAPI驗證漏洞攻擊

$
0
0

Google 周四釋出Chrome 79.0.3945.130,以減緩和Windows密碼元件漏洞造成的網釣攻擊風險,以及修補另外三項可讓駭客透過Chrome駭入電腦的漏洞。

Google Chrome新版本解決的第一項問題,和Windows CryptoAPI的CVE-2020-0601有關。它影響Windows中名為CryptoAPI 處理的加密元件,後者作用在讓開發人員為其軟體加入數位簽章以防被竄改。該漏洞可讓駭客發送惡意程式碼,以假憑證通過簽章驗證以冒充可信賴方的內容,包括檔案、電子郵件或網站,對終端用戶發送中間人(man-in-the-middle,MiTM)或網釣攻擊。該漏洞被列為「重要」風險(但非最高的「重大」),但因是由過去惡名昭彰的美國國安局(NSA)通報微軟而受人矚目。微軟已經在周二的Patch Tuesday中予以修補。

Chrome版79.0.3945.130 增加在Chrome用戶連入網站前,驗證網站憑證完整性的能力。Google開發人員Ryan Sleevi指出,新版Chrome尚不完美,但在用戶安裝Windows修補程式前已足以提供保護。BleepingComputer測試顯示,在未安裝修補程式的Windows 10 電腦上,若先升級到Chrome 79.0.3945.130,用戶再連上研究人員設立的假網站時,Chrome就會警告連線不安全,攻擊者可能從網站上試圖竊取用戶資訊。

這項功能來得正是時候,因為一名安全研究人員已經在漏洞及修補程式發佈不到24小時內,公開概念驗證攻擊,利用假的TLS憑證冒充NSA及GitHub網站,並騙過數個瀏覽器,包括Chrome、IE的檢查而放行用戶造訪。

除了CryptoAPI的相關驗證不足問題外,新版Chrome 79還另外修補了三項漏洞,其中CVE-2020-6378及CVE-2020-6379可讓駭客誘騙用戶連上惡意網站,觸發UAF(Use-After-Free)錯誤而執行惡意程式碼。CVE-2020-63-80則出在外掛程式處理元件的驗證不足,用戶若不慎下載惡意外掛,將可能遭駭入系統。其中CVE-2020-6378屬風險等級最高的「重大」漏洞,其餘則為「高度」風險。

安全公司Kudelski Security指出,除了Firefox,Chromium-based的瀏覽器和舊IE都受影響。微軟方面沒提出官方說明。但安全部落Swift on Security指稱,微軟昨日公開釋出的新版Chromium-based Edge也能提供防護。

微軟承諾要在2030年實現負碳目標

$
0
0

在去年9月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UN Climate Action Summit)上,已有66個國家承諾要在2050年達到二氧化碳淨零(net zero)排放,但微軟在本周祭出了更具野心的目標,誓言將在2030年實現負碳(carbon negative),在2050年消除微軟自1975年成立以來所有的碳排放,並已設立10億美元的氣候創新基金(Climate Innovation Fund),以培育全球減碳/除碳技術的研發。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人類從1700年代中期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已經向地球的大氣層釋放了超過2兆噸的溫室氣體,其中有超過3/4為二氧化碳,遠超過自然界可自行吸收的規模,且每年人類還會額外排放逾500億噸的溫室氣體,一旦過量的碳進入大氣層,它可能要花上數千年的時間才會消散。

於是,現在全球都在積極尋找達到淨零碳排放的途徑,希望人類每年可消除所排放的同樣碳量,但微軟認為,有能力的企業應該走在世界的前端,因此提出了全新的目標。

根據微軟的規畫,在2030年時,不論是微軟、微軟的供應鏈或價值鏈的碳排放都將減少一半以上,明年起將把對供應鏈的減碳要求列入採購程序,並將投資新減碳與除碳技術的研發。減少碳排放再加上除碳技術,將讓微軟在2030年時實現負碳,代表屆時微軟所消除的碳量,將大過於該公司生態體系所排放的碳量。

之後,微軟也計畫藉由負排放技術(negative emission technologies),把該公司自1975年創立以來直接或間接的碳排放全部消除,相關技術可能涵蓋造林、土壤固碳、生物能源碳捕集與封存與直接空氣採集等。

考慮到目前的技術狀態與價格,初期微軟將專注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之後再視可行性移轉到基於技術的解決方案。

微軟表示,要解決地球碳排放所需的技術目前並不存在,因此他們才設立氣候創新基金,預計會在未來4年投入10億美元開發減碳與除碳的相關技術,還期望可藉此拋磚引玉讓更多的政府與企業投入相關研究,這不僅是微軟的登月專案,也必須成為全球的登月專案。

封鎖維基百科長達兩年半的土耳其終於鬆綁了

$
0
0

土耳其政府在2017年4月29日因對某個條目不滿,封鎖了維基百科的所有語言版本,不過,該政府終於在今年的1月15日解除了對維基百科的禁令,讓長達兩年半的封鎖告終。

土耳其政府之所以封鎖維基百科,主要源自一個專門介紹「由國家資助的恐怖主義」(State-sponsored terrorism)英文版頁面,而土耳其政府即名列其中,該介紹指稱土耳其政府為ISIS與Al-Qaeda兩大恐怖組織的贊助國家,土耳其政府認為自己被抹黑,要求維基百科移除相關內容,但維基百科則以維護言論自由為由拒絕,最終導致該國政府全面封鎖維基百科。

然而,在去年的12月26日,土耳其憲法法院裁決此一行動侵犯了人權,因而責令政府鬆綁,土耳其政府則在今年的1月15日正式解除對維基百科的封鎖。

維基百科的母公司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旋即發布聲明,並以「Welcome back, Turkey! 」來迎接土耳其的歸隊。

事實上,維基媒體基金會為了重返土耳其作了許多努力,包括在去年春天就被土耳其封鎖一事向歐洲人權法院請願,並獲得加速處理的待遇,而土耳其憲法法院的判決也受到歐洲人權法院的影響。

維基百科創辦人Jimmy Wales表示,維基百科的宗旨在於相信能夠自由存取資訊將可改變人們的生活,此案將創下一個先例,得以抑制那些濫用權力以限制民眾存取知識的政府。

在2001年創立的維基百科是由全球志願者共同編輯的免費線上百科全書,現已是全球最大的百科全書,迄今建立了涵蓋301種語言的逾4,000萬篇文章,在Alexa全球流量排行榜上位居第14名。

加拿大首家電信業者開通5G服務

$
0
0

加拿大電信業者Rogers周四宣佈在加拿大4個城市開通5G網路服務,讓加國成為最新一個啟動5G服務商轉的國家。

Rogers 5G網路首先開通地區包括蒙特婁、渥太華、多倫多及溫哥華市區,並預計今年底擴充到20多個市場。

不過雖然這4個城市已經開通5G網路,用戶還無法使用,原因是5G手機尚未取得認證。Rogers說要等到「今年稍晚」。

Rogers指出,在上述4座城市市區開通的5G網路一開始只會使用2.5GHz頻譜,今年內會再擴大到600MHz頻譜,後者是最適合用於建築物密集的都會區及長距無線資料傳輸,同時覆蓋智慧城市和偏遠地區。未來Rogers也會部署3.5GHz頻譜和動態頻譜共享,讓4G頻譜也能作為5G傳輸。

最新宣佈也讓Rogers成為加國首個開通5G行動網路的電信業者,領先Bell、Telus和Freedom Mobile。

加拿大也是美國力圖拉攏抵制使用華為的國家。Rogers採用的是瑞典愛立信的網路設備。Bell和Telus都是採購華為的設備。川普曾經警告加拿大,採用華為網路設備等於是讓「特洛伊木馬」進入其5G網路。路透社引述Bell說法,指出Bell的5G網路部署也大致完成,只缺5G手機,但加國對華為設備的政策可能會形成變數。

本周川普又警告英國,使用華為設備部署5G「簡直是瘋了」。

在此之前,已有韓國、摩納哥、瑞士、美國、中國及英國開通了5G網路服務。

Viewing all 3212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