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194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AMD今年首季營收大增40%

$
0
0

英特爾之後,另一處理器大廠AMD也在公布第一季財報,顯示該公司首季創下17.9億美元的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40%,每股盈餘為0.18美元,高於去年的0.06美元。帶動AMD營收成長的兩大功臣,為Ryzen處理器與Radeon產品。

武漢肺炎疫情(COVID-19)雖然削弱了消費性電子市場的需求,但居家防疫與在家工作的政策,卻讓雲端服務及個人電腦的市場需求更甚以往,因此,不管是英特爾或AMD在今年首季的財報,都符合、甚至超越預期。

在AMD各部門的營收中,領頭的是運算與繪圖部門,締造了14.4億美元的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幅度高達73%。至於大型企業、嵌入式與半客製化部門的營收則為3.48億美元,下滑了21%。

AMD表示,該季營收的高成長,主要受惠於疫情期間,市場對Ryzen處理器及Radeon產品的需求強勁。Ryzen為AMD替桌機及筆電所設計的處理器產品,已被應用在宏碁及華碩所推出的筆電上,且包括Dell、HP、聯想與其它OEM業者,也都計畫推出採用Ryzen處理器的筆電;至於Radeon繪圖處理器,則是被應用在高效能運算與雲端服務上。

此外,儘管全球經濟可能出現衰退,但AMD仍預期該公司今年的年度營收,可能成長25%。


Google將整頓Chrome Web Store,肅清詐騙、劣質擴充程式

$
0
0

Google周三預告,為了防範詐騙或惡意程式之害,將在8月底清理Chrome Web Store上重覆、不實、濫發廣告的擴充程式,並要求開發人員需儘快更新。

提供Chrome擴充程式下載的Chrome Web Store,自2011年推出以來,已經有超過20萬個擴充程式,但一直存在詐騙、垃圾及惡意程式氾濫的問題,用戶安裝後遭到點擊詐騙裝置被綁架的事件,屢見不鮮。

Google表示,為了確保Chrome Web Store用戶不受惡意擴充程式所害,已經更新垃圾訊息政策,禁止開發人員有下列行為,包括上傳功能重覆的多個擴充程式;擴充程式名稱(描述、截圖、圖示)誤導、誇大或格式不正確、或在描述裏使用匿名用戶評價;利用不當手段如假帳號或付費下載方式,來衝高下載量;擴充程式掛羊頭賣狗肉;或是濫發廣告、促銷及釣魚訊息等行為。

Google要求開發人員必須在2020年8月27日前改進,以符合規定。之後任何違規者可能面臨移除程式、停權或關閉帳號等處分。

今年一月由於詐騙太多,Google也宣布無限期暫停付費擴充程式上架。

Windows桌機搜尋新增武漢肺炎資訊查詢功能

$
0
0

微軟周三公布最新Windows 10更新開發人員預覽版,將讓用戶從桌機搜尋(Windows Search),即可查詢武漢肺炎(COVID-19)的最新資訊。此外新版本中的Phone App,也可讓PC用戶直接控制Android手機音樂的播放。

微軟本周將編號Build 19619的Windows 10 Insider預覽版,釋出到快速通道(Fast Ring)。新版Windows 10更新將桌機搜尋首頁加入新冠病毒的資訊區,提供互動式感染地圖及新聞頭條2項功能。前者是整合微軟三月間推出的Bing COVID-19 Tracker的服務,提供全球的COVID -19確診與死亡統計、圖表及新聞報導與影片,它還會根據用戶所在國家,優先顯示當地疫情統計。而點入新聞頭條區則可顯示來自MSN的武漢肺炎新聞。這項功能並不只限於Windows 10開發預覽版,微軟已在全球33個市場推出,如果用戶不想使用,點擊角落的X即可關閉。

此外,Build 19619還加強Phone App的功能。用戶可以直接在Phone App中控制Android手機上的音樂與聲音 App,不必放下手上的工作跳到手機介面上調整音量、控制音樂播放,而手機上的音樂曲目排列,也都會同步到PC上。此外,Phone App也可整合多個音樂來源到下拉式選單,以便於切換。

目前Phone App支援的串流服務App包括Spotify、Pandora、Amazon Music、Google Play Music、YouTube Music、Xiaomi Music及Google Podcast等。但目前不支援Youtube影片和Audible。

新版Windows 10更新,還修正了像是前幾個Build出現的DPC WATCHDOG VIOLATION、某些情況下磁碟機診斷工具(stordiag.exe)當掉,及造成系統event log出現多個Schannel錯誤等問題。

微軟財報出爐,Azure營收成長59%

$
0
0

微軟本周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0財年第三季財報,創下了350億美元的總營收,比去年同期增加15%,其中,Azure的營收成長了59%。微軟表示,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對該公司營收的衝擊很小,但執行長Satya Nadella說,疫情讓他們在兩個月內,看到原本該歷經兩年才能完成的數位轉型。

在350億美元的營收中,生產力與業務流程(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占了117億美元,成長15%;智慧雲端(Intelligent Cloud)的營收為123億美元,成長27%;更多個人運算(More Personal Computing)占了110億美元,成長3%。該季微軟的每股盈餘為1.4美元,成長23%。

若從個別的產品或服務的營收成長來看,最吸睛的依然是Azure的59%成長率,Dynamics 365的營收成長率也有47%。

另一方面,包含Azure、Office 365、Dynamics 365與Enterprise Mobility + Security Suite(EMS)在內的商業雲端營收為133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成長39%。

Nadella表示,微軟在兩個月內看到原本應該要兩年才能完成的數位轉型,不管是遠端工作與學習、銷售或客戶服務,或是重大的雲端基礎設施與安全,該公司正努力協助所有的客戶可在遠端維持業務的運作。

此外,微軟也看到雲端使用量大增,特別是包含Teams、Azure及Windows Virtual Desktop等服務在內的Microsoft 365,只有在該季的最後一周看到交易趨緩,特別是中小企業,以及LinkedIn的廣告量變少。

不過,微軟也表示,疫情對該公司所造成的真正影響,可能要在之後才能揭曉。

Google開放比8年前更大更完整的Borg叢集追蹤資料,供雲端技術研究用

$
0
0

經過8年,Google再次釋出Borg叢集管理系統的追蹤資料,供外界進行研究與分析,Google提到,從2011年第一次發布Borg叢集追蹤資料以來,機器與軟體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工作負載也產生變化,工作負載變動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

Google的Borg是一個叢集管理系統,這些叢集的規模,可高達數萬臺電腦,Borg跨多個叢集執行來自為數龐大應用程式,所產生的成千上萬個作業。Borg透過程序層級的效能隔離,執行控制許可、打包任務以及機器共享等功能,達到高利用率的目的。幾乎所有的Google服務底層都是仰賴Borg,像是運作Google文件的機器,還有Google雲端運算服務的機器,都是由Borg管理。

Borg系統這樣的規模以及應用,使其追蹤資料極具研究價值,在8年前,Google發布了為期29天的Borg叢集追蹤紀錄,包含了Borg運算叢集中的所有作業提交、調度決定和資源使用情況資料,這份追蹤資料被廣泛地用在叢集以及雲端研究上,像是叢集調度程序以及雲端運算的技術發展上。

而現在技術的發展,已經與8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為了供研究人員探索這些變化,Google發布了新的2019年5月追蹤資料,這次釋出的資料集比2011年的還大,涵蓋8個Google運算叢集,而且還包括每5分鐘一次的CPU使用率直方圖,而不像之前僅是點樣本,還有分配集的相關資料,包括作業用的預留共享資源等,另外,這次資料集還給了Master和Worker關係資訊。

Google強調,這些追蹤資料重點在於資源的請求和使用上,不會包含終端用戶資料,或是存取儲存系統和服務的模式。現在這些資料已經放在Google BigQuery上,讓研究人員存取以及分析。

Microsoft Teams的每日用戶數在1個月內增加70%

$
0
0

居家防疫政策讓每一個視訊會議平臺的用戶量都大增,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在本周財報會議中透露,今年4月Microsoft Teams的單日用戶數已達到7,500萬人,相較於上個月的4,400萬人,顯示Microsoft Teams在短短一個月內的單日用戶數,就成長了70%。

Nadella表示,Microsoft Teams現為市場上唯一整合了Office與商業流程的多元通訊解決方案,而且微軟幾乎每周都替該服務增加新功能,現在所有規模的企業都能使用Teams,最多支援250名與會人員,廣播串流則能支援10萬名用戶。

除了每日用戶數達到7,500萬名之外,4月每天的與會人員也超過2億,單日累積的會議時間高達41億分鐘,當中有2/3的比例透過Teams來協作或交換檔案,此外,在過去兩個月於Teams整合第三方程式的企業數量,達到了3倍。

目前市場上最夯的Zoom則在4月下旬透露,該平臺每日的與會人員已超過3億

Nadella說,光是在今年4月,醫療照護產業就利用Teams執行了3,400萬場會議;也有超過18.3萬個教育機構仰賴Teams進行教學;在擁有逾10萬名員工的大型企業中,就有20家採用Teams。而原本鎖定企業用戶的Teams,也即將透過新版的Microsoft 365支援一般消費者

號稱會讓電腦感染武漢肺炎的惡意軟體現身,受害者需要透過Discord聯繫駭客尋求解法

$
0
0

在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之際,駭客大肆運用這個時事,做為吸引受害者上當的誘餌,像是假冒防疫資訊,或者宣稱會提供口罩等物資的釣魚攻擊等。不過,也有駭客藉著社會大眾對於疫情的恐慌,來進行勒索。最近趨勢科技發現一種武漢肺炎電腦病毒(Coronavirus Installer),一旦中毒,便會顯示含有冠狀病毒圖片的視窗,而且不能關閉,同時病毒會竄改電腦的主要開機磁區(MBR),導致電腦無法使用。

攻擊進行到了最後,駭客會留下Discord帳號,供受害人能夠聯繫。雖然這個做法與一般常見的加密勒索軟體(Ransomware)不同,沒有直接要求受害者支付加密貨幣,但實際上這是勒索手法的轉變。趨勢科技指出,越來越多駭客開始改用這種做法來要求受害人付款。

這波攻擊行動也引起捷克國家數位資訊安全局(National Cyber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gency,NUKIB)關注,發出公告揭露該惡意軟體的MD5與SHA-256雜湊值,要當地民眾加以防範。

捷克國家數位資訊安全局(NUKIB)發出公告,指出有一波惡意軟體攻擊行動,駭客以民眾害怕肺炎疫情的心理進行勒索,要民眾落實端點防護措施,像是安裝防毒軟體、要避免開啟來路不明的Office軟體巨集等,並且列出惡意軟體的雜湊值,供企業加以防範。

趨勢科技指出,假如電腦不幸中了這個病毒,就會自動重新開機,然後彈出以武漢肺炎病毒圖片為背景的視窗,意味著就算使用者沒有下載來路不明的檔案,或者是瀏覽帶有惡意內容的網站,電腦可能還是會遭到病毒感染。至於感染受害電腦的管道,該公司則是沒有進一步說明。

如同現實疫情,攻擊者試圖讓受害者無技可施

究竟這個病毒發作後,會對於電腦帶來什麼影響呢?趨勢科技將上述的惡意程式觸發,這個惡意軟體就將電腦強制重新開機,開機之後電腦會出現一個以病毒圖片為背景的視窗,視窗的標題寫著「武漢肺炎(Coronavirus)已經感染你的電腦了!」

而這個視窗的左下角與右下角共有兩個按鈕,分別是「說明」與「移除病毒」,但是只有左下角的說明能被點選,移除病毒按鈕則是顯示灰色文字而無法操作。按下說明的按鈕,則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表示受害者會看到這個訊息,是因為電腦已經染疫,告訴受害者工作管理員已經被停用,而且病毒的處理程序無法終止,就算受害者真的關掉了這個視窗,病毒還會再將它重新開啟。總之,說了這麼多細節,駭客的意思,就是受害者不需要浪費時間想要關掉這個帶有病毒圖案的視窗。

遭到植入惡意軟體的電腦會出現圖中的視窗,表示電腦已遭武漢肺炎感染,如果使用者點選說明(Help)按鈕,惡意軟體就會彈出對話框,警告使用者不要白費力氣來關掉這個視窗。

再者,假如受害者想要關掉這個視窗,視窗的右上角有關閉的按鈕,但實際上卻是沒有任何作用,也不能將視窗關掉。

基於許多駭客想要遠端控制受害電腦,趨勢科技也嘗試將觸發肺炎病毒的電腦連上網路,觀察移除病毒的按鈕是否能夠啟用,結果還是一樣無法點選。

要求支付贖金的手法翻新,駭客不直接提供匯款帳號

在電腦螢幕被病毒鎖住,上述視窗的按鈕又沒有其他作用,或許會有許多受害者會手動重新開機,這個時候電腦則會顯示黑底畫面,並且顯示兩行字,表明這個惡意程式是Angel Castillo製作,電腦已經損壞,以及留下駭客的Discord即時通訊軟體帳號。換句話說,受害者想要讓電腦恢復正常,就要經由這個管道聯絡駭客。

一般來說,以要求支付贖金為目的的攻擊手法,像是近期非常氾濫的勒索軟體,駭客都會提供付款的方式,也就是表明需要支付的加密貨幣金額,以及匯入到指定錢包等帳戶資訊,但趨勢科技指出,他們發現許多駭客不再曝露自己的虛擬貨幣帳號,而是像這次發動武漢肺炎病毒的駭客,改以Discord要求受害者向他們聯繫,目的當然就是脅迫受害者付錢。

趨勢科技指出,製作這個惡意軟體的駭客,選擇採用了相當複雜的攻擊流程,像是在清除MBR之前會先進行備份,而非許多惡意軟體會採取直接清除的做法。

這種策略恰讓也與時下的加密勒索軟體攻擊有些類似,都會先製作備份之後才執行破壞行動,之後便能藉此要脅受害者付錢。而且,這個武漢肺炎電腦病毒在攻擊的過程中,會要求電腦必須連上網際網路,研究人員表示,由於他們在離線環境測試時,MBR不會被竄改,因此研判是在電腦連上網路後,這個惡意軟體才會執行相關攻擊,破壞電腦的開機磁區。

AI趨勢周報第129期:臺北慈濟醫院不只用VR模擬肺炎照護,還可開發AI虛擬教師

$
0
0

重點新聞(0424~0430)

臺北慈濟醫院     VR模擬     武漢肺炎  

臺北慈濟聯手急重症模擬醫學會,不只用VR模擬肺炎照護還可開發AI虛擬教師

受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國家照護能量告急。為在低風險條件下,提高武漢肺炎患者照護力,臺北慈濟聯手臺灣急重症模擬醫學會,利用SimX COVID-19 VR臨床照護訓練應用,打造COVID-19 VR醫學模擬訓練中心,讓醫學生學習篩檢、隔離到臨床照護等作業。

這套臨床照護VR應用,在世界頂尖的梅約醫學中心、史丹佛大學和美國空軍都採用,這次由HTC醫療健康事業部DeepQ引進臺灣。臺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楊久滕指出,過去醫事人員只能透過影片和書本,來想像武漢肺炎病人情況和應對照護流程,但透過VR,可在虛擬篩檢站和隔離病房內,學習和訓練正確的照護流程,且能即時與臨床教師討論。 DeepQ也指出,未來累積大量的學生學習數據後,也可用來開發AI虛擬教師,協助學生學習。(詳全文)

  YOLO v4     電腦視覺    物件偵測  

物件偵測類神經網路YOLO v4來了!新版更快又更準

即時物件偵測模型YOLO自2016年問世以來,就深受開發者喜愛,可產出快速、準確的辨識結果。雖然今年初,YOLO之父Joseph Redmon宣布退出電腦視覺界,社群擔心YOLO就此停擺,好在日前YOLO在GitHub上釋出最新版模型YOLO v4。

比起前一代,v4版可讓使用者擁有旗艦版GPU(1080 Ti或2080 Ti)般的算力,來訓練一個快又精準的模型,此外,新版也驗證了物件偵測訓練的優化方法,如Bag-of-Freebies和Bag-of-Specials。最後,新版也改善了時下熱門的訓練方法,包括CBN、PAN等,讓單一GPU訓練更有效率。經測試,新版在COCO資料集上達43.5%AP值(平均精確值),在Tesla V100上的即時運算速度可達每秒65幀,比目前最好的模型更快、更精準。(詳全文)

  吳恩達    社交距離   行人辨識  

社交距離怎麼抓?吳恩達揭露新方法

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各國紛紛祭出社交距離規範,要來降低感染風險。為此,吳恩達團隊也以科技防疫,開發一套AI工具,可從監視錄影中,即時估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這套工具可分為三步驟,首先是校正(Calibration),也就是將任意角度拍攝的監視器畫面,轉換為由上而下的鳥瞰圖,系統藉這個方法,來測量畫面與現實世界的距離比例。再來是偵測,團隊用開源的Faster R-CNN行人偵測模型,來自動將監視器畫面中的行人,以邊界框標註。最後,則是根據這些邊界框,在鳥瞰圖中測量行人的x、y軸座標,來計算人與人之間的水平距離。對於未保持距離的行人,系統會在這些人間畫一條紅色水平線,來凸顯問題。(詳全文)

 

  動物森友會   視訊會議       AI學術會議  

另類視訊會議!研究員將於動物森友會另闢島嶼,來舉辦AI學術研討會

任天堂線上遊戲動物森友會因疫情大受歡迎,近日矽谷一家AI新創Artie的自然語言研究總監Josh Eisenberg宣布,要在遊戲中另闢全新島嶼,來進行AI學術研討會(ACAI),即日起開始徵件AI論文摘要,至6月12日止,會議將於7月23日舉辦。

Josh Eisenberg指出,因疫情關係,許多實體會議都改為線上,但卻少了互動和交流。為此,他想利用線上遊戲角色扮演的情境,來增加互動。主辦方接受各種AI主題論文,但特別歡迎與敘述運算模型、語音辨識、電腦視覺、對話式AI、電玩AI等相關的主題。

之後,成功入選這場AI學術研討會的論文作者,可以自己的角色進入動物森友會,來與參與者互動、解說,要是沒有動物森友會帳號,主辦方也將幫忙創辦。在研討會中,每個議程為15分鐘,其中5分鐘為現場問答。與此同時,主辦方也會透過Zoom,來即時分享主講者的演講和簡報。(詳全文)

  翻譯服務   性別偏差    機器學習  

降低性別偏差!Google更新翻譯服務

Google近日更新翻譯服務,使用新方法來解決翻譯上的性別偏差。這個新方法目前用於英文到西班牙文的翻譯,未來將擴充至更多語言。過去,Google為一些語言提供性別翻譯功能,但隨著提供性別翻譯服務的語言增加,舊方法出現擴展和低召回率問題。

為此,Google採用重寫方法,來改善性別翻譯的品質。也就是先產生初始翻譯,再審查翻譯,當翻譯具有性別用語,則重寫成目標性別翻譯,最後評估精確度。此外,Google也重新產生資料集,來建置新的重寫器。(詳全文)

Cloud 3D照片    深度學習    圖片修復  

3D照片新技術能適應輸入圖片複雜度,產生更自然的3D合成圖片

維吉尼亞理工學院開發一套圖像修復模型,可將單個RGB-D圖像,轉換為3D照片。有別於傳統需要多張照片和特殊硬體的技術,研究團隊利用一套CNN演算法,來解決圖片處理的不同問題,其中,新方法不預先固定圖像層數,而是能適應輸入圖片的局部深度資訊複雜度,產生不同數量的圖層。

因此,只要一張RGB-D圖片,團隊的模型就能產出3D照片。之後,團隊也用模型來評估野外拍照的能力,透過雙鏡頭iPhone X拍下的彩圖和深度圖,發現模型能產生比臉書方法更少的偽影。不過,團隊方法在欄杆等複雜場景仍會失誤。(詳全文)

Google    智慧醫療    影像判讀 

Google:人為和環境因素會影響醫療影像判讀AI準確度

Google日前公布一項臨床研究,以2017年發表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判讀AI和泰國11家眼科診所為對象,發現AI要實用於醫療,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這套視網膜病變判讀AI,可利用深度學習從眼底鏡中,判斷視網膜病變程度,準確率達90%。2018年底,Google與泰國合作,將該雲端AI應用於當地眼科。研究員發現,診所環境大幅影響影像品質,比如模糊或太暗,會讓AI視為「不可分級」而拒絕。即使接受,也可能誤判。而11家診所中只有2家有夠暗的攝影場地,Google坦承,將根據這些問題,來加強訓練AI系統。(詳全文)

史丹佛大學     穿戴裝置      疾病預防  

科技防疫再一樁!Fitbit聯手史丹佛,要開發早期預警的穿戴裝置AI

Fitbit聯手史丹佛醫學院,要搭配智慧型手錶和其他穿戴式裝置,來開發一套AI模型,偵測COVID-19等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狀。首先,團隊利用穿戴裝置蒐集志願者心率、體溫等生理資訊,來訓練一系列演算法,辨識人體免疫系統啟動時的變化,如體溫升高、發燒等。

研究團隊將使用5種品牌的穿戴裝置,包括智慧手錶、智慧戒指等,並訓練5種演算法。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史丹佛醫學院基因學教授Michael Snyder指出,智慧型手錶等穿戴裝置一天至少可進行25萬次量測,是有效的監測工具。如果演算法經驗證有效,將可即早偵測病毒感染、遏止傳播。(詳全文)

圖片來源/DeepQ、YOLO、Landing.ai、Josh Eisenberg、Google、史丹佛大學

 AI趨勢近期新聞 

1. PyTorch更新1.5版本釋出開源模型伺服器TorchServe

2. Nvidia與倫敦國王學院合作開源醫療影像用AI框架MONAI

3. 南韓科技龍頭Naver釋出Clova AI最新預訓練模型StarGAN v2和資料集

4. Amazon發表更強大的分散式注意力網路ResNeST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0年4月

 
 
 
 

Kong推出API協作工具Insomnia Designer

$
0
0

開源API管理平臺Kong,發布了用來設計API的開源協作編輯器Insomnia Designer,讓開發人員能以規範優先的方法,協作開發GraphQL和REST API,Kong提到,透過配置閘道,並從單一來源部署文件網站,而非遵循不同的設計、開發和QA程序,開發者可以在發生問題前,更簡單地偵測到問題。

Insomnia是去年Kong併購的API測試和除錯工具開發廠商,新的Insomnia Designer是一個讓開發團隊能夠更快建構REST和GraphQL API的工具,Kong提到,隨著軟體運作的方式,逐漸朝向鬆耦合的微服務發展,API成為了重要的角色,而在這種開發典範中,有工具的協助,可以使分散式應用的開發更快更好。

在Insomnia Designer,使用者能以團隊工作方式建構工作流程,Insomnia Designer是依DevOps和CI/CD的概念為基礎從頭打造,可自動化生成Kubernetes和Kong宣告配置,以簡化繁瑣流程,並且避免人工配置的錯誤風險發生。

另外,為了增加可見性和協作程度,Insomnia Designer有一份文件清單,讓開發團隊易於探索和管理API規範,而且對所有REST和GraphQL API規範都進行了版本控制,開發人員能夠查看有關API設計的所有詳細Git歷史記錄。

Insomnia Designer也提供擴充套件系統,其與Kong平臺良好的整合,透過使用Insomnia擴充套件,用戶可以自動將Kong Gateway政策,嵌入到Insomnia Designer UI的API規範檔案中,而這將讓開發人員可以在規範內儲存Kong Gateway政策,且透過選擇使用Kong擴充套件,可以應用身份驗證以及速度限制等功能,將控制API行為的政策寫在程式碼中。

Google Project Zero揭露蘋果零點擊漏洞

$
0
0

Google的抓蟲小組Project Zero本周公布蘋果產品一批和圖片檔處理有關的零點擊(zero-click)漏洞,可能引發遠端程式碼執行(RCE)。iPhone、Mac電腦或Apple Watch等產品都會受影響。不過這些漏洞已經由蘋果修補。

這項漏洞是Google Project Zero團隊,在針對市面上數款知名通訊App進行逆向工程時發現,App處理訊息中顯示小型圖檔的一段程式碼,可在蘋果裝置上觸發零點擊(zero click)攻擊,進而繞過蘋果的安全機制而執行程式。除了蘋果的iMessage外,研究人員說,其他通訊App也有這段程式碼。

雖然攻擊由外部傳來的訊息觸發,但問題是出在蘋果處理及解析圖片檔案的函式庫Image I/O上,這個函式庫內建於所有蘋果作業系統(包括iOS, macOS, tvOS和watchOS)中。研究團隊進行模糊分析(fuzzing)後,在Image I/O發現6個漏洞。此外,他們也發現,經常與Image I/O共用的EXR圖檔開源函式庫OpenEXR,存在8個漏洞。

雖然Project Zero尚未發現這些漏洞有實際或概念驗證攻擊程式,但研究人員Samuel Groß指出,只要再花一些工夫,這些零點擊漏洞可能被用於遠端程式碼攻擊(RCE)。

Google很快通報了蘋果及OpenEXR團隊。蘋果在一月和四月的安全更新,已經修補Image I/O漏洞,而OpenEXR漏洞也在2.4.1版本中修補

但Project Zero研究人員相信,可能還有其他漏洞尚未被揭露,而被用於日後發動零點擊RCE攻擊,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最好勤於分析媒體格式解析程式碼,並限制OS函式庫(如Image I/O)或通訊應用程式支援接收的圖檔格式數量,藉此減少攻擊面,如果能增加額外的解碼防護更好。

這是蘋果近日被公開的第二批零點擊漏洞。上周以色列安全公司ZecOps聲稱發現iOS版Mail程式內,有二個重大漏洞,可讓用戶光收到信就會被駭入iPhone或iPad,進而偷看或刪改郵件。不過蘋果本周反駁指出,這批漏洞無法單獨繞過裝置的安全防護,因此對用戶沒有立即風險。

臉書首季營收依舊成長18%,但3月廣告量大幅下滑

$
0
0

臉書(Facebook)本周公布了今年第一季的財報,顯示該季總營收為177.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8%,其中,廣告營收占了174.4億美元,成長17%,同時該平臺的每日及每月用戶都有兩位數的成長。儘管從財報上似乎看不見疫情對臉書的影響,但臉書透露,該季最後3周的廣告量大幅下滑,相信之後的業務表現,將會因無法控制的事件而受到波及。

縱使相較於去年第一季,臉書今年首季的營收表現成長了18%,也創下1.71美元的每股盈餘,高於去年同期的0.85美元,但臉書並不看好自家廣告服務的後續表現。

臉書表示,在首季的最後3周,除了看到廣告需求的大幅下滑之外,也造成廣告價格的低落,由於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因此無法提供下一季的營收預測。不過,今年4月的前3周看到廣告回穩的趨勢,廣告營收與去年同期相當,反映出許多國家尚處居家隔離狀態,而使得市場疲軟。

不過,居家防疫也讓臉書的用戶數呈現兩位數成長,首季臉書的每日用戶數為17.3億人,成長11%,每月用戶數為26億人,成長10%;若同時計算臉書、IG、Messenger與WhatsApp的每日用戶數則有23.6億人,成長12%,每月用戶數29.9億人,也有11%的成長。

不只是臉書,Alphabet也說,Google在今年3月的廣告營收大幅趨緩,微軟也說LinkedIn的廣告量變少了。

R大改版發布4.0.0,導入字串將不再預設轉換成類別變數

$
0
0

資料科學熱門語言R推出了最新版本4.0.0,除了修復不少臭蟲之外,還有許多重大更改,因此新發布的版本號也就跟著大躍進,其中甚至有可能影響R運算結果的變動,因此開發者在執行以先前版本R撰寫的腳本,需要先經過驗證,而且所使用的套件,也需要為R 4.0.0重新安裝。

R 4.0.0中最重要的更新,便是導入的字串資料,不再被預設轉換成類別變數(Factor),過去stringsAsFactors的選項預設為True,因此導入的字串資料都會被轉換成Factor物件,但是在最新的版本中,stringsAsFactors的預設改為FALSE。

對於先前的R使用者來說,stringsAsFactors預設為True,雖然讓統計模型更簡單,並且使用較少的記憶體,但是可能造成混淆,因為使用者會以為是普通字串。這個改動破壞了許多套件的相容性,但目前大多數CRAN上的套件已經更新,另外,這同時也可能影響使用者自己撰寫的腳本,使用者可以更改寫法,或是在導入函式呼叫中,加入顯式stringsAsFactors宣告。

新版本R添加了用來指定原始字符字串的新語法,使用者現在可以使用類似於C++的表示法r"(...)",在括號中填入任何字符序列,包括雙引號、中括號和大括號等,這對於在寫HTML程式碼、正規表示式,和其他包含引號和反斜線的字串時特別有用。

R 4.0.0強化了參照計數系統,由於當用戶刪除R中的物件時,通常關聯的記憶體會跟著釋出給作業系統,在過去的R版本,當對任何記憶體區塊具有兩個以上的參照,則系統便會直接崩潰,而從R 4.0.0開始,所有的參照都有計數,R能夠盡量收回記憶體,減少R的整體記憶體使用量。

這個改變不會影響開發者撰寫程式碼的方式,但會使R的執行更為快速,特別是在記憶體有限的系統上。在效能改善上,還有網格圖系統(Grid Graphics System)也重新翻新,ggplot2繪圖渲染速度變得更快,Socket連接更快速,各式函式也多獲加速。

於R 4.0.0中,處理矩陣和陣列更加一致,雖然在概念上矩陣只是二維陣列,但是過去版本的R,在部分情況下,處理矩陣和陣列物件的方法並不一樣,而在這個最新版本中,矩陣物件將繼承陣列類別,以消除不一致的情況。

目前R 4.0.0已經發布在cran.r-project.org上,而Windows、Mac和Linux的二進位檔案,也都已經可以下載使用。

Google在Places API自動完成功能整合數位地址Plus Codes

$
0
0

Google現在把數位地址Plus Codes整合進Places API中,讓企業應用程式也能提供Plus Codes自動完成(Autocomplete)功能,現在發布更新的Places API,包括Maps JavaScript API的Places函式庫,以及Android的Places SDK,而iOS的Places SDK也將會在稍晚之後更新。

Google提到,即便他們詳細繪製全世界的地圖,標記地址、景點和道路等,但是有許多地方缺乏傳統地址系統,甚至連道路名稱都沒有,而這樣使得仰賴精確位置提供貨物配送以及按需服務,難以被正確地交付到消費者手上。

因此Google發明了一種稱為Plus Codes的數位地址,由簡單的英文字母和數字組合而成,甚至可以加上地點,表示成CWC8+R9 Mountain View,這組地址是由經緯度推導而來,也就是說,終端使用者可以使用精確的數位地址Plus Codes,在地圖標示出難以利用傳統地址精確表達的位置,以獲得正確的貨物寄送等服務。

用戶在Google地圖位置上放置圖釘,便能查詢任意地點的Plus Codes,並且在Google搜尋或是Google地圖上搜尋,也能像一般傳統地址一樣,將Plus Codes加入到常用地點中。而現在Google將Plus Codes整合到自動完成功能中,在叫車或是送餐等仰賴地點的服務應用程式,只要用戶輸入城鎮或是地區Plus Codes的第一個字母,應用程式便會開始提供自動完成建議。

一旦使用者選取了自動完成Plus Codes,透過使用地點細節(Place Details)或是地理編碼(Geocoding)功能,就能將Plus Codes的Place ID轉換成地理座標,除此之外,在Directions API和Distance Matrix API中,也能直接使用相同的Place ID,企業可快速調度駕駛員安排行程。而地理編碼現在也接受Plus Codes作為地址請求參數,並且回傳Plus Codes結果。

Google提到,在自動完成功能、地點細節、Directions和地理編碼中使用Plus Codes,將能夠讓按需服務或是遞送服務駕駛員,精確地將服務與商品交付到用戶手上。

共乘服務業者Lyft宣布裁員17%,全體員工減薪

$
0
0

北美的共乘服務業者Lyft,在本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揭露,因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計畫減少經營支出並調整現金流,以對抗當前的經濟挑戰,準備裁撤982名員工並實施減薪政策。

Lyft與Uber同屬新興的共乘服務業者,並已分別在那斯達克及紐約股市掛牌,不過,兩家公司每季的虧損金額都超過10億美元,年初至今多國實行居家防疫政策,讓使用者幾乎不出門,也讓業者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日前The Information也報導,Uber準備裁撤20%的員工,波及5,400人,但Uber尚未對外證實此事。

根據文件,Lyft計畫裁撤982名員工,約占該公司總員工人數的17%,同時已有288名員工正在休假,此外,Lyft打算從今年5月起,展開12周的減薪政策,其中,一般員工減薪10%,副總階級減薪20%,而管理團隊則減薪30%,該公司董事,也已同意放棄今年第二季現金薪酬的30%。

iPhone營收下滑,但服務、穿戴支撐,蘋果Q2成長1%

$
0
0

蘋果周四公布第2季財報。受到武漢肺炎影響,iPhone營收下滑拖累整體僅勉強持平,不過服務創下新高,穿戴裝置也表現亮眼。

上季蘋果營收5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指出,即使COVID-19帶來史無前例的全球衝擊,在服務創下歷史新高及穿戴裝置最好的季度表現推動下,蘋果仍然維持成長。

不過,受到武漢肺炎衝擊影響,上季蘋果營收並未達到今年初預期的630億到670億美元目標。主因在2020年中國農曆新年後,蘋果先碰上中國境內工廠停工,之後又先後關閉了中國及歐美地區的零售門市。雖然中國境內門市及工廠於3月中重新營業和復工,但迄今歐美多數門市仍未恢復開張。蘋果也於2月首見發出營收預警。

以實際數字來看,其中iPhone上季營收由去年同期310億下滑290億,降幅近7%。Mac電腦及iPad上季營收54億及44億,皆較去年衰退。不過服務營收133億,穿戴、智慧家庭及配件業務賺進63億美元,分別比去年成長16%及22%。

根據庫克在財報分析師會議提供的數據,Apple News服務的訂閱用戶突破1.25億,較3個月的1億多成長約25%。

不過由於歐美地區仍籠罩在肺炎疫情下,全球經濟前景不樂觀。蘋果並未給出該公司截至6月底的第3季營收及獲利預測。


臉書開源號稱史上最強大的聊天機器人Blender

$
0
0

臉書(Facebook)的AI團隊在本周開源了聊天機器人Blender,號稱這是全球最大的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不但同時融合了知識、個性與同情等能力,且其最大的模型採用了94億個參數,是既有最大系統的3.6倍,臉書所比較的對象是Google甫於今年1月發表的Meena

該團隊說明,現階段最好的AI系統中,有些是利用網路上的巨大文本資源的數百萬或數十億的參數,來訓練強大的神經模型,而Blender除了使用94億個參數之外,還加入了許多重要的能力與細節,可在14輪的自然對話中,展現個性、知識與同情,而這也是全球第一個,可學習如何融入不同對話技巧的聊天機器人。

該團隊於研究報告中指出,人類的評鑑顯示,Blender在交流的能力上凌駕Meena,也更人性化。

研究人員表示,要打造一個健談的機器人,以大量的資料進行訓練是重要的,但此舉卻無法保證機器人可學到最好的對話方式,於是他們加入了其它的技巧,像是有獨特的個性、對知識的使用、展現同情,以及可無縫混合所有的技巧,能在特定的時刻切換不同的技巧,像是當聊天對象從開玩笑轉成嚴肅時,機器人就得變換語氣。

臉書每打造一個聊天機器人,就會邀請人類評鑑人員來替這些機器人評分,標準是「你比較喜歡跟機器人聊天還是真人?」2018年7月推出KV MemNN時,只有23%比較喜歡跟機器人聊天,今年1月推出的BST Poly-encoder成長到接近40%,到了Blender,已有49%的評鑑人員說,比較喜歡跟機器人聊天了。

即便如此,臉書也坦承現在的版本,距離實現人類等級的智慧對話系統仍有一段距離,就算是最好的模型還是會出錯,包括出現矛盾、重覆,或是創造出虛幻的知識,現在AI團隊正在尋求是否能基於新架構與不同的損失函數,在更長的對話中改善其對話品質,也計畫建置更強大的過濾機制,來避免在對話中出現不宜的語言。

有興趣的研究人員,可透過臉書的對話研究平臺ParlAI取得Blender,以進行微調或執行各種評估,共同推動對話AI的進展。

疫情重創生產與消費,全球智慧型手機Q1出貨下跌13%

$
0
0

分析機構Canalys周四公布第1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報告。在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下,全球出貨下滑13%,前三業者業績皆受重創,包括奪回冠軍的三星。

根據Canalys提供的數據,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2.7億支,較2019年同期的3.1億支減少13%。

Canalys分析師Ben Staton指出,去年底智慧型手機市場連續兩季成長後,一開年情勢丕變。二月初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廠商擔心停工無法應付市場需求,但進入三月,工廠復工,反而全球一半國家陷入封城,銷售急凍。接著是企業業績慘淡、裁員與放無薪假引發市場不確定性與悲觀氣氛。雖然多數人仍然需要智慧型手機,而且如果手機壞了或遺失,還是可以在數位通路買到手機,但是大部份為換而換的消費者,就會延後購買。

前五大業者中,三星再度以近6000萬支重回冠軍寶座,但二月間疫情重創韓國及越南生產,致其出貨銳減17%。華為則處於美國政府實體名單及COVID-19疫情雙重影響,手機沒了Google 行動服務(即Google Search、Gmail、Youtube)的P系列,海外出貨大跌35%,幸而在中國市場支撐下,上季出貨年減17%,以4900萬支居第二位。Canalys估計,蘋果因為iPhone 11效應在季初發酵,減緩了疫情衝擊,下滑僅8%來到3700萬支。蘋果昨(30)日公佈的財報顯示,iPhone上季營收減少約7%。中國業者小米和vivo,則逆勢成長9%和3%。

大部份智慧型手機廠商估計,第二季是疫情衝擊最高峰。隨著各國逐漸解封,經濟災情才會逐漸明朗,智慧型手機業者必需維持現金流,又要為未來的復甦投資行銷、通路及產品研發,如何拿捏是生存關鍵。

每日用戶數3億人?Zoom:我們多算了

$
0
0

Zoom上周宣布其每日用戶數突破3億人,不過周四Zoom又修正說法表示,他們指的是「參與者」人數,所以先前的數字是多算了。

COVID-19疫情導致全球數億人被迫使用視訊平臺和同事、親友聯繫,Zoom 4月22日歡欣鼓舞在公司部落格文中宣布,其每日用戶數(daily active users)突破3億,比三星期前增加50%。不過The Verge周四發現,Zoom悄悄修改了網站及文件的說法,將每日用戶數改成了每日與會者(meeting participants)。

Zoom的網站部落格也以註釋方式證明,他們在4月29日做了修正,因為原本他們一時不察,在4月22日的文章中把「會議參與者」誤植為「使用者」和「人們」,這是Zoom方面的疏失。Zoom周四又說明,其部落格文4月22日已有地方用了「參與者」的正詞用語,不過其他地方沒有,這個問題已於4月23日修正。

每日用戶數(daily active users,DAU)和每日與會者(daily meeting participants)的差別在於,前者是網際網路產業的標準量測值,計算的是不重覆用戶,而每日與會者則可以重覆計算,若一名用戶一天之內用Zoom開了5次會,則會被計算為5人次。因此更新後,Zoom的每日用戶數並未到3億,不過該公司並未公布其每日用戶數的數字。

Zoom也對媒體發布更正聲明。不過這個錯誤數字上周已為各大媒體報導。周四Zoom股價一度因為這個聲明,下跌超過6%。

Zoom的競爭者Google發布視訊平臺Meet的每日與會者為1億,Google也未公布每日用戶數,只表示每天新增300萬。微軟則公布Microsoft Teams單日用戶數(DAU)由上個月的4,400萬人,成長為7,500萬人。

另一方面,Zoom的寶座能坐多久引人關注。Google本周宣布將從5月初開放Google Meet,給所有Google帳號用戶免費且不限時使用,直到9月底。

疫情當前,Spotify首季營收與用戶數都超越期待

$
0
0

全球串流音樂龍頭Spotify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顯示該季創下18.5億歐元(約20.3億美元)的營收,成長22%,營業損失為1,700萬歐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700萬歐元損失,每月用戶數為2.86億,成長31%,居家防疫政策讓Spotify不管是在營收或用戶數都超越原本的期待。

在2008年創立的Spotify迄今尚未達到穩定獲利的狀態,因此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該平臺的用戶成長幅度。

根據財報,在該季每月的2.86億用戶中,有1.63億屬於由廣告支撐的免費用戶,成長32%,另有1.3億為付費用戶,成長31%,前者所帶進的營收為1.48億歐元,後者則是17億歐元。

Spotify發現,受到疫情的影響,透過汽車、穿戴裝置或網頁平臺使用該服務的用戶變少了,另一方面,藉由電視機與遊戲機使用該服務的用戶,則大幅增加了50%。

Spotify表示,他們很幸運能在此一疫情期間繼續運作,業務只受到很小的影響,此外,該公司的全體員工已經連續7周都在家上班,同事間依然能夠相互支援,而且生產力完全沒有下滑。

Build 2020線上版開放報名,全程免費參加

$
0
0

微軟周四宣布因武漢肺炎疫情改為線上形式的Build開發者大會2020,將在5月19及20日舉辦,即日起開放報名

今年Build大會時間將從太平洋時間5月19日早上8:00,一連舉行到5月21日的早上8:00(臺灣時間5月19日晚上11:00到5月21日晚上11:00)。過往Build 報名費為2,395美元,但今年完全免費,報完名後即可參與所有場次。

雖然天數和往年一樣,但今年因應線上形式,包括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的開幕致詞都會更簡短。此外,根據過往參加者的意見,今年也將更著重在開發人員,提供更多有用的工具、實作演例和即將、最多幾個月內會發表的產品。因此即使是高層也不會談太空泛的策略、藍圖,也不會展示太多剛出早期版本或半年以後才會推出的產品。其餘新聞則透過推特發布。

微軟表示,大會內容部份採預錄,但也有大量活動是線上即時播出的場次,像是微軟會在Twitch舉行48小時的工作坊,包括長達數小時的即時工作坊,開發人員也可以和微軟員工及其他開發人員互動。而線上即時內容也會錄影供參加者日後存取。

由於武漢肺炎為許多企業作業投下不確定性,微軟4月初宣布,直到明年7月之間的所有大會對外活動,都將改成線上形式,包括Build 2020、7月的Inspire大會及9月舉行的Ignite等。

Viewing all 3194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