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行的所有網路技術,主要參考的是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所制定的標準,例如10GbE的光纖區域網路是2002年確立的802.3ae(又稱為802.3ae -2002),應用在雙絞線的10GBASE-T則是802.3an-2006,到了2005年,相關的標準整併到802.3,並在2008和2012年改版。
而40GbE和100GbE的IEEE標準802.3ba,則在2010年推出,不過目前資料中心所普遍應用的仍是10GbE,而採用40GbE的比例也逐年升高。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rehan Research在今年8月的統計報告,對於已出貨的資料中心交換器網路埠數量上,40GbE在2014年第四季、2015年第一季,均勝過10GbE,不過到了第二季時,10GbE重新超越了40GbE,這份統計資料也顯示,40GbE的部署主要是在超大型的雲端應用市場,而10GbE的採購量大增,則是得力於企業與第二級雲端業者採用10GBASE-T。而其中,市占與營收最高的廠商是Cisco,佔有率達6成,而季度市場成長率最高的是HP,年度成長率表現最高的是Arista。
40GbE如今能獲得相當大規模的採用,與Intel在2014年9月推出網路介面卡XL710系列,應該有很密切的關係,這系列網路介面可相容10GbE和40GbE網路環境,而且,是與大部分2路x86伺服器平臺所搭配的Xeon E5-2600 v3系列處理器,一起推出,意味著40GbE開始走向主流應用,若Crehan Research公布的數據沒錯,後續40GbE網路埠的出貨量的確不只節節高升,而且增加的幅度也更大。
若照著這樣的發展,接下來有可能普及的網路介面規格會是100GbE嗎?Crehan Research預估2016年出貨的交換器100GbE介面會達到1萬埠,到了2019年則會暴增到1千萬埠,不過跟10GbE、40GbE埠每季動輒數百萬埠的出貨量相比,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在我們技術主筆張明德這次製作的《40GbE邁向主流應用》封面故事裡面,也特別針對40GbE未來幾年就會面臨的對手──25GbE,加以介紹。
目前,我們看到有一些相關組織或聯盟在推動這件事,像是25G Ethernet Consortium、2550100 Alliance、Ethernet Alliance。
25G Ethernet Consortium的成員不多,有Arista、Broadcom、Google、Mellanox、微軟;2550100 Alliance的技術供應商更多,已經超過50家公司加入,以伺服器廠商居多,像是宏碁、聯想、營邦、EchoStreams、技嘉、神達、雲達、緯創資通、NEC、浪潮,也有兼具伺服器與儲存廠商身分的公司,例如Hitachi、華為,以及部分軟體廠商,例如DataCore、Veeam、SUSE,網路設備商倒是不多,有智邦、QLogic。
Ethernet Alliance成員則有近90家公司,主要成員包括:網路晶片廠商Intel、Broadcom,網路設備商Cisco、Juniper、Brocade、Dell、QLogic,以及儲存廠商NetApp。而這個聯盟在今年3月提出乙太網路發展藍圖,從1983年一路描繪到2020年的進度,值得注意的是,當中已經預估 2016年有幾項新的網路標準定案,例如2.5GbE、5GbE、25GbE,2017年可能會有400GbE,而2018年到2020年之間,會推出50GbE、200GbE,至於2020年之後,800GbE、1TbE、1.6TbE有可能推出,甚至發展到6.4TbE、10TbE。
如今,再過1個多月就是2016年了,若你目前的使用環境,並沒有非使用10GbE或40GbE網路的情況,仍在猶豫是否升級,也許可以再觀望,看看2.5GbE、5GbE、25GbE的發展,其中,25GbE現在是由802.3by工作小組來建構,似乎比較有可能在明年秋天拍板定案。
25GbE之所以會受到矚目,也因為它未來能以4線道25GbE的方式,擴充到100GbE的速度,此外,40GbE、100GbE固然有利於大型資料中心的網路應用,但對於多數中型或小型企業資料中心而言,仍然是太多了,因此,若未來25GbE標準確立,甚至有2.5GbE、5GbE的選擇,對於一般用途的機房環境而言,選擇將更為彈性。未來若要發展100GbE的應用,對各種相關設備廠商而言,也能透過這種方式提供,而非單靠用戶對100GbE本身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