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17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迪士尼教AI評斷短篇故事的品質,還能預測故事的熱門程度

$
0
0

當今人工智慧(AI)應用發展蓬勃,能與人聊天,也會下圍棋,更會寫新聞。現在,迪士尼旗下的Disney Research研究實驗室還教AI學會評斷短篇故事的品質,並於本周一(8/21)宣布,與美國麻州大學波事頓分校合作,共同開發AI神經網路系統,來分析短篇故事的品質優劣與熱門程度。

Disney Research副總裁Markus Gross表示,AI要能夠預測故事的品質,受到故事創造和理解能力的影響。AI對於文字的理解能力要有一定的程度,且如果AI要能夠創作故事,就要具備評斷AI系統所產出的故事品質的能力。

這套AI系統不需要像專業文學評論專家來評斷文章,而是預測哪些短篇故事會廣受歡迎。不過,要開發出自動評斷故事品質的AI系統,Disney Research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缺乏用來訓練AI系統的龐大故事資料庫。

而Disney Research採用在社群媒體獲得讀者好評的文章作為評斷故事熱門程度及品質的衡量指標,且從群眾問答網站Quora蒐集了54,484筆資料,並建立一個分類器,標註出28,320筆平均字數達369個字的資料為故事形式。Disney Research解釋,選擇採用Quora網站為資料來源,是因為在Quora網站上,許多答案都是故事的形式。

另外,Disney Research為了要能評斷和預測大量的故事品質和熱門程度,開發了不同的神經網路,一個用來分析故事中不同但有關聯性的段落,另一個神經網路則用來分析故事整體的意涵,而AI系統則能藉此預測哪些文本能夠造成讀者的好評。

 


加密貨幣專案遭駭又一起,駭客入侵Enigma Project,竊取近50萬美元的以太幣

$
0
0

又有加密貨幣專案被駭了!原本預計在今年9月才要進行首次貨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ICO)的Enigma專案(Enigma Project)在本周遭到駭客入侵,駭客接管了Enigma專案的網站、社交帳號,並取得郵件名單,並向該專案的潛在投資人詐騙了1492個以太幣(Ether),以周一(8/21)每個以太幣330美元的價格來估算,駭客的獲利超過49萬美元。

Enigma專案定位為加密貨幣投資平台,預計於下個月展開ICO,不過,該專案周一透過Twitter宣布遭到駭客入侵,讓駭客一度接管了該專案的網站、取得一名Salck管理人員的帳號,並得到了郵件清單。

Enigma團隊雖然很快就取回了網站與帳號的控制權,且強調不論是該公司的資金或是錢包位址都完整無虞,且使用者密碼與金鑰也都安然無恙,然而,駭客已經利用所獲得的郵件清單寄出了垃圾訊息,宣稱正執行該專案的ICO預購活動,造成Enigma專案的許多潛在投資人上當,總計到手1492個以太幣。

根據外電報導,Enigma被駭的時間點是在本周日(8/20),雖然Enigma約莫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取回網站及帳號的掌控權,但仍然來不及阻止駭客的詐騙行動。此外,駭客之所以能入侵Enigma是因為取得了其中一名高階主管的電子郵件帳號與密碼,該組憑證先前曾因其他網站被駭而曝光,可是該名主管並未變更密碼也未採用雙因素認證。

至於駭客用來詐騙的錢包位址已被提領一空,而Enigma專案網站迄今仍未重新上線。

身份竊盜猖獗,美軍將部署行為生物辨識系統,防範軍人身份遭盜用

$
0
0

專門打造人工智慧(AI)身分認證技術的Plurilock Security Solutions上周宣布,繼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創新實驗室(Defense Innovation Unit Experimental)之後,美國陸軍網路事業技術司令部(Army Network Enterprise Technology Command,NETCOM)也將部署由Plurilock所開發的BioTracker身分追蹤辨識軟體以避免軍人的身分被盜用。

BioTracker的AI與行動生物技術能夠根據使用者在筆電、桌上型電腦或伺服器上的使用模式來辨識身分,它會先花20分鐘來學習使用者輸入鍵盤的方式、速度,滑鼠的使用或其他習慣來建立每個人的生物檔案,並據此持續驗證現有使用者的身分,而不是只仰賴使用者登入時的一次性認證。

Plurilock指出,BioTracker的演算法將讓企業或政府機構可完全掌控內部網路所有使用者的行為,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偵測到入侵者。

不論是Defense Innovation Unit Experimental或NETCOM都已部署並正評估以BioTracker取代通用存取卡(CAC)的可能性。而負責捍衛美國陸軍全球網路行動的NETCOM亦想尋求一種可超越雙因素、多因素驗證,甚至最終可取代CAC的驗證協定來對抗日益複雜的安全威脅。

除了得以避免CAC卡可能帶來的身分竊盜事件之外,BioTracker也將讓各組織可立即注意到不尋常的使用者行為,也能將檢測及解決問題的時間從幾個月減少到幾分鐘。

微軟語音辨識技術再突破!辨識能力超越專業聽打記錄員

$
0
0

繼去年微軟宣布,自行開發的語音辨識技術可以達到與人類相當的水準後,近日又宣布,該語音辨識技術的準確度,已經正式超越人類,並發布了詳細的技術報告。

微軟語音和對話研究團隊在去年10月宣布,運用業界常用的電話錄音測試集Switchboard,微軟語音辨識技術錯誤率為5.9%,辨識能力可以達到人類的水準,近日則宣布,該語音辨識技術的錯誤率已經降至5.1%,正式超越專業的聽打記錄人員。

語音辨識準確度超越人類,是微軟過去25年,一直想要達成的目標,微軟所採用的電話對話錄音測試集Switchboard,是語音研究社群採用了超過20年的測試語音辨識系統標準,開發語音辨識系統的過程,城程式需要自動記錄不同人講不同議題的對話,像是體育或是政治等。

與去年發布的正確率相比,微軟用一系列的工具來改善類神經網路聲學和語言模型,將此系統的錯誤率講低,像是,增加了一項結合卷積式網路和雙向的長短期記憶演算法的CNN-BLSTM,雙向的長短期記憶演算法是一種時間遞歸神經網絡(RNN),來改善聲學模型。

此外,微軟還透過聲音的辨識單元Senone、Frame,以及單詞,結合多個聲學模型的預測,作為語音辨識的方法,並利用過去歷史對話紀錄,增強語音辨識的語言模型,來預測對話接下來會講的字詞,如此一來,可以模型更能夠有效地判斷對話的主題和內容。

這項語音辨識是仰賴微軟自家的深度學習框架CNTK 2.1版,並利用微軟的雲端計算的基礎架構,特別是Azure GPUs,大幅地提升訓練模型的效率,也能快速地測試新設計的演算法。

微軟表示,雖然系統辨識Switchboard的錯誤率已經達到只有5.1%,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不過,未來還有許多可以繼續鑽研的問題,像是如何讓機器像人一樣,在吵雜的環境下,辨識出有腔調的語音、不同風格的說話方式和語言。

微軟希望可以這項研究結果應用在微軟自家的產品和服務上,像是語音個人助理Cortana和認知服務等。未來,不只讓機器記錄語音內容,還要能理解對話的意思和意圖,從語音辨識到理解語意,是微軟接下來主要發展的語音科技目標。

三星語音助理服務Bixby於全球200多國正式上市

$
0
0

在旗艦機Galaxy Note 8 上市前夕,三星周二宣佈,語音助理服務Bixby已正式在全球200多國市場推出。

而就在今天,三星也將在美國紐約公佈下半年旗艦機Galaxy Note 8,收復去年因為Note 7起火停產而流失的市場江山。

人工智慧語音助理Bixby是三星手機的研發重點。除了原有的韓國及美國之外,現在英國、加拿大、澳州及南非等地推出。不過目前僅Galaxy S8及Galaxy 8+可以透過Bixby專用的按鍵或是以Hi, Bixby語音指令來啟動。

和Amazon Alexa或蘋果的Siri,三星的Bixby具有自然語言理解能力,接受聲控指令執行任務,並能了解跨應用程式的指令,例如把剛照好的相片寄給母親。而迭代式深度學習技術則使它能愈用愈能辨識用戶個人喜歡和講話方式。此外使用者也透過Bixby變更三星手機的設定,像是螢幕鎖定時間或在做特定應用時禁止一切通知打擾。

Bixby並有個快速指令(Quick Commands)的功能,允許用戶客製化指令,例如設定「good night」啟動「不要打擾」模式、設定早上6:00鬧鈴,開啟過濾藍光功能等。

可惜現階段Bixby只支援英文與韓文,而且也僅限部份地區的英文,也不是所有腔調的韓語,方言或用語都認得。不過三星表示會持續增加支援的語言、裝置及第三方應用及上市的國家。

Bixby在語音助理的進程還落後對手Amazon、Google及微軟甚遠。先前還曾傳出Bixby因為英文理解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足夠資料支持深度學習的開發,導致在美上市時程落後。

根據最近一項統計,以北美地區語音助理的技能數量而言,以Amazon Alexa的1.5萬居冠,其次是Google Assistant的378項及微軟Cortana的65項,三星則還排不上名。

【2017年臺灣企業儲存應用現況】有限的資源投入,可期待的未來轉型

$
0
0

iThome

在我們這次調查中,企業投入在儲存方面的預算,平均占整體IT預算的19%左右,也就是大約1/5,金額則為218萬元。

在儲存系統規模方面,有6成企業的儲存容量都在50TB以下,建置超過500TB儲存容量的企業只占10.1%,其中又只有4%企業的儲存環境容量超過1PB。

與接受調查企業的規模分佈對照,可以發現即使是200~500人等級規模的企業,儲存應用規模與儲存預算也相當有限,就預算來說,100萬元是一大關卡,接下來300萬元是另一個關卡,只有1/3左右企業的儲存預算能跨過這兩個門檻。

以200多萬元的平均年度儲存應用預算來看,大致只能進行基於既有架構與系統的延續性擴充與維護,較難進行新增系統之類的大規模升級。

但儘管現狀如此,我們的調查同時也顯示,臺灣企業對儲存架構轉型充滿興趣。超過3/4企業的儲存架構,仍是以傳統的SAN與NAS為主,對新興儲存架構的投入有限。但若把時間拉長到2~3年,則有意導入全快閃儲存、雲端儲存等新架構的企業,比例達到5~6成。

企業儲存投資微幅下滑,1成5的企業甚至無預算

所有企業的平均年度儲存投資額是218萬元,但其中儲存投資金額10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了50%以上,累計年度儲存預算在30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總體比重達到65~70%。能有500萬元以上儲存預算的企業,則只占整體的10~11%。另外還有10~15%的企業在回覆中填寫的儲存預算是「無」,沒有專門提供給儲存應用方面的預算。

值得注意的是跨年度儲存預算的變化,對比企業回覆我們調查儲存預算的級距後,可以從中發現,以2016與2017兩個年度來說,100萬元以下與300~500萬元兩個級距的企業,比例有比較明顯的減少,其餘幾個級距的變化則相對不大(變化幅度小於1%),而回覆「無」——也就是沒有儲存預算的企業,比例則從原先的7.9%大幅提高到14.5%。

這樣的變化,意謂著有不少原本在2016年屬於低儲存預算額的企業,在2017年時進一步將儲存預算降為零,反映了當前企業投資緊縮的現況。

資料量暴增5成以上者,儲存投資力道趨於保守

如同意料的,資料量成長率越高的企業,儲存投資也越大。企業資料量年成長20~30%的一般成長率,以及年成長30~50%的高成長率兩個最常見的級距,年度儲存預算都是在200萬元左右;年資料量成長率低於20%的企業,儲存預算便會降到160萬元;只有資料成長率超過50%的爆量成長企業,年度儲存預算才會超過300萬元。

進一步檢視各個資料成長率級距,跨2016與2017兩個年度的儲存預算變化,可以發現只有20~30%一般成長率級距的企業,儲存預算有微幅的提高,其餘級距的2017年預算都較上一年度縮減,其中30~50%高成長率與50%爆量成長等兩個級距的企業,預算縮減幅度尤為顯著(縮減幅度都超過10%)。

對照企業儲存投資規模分布的調查,可以發現只有不到1/5的企業(占整體比重約16~18%),或是那些必須應付爆量等級資料成長(年成長50%以上)的企業,能擁有300萬元(相當於10萬美元等級)以上的儲存預算。

6成企業的儲存容量不到50TB

如同多數人的印象,臺灣多數企業的儲存設備容量並不大,在我們這次調查中,有6成企業的儲存容量都在50TB以下,建置超過500TB儲存容量的企業只占10.1%,其中又只有4%企業的儲存環境容量超過1PB。

儘管儲存容量有限,但資料的成長速率相當快。在我們調查中,平均的資料量成長幅度是27.5%,以目前的標準來看,算是中等程度的資料成長率,但即使如此,以這樣的成長幅度,大約每3年時間,總資料量便會成長一倍,也給儲存環境帶來持續擴充的需求。

所以接下來的重點,便是臺灣企業要如何透過投資儲存環境的建設,來因應這樣的資料成長量。

SAN/NAS仍是主流,但有2成企業已用雲端儲存

絕大多數企業都仍然是以傳統的SAN/NAS為主,有76.7%的企業,也就是整體的3/4比重都建置了SAN/NAS。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23.3%的企業已經導入SSD與傳統硬碟混合應用的混合式儲存陣列,顯示已經有相當比重的企業體認到,透過引進SSD來改善效能的價值。但進一步跨入到全快閃儲存架構的企業只有11.6%,顯示雖然已有不少企業對固態儲存應用有興趣,但還沒有進階到全快閃化的程度,儘管如此,就結合了混合陣列與全快閃儲存陣列的廣義快閃儲存應用來看,整體的比重已經相當可觀。

出乎意料的是,已有19.5%的接受調查企業使用了雲端儲存服務,比我們預想的更高,顯示將雲端儲存作為本地端儲存補充的概念,已獲得不少企業接受。

至於快閃儲存與雲端儲存之外的新興儲存架構,如超融合架構與軟體定義儲存等,目前接受的企業都還很少。

比起預算不足,資料保護問題更讓企業頭痛

多數臺灣企業的儲存預算都相當有限,儘管如此,在我們的企業儲存管理挑戰調查中,預算不足只排在第4名,還不是企業最頭痛的儲存應用問題。

企業儲存應用管理挑戰調查中排行前3名的議題,還是關於資料安全、備援與還原方面的老問題。事實上,在企業儲存管理挑戰調查中排名前10的議題中,關於資料安全、備份與備援方面的議題就占了4個,顯示無論儲存架構進化到什麼層次,這些老問題可謂歷久彌新,一直是企業儲存應用的核心問題。

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缺乏儲存管理工具」與「技術能力不足」等2項問題,在儲存管理挑戰中分別位居第5與第8名,這是個耐人尋味的現象。近來儲存產品的發展中,簡化管理是一大重點,新推出的產品無不以簡便管理程序作為訴求,一些廠商還能透過雲端簡化企業管理負擔。透過這些技術,理應能幫助企業克服管理問題。

但企業卻依舊反映在儲存管理上面臨缺乏工具與技術的問題,這有兩種可能原因:

首先,企業儲存環境中,還存在大量較舊式、缺乏簡化管理技術的儲存設備。

其次,新興儲存架構與產品不斷浮現,讓企業面臨了更多元也更複雜的儲存應用架構,抵銷了個別產品在簡化儲存管理上的改善,企業必須掌握更多面向的技術,才能因應管理眾多新興儲存應用架構的需求。

全快閃和雲端儲存3年後成主流,過半臺灣企業想用

儘管臺灣企業目前的儲存應用架構十分保守,但從這次的調查顯示,企業對新興儲存架構有很高的興趣。

我們把當前主要的新興儲存架構,分成全快閃儲存、軟體定義儲存、超融合與雲端儲存等4大類。這些新興儲存架構的基本目的,同樣也是提供一個受保護與管理的儲存空間,但可藉由嶄新的架構,提供比傳統SAN、NAS儲存設備更靈活的部署彈性、更大的擴展性、更高的效能,或更低的建置管理負擔。

對於預算有限,但又企圖以有限資源滿足儲存應用需求的企業來說,這些新興儲存架構也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解答。

就目前來說,這4大類新興儲存架構中,除了雲端儲存已獲較多臺灣企業用戶採用外(有19.5%企業已使用),其餘3種的使用比例都相當低。不過若把時間拉長到未來1~3年,情況就不同了。

以全快閃儲存陣列來說,目前只有11.6%企業採用,但若拉長到未來2~3年的範圍,則累計有意導入的企業比例將提高到50%以上。

而就超融合應用架構的情況也類似,目前僅僅只有5%的企業引進,是我們關注的新興儲存架構中,使用者最少的一種,加上未來1年內有意導入的企業也只有16.3%,但拉長到未來2~3年的話,有意導入的企業比例將大幅提高到48.1%。

類似情況的還有軟體定義儲存,目前只有10%企業採用,加上未來1年內有意導入的企業也只有20%,但若拉長到未來2~3年,則有意導入的企業比例也會提高到50%以上。

情況較為不同的是雲端儲存,目前已有19.5%企業採用,是各類新興儲存架構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種,加上未來1年內有意導入的企業,則採用比例將會提高到33%,進一步拉長到未來2~3年的時間區段,有意導入的企業比例達到驚人的66.9%。

反過來說,傳統的SAN與NAS目前雖然仍是企業儲存架構的主流,但在未來1~3年內會持續加碼投資的企業,比例卻僅略為10%,已經沒多少成長空間。

從這樣的趨勢來看,新興儲存架構在台灣企業中的成長潛力相當可觀,未來3年時間內,將會出現一波從傳統儲存朝向新興儲存架構的大轉型。

 

阿里巴巴王堅:網際網路是商業的基礎設施,流動的用戶行為數據才有價值

$
0
0

「網際網路是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主席王堅表示,阿里巴巴當初成立電子商務平臺,就一直秉持著這樣的想法,他認為,因為網路是基礎設施,可以產生有用的用戶行為數據,進而改變了商業的運作模式。

眾人矚目的4件事:網際網路、大數據、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王堅指出,前三者的聯合,帶動了人工智慧的發展。他解釋,網際網路已經進入新的階段,也就是行動網際網路的出現,對許多產業都帶來長期的影響,新零售、新製造等產業轉型都與連網息息相關,甚至,他大膽地說,未來的製造過程都脫離不了網際網路,這是第一個很大的轉變。

也因為有了網際網路,他認為,才會出現大數據,過去早就有大數據,但就如同石油一樣,大數據也必須開採、提煉才能產生價值,尤其,他認為,當所有數據都上網傳遞,在網路上流動的數據有高度價值,這才是大數據真正的涵義,因為這些數據記錄了使用者的行為、喜好等,而能善用這些用戶數據,正是網路公司的價值。

舉例來說,Google是第一家將全世界的網頁視為一種數據,也是一種資源,另外,Google將搜索網頁的功能分享給全世界的人來用,當使用者透過搜尋引擎查資料,用滑鼠點選了搜尋結果中的第四個連結,這個滑鼠點擊的行為就讓Google得到了用戶行為的數據,「對網路公司而言,滑鼠點擊是很大的價值,但卻對軟體公司來講,沒有價值。這就是網路公司和軟體公司的差別。」他強調。他還提出一個特別的觀點:「數據不是蒐集,是沉澱下來的!」他解釋,透過蒐集行為取得的是資訊,但是沒有網路,無法法讓數據以這麼大的規模和速度來累積、沉澱。「有了網路,原本沒有價值的數據,才變成有價值。」

王堅認為,在網上流動的數據,是人類第一次「自身產生的自然資源」,以往數據只是輔助企業的產品,或是企業作為改變商業模式的手段,但是,現在,數據已經是產品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也因此,「數據會改變商業,因為數據不管大小,都會變成企業的產品,」他以淘寶雙11的盛況為例,可以看見民眾對網路電商平臺的信任,這也對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在杭州老不只婦人會用手機支付買茶葉蛋,甚至街上乞丐面前也會放了一個QRcode,讓大家用電子支付施捨,這些例子都反映出,「中國民眾對支付的信心,遠遠超過以前的想像。」

讓要數據產生價值,還需要龐大的運算能力,過去,強大的計算能力都是被Google、IBM這類大公司壟斷,但是20年前IBM的超級電腦DeepBlue,其實運算能力大約和大家現在口袋中的手機差不多,大部分的企業都可以花錢到雲端平臺,取得不輸超級電腦運算的運算服務,企業不需要再自己購買伺服器,也能藉雲端運算的平臺,擁有大規模的運算能力。

「你也可以做AlphaGo!」王堅表示,有了雲端的計算能力,可以讓創業更加依賴創造力,他還開玩笑地說,要判斷企業做的是不是大數據分析,就看企業有沒有自己購買伺服器,若還有,就代表數據還不夠多。

「有了網路、大數據和雲端運算能力,才讓AI真正崛起」,他認為,AI的概念早從1940年代就誕生,但一直不被市場重視,直到近幾年才重新活絡。

「人會被AI超越嗎?」王堅表示,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因為人類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幾個月前不能做的事,經過學習,人類就有能力可以做到,但他認為,人類最可貴的是,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有些領域不如別人,會尋求幫助,舉例來說,人類不懂的事,會去請教別人,知道自己的鼻子沒有狗靈敏,就訓練警犬,讓狗來稽查毒品,因此,機器智慧跟人類智慧就是非常不一樣,這就跟人的鼻子和狗的鼻子是不一樣的,無法比較。

企業想要發展AI,AI的應用還是非常有機會,王堅比喻,當初有了燈泡,才有電力系統,但是燈泡出現後,不代表所有的電器都發展完了,還有許多像是電冰箱、吹風機、烤箱等電力的產品,也就是說,「AI就是燈泡,只是開始,未來可以發展的應用還有非常多。」王堅這樣說。

 

報告:青少年從臉書流向Instagram、Snapchat速度加劇

$
0
0

雖然臉書用戶在六月間突破20億,但市調公司eMarketer周二發表調查報告顯示,美、英兩國的青少年及年輕成人漸漸從社群龍臉書流失,轉向Instagram及Snapchat等新興社群服務。其中Snapchat年輕用戶人數並在今年首度超過臉書。
 
根據eMarketer數據,臉書在美國平均每月用戶為1.73億,較去年成長2.4%,然而12到17歲的年齡群組的用戶群,則比2016年衰退3.4%來到1450萬人,而這已是連續第二年減少,而且還加速下滑。去年該群組已經較前年減少1.2%。
 
此外,研究公司還發現,臉書用戶中12歲以下、以及18到24歲兩個年齡群組人數成長也都遜於於去年預期。
 
eMarketer資深分析師Oscar Orozco表示已觀察到青少年和12歲以下兒童正在流向Snapchat和Intagram,這兩個社群平台在年輕用戶間大為流行,因為更符合年輕人視覺內容導向的溝通方式。而除了已經流失的用戶外,目前還留在臉書上的年輕人也愈來愈少用臉書,他們登入次數更少,在平台上停留的時間也更短。同時,剛過8歲的兒童甚至可能只知Instagram,但完全沒有用過Instagram的母公司臉書的服務。
 
eMarketer估計Snapchat美國地區每月用戶為7920萬,比去年成長25.8%,其中18到24歲上修幅度最大。20來歲用戶群組也增加了19.2%。Instgram方面,eMarketer估計它的美國用戶成長23.8%來到8550萬,其中12歲以下及12到17歲用戶群組,分別比去年增加19%及8.8%。
 
分析師表示,還好臉書持有Instagram,讓廣告主得以在年輕用戶前曝光。然而雖然以美國用戶數而言,Instagram超過Snapchat,但在12到17歲,以及18到24歲的年輕用戶群中,Snapchat已經打敗Instagram。事實上,根據分析機構數字,Snapchat美國用戶數成長超過4成,而在這兩個群組中,今年Snapchat用戶更是首度超越Intagram及臉書。
 
在英國市場方面,Instagram每月用戶為1670萬,比去年成長34.8%,Snapchat也不弱,成長了21.1%來到1400萬。臉書則有3250萬。而和美國市場類似,青少年及年輕成人用戶雙雙萎縮,流向了Snapchat和Instagram。

 


挾教育市場大賣氣勢,Google企業版Chrome OS來了,內建VMware和微軟AD

$
0
0

Google周二推出專為企業用戶設計的作業系統Chrome Enterprise,並整合了VMware及Microsoft Active Directory等多項企業服務。
 
Chrome OS 自2009年推出後,頗受教育市場歡迎,此外也透過Chromebook、共享Chrome裝置、電子告示或零售業kiosk等賣入企業市場,但缺少了企業所需的管理及整合企業環境的能力,為此Google推出了Chrome Enterprise。
 
和Chrome OS相較,除了Google Play、印表機服務、安全更新、虛擬化及遠端桌面等功能外,Chrome Enterprise還多了Android企業應用市集Managed Google Play、印表機管理、單一簽入、資料防竊軟體、24x7企業支援服務以及第三方軟體如VMWare 身份識別與行動管理軟體Workspace ONE及微軟Active Directory等,並針對運輸及零售業設計雲端車隊管理及Kiosk模式等。
 
配合Google的企業應用套件G Suite,搭載Chrome Enterprise的Chromebook將有助於Google進一步打入企業市場。Chrome Enterprise授權費用為每台裝置50美元。

 

2千萬行開源專案為何用微服務,OpenStack工程副總裁談微服務架構難題

$
0
0

開源IaaS OpenStack在今年高峰會上,OpenStack基金會營運長Mark Collier就強調組合式開放基礎架構與原生雲端應用的重要性,重新定位OpenStack,擺脫過去只是提供VM運算服務開源IaaS的既定印象,更要升級變成綜合各類開源元件的創意平臺。

這樣的架構新主張,其實與微服務所強調雲端原生、元件可重複性等特性不謀而合。架構日漸複雜的OpenStack,已從最基本的運算、網路及儲存元件向外發展,推出更多樣化的功能模組,支援大數據、容器調度及機器學習等應用。而OpenStack本身就是個複雜結構的應用程式,也導入了微服務開發的概念,由許多功能相異、各自可獨立水平擴充的服務。而這些模組再往下劃分,亦是由更基本的元件組成,彼此可以互相調度、溝通。

目前OpenStack基金會在開放原始碼平臺GitHub專頁中,其管理的專案儲存庫超過1,500個,從2010年誕生至今7年,程式碼規模已經超過2千萬行,背後支援OpenStack專案的企業也有666家。在正式環境導入OpenStack專案的組織,除了知名企業PayPal、Walmart及福斯汽車外,也不乏公立機關如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及英國稅務海關總署。

主導OpenStack技術發展走向的OpenStack基金會工程副總裁Thierry Carrez,分別在基金會內擔任過工程總監、技術委員會主席。在進入OpenStack基金會前,除了任職輪胎大廠固特異IT經理,更在Linux作業系統廠商Canonical擔任Ubuntu伺服器團隊技術總監。我們也訪問了Thierry Carrez,請他分享究竟OpenStack的專案開發如何導入微服務,以及他對微服務的看法。

 Q  企業要如何利用微服務進行架構轉型?

 A  導入雲端科技只是一部分,轉型還包含了企業文化的改變,不單只有技術而已。像保險、銀行業內部有許多老舊IT系統,但這些系統不能停止運作,例如薪資系統、報稅系統,它們由一層一層規則所堆疊,還有一堆例外條件要處理,全部替換除了技術上困難,成本也很高。

因為金融業是高度管制的行業,某家法國銀行利用OpenStack,一併整合新舊IT系統,除了能存取大型主機應用程式,也可以連接外部的雲端服務。如此一來,不僅讓既有內部IT架構維持完整,也不需要改變現有的網路、資安架構。在微服務轉型上,我們看見企業會保有老舊的單套式(Monolithic)系統,同時利用微服務建構新興網頁應用程式,並且讓兩方建立溝通。單套式架構未必需要很敏捷,因為它太老舊,很難釐清該系統的運作方式,只有推新服務才很講求速度。因此,前端系統往往是最先支援雲端技術。

 Q  未來OpenStack也會擁抱微服務或雲端原生的IT架構嗎?

 A  OpenStack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應用程式,由許多不同的服務組合成,像是Nova(運算)、Neutron(網路)、Cinder(儲存),各自也可以水平擴充。而這些模組,也是由許多可互相溝通的小元件組成,彼此可以互相調度。

所以,OpenStack本身就是一個微服務架構,也因此,可使用一些容器調度工具如Kubernetes調度這些服務。

現今有些企業想要讓這些元件在非OpenStack環境執行,例如,讓Cinder、Neutron、Keystone等元件在Kubernetes環境執行,所以OpenStack基金會也必須提高這些模組在基礎架構層中的可重複使用性。

談到雲端原生應用程式的開發,OpenStack的目標是給予開發者多重選擇,例如使用VM、容器交付服務,或是支援Kubernetes、Mesos等容器調度框架,讓企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技術。

就如OpenStack基金會營運長Mark Collier所說,OpenStack是開放基礎架構,新興技術會不停地推出,OpenStack必須支援不同的技術,才能滿足應用程式開發者。例如,當今容器技術的使用需求火熱,但是未來可能又朝Unikernel、Microkernel發展。

 Q  OpenStack專案開發也有導入微服務架構的想法?

 A  沒錯,OpenStack的專案開發都有導入微服務的想法。不過我們也有碰上一些困難。舉例來說,要讓OpenStack雲運作,必須要有資料庫、訊息佇列(Message Queue)這些基本服務。但是如果要想擴大規模或調度分散式服務,這些元件的功能還不足提供某些功能,像是跨節點的網路路由任務。因此,OpenStack需要一些元件,可以負責調度任務,或是橫跨系統執行組態設定。

但是我們發現,OpenStack專案開發犯了重新打造輪子的錯誤,想要重新解決一些他人過去曾碰上的問題。這也讓OpenStack基金會開始思考,如果OpenStack要變成一個雲端原生應用平臺,究竟還缺乏哪些技術。

過去OpenStack基金會並不認為這些事情很重要,但最近我們開始想納入一些開源工具,也把此需求上呈到OpenStack技術委員會。例如,在5月時,OpenStack就決定把ectd整併至其架構中。

透過etcd,Cinder模組有相當大幅度的升級,像是不同的VM可以同時存取一個儲存元件,未來Nova元件也會整合etcd。

 Q  用微服務有什麼代價?

 A  其中一個代價就是複雜度。以單套式架構而言,當所有系統都部署在同一個資料中心時,開發者很清楚系統的運作機制。但是微服務是由許多互相溝通、彼此牽連的服務組合而成。

雖然微服務讓開發單一元件更簡單,但是開發者最終得面對一個極其複雜的IT系統。因此,必須要有一個監控平臺或機制處理複雜度的挑戰。以自身經驗出發,我以前相當熟悉網路架構的機制,但現在Neutron模組變得非常複雜,連我也必須很努力,才能弄清楚它的運作。

複雜度的挑戰永遠都在,分散式系統的本質就是如此。現在也陸續有開源專案在解決這些問題,像是Kubernetes除了可以調度、部署微服務外,也能讓它們水平擴充。但我認為,現在還需要一個應用程式層,用於除錯、分析及監控這些微服務應用程式的運作。因此,有些組織會選擇一併使用單套式及微服務,因為它們知道單套式架構結構簡單帶來的好處,但同時,這些企業也想有能力建置各類功能單一的元件,用於架構複雜的微服務應用程式。

 Q  OpenStack跟其他微服務平臺定位上的差異?

 A  以OpenStack的角度出發,開發者永遠都需要IaaS,相比其他人比較專注於應用程式開發者,OpenStack的定位是基礎架構提供者,以此為基礎,讓應用程式開發者可以架構其他解決方案。

OpenStack並不會與Kubernetes或OpenShift競爭。反之,這些廠商也不想與我們競爭,因為它們並非鎖定解決基礎架構的問題。例如,Kubernetes的運作,仍然得靠公有雲AWS、Google等,或是私有基礎架構VMware或OpenStack。

因此,OpenStack的任務在於,簡化Kubernetes在OpenStack上部署的困難,讓開發者進一步能打造機器學習應用程式、無伺服器平臺,或是利用容器建立多租戶架構。

 Q  微服務有什麼好處?

 A  微服務的主要好處是讓開發者自行決定IT架構的規模,無論是大規模部署,或是小規模部署都可以,這是它的重要優點。

開發者也能針對特定服務,獨自水平擴充,或是獨立更新某些系統元件,讓開發流程變得更加敏捷。

不僅如此,微服務也適合用於邊緣運算的小規模應用情境上,讓應用程式可以部署在規格普通的硬體裝置上執行。但邊緣運算應用需要高度客製化的開源軟體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不太可能仰賴VMware、AWS這類廠商的龐大解決方案。所以我認為,OpenStack在邊緣運算有新機會,現在我們也有專門的邊緣運算工作小組在規畫相關事宜。

胎死腹中,微軟宣布放棄Office 365協作服務GigJam

$
0
0

微軟周二(8/22)宣布,將在今年9月22日終止於2015年發表的GigJam協作服務。

當初微軟建立GigJam服務的目的是要方便用戶擷取不同的資源,並讓對的人在正確的時間參與特定事務,舉例來說,GigJam用戶要執行某個任務時,可先自Salesforce或Microsoft Office 365中取得資料,再選擇可與同事分享或協助的部份內容,並邀請特定的同事參與,在一項任務的不同階段都能夠取得不同的資料與協助。

簡言之,GigJam的目的是要在不分享機密資料的前提下讓團隊間的協作更加流暢。然而,GigJam從2015年發表迄今都處於預覽狀態,從未成為正式版。

儘管有不少人覺得此一用來建立非結構化工作流程的GigJam服務很有趣,但微軟表示,經過仔細的考慮之後,決定在9月22日關閉GigJam,也會把自GigJam學習到的經驗應用在未來的產品中。

沒更新不能飛,DJI釋出強制性安全更新,否則就要禁飛

$
0
0

中國無人機製造商DJI於本周一(8/21)釋出Spark掌上型無人機的韌體更新,並宣布若在9月1日前沒有升級,Spark就會被禁飛。

此次Spark的韌體更新主要改善了該無人機的電池管理系統,優化飛行時的供電性能,此外,還新增了對DJI Goggles飛行眼鏡的支援,以及最佳化起飛後的飛行穩定性,也提高「一鍵短片」功能控制航拍器的準確性,加強對遙控器的相容性等。

DJI表示,Spark用戶可透過DJI GO 4行動程式或DJI Assistant 2桌面程式升級韌體,為了提高飛行安全及產品的可靠性,若在9月1日以前未更新,Spark將會無法起飛。

DJI向來注重無人機的飛行安全且服膺各種規則,在美國法院今年5月因權限問題判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的無人機註冊規定是違法時,DJI還替FAA說項,表示無人機註冊服務制定了責任歸屬也教育了無人機的操作者,呼籲美國應解決阻礙此一規定的法令問題。

AI專家連署請求聯合國禁止開發殺手機器人

$
0
0

有來自26個國家的116名機器人或人工智慧(AI)公司的創辦人本周一(8/21)共同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以要求聯合國(UN)儘快解決自主性致命武器(或稱殺手機器人)的問題,同時禁止國際間使用這些AI武器。

這封信件指稱,一旦開發了自主性致命武器,它們將帶來規模空前的武裝衝突,且蔓延速度也將超乎人們所能理解的。這些殺手機器人可能成為極其可怕的武器,讓獨裁者或恐怖份子用來對抗無辜的民眾,或是作為其他不良用途,這個藩朵拉的盒子一旦被打開,就很難再關上,因此呼籲聯合國應該要採取行動來保護所有人。

該信件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為雪梨新南威爾士大學的AI教授Toby Walsh,,他說,幾乎每種科技都有正反面用途,AI也不例外,它能協助解決現今社會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像是不平等、貧窮、氣候變遷或全球金融危機,但同樣也可被應用在自主性武器或工業戰爭。

Walsh認為,自主性武器是個非常真實的威脅,開發相關系統將是不明智也不道德的,應該在國際上禁止。

在這份公開信上署名的還有Tesla創辦人Elon Musk、DeepMind共同創辦人Mustafa Suleyman、Universal Robotics創辦人Esben Østergaard、打造Pepper機器人的Aldebaran Robotics創辦人Jerome Monceaux,並於近日展開的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JCAI)上發表。

Walmart等9大跨國零售業者與IBM結盟,聯手打造區塊鏈食品供應鏈

$
0
0

IBM於本周二(8/22)宣布,將與9大全球零售業與食品業者合作開發區塊鏈於食品供應鏈上的應用,參與此一合作案的業者涵蓋了Walmart、Dole、Driscoll’s、Golden State Foods、Kroger、McCormick and Company、McLane Company、Nestlé、Tyson Foods與Unilever,將共同推動區塊鏈成為食品生態體系的可用技術,並探索其他的新應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每年都有1/10的人口因為食物污染而生病,而諸如交叉污染、食物傳播疾病的蔓延、不必要的浪費,以及召回食物的經濟成本等食安問題則因缺乏資訊存取與追溯能力而更加嚴重。要辨識正確的污染源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可能造成疾病惡化、損失擴大或產品的浪費。

IBM表示,由於區塊鏈替所有交易建立了可靠的環境,因此非常適合協助解決上述挑戰。它讓位於全球食品供應鏈上的農夫、供應商、加工業者、經銷商、零售商、監管機構與消費者都能存取有關食品來源與狀態的可靠資訊,也能快速追蹤受污染食品的來源,儘速將有問題的食品下架,阻止疾病的蔓延。

Walmart過去已與IBM合作在美國及中國進行許多實驗,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追蹤一項產品在每個供應鏈階段的資訊,只要幾秒鐘就能得知產品從田裡到架上的過程,過去這樣的流程追蹤可能要花上幾天甚至是幾周。

美國第三大零售業者Kroger副總裁Howard Popoola表示,食品安全並不是一項競爭優勢,它對食品公司或零售業者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供應鏈的透明化與追溯性將造福所有消費者。

15億用戶天氣預報服務AccuWeather出包,iOS版App偷傳用戶位置給廣告商

$
0
0

資安研究人員Will Strafach周一(8/21)披露,iOS上的天氣程式AccuWeather將使用者授權存取的坐標資料傳給了一家行動位置暨廣告研究公司Reveal Mobile,涉嫌侵犯使用者的隱私。AccuWeather也發表聲明澄清,他們沒有意識到,在iOS版本內嵌的Reveal 廣告SDK中,會儲存了用戶位置資料,也緊急先移除 Reveal廣告SDK,直到修復問題前不再使用。

使用者在安裝AccuWeather時,該程式會詢問使用者是否賦予存取位置的權限,以發送惡劣天氣警告、提供重大更新,也能加快程式啟動速度。

不過,Strafach發現,該程式卻將所蒐集的裝置資訊傳送給Reveal Mobile,包括精確的GPS坐標、Wi-Fi路由器的名稱與BSSID服務設定識別碼,以及裝置上的藍牙有否開啟。且就算使用者拒絕分享GPS坐標,AccuWeather依然會將Wi-Fi與藍牙資訊傳給Reveal Mobile。

2015年設立的Reveal Mobile宣稱可將行動位置訊號變成高價值的客戶群,以創造更多的行動營收,迄今已吸引了新聞、天氣、運動與生活風格等數百個行動程式客戶,協助它們利用位置資訊提供在地內容或建立目標族群。此外,Reveal Mobile還基於使用者的位置,提供目標式廣告服務。

在遭到Strafach指控之後,Reveal Mobile即發表聲明,強調該公司非常重視使用者的隱私,所蒐集的資料都是匿名的,並將他們分成不同的類別,例如喝咖啡的人或是愛購物的人,且並不允許任何人取得個別裝置的位置資訊。

Reveal Mobile亦立即更新了SDK,以在使用者拒絕分享位置資訊時不再傳送任何可推測使用者位置的資料。

Reveal Mobile的聲明仍未解除Strafach的疑慮,因為AccuWeather的隱私政策中並未提及會將所蒐集的位置資訊作為廣告之用。


Igexin行動廣告SDK暗藏惡意程式下載功能

$
0
0

行動程式開發人員要嵌入廣告SDK時可能要更加小心了,行動資安業者Lookout在本周指出,中國製的Igexin行動廣告SDK的某些版本含有惡意外掛程式下載功能,可能危及行動用戶的隱私,且Google Play上就有超過500款行動程式採用了Igexin。

迄今Lookout發現有超過500款程式採用了Igexin廣告SDK,程式種類包羅萬象,涵蓋針對青少年的遊戲程式、天氣程式、網路廣播程式、照片編輯程式、教育程式、旅遊程式及錄影程式等,這些程式的下載次數超過1億次。

不過,並非所有的Igexin廣告SDK都含有惡意功能,那些惡意版本都含有一個外掛框架,允許客戶端載入任何程式,因受到Android權限系統的限制,目前Lookout所觀察到的惡意外掛最嚴重的就是竊取裝置的通話紀錄,包括通話時間、對方的電話號碼,以及通話狀態。

Lookout指出,有愈來愈多的惡意程式作者先以無害程式上架,再自遠端伺服器下載惡意程式,然而,Igexin的例子有些獨特,因為這些程式開發人員並沒有打造惡意功能,也無從控制這些惡意功能,甚至不知惡意功能的存在,他們只是採用了含有惡意功能的SDK,所有的侵入性活動都是由Igexin所掌控的伺服器負責操控。

也因此,Lookout並沒有列出被感染的程式名單,而Google則是在接到Lookout的通知後移除了遭到惡意SDK波及的程式。

至於Igexin中文名稱為「個信」,為中國每日互動網路旗下的產品之一,主要提供行動網路的目標式廣告服務,迄今尚未回應Lookout的研究。

微軟揭露深度學習加速平臺專案Brainwave,用FPGA架構加速AI運算效能

$
0
0

微軟於本周二(8/22)在Hot Chips高效能晶片研討會上,揭露深度學習加速硬體平臺專案Brainwave,目的為即時人工智慧(AI)運算,讓系統能以超低延遲,在接收到要求指令的同時能夠快速處理。同時,Brainwave硬體平臺也提升了機器學習在雲端環境的運算效能。

Brainwave硬體平臺主要由3層架構所組成,包含了高效能的分散式系統架構、搭載深度神經網路(DNN)引擎的現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運算架構,以及用在訓練模型低摩擦部署(Low-Friction Deployment)的編譯器和Runtime。

而Brainwave採用了英特爾(Intel)具備FPGA加速運算能力的Stratix 10處理器,能夠維持39.5 Teraflops(每秒1兆次浮點運算)的運算速度,且不必批次處理。Brainwave更以龐大的GRU模型運作,微軟聲稱,比Resnet-50深度學習模型的執行效能高5倍

另外,微軟也在FPGA運算架構上整合了深度神經網路(DNN)引擎,這樣的架構能降低延遲,且FPGA架構處理要求的速度能達到網路串流接收請求的速度一樣快。

除此之外,微軟也在Brainwave內建了支援熱門深度學習框架的軟體堆疊,包含了微軟的認知工具包(Cognitive Toolkit)、Google的AI平臺Tensorflow等。

根據微軟官網,目前,微軟正在建置Brainwave硬體平臺至Azure,未來將提供Azure用戶雲端即時AI運算服務。

 

AMD聯手百度、騰訊等中國網路業者,助EPYC處理器搶攻超大型資料中心市場

$
0
0

AMD在6月於美國奧斯汀正式推出最高32核心的EPYC伺服器專用處理器後,本周三於中國舉辦技術高峰會,向廣大的中國市場介紹命名為「霄龍」的EYPC處理器,通過與超大型資料中心及相關夥伴的合作,加速重返伺服器市場。

這次EPYC處理器包括7000系列共12款處理器,採用Zen多核心架構及14奈米製程,涵蓋單路與2路伺服器,內建核心數從8核心、16核心到EPYC 7601的32核心、64執行緒,支援8通道DDR4 2666記憶體、128條PCIe 3.0通道,運行時脈最高可達3.2GHz。

以採用EPYC 7601的2路伺服器為例,相較於Opteron 6300系列處理器,在整數運算效能上提昇3.8倍,浮點運算效能提昇了4.1倍,記憶體頻寬也增加了3.9倍。不僅比自家前代處理器性能提高,AMD強調效能優於競爭對手英特爾的Xeon E5 V4,EPYC處理器可支援2TB記憶體,記憶體容量較對手增加超過30%,記憶體頻寬可達170.7GB/s。

EPYC處理器價位最低不到500美元,最高的EPYC 7601為4200美元,以性價比挑戰英特爾Xeon E5 V4處理器。

AMD展現長期經營伺服器市場的決心,揭露EPYC未來三年的發展藍圖,除了今年代號Naples的EPYC處理器外,未來還有採用7奈米製程的Rome,以及更先進製程採用Zen 3核心的Milan:

6月AMD已宣佈將和緯創、英業達、技嘉、華碩、中國曙光(Sugon)、泰安(Tyan)、聯想、Dell EMC、宏碁、Supermicro等ODM、OEM業者合作,攜手合作夥伴為重返伺服器市場作好準備,現在已有10多款支援EPYC的主機板、30多款伺服器產品將陸續推出,此外,也宣佈和微軟Azure、百度合作,搶攻超大資料中心市場。

而在本周中國北京的EPYC技術峰會上,除展示上述OEM與ODM業者的產品及解決方案,AMD特別宣佈和百度、騰訊、京東三家大型網路公司合作,在上市之前便先與三家業者合作測試,以評估單路及2路EPYC伺服器在各方面的效能表現,百度、騰訊、京東預計在下半年開始部署EPYC伺服器,為AMD重返伺服器市場帶來好的開始。

AMD全球副總裁兼企業解決方案總經理Scott Aylor(下圖左)表示,AMD在EPYC處理器設計之初,便與超大型資料中心業者的合作,依超大型資料中心業者在工作負載、高效能儲存、密度需求,不斷發展合作,以提供有差異化的解決方案。不僅在產品層面,AMD與超大型資料中心業者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未來就EPYC的藍圖不斷擴展。

Scott指出超大型資料中心部署EPYC,先從小量的測試、評估開始,AMD對EPYC未來發展的承諾,例如下一代EPYC代號為Rome,將採用7奈米製程,內建Zen 2核心,預計2020年推出的Milan將採用Zen 3核心,這些長期的發展藍圖及承諾,相信超大型資料中心進行大量部署只是時間問題。

AMD企業解決方案全球銷售副總裁Steve Longoria(上圖右)補充表示,對AMD而言,大中華區為相當重要的戰略市場,AMD希望透過加強夥伴關係強化對大中華地區市場的經營。其中和大型資料中心業者的合作,AMD和超大型資料中心業者測試,評估儲存、總持有成本,協助業者評估單路或2路伺服器的部署效益,建立合作關係。

除了EPYC在大型資料中心開疆闢土,在中國的峰會上還宣佈將和百度合作成立百度AMD GPU技術聯合實驗室。這幾年AI興起,百度積極發展人工智慧相關技術,雙方成立實驗室以在人工智慧上進行深度合作。

AMD在伺服器市場曾極盛一時,一度拿下近兩成的市佔率,威脅英特爾在資料中心市場的地位,然而因處理器良率、產品延遲上市,加上策略改變,市佔不斷縮小,使得AMD在伺服器市場上的能見度大減,此次藉由EPYC重返伺服器市場,AMD是否為自己訂下成長目標?

對此,Scott坦言回到伺服器市場需要很多的時間,需要歷經好幾代的EPYC處理器經營,AMD很難定定下明確的市場目標,但開發EPYC處理器絕非只是當個無名小卒,而是希望在市場上當個有意義的存在,儘管可能要花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達成, AMD對EPYC處理器的未來表現還是樂觀以待。

在AMD發表EPYC處理器,宣示重返市場挑戰英特爾後,英特爾也在7月中發表了新一代的Xeon Scalable處理器,最高28核心、56執行緒。對於英特爾最新Xeon處理器帶來的挑戰,AMD仍對EPYC處理器在記憶體、I/O、安全上的競爭優勢保持樂觀的看法。

此次推出的EPYC處理器,涵蓋2路及單路伺服器,其中在佔市佔8成的主流2路伺服器強調更多的核心、記憶體頻寬及I/Ol效能,而在單路伺服器上則強調記憶體頻寬及容量不需妥協。在中國EPYC技術峰會現場展示了華碩、技嘉、英業達、緯創等合作夥伴開發的EPYC伺服器、主機板等產品。

下圖為英業達單路2U伺服器,EPYC處理器最高提供32個核心,搭配4張GPU,適合虛擬桌面、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應用。

另一款2路伺服器主機板:

【2017年新興儲存應用現況:快閃儲存與雲端儲存】臺灣企業新興儲存應用潮即將爆發

$
0
0

iThome

雖然這幾年來儲存業界推出的創新應用架構層出不窮,從儲存虛擬化、軟體定義儲存、超融合、全快閃,到雲端儲存等,但臺灣企業目前對這些新興架構的應用相當有限。

儘管現狀保守,但不代表臺灣企業對新興儲存技術不感興趣,我們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有多達5~6成的企業有意在未來1~3年內,導入全快閃、軟體定義、超融合或雲端等新一代的儲存架構,反之,對於SAN與NAS等傳統儲存的投資將會逐步減少,從而形成一波從傳統架構過渡到新興架構的轉型潮。

這裡我們將以兩種影響力最大的新興儲存架構—快閃儲存與雲端儲存—為焦點,進一步檢視臺灣企業對新興儲存應用的態度與策略。

就目前而言,快閃與雲端儲存占企業儲存容量的比重分別只有6.9%與9%,這是個很小的比例,不過預期兩者的比重將會迅速提高,在未來1、2年內以50%~60%的比例高速成長,2年後都將成長到占企業儲存容量的20%以上,成為企業儲存架構中的重要角色。

已開始普及的快閃儲存應用

進一步對照我們這次關於企業儲存架構的調查,可以發現雖然目前快閃儲存占企業儲存容量的比例只有6.9%,但已導入的企業比例已經不低。

快閃儲存可以有多種部署與使用方式,從安裝在伺服器內的PCIe板卡、DIMM模組,到安裝在外接式儲存設備中的SSD等,其中外接式儲存設備又分為全面安裝SSD的全快閃陣列,以及混用SSD與硬碟的混合陣列等類型。在我們的調查中,在這些部署方式,最普遍的是外接部署的混合儲存陣列,其次是部署在伺服器中的PCIe SSD,再來則是外接的全快閃儲存陣列。

而以導入的企業比例來說,儘管目前導入全快閃儲存陣列的企業只有11.6%,但採用混合儲存陣列的企業已有23.3%,兩個合起來看,目前的快閃儲存應用比例已經算不低,但容量的比重卻只占6.9%,突顯了快閃儲存屬於「使用普遍,但應用的容量少」特性,目前仍然是以供少數關鍵應用使用為主。

即將滲透所有應用面向的雲端儲存

類似的,我們的調查中,目前已有19.5%的企業導入雲端儲存,比例也不算低,但雲端儲存的容量比重只有9%,同樣也有著「使用普遍,但應用的容量有限」特點。不過雲端儲存的應用面向和快閃儲存完全不同,是以備份、備援、檔案共享與測試開發等非生產關鍵應用為主。

3成5企業靠雲端儲存因應超大容量需求

隨著網路基礎建設的持續完善,將各式各樣的IT應用轉移到雲端上,藉以減輕本地端系統建置與管理負擔,已經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潮流,儲存應用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的公有雲儲存服務已經相當成熟,從充當共享檔案儲存空間的雲端網路磁碟,到配合雲端運算平臺虛擬機器(執行個體)使用的區塊型與檔案型雲端儲存服務,到供備份或大容量長期儲存應用的備份、歸檔型雲端儲存服務,幾乎已經可以涵蓋傳統企業儲存應用的所有範圍。

事實上,我們這次的調查結果也顯示,當企業需要更大容量的空間時,除了建置新的儲存陣列、為儲存陣列換用更大容量硬碟等老辦法之外,使用低管理負擔的雲端儲存空間,已成為企業擴展儲存容量的主要選擇之一。

當企業需要更大的儲存容量時,除了採購新的儲存陣列、使用更大容量硬碟等老辦法外,採用雲端儲存也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解決手段。

快閃儲存迅速進入企業,3年後過半臺灣企業要用

基於NAND Flash記憶體的快閃儲存技術,可說是近年來影響力最深遠的一項儲存創新,讓儲存應用一舉擺脫傳統磁碟的效能瓶頸,為企業儲存帶來目前還沒有看到止盡的效能與容量密度成長。

而藉由快閃儲存技術,也給企業儲存應用帶來全快閃儲存、SSD+硬碟混合儲存、SSD快取、PCIe直連存取等全新的產品與技術類型,大幅改變了傳統的企業儲存應用生態。

如果廣義來看所有的快閃儲存應用,臺灣企業目前導入快閃儲存的比例其實已經不低,採用全快閃儲存陣列的企業雖然只占11.6%,但採用SSD+傳統硬碟的混合陣列則已經有23.3%。

若將時間拉長到3年以後,則預期引進全快閃儲存陣列的企業比例將大幅提高到50.2%,至於採用SSD+硬碟混合儲存陣列的比例更將提高到64.2%,也就是說,屆時超過一半以上的企業,都會以不同的型式導入快閃儲存。

兼顧成本與效能,4成企業偏愛混合式儲存架構

快閃記憶體可以有多種部署方式,從安裝在伺服器內的PCIe板卡、DIMM模組,到安裝在外接式儲存設備中的SSD等,其中外接式儲存設備又分為全面安裝SSD的全快閃陣列,以及混用SSD與硬碟的混合陣列等類型。

直接安裝在伺服器內的PCIe SSD有低延遲的優點,而部署在外接儲存陣列內的SSD則有便於資源共享與統一管理的優點。

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目前部署了快閃儲存的企業,有將近4成都是選擇於外接的混合式儲存陣列,相較下全快閃儲存陣列的比重只有15%,顯示企業用戶偏好能兼顧效能與成本的混合式架構。

值得注意的是,部署在伺服器中的PCIe SSD也有將近20%的企業採用,這表示有相當比重的企業,願意以較高的成本,專門為特定關鍵應用伺服器單獨部署高效能快閃儲存,以保障關鍵應用的I/O效能需求。

資料庫和伺服器虛擬化是快閃儲存應用大宗

更高的IOPS與傳輸效能,以及更低的存取延遲,是快閃儲存設備相對於傳統硬碟的最大優勢所在,附帶還有可以更少的裝置滿足效能需求,從而減少空間、電力與空調需求,幫助節省營運成本等優點。

但儘管快閃記憶體的成本正迅速降低中,但單位容量成本相對於硬碟仍屬偏高,目前仍無法普遍部署,而只能用在選定的特定應用上。

我們的調查顯示,如同意料的,多數企業都是選擇為資料庫、ERP、CRM等關鍵應用,優先部署快閃儲存。另外也有相當高比例的企業,把快閃儲存作為解決伺服氣虛擬化、虛擬桌面等應用環境I/O效能瓶頸的方法。另外有少部份用戶也將快閃儲存用在檔案伺服器與大數據分析上,至於其他類型應用,使用快閃儲存的比例就相對低了許多。

總計資料庫是應用快閃儲存比例最高的一種應用,目前引進快閃儲存的企業中,多達40%都是用在這個面向,次之是伺服器虛擬化(34%),另外ERP/CRM、虛擬桌面與檔案伺服器各有10%出頭的應用比例。

檔案共享是企業最普遍雲端儲存用途,比例達3成

現在的雲端儲存服務,已經涵蓋了強調效能的區塊與快閃服務、提供大容量空間的備份、歸檔等冷儲存服務,還有便於存取的網路共享儲存空間等各式各樣的類型,不過其中一些服務,特別是針對生產應用類型服務,大多必須搭配雲端服務供應商的運算平臺服務才能使用,應用限制較多,因此,最普遍的作法,還是使用最方便的共享儲存空間類型的服務。

我們的調查也反映了這一點,在引進雲端儲存的臺灣企業中,最主要都是使用檔案共享型的雲端儲存,占了31%。其次是用於備份與災難備援的備份儲存型雲端儲存,比例為23%,至於直接支援生產應用的雲端儲存則只占12%左右。這個結果也顯示,在臺灣企業的儲存應用中,雲端儲存目前仍是以扮演第二線儲存的角色為主。預期必須等到企業逐漸把應用服務逐漸轉移到雲端運算平臺上之後,配套的生產應用型雲端儲存服務,才能在企業儲存應用中開展起來。

讓資料多一份保險!備份是企業儲存上雲端的主因

相較於傳統儲存,雲端儲存主要優勢在於維運成本與使用彈性兩方面。

由於雲端服務商提供了可直接使用、且能無限擴展的儲存空間,因此減輕了企業的建置與管理負擔,從而可帶來維運成本的節省。另外雲端儲存還有可立即提供空間,以及可按需購買的使用彈性優點。但效能就不是雲端儲存的強項。

而這種成本導向、擴展能力大、但不講求效能的雲端儲存型式,也特別適合用在備份、備援等目的上,利用雲端儲存空間來保存備份複本,或建置備援環境。

我們這次的調查結果顯示,建置備份與異地備援的需求,是臺灣企業導入雲端儲存最主要的目的,其次是成本與管理負擔的考量。至於靈活擴展與按需採購的彈性,則還不是臺灣企業引進雲端儲存的主要考量。

事實上,我們這次的調查結果也顯示,當企業需要更大容量的空間時,除了建置新的儲存陣列、為儲存陣列換用更大容量硬碟等老辦法之外,使用低管理負擔的雲端儲存空間,已成為企業擴展儲存容量的主要選擇之一。

檔案伺服器和測試開發是2大雲端儲存使用需求

雲端儲存適用於不需要高效能的第二線儲存應用, 除了將雲端儲存作為備份與備援的空間外,事實上,所有不講求效能的二線儲存應用,包括檔案共享、網站服務、測試開發、資料分析等,都適合轉移到雲端儲存上。

我們這次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在導入雲端儲存的企業中,用於檔案伺服器、網站伺服器與測試開發等應用的比例都在20%左右,較特別的是有相近比例的企業也將雲端儲存用於資料庫。我們可以預期這個比例日後將會逐漸提高,最終雲端儲存將會成為所有第二線儲存最主要的應用環境。

除了不講求效能的第二線應用外,事實上,目前已經出現了效能取向、且結合了快閃儲存裝置的高效能型雲端儲存服務,可以支援高I/O效能需求的第一線生產與高交易類型應用,但必須配合雲端服務商的虛擬化平臺使用,需待企業把高I/O效能應用也轉到雲端平臺,才能使用這些高效能型雲端儲存。

Google、Walmart合推語音購物服務

$
0
0

為抵抗共同敵人Amazon,Google與零售業巨人Walmart周三宣佈讓消費者可以透過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理購買Walmart的商品。

在這項合作下,從今年9月開始用戶可以透過Google Home裝置聲控指令,或是Google Home app向Walmart下單採購。同時,Walmart簡易補貨(Easy Reorder)服務也將首度與Google當日到貨快遞服務Google Express合作,消費者只要連結Walmart帳號與Google Express app即可啟動語音購物。

推出數年的Google Express向消費者收取每月10美元或每年95美元會員費,可供Target、Costco、Walgreens、Staples及Toys R Us等零售品牌送貨服務。Walmart之前則是一直獨力就能提供送貨服務。而在本次合作下,消費者只要在Walmart.com下單一定金額以上,就能享有Google Express免運費服務,而且也無需再支付會員費。

Walmart並計畫明年開始全美4,700家門市將提供進一步服務,包括門市提貨享折扣,或是提供語音採購生鮮食品等。

兩家科技及零售業的巨人希望能藉此對抗Amazon。Amazon讓Echo用戶可以透過語音直接在其電子商務網站上下單,最快1小時內就能拿到貨,Amazon Prime會員還能免運費。Amazon近日買下生鮮食品通路Whole Food,直接挑戰實體零售業者。最近Amazon推出名為Instant Pickup的服務,消費者上網下單購買特定的商品,走到附近自助提貨點,最快2分鐘商品就到手。

Viewing all 317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