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17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臉書可能正在策畫視訊裝置Aloha

$
0
0

臉書周四向Techcrunch及Business Insider等媒體證實,臉書老將Andrew Bosworth將出掌消費硬體開發部門如Building 8和Oculus,可能策畫類似Amazon Echo Show的視訊通話裝置Aloha。

臉書行銷長Mike Schroepfer最近於內部公佈新一波人事命令。臉書官方證實指出,臉書將對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消費者硬體長期投資。該公司相信這些新科技具有極大潛力以嶄新方式將世界更緊密結合,而臉書也已以強大的領導班子在各領域建構堅強團隊。

Andrew Bosworth自2006年加入臉書,最近的職務為廣告暨業務平台部門副總裁。此外由Google再轉進小米的Hugo Barra也投效臉書負責VR部門,他與同樣來自Google、負責Building 8的Regina Dugan都將向Bosworth報告。

至於臉書將開發何種消費硬體,可能包括專案代號為Aloha的視訊通話裝置。Business Insider引述消息來源報導Aloha類似Amazon Echo Show具備廣角攝影機、麥克風、喇叭,也具備人臉辨識能力。

消息人士指出,為避免監視的隱私爭議,臉書將Aloha定位為家中長者和家屬家中溝通的工具。據傳Aloha已在臉書員工家中測試數個月,預定2018年5月上市,初步訂價499美元。

其他傳說中Building 8部門正在研發的產品包括類似Echo的智慧喇叭、智慧眼鏡及具感測能力的項鍊。


三星發表6.3吋的Galaxy Note8,下個月中出貨

$
0
0

不畏前一代Galaxy Note7所帶來的電池爆燃與全面回收事件的衝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於本周三(8/23)發表同一系列的新一代產品Galaxy Note8平板手機,它採用更大的6.3吋螢幕,並加強觸控筆S Pen的功能,三星更在官網新聞稿上以觸控筆指標取代了傳統的滑鼠指標。

Galaxy Note平板手機系列過去所採用的最大螢幕尺寸為5.7吋,6.3吋的Galaxy Note8代表它有更大的讀寫空間,螢幕解析度為2960x1440;它配備兩個1200萬畫素的後方相機,以及一個800萬畫素的前方相機;搭載基於10奈米製程的4核心應用處理器;內建6GB記憶體;支援虹膜辨識、指紋辨識、臉部辨識、圖形、密碼與PIN碼等身分認證機制;採用Android 7.1.1,並首度嵌入三星所開發的Bixby語音數位助理。

其中,兩個後方相機分別為廣角鏡與長鏡頭,皆擁有光學圖像穩定功能,具備2倍光學變焦與10倍數位變焦能力。三星說明,採用雙相機的好處是當使用者拍攝時,系統會結合兩個相機所拍攝的影像並產生具有遠景深的高品質照片。另外,也能藉由Live Focus功能調整照片的模糊效果。

一直是Galaxy Note賣點之一的S Pen結合了新的Live Message功能,改善螢幕關閉時的備忘錄能力,也增強翻譯功能。它可在使用者以Live Message聊天時,於照片中手寫動態訊息、嵌入表情符號或是使用其他特效。就算在螢幕關閉時也能輸入備忘錄,最多可輸入100頁。現在的S Pen翻譯功能則可支援71種語言的翻譯,還能翻譯整段句子。

此外,不論是Galaxy Note8或S Pen都具備IP68等級的防塵與防水功能,意謂著這兩項裝置皆可完全防塵,且可長時間浸在水深超過1米的地方。

有了Galaxy Note7的前車之鑑,三星也特別強調Galaxy Note8電池的安全性,聲稱它通過了迄今產業最嚴格的8項電池安全檢測。

Galaxy Note8有黑色 、灰色、金色及深藍色等4種顏色可供選擇,預計於今年9月中開始出貨,目前三星尚未公布確切的價格與電信合作夥伴。

兩款惡意程式逃過Google Play的安全掃描

$
0
0

鎖定應用程式安全的Securify及雲端資安業者Zscaler本周二(8/22)不約而同地揭露了現身於Google Play的兩款惡意程式—《Earn Real Money Gift cards》與《Bubble Shooter Wild Life》。

Zscaler的Android安全研究人員Gaurav Shinde表示,該公司每天都會追蹤行動惡意程式,周一(8/21)收到一個特別的警告,因為這個惡意程式出現在Google Play上。

Google Play為Android平台的官方程式市集,採用了多重的安全機制來過濾惡意程式,也被視為是最安全的Android市集,根據Google所出版的2016年Android安全報告,在Google Play上下載到潛在有害程式的機率只有其他Android市集的1/10。

Zscaler所發現的惡意程式為《Earn Real Money Gift cards》,表面上是一款用來賺取Google Play、Amazon或PayPal禮券的程式,實際上卻屬於BankBot金融木馬家族,可在使用者開啟銀行或社交網路程式時偽造登入介面,以竊取使用者的登入憑證。

在確認《Earn Real Money Gift cards》是支木馬後,Zscaler進一步檢查該程式作者在Google Play上上架的另一程式《Bubble Shooter Wild Life》,赫然發現它也是惡意程式。

偽裝成休閒遊戲的《Bubble Shooter Wild Life》實為一支下載木馬,它濫用了Android平台用來協助殘障人士的輔助服務(Accessibility Service),未經使用者同意即可安裝其他程式。

Shinde說,過去也有一些惡意程式可逃過Google Play的安全掃瞄,但通常是藉由模糊的程式碼或延遲發作時間來閃避偵測,濫用輔助服務來載入其他程式則屬首見。

值得慶幸的是,這兩款程式在Google Play上的下載次數尚未超過5000次,受害人數不算多,而Google本周在接到通知後已將它們移除。

資安業者揭露電子郵件攻擊手法Ropemaker,從遠端就能竄改郵件內容

$
0
0

英國的電子郵件管理業者Mimecast本周揭露了一項新的Ropemaker郵件攻擊手法,允許駭客自遠端變更使用者已收到的郵件內容,例如以惡意連結置換原本的連結,或是竄改郵件中的文字。

Ropemaker為Remotely Originated Post-delivery Email Manipulation Attacks Keeping Email Risky的縮寫,它攻擊的不是傳送中的郵件,而是已寄送到使用者信箱中的郵件,利用的是串接樣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HTML與超連結等網路技術。

Mimecast解釋,Ropemaker利用了CSS可分離內容與格式的特性,一個CSS檔案可能存放在本地端或是遠端,想像若有駭客傳送一個基於遠端CSS的郵件到受害者信箱中,原本的信件內容是無害的,已通過郵件或企業的安全檢測,但卻可在郵件抵達之後,藉由遠端CSS改變郵件所呈現的內容。

Mimecast展示了兩種皆是利用遠端CSS展開攻擊的方法,其中的Switch Exploit是直接置換了郵件中的連結,另一個Matrix Exploit則是在郵件中嵌入ASCII碼,再利用遠端的CSS來控制受害者可於郵件中見到的內容,後者因未任何連結,因此更難被防堵。

儘管迄今市場上尚未出現Ropemaker攻擊,但Mimecast已證實此一手法可危及大多數受歡迎的電子郵件客戶端與網路電子郵件服務。

2017/8/25更正啟事:攻擊手法正確誤植,正確名稱應為Ropemaker,內文已更正。

Zerodium以50萬美元懸賞行動傳訊的零時差攻擊程式

$
0
0

專門收購零時差漏洞與攻擊程式的Zerodium在本周三(8/23)擴大了收購範圍,以50萬美元懸賞各種行動傳訊程式的遠端攻擊程式與本地權限擴張漏洞,涵蓋SMS/MMS、iMessage、Telegram、WhatsApp、Signal、Facebook、Viber與WeChat,此一價碼僅次於iOS越獄程式。

行動傳訊程式受到Zerodium的青睞並不令人訝異,因為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hink with Google去年的調查,美國用戶最常使用的行動程式即為傳訊程式,之後才是瀏覽器、社交程式與電子郵件程式。

Zerodium本周新增的其他攻擊程式收購類別還包括預設的電子郵件程式、基頻、媒體文件及沙箱逃逸等。其中,針對預設電子郵件程式的遠端攻擊程式與本地權限擴張漏洞同樣享有50萬美元的身價。

迄今Zerodium開價最高的攻擊程式為iOS的遠端越獄,並依據是否需要與使用者互動而有不同的價碼,完全不需互動的越獄程式身價高達150萬美元,需要互動的則為100萬美元。

微軟同意中止在德國強迫升級Windows 10

$
0
0

在被德國消費者保護主管機關控告後,微軟終於同意讓步。周四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Verbraucherzentrale)公佈,微軟同意中止在德國推動Windows 10強制升級的作法。

微軟於2015年中推出Windows 10,即以各種提示或半強迫手段,催促合法Windows 7及8.1版用戶升級,引發種種抱怨,包括強迫下載的檔案塞爆頻寬、導致電腦不穩、以及在未知使用者情況下背景下載6GB到8G的檔案到用戶PC上、在Windows 10內夾帶大量Edge、Cortana及Bing的廣告。微軟甚至被控暗中蒐集電腦的電訊資料。直到今年三月美國還有消費者控告微軟升級Windows 10造成資料及電腦受損。

在2016年初德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也對微軟提出類似的控告。本案並來到了慕尼黑地方法院。經過18個月,微軟終於做出讓步。

該協會宣佈,微軟同意「避免在未獲Windows用戶允許情況下,在其電腦硬碟安裝新作業系統的資料」,微軟的宣佈是數位世界中消費者權利的勝利,但是協會主席Cornelia Tausch仍然對微軟早期以種種「程序上的手段」對案情釐清做出不必要的阻礙,致使調查拖延了1年半表達不滿。

歷經Windows 10推出之初的種種風波,如今微軟已改採統一更新平台(Unified Update Platform, UUP)簡化Windows更新流程,最多可減少35%的檔案下載。同時為減緩更新的衝擊,微軟也實施一年兩次的定期更新時程。今年4月已釋出Creators Update,預計下個月會釋出Fall Creators Update。

Google開始測試App Engine防火牆功能

$
0
0

Google於本周四(8/24)發表專為Google App Engine設計的防火牆(firewall)功能,可用來設定存取網路應用程式的規則。

Google App Engine為一可開發及代管網路應用程式的平台,對於應用程式開發人員或管理員來說,可允許或拒絕特定IP的應用程式存取是項關鍵安全功能,這即是防火牆的主要任務。

因此,現在Google App Engine用戶可建立一個防火牆,只允許來自特定網路或是特定服務的流量,也能封鎖那些具有惡意企圖的流量。例如可在應用程式測試階段僅允許來自企業私有網路的IP位址,亦可調整存取規模。Google還建議Google App Engine用戶應以防火牆作為保護應用程式不受阻斷服務攻擊的主要選項。

目前App Engine的防火牆功能仍屬測試版,尚不適合應用在生產環境中。

【2017年臺灣企業關鍵儲存應用趨勢—虛擬化環境】I/O效能仍是最大痛點,快閃儲存成VM效能新解方

$
0
0

iThome

虛擬化已經成為企業資料中心的主要基礎架構,連帶的,企業儲存環境的建置與相關服務,也逐漸轉為以滿足虛擬化平臺的需求為核心,所有儲存設備從引進、建置設定到日常管理,都必須以為虛擬化平臺服務為目的。

由於虛擬化平臺的集縮運算特性—大量應用程式的運算需求,集中到少數實體主機上承載,因此儲存方面的需求,也和傳統基於實體主機的架構有所不同。

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臺灣企業在虛擬化環境上採用的儲存架構仍相當保守,以主機內含磁碟與外接共享儲存設備為主,兩者都有6成左右的企業使用。目前只有少數企業使用較新穎的叢集儲存與超融合架構。

至於在虛擬化環境儲存應用中,最困擾企業使用者的問題,依舊是VM的I/O效能不足這個老問題。另外,隨著虛擬化應用的擴大與複雜化,VM資源配置的靈活性,漸成企業關注的管理面向。也因此,開始有企業在虛擬化環境採用快閃儲存技術,根據這次調查,在導入快閃儲存陣列的企業,有34.9%都是基於加速伺服器虛擬化的目的,提高虛擬機器I/O效能,也有一成多的企業用快閃儲存陣列來加速虛擬桌面。

VM主機儲存叢集成第三選擇,近3成企業已採用

在虛擬化平臺的儲存架構方面,臺灣企業最普遍使用的是虛擬化主機本身內含的磁碟,這也是最基本且最簡便的一種架構,有超過6成的企業採用。次之的選擇,是以外接式共享儲存設備(SAN或)NAS來提供虛擬平臺的儲存空間,採用這種架構的企業也超過5成。

至於在虛擬化平臺上使用更進階的叢集化儲存架構,包括虛擬平臺內含的儲存叢集架構(如VMware的vSAN或微軟的S2D),或是透過超融合伺服器產品構成的儲存叢集,比例相對就少得多,前者只有28%的企業使用,後者的比例更只有6.6%。

整體來說,臺灣企業在虛擬化平臺上的儲存應用型態仍相當傳統,進階的叢集化儲存架構上的比例仍很低。

就較小的應用規模來說,伺服器主機的本機磁碟就已經能滿足虛擬平臺儲存需求,但如果日後有較高的擴展需求,或是更高的可用性要求,則儲存叢集將是必然的方向,必須透過叢集架構,才能提供足夠的擴展彈性與可用性。

I/O效能不足是VM儲存環境主要痛點

如同意料的,VM的I/O效能不足,是臺灣企業在虛擬化環境中最頭痛的儲存應用問題。

其次的主要問題,則是VM的儲存資源配置問題,包括資源配置不夠靈活,以及配置操作過於複雜等2個方面。

接下來則是系統可用性的問題,主機失效時未能迅速恢復服務。

而從這3個問題面向也可看出,臺灣企業的虛擬化環境儲存應用,未來勢必得走向快閃化、叢集化,以及結合VVols等管理架構。目前看來,只有導入快閃儲存,才能解決虛擬環境中的VM I/O效能瓶頸問題;唯有叢集化的儲存架構,才能提供足可抵抗主機失效的可用性;必須搭配VVols之類可直接連繫底層儲存裝置的虛擬化儲存管理架構,才能提供靈活、簡便的VM儲存資源配置需求。


IFR:中國現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
0
0

非營利的國際機器人組織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近日指出,中國已快速成為自動化的全球領先業者,其工業機器人的營運量為全球之最,去年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量亦達到8.7萬組,成長27%。

IFR主席Joe Gemma表示,不論是從機器人營運量或是年度銷售量來看,中國都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根據IFR的調查,中國機器人市場的主要推手為電機電子產業,該產業光是在去年就採購了近3萬組機器人。原因包括主要的電子裝置製造商都已進入自動化生產,半導體與晶片產業亦大力投資自動化,而大型的電池生產工廠也在擴增自動化設備以迎合日益增長的電動車及混合動力汽車的需求。該產業的工業機器人中有1/3是由中國業者所生產。

另一個推動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產業則是汽車業。中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包含電動車在內。去年全球汽車製造工業機器人的銷售中,有25%流進了中國市場。相較於電機電子產業,適用於汽車生產線的機器人只有13%來自中國業者。

此外,中國市場所使用的工業機器人多數是由日本、韓國、歐洲及北美進口。

即使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或稱自動化程度仍然遠不及其他先進國家,還落在全球平均之後。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前五大國家依序是南韓、新加坡、日本、德國及美國。

小心bit.ly或t.cn連結的詐騙訊息,惡意廣告程狂上臉書Messenger散播詐騙訊息的手法大公開

$
0
0

這一陣子若有人透過Facebook Messenger傳送連結給你可要小心!研究人員發現近日Messenger散佈詐騙連結,誘使用戶下載廣告程式。

卡巴斯基研究人員David Jacoby指出,這個經由Facebook Messenger散佈的惡意程式服務多個惡意程式/廣告程式平台,使用大量網域以避免追蹤。至於這些惡意程式如何進到Facebook Messenger,研究人員還在調查,但推斷可能是經由騙取用戶帳密、綁架瀏覽器或點擊劫持而來。

散佈的Messenger訊息主要包含使用者名字、Video字及一個bit.ly或t.cn等短網址。很特別的是,一旦對方點入就會導引到一個Google Doc網頁,當中包含使用者在臉書個人頁的照片,以及一個包含看似電影播放檔的登陸頁。用戶若點選這個影片檔,視使用者的地點、瀏覽器及作業系統種類、使用的語言、安裝的擴充程式或cookie而定,就會被導到另一網站,誘騙他下載支援播放的軟體。

例如如果是Google Chrome用戶,會被導引到假以亂真的Youtube網站,並跳出假造的錯誤訊息,要求使用者下載Chrome擴充程式,事實上它是一個Downloader。Window版Firefox用戶,就會看到偽造的Flash更新訊息,企圖下載Windows可執行檔送出廣告程式。假如是macOS/Safari用戶,會被要求更新Flash Player,並下載OSX可執行檔.dmg檔案的連結,該檔案也是廣告程式。

這些程式一經下載安裝後就會追蹤受害者網上活動、展示特定廣告。研究人員目前沒有發現有實際攻擊程式或木馬等惡意軟體,但歹徒顯然已發了廣告財或竊取了大量臉書帳號資訊。

根據臉書數據,目前Messenger每月平均用戶高達12億,自然成為惡意程式傳播的最佳管道。安全公司提醒,使用者應提高警覺小心不要點選透過Messenger友人傳來的可疑連結,最好也通知Messenger帳號本人。此外也可向臉書通報。

芬蘭法院判海盜灣創辦人侵權,得賠47萬美元給IFPI國際唱片基金會

$
0
0

芬蘭赫爾辛基地方法院本周三(8/23)判決海盜灣(The Pirate Bay)的兩名創辦人Fredrik Neij與Gottfrid Svartholm,因侵權而必須賠償40.5萬歐元(47.7萬美元)予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IFPI)。

成立於2003年的The Pirate Bay為一數位內容線上索引網站,提供使用者上傳、搜尋或下載特定內容的torrent檔案,又被稱為盜版天堂。

2011年時,IFPI在芬蘭著作權組織CIAPC的支持下控告了The Pirate Bay,本周赫爾辛基地方法院則判決The Pirate Bay侵犯了著作權,必須停止非法營運,且Neij與Svartholm應賠償47.7萬美元。

根據外電報導,赫爾辛基法院無從聯繫到Neij與Svartholm,這兩名被告亦未於限期內出面說明,促使法院逕行認定了他們的侵權行為。

去年The Pirate Bay另一名創辦人Peter Sunde也被芬蘭法院判決侵權,應支付39.5萬美元的賠償金給Sony Music、Universal Music、Warner Music及EMI等唱片業者。

不過,報導也指出,即使The Pirate Bay的這些創辦人這幾年陸續被判侵權及賠償,但控方並未拿到一毛錢,且除非是在當地遭到封鎖,否則其他市場仍能存取The Pirate Bay。

現在起用戶可同時執行不同版本的Chrome瀏覽器了!

$
0
0

Google本周宣布,將允許Chrome用戶在裝置上同時執行不同的瀏覽器版本。

過去Chrome用戶雖然可安裝不同的Chrome版本,像是正式版(Chrome Stable)、測試版(Chrome Beta)或是開發版(Chrome Dev),但一次只能執行一個版本。

這對開發人員來說有些煎熬,因為他們可能需要比較網頁或應用程式在不同版本的Chrome上所呈現的效果,先前的權宜之計是先執行可攜的Chrome正式版,再啟動測試或開發版。

不過,現在Google提供了官方解決方案。開發人員只要移除現在裝置上所安裝的Chrome開發版或測試版,再安裝新的開發版或測試版,就能在執行正式版時,同時執行開發版或測試版。

Google也提醒開發人員要移除開發版或測試版前最好先登入Chrome帳戶,以方便將書籤、設定或資料轉移到新版本上。

目前該功能適用於Windows、Android與Linux等作業系統,未來可望支援更多平台。

臺灣最大資安社群活動HITCON破千人參加,學者呼籲資安教育要從高中開始

$
0
0

臺灣最大的資安社群活動第13屆臺灣駭客年會(HITCON)社群場於25日上午假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舉行,會場超過一千二百名對資安有興趣的研究人員和學生,更首度提供可以比美DEF CON每年客制化的電子徽章(Badge)外,更提供類似寶可夢的現場抓寶活動,從2013年就不復見的Wargame,也改以「Mini Wargame」的方式重返會場。

臺灣駭客年會社群場總召翁浩正表示,連續舉辦13年的臺灣駭客年會,也逐漸影響臺灣人對資安事件的認知,從以往認為駭客都是壞人、都是負面印象而有轉變,資安反而逐漸成為一門顯學,甚至是國家重要的政策發展方針。也因為資安越來越重要,他認為,被動的等待並不會帶來進步,只有主動進取才能持續成長。他說,今年Wargame又再度復出,所以現場有一題Wargame的題目「IVZNDAMOVDADMDNMDQV」,解碼之後就是今年HITCON的標語(Slogan),也是Wargame的答案。(8月26日公布解答:標語答案是「REGAIN THE INITIATIVE」化被動為主動。)

資安菁英人才培育需要長期培養,不是短視速效可得

臺灣科技大學資管系特聘教授吳宗成也以臺灣資安人才教育為題,發表大會主題演講,但他強調,資安是一個專業領域,除了需要培養許多的資安人手投入這個領域外,仍需要培養更多的有自己想法的資安人才,甚至是需要培養出有能力做到一呼百諾、更具有影響力的資安人物。但不論是資安人才或資安人物的培養,更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才有機會看到。

至於,有外界質疑政府將資源過度投入在資安菁英人才的培育,吳宗成則表示,人才的培育是長期而非短期就可以速效,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基本功,若要培養資安人才或人物,甚至得要有系統的從高中開始做長期的人才培養,才能看得出成效。

他也以連續第三年舉辦的AIS3資安暑期課程為例,邀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臺灣在資安實務上具有經驗的講師,同時北、中、南三區針對160名,事先通過線上測驗的學生講課,相關的預算不過三百萬元,若包括其他大大小小資安人才培育專案也不超過一千萬元,相較其他教育部、科技部人才培育專案的預算,投注在資安人才的培育經費,其實連其他人才培育經費的零頭都不到。

計畫性的資安人才培育,初心是為了解決臺灣資安人手不足

若以人才學來談論臺灣資安人才的培育,吳宗成認為,人才學談的是一個領域的深入與專業,要在資安領域培養出有深度和專業並且可以用的人才,非常不容易。

臺灣教育可以透過在學、在職以及社群等三種方式,主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出不同的人手、人才或人物。他認為,所謂的「人手」就是具有一定知識水準,可以理解特定事物的人;至於人才,則是有能力應用特定事物的人;至於人物,就是具有聲望,被他人認為是某種領域的專家。但在資安領域中,人手、人才和人物中間產生很大的斷層,吳宗成坦言,資安領域目前大家努力培育更多的人手,但資安人才有限,但可以算得上是資安人物的更稀少。

吳宗成將資安人才培育分成基本的人手、進階人才和高階人物等三種等級,第一種也是數量最多的人手,通常是別人說什麼、自己跟著作什麼;而往上一階的人才,可以看主動性與否還有區分,像是,如果是自己作什麼、別人跟著作什麼,是一般常見的人才;但是,如果自己作什麼還可以做到自己跟著想什麼,更有主見的就是比較進階的人才;至於最高階的人物則是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通常是自己想什麼,還可以引領其他人跟著自己思考模式的人物。

他認為,要成為一個資安人才需要具備跨領域的專業能力,資安領域的基礎能力就包含電資、資管和數學等基礎科學能力,也得懂線性代數、離散數學、統計學等計量數學,其他像是基本的程式語言、程式設計、資料結構、演算法、作業系統、計算機結構、網路系統和資料庫系統等,都是基本知識能力。

至於其他資安圈的進階能力,包括密碼學、破密分析、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理論創新能力;系統安全(軟硬體)、網路安全、資料庫安全、雲端計算、行動運用、數位鑑識等工程研發能力;甚至於還包括關鍵基礎設施、電子商務、金融支付、電子治理、隱私保護、智財保護等應用及管理能力。也因為相關的能力與人才培養不易,他才感嘆臺灣面對嚴重的資安人才斷層與短缺。

韓國Best of the Best(BoB)資安菁英人才培育計畫,每年都有一、二百名全韓國最頂尖的資安人才受訓,結訓之後,相關的人才就會推薦到各個產業和不同領域工作。但是,吳宗成表示,資安圈的發展需要各種不同等級的人手和人才與人物。因此,吳宗成在目前所有資安相關的培訓計畫中,除了要培養學生資安能力,也納入產業對資安的需求。他認為,這類計畫式的資安人才培養,初發心是為了解決資安人手欠缺,這個過程中,慢慢會有更多資安人才和人物在培訓過程中嶄露頭角。

FBI逮補涉及美國人事管理局被駭事件的中國惡意程式掮客Yu Pingan

$
0
0

根據外電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本周一(8/21)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逮補了一名中國程式設計師暨資安研究人員Yu Pingan,指控他所提供的Sakula惡意程式涉及多項針對美國及歐洲企業的網路攻擊行動,也被懷疑與美國人事管理局(OPM)遭駭事件有關。

FBI是在調查一個入侵美國及歐洲公司的駭客集團時發現Yu Pingan涉案,該駭客集團的作案時間介於2011年4月到2014年1月。

現年37歲的Yu Pingan居住在中國上海,外號為GoldSun,專長是電腦網路安全與電腦程式設計,此次是到美國參加會議而意外被逮捕。FBI在法院文件中稱他為中國的惡意程式掮客,指控他與其他兩名駭客合作,蒐集了多種惡意程式並建立攻擊架構,透過各種攻擊手法來入侵美國與其他地方的電腦網路。

文件中並未披露遭到Pingan攻擊的公司名稱,也未提及OPM,不過,FBI在2015年調查OPM被駭事件時,曾直接點名Sakula。

美國人事管理局在2015年分別傳出因駭客攻擊造成400萬名公務員資料及2150萬名申請背景調查的使用者資料外洩,成為美國政府史上最大的駭客攻擊事件,也導致當時的局長Katherine Archuleta下台。

當時即傳出這兩起事件都是由中國駭客所為,FBI的調查則顯示駭客所使用的惡意程式為Sakula。此外,美國保險業者Anthem被駭並造成近8000萬筆資料外洩時也發現了Sakula的蹤跡。

研究人員釋出iOS核心概念驗證攻擊程式

$
0
0

任職於Zimperium的行動安全研究人員Adam Donenfeld本周釋出了鎖定iOS核心的概念驗證攻擊程式ziVA,適用於iOS 10.3.1與之前的版本。

ziVA是利用7個iOS漏洞打造而成,這些漏洞都存在於AppleAVEDriver模組中,可造成記憶體毀損,允許駭客擴張權限,進而掌控受駭裝置。Donenfeld今年3月已向蘋果揭露相關漏洞,蘋果則於5月的安全更新修補了漏洞。

雖然外界預期ziVA可成為開發iOS越獄程式的關鍵,然而,Donenfeld強調,發表此一概念驗證程式是為了教育目的,也可供IT管理員或滲透測試人員進行評估,不應被用在其他狀況。

此外,ziVA也只適用於iOS 10.3.1與更早期的iOS版本,Donenfeld亦呼籲一般使用者應升級到最新版的iOS,以免受到受到漏洞或攻擊程式的影響。


蘋果砸13億美元在北美建新資料中心,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

$
0
0

蘋果(Apple)在7月時才公布,將與中國貴州業者合作成立資料中心,提供中國用戶iCloud服務,現在又宣布,將斥資13億美元在美國愛荷華州再建造一座資料中心,且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占地40萬平方英尺(約3.7萬平方公尺),將提供北美用戶Siri、iMessage、Apple Music、App Store等蘋果服務。

蘋果預計,愛荷華州的新資料中心將在2018年年初動工,且計畫在2020年正式啟用。蘋果也表示,這座資料中心的建造將為愛荷華州首府狄蒙地區(Des Moines)創造550個工作機會。(來源:Apple)

另外,蘋果也將與愛荷華州當地的業者合作,投資可再生能源專案,如風力和其他能源,並在資料中心的運作上,應用這些可再生能源。目前,蘋果已在全球24個國家的營運據點皆採用可再生能源。

除此之外,蘋果也將再額外注入1億美元成立公共改善基金會(Public Improvement Fund),專注於愛荷華州沃基市(Waukee)的社區開發和基礎建設,例如,公園、圖書館、休閒空間等。

 

趙質忠兼任台灣微軟行銷營運長:協助企業數位轉型、培育AI人才

$
0
0

台灣微軟營運暨行銷的高層異動,由大中華區總裁幕僚長趙質忠兼任,重新回到故鄉的他表示,將推動台灣微軟內部轉型、協助企業完成數位轉型,並整合微軟資源為國內培育AI人才。

出生於台灣的趙質忠在國中畢業後即赴加拿大求學,2000年取得美國杜克大學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雙重學位,他曾加入Cisco負責軟體研發工作,離開後曾擔任歐洲服裝品牌工作,協助中國、歐洲服飾品牌經營,2008年加入香港Oracle,負責中介軟體銷售業務,2013年加入微軟,從去年開始擔任大中華區總裁幕僚長至今。

他在中國曾推動中國企業建立雲端合約平台與服務等企業流程、協助Office 365依當地法規、企業需求在落地中國市場,並推動物聯網在大中華區的發展。

以微軟大中華區幕僚長身份兼任台灣微軟行銷營運長,成為台灣微軟未來營運及行銷的新舵手,談到自己未來的任務及策略,他感性表示,過去在國外求學及工作,在國外雜誌接上接觸到台灣相關資訊都會令人感到自豪,這幾年外在環境變化劇烈,包括大數據、IoT、AI等興起,帶來各種新的商機及挑戰,他希望完成微軟執行長Satya上任後推動的轉型政策能夠落地執行,同時協助客戶完成數位轉型,並因應市場需要培育人才、創新。

趙質忠表示,自Satya上任推動Mobile first、Cloud first,先從研發開始,更積極擁抱Linux、開源,由於雲端的服務模式已不同於傳統的銷售,微軟也整合資源推動行銷方式的變革,從全球推動各地分公司,他接掌台灣微軟行銷營運長後,將和微軟同仁一同努力落實轉型。

而對於快速發展中的AI,他認為AI不應只是在圍棋上贏過人類,更應該落實到各種實際應用,台灣產業過去偏向硬體製造,缺乏資料分析、AI相關的人才,他將運用大中華區幕僚長的身份,讓有興趣的人可以找到他們想要的資源,以培養更多資料、AI方面的人才或新創,讓他們不只在台灣,也能走出去做世界的生意。

儘管AI發展快速,但趙質忠指出微軟的AI策略不僅是落實到實際的應用,而且還要結合HI(人類智慧),以AI人工智慧與HI人類智慧互補。例如好萊塢喜劇演員金凱瑞(Jim Carrey)演出多部電影,AI或許可透過辨識演員、場景等方式辨別他的某部電影是喜劇片,但可能錯判金凱瑞少數的情感電影,例如「王牌冤家」,HI的輔助便能降低錯判的可能性。

微軟日前進行組織調整,台灣微軟先前已有一波高層人事異動,前台灣微軟總經理邵光華7月離開後,由曾任台灣微軟總經理的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暨中國區業務總經理蔡恩全回鍋兼任,負責帶領台灣地區的業務,此次趙質忠出任台灣微軟行銷營運長,掌管台灣地區的營運及行銷工作。

豐田員工必懂的資料精實管理術

$
0
0
商周出版

我們每年平均花費「一百五十個小時」在做某件事情。你知道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嗎?

其實這是商業人士在一年中,找東西時所花的平均時間。順帶一提,這裡所說的「東西」,是包含文具等等物理上的「東西」,以及電腦中的資料夾和信件等無形的「東西」。無論是哪一種,這些用在「找東西的時間」,都不能說是「為了得到成果所付出的時間」。

Toyota的「捨棄文件技術」

Toyota從很久以前就有這麼一句話:「不要找東西,要拿東西」。

這並不是「減少」你拿東西的時間,而是將其變為零,讓你得以「在一瞬間拿到你所需要的物品」。

要整理周遭的物品,並達到剛才所說的那種狀態,首先你要做的事情是環顧你工作範圍的半徑一公尺。

各位覺得如何呢?你的桌上是否堆滿了和山一樣高的資料?至於抽屜裡面的東西各放在哪裡,你有辦法立即回答出來嗎?

桌上資料堆積如山的人,以及不曉得東西放在哪裡的人,你們的當務之急是要把東西「丟掉」。

「無法丟掉東西」的人在很多情況下,只是缺乏一個判斷東西能不能丟的標準而已,因此會一直抱持著「也許哪天還會用到」的不安感,最後就不敢丟東西。

說到這裡,究竟要決定怎樣的標準才好呢?當然決定的方法會根據行業類別和職稱等工作內容而有所不同,我就給大家一個提示。在Toyota自然不必說了,其他製造業的工作現場也常常會用到一個方法,就是「依照身分決定場所,設定自己的目標」,接下來就讓我詳細介紹。

雖然這終究也只是一個案例而已,不過首先我們可以在桌角和腳邊放一些小小的紙箱,當作東西的「臨時保管所」。

若你發現了很難判斷要不要丟掉的文件,就先把它放到臨時保管所裡面。接著在自己所規定的時間、星期或日期內重新整理一下,把從來沒有用過的文件丟掉。

舉例來說,你可以定一個像這樣子的目標:每週一早上檢查一下臨時保管所,把一次都沒有用過的東西丟掉。

我想有些人一開始一定會覺得不安,想說「這樣丟掉真的好嗎……」,不過我還是請你下定決心把它丟掉吧!只要你試著想想看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如果我沒丟掉就好了」的東西。假設真的有,也一定有辦法可以解決問題。

只要你能注意到這個事實,你的疑慮就會減少,放進「臨時保管所」的文件也會漸漸變少,到最後你就能縮短檢查臨時保管所的時間。

話雖如此,若你正在工作中,一定會出現「無論如何都判斷不出要不要丟」的文件。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試著把檔案電子化,這樣就能丟掉紙本資料了。將檔案轉成PDF檔,在磁碟或雲端內建立資料夾並保存起來,就能夠很輕鬆進行管理。

總而言之,你在桌面上堆滿文件都是很NG的行為。首先你的目標,就是把桌面整理成沒有不必要文件的狀態吧。

除此之外,這個方法也可以適用於清理電腦中的文件。

很多人常常把桌面塞滿資料夾和無關緊要的圖片,這樣會導致你很難找到需要的軟體或資料,當你要用的時候也無法立即打開。

因此我們可以像處理紙本資料一樣,在電腦內建立一個「臨時保管資料夾」,將一些不曉得要不要刪掉的東西暫時保管在裡面,等一段時間過後再把沒有用的東西給刪掉。

必要的東西要「簡單明瞭」地收納

所謂整理東西,就是要把物品簡單明瞭地收納起來。在這邊我所說的「簡單明瞭」的狀態,指的是你可以馬上知道你的東西放哪裡,並立刻把它拿出來。換句話說,即為「不要找東西,而是拿東西」。

首先我希望大家思考的是「假設你沒有整理身旁的物品,會發生什麼問題呢?」

你日常的工作中,若花在找東西的時間上太長,你本來能夠做的事情自然就沒時間做了。因此,你不得不丟掉一些東西,或是整理你身旁的物品。

所謂的時間,在價值上來說並不相同。其實我也告訴過各位非常多次,只有跟成果有關連的時間價值才會高,若非如此,你的時間根本沒有價值。

就如同以上所說,我們要增加「可以使用的時間」,即為「可運用時間」,並盡可能思考要如何利用才能得出成果。為此,我們必須要進行一些物品整理以及情報整合等等。

若你忘了這件重要的事,最終只有整理周遭物品的話,就無法善用你好不容易新創造出來的時間了。

文件

我已經告訴大家捨棄不必要文件的方法。然而就算你把這件事情當成習慣,但卻沒有確實將桌上剩下的必要物品進行整理的話,沒用的文件就會像殭屍一樣復活,繼續堆積在你的桌面上。

即使是現在你需要的文件,也有可能隨著時間而變得不再需要。這時候若你沒有簡單明瞭地收納,就會變得沒辦法丟,最後全部殘留在桌上。

其實要簡單收納文件的秘訣非常簡單,即為「立起來保管」。實際上,Toyota工作現場所使用的文件,幾乎都是立起來保管的。

如果你把它平放,就算你知道放在哪裡也很難拿出來,甚至常常會導致物品崩塌。再加上你會一直把新的文件往上疊,最後你就越來越不曉得堆在下方的文件是什麼了。

為了避免這個情形發生,Toyota都會準備可以收納的資料夾,並在書背上寫名稱以方便管理。習慣將文件堆在桌子角落的人,請務必善用資料夾之類的工具,學習收納的方式吧。

名片

即使是「遞名片」這個行為,也有可能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為了落實「不要找東西,而是拿東西」的想法,並將名片進行簡單明瞭地收納,最好的方法是透過數位化管理。這樣一來,你只要打出公司和姓名等等的關鍵字,就不會有所疑惑或者繞遠路,能夠用最短時間找到你所需要的名片。另外,在管理名片的方法當中,你也可以把資訊上傳到雲端,再透過手機去搜尋。

只要你這麼做,就不會發生「非得回到辦公室才能知道連絡資訊」的情況,當你外出會面的客戶職位和部門有所變更時,你也可以在忘記之前趕快進行更新,管理上也會更有效率。

電腦內的資料夾

我們可以將文件和名片之類的東西並排整理以減少尋找的時間,那電腦中的文件又如何呢?

「我不記得把東西放在哪裡了」、「忘記檔案名稱害我無法搜尋」、「桌面全被軟體給塞滿了,我都不知道什麼東西在哪裡」……我想很多人每天都會出現這樣的煩惱。

為了避免浪費這種不必要的時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設置一個規則來「統一管理資料夾」。

像文件和文具這種有形體的東西,我們很容易去定位它們的「物體位置」,但只能用鍵盤尋找的電子數據,當然會容易忘記。無論怎麼找,如果你已經忘記檔案名稱或者沒有標註日期的話,你想找到需要的文件就會花非常多時間。我希望大家務必設定一個檔案名稱和保存位置統一的規則,讓你的電腦內可以看起來更清爽。

為了要提升尋找資料的時間,我會善用Gmail。只要我認為這個文件「是必要的」,我不會只將它存在電腦的資料夾內,還會透過Gmail再寄給自己一次。Gmail的檢索精準度很高,在移動的時候也很容易可以找到你想要的資料。

先前我曾闡述過,整理的目的就是要創造出「可運用的時間」,並想辦法做出成果,而這件事其實還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你可以藉由整理周遭物品達到減少「疑惑」的目的,你的腦袋也能夠跟著整理一番。只要你的思緒重新整理過,判斷的速度也會提升,整體的工作流程自然會更加順暢,這是一個極為良好的循環。(摘錄整理自《善用25%規則,TOYOTA精實到位時間管理術》)

 書籍資料 

善用25%規則:TOYOTA精實到位時間管理術

原正彥(原マサヒコ)/著;郭子菱/譯

商周出版

售價:300元

 作者簡介 

原正彥(原マサヒコ)

PLUS DRIVE的CEO。1996年進入TOYOTA汽車公司,負責汽車修理、現場方法及品質循環管理,在公司內有非常活躍的表現。其後透過IT企業開始經營網路行銷,並從事改善客戶網站與促進行銷相關業務。

在不變中求變

$
0
0

談到純函數式典範,開發者腦中第一個想到是不可變(Immutable)特性,名稱一旦綁定了值,就沒有方式能改變,從這出發點開始而建立的各種資料結構,也是不可變。然而,就整個系統的狀態來看,是會變的。

為了在不變中求變,函數式的世界有著許多的高階抽象,乍看其型態定義,容易令人精神恍惚,只有透過反覆觀察、重構,才能明白其真正的意涵。

求變的基本模式

純函數式名稱一旦綁定了值,就沒有方式能改變這個事實。從命令列語言的角度來看,就像是變數只能指定一次值,之後不能再重新賦值,接觸過函數式稍有時日的開發者,多半能應付這個情況了,對於單純的算式變動,可以定義許多小函式來避免變數的重新賦值,對於命令式風格的迴圈,就是讓迴圈的任務單一化,然後再使用遞迴來完成任務。

然而,在需求漸趨複雜之後,面對的就不單只是變數不可變的問題,開發者必須定義各種資料結構,也就必須去改變各種資料結構的狀態。說是改變,實際上是將既有的資料狀態與變動的部份結合,重建出新的資料,例如,改變清單(List)中某個索引處之值時,會使用該索引前後不變的清單與新值,重新建構出一份清單。

當然,每次都要重新構造一份資料,勢必有嚴峻的效能考驗,幸而在不可變特性下,底層實作有許多共用既有資料的機會,而為了有效率地利用這類實作,開發者也須思考,資料結構本身是否可分而治之,定義出代數資料型態(Algebraic data type),然後在型態的結構特性下,發展出許多模式,就像論及開發者入門函數式典範時,最常見的就是清單的filter、map、reduce等模式,就是常見的例子。

實際上,一些簡單的資料型態,在需求變得複雜之後,也可能遇上麻煩。比方說,在Haskell中,開發者定義了點data Point = Point {x::Double, y::Double},對於一個Point實例,想要改變其x座標,可以定義setX v pt = pt {x = v},這會使用pt的y與指定的v作為x值,來重構出一個Point實例。

類似地,開發者可以定義data Line = Line {start::Point, end::Point}來代表線段,若想改變起始點,可以定義setStart pt line = line {start = pt},這看來是個很平常的需求,然而,若想改變線段起始點的x座標值為4呢?有幾個方式,像是line2 = line1 {start = (start line1) {x = 4})}或者是line2 = setStart (setX 4 (start line1)) line1等,而問題馬上就浮現了,可讀性迅速降低,在更複雜的資料結構下情況會更糟糕。

透鏡模式

Haskell有個透鏡模式,就結論而言,實作了此模式之後,對於以上的需求,可以定義一個lens函式,並指定getter、setter來建立透鏡。

例如,xLens = lens x setX與startLens = lens start setStart,之後定義一個set函式,可以以set (startLens . xLens) 4 line1的方式,改變起始點x座標為4,並傳回新的Line實例,重點在於透鏡是可組合的,像是進一步地組合出(triSide1Lens . startLens . xLens),以便透過set函式來改變三角形第一個邊的x座標,並傳回新的Triangle實例。

然而,透鏡的模式該怎麼實作?若直接看看Haskell的Lens模組,我們可能會被Lens型態的抽象定義給驚嚇到。

其實,在理解這類高階抽象時,最好的方式是從簡單的案例開始,嘗試找出通往抽象的路線,例如,startLens的出發點就是方才定義的setStart函式,而pt會是被轉換後(例如設定新的x座標)的新Point實例,假設轉換方式可以定義為f函式,那麼,新的Line實例可以是setStart (f (start line)) line的結果,其中setStart就是setter,而start是Haskell的Record自動產生,相當於getter的角色,因此可以定義:

startLen f line = setter (f (getter line)) line
where getter = start
setter = setStart

startLen寫死了start與setStart函式,如果它們是傳遞進來的函式呢?這就有了lens getter setter f line = setter (f (getter line)) line定義。由於Haskell的函式可以部份套用,因此,可以取得startLens = lens start setStart,類似地,也可取得xLens = lens x setX,也就是說,有個較通用的lens函式,能用來建立透鏡了。

那麼,這透鏡怎麼使用?如果有個pt = Point 10 20,想要將設定x座標為5,可以寫為xLens (\_ -> 5) pt得到Point 5 20,進一步地,也可以使用xLens (\x -> x + 1) pt得到Point 11 20,也就是說,藉由xLens透鏡可以取得更多轉換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setter。

從透鏡找出Setter、Getter

在建立透鏡時,必須提供Setter函式,然而,對於line2 = setStart (setX 4 (start line1)) line1這類需求,必須在不清楚實際透鏡的組成方式下,自動產生Setter函式,以便進行set (startLens . xLens) 4 line1這樣的行為,一樣地,從最簡單的開始,剛剛的xLens (\_ -> 5) pt實際上就是在設定x座標,如果5實際來自參數呢?這就可以定義出set lens v pt = lens (\_ -> v) pt。

由於最後一個都是pt,可改寫為Point-free風格set lens v = lens (\_ -> v),現在,想要更新pt的x座標為5,可以寫成set xLens 5 pt了,就目前的實作來說,也可以完成set (startLens . xLens) 4 line1的行為了。

回頭看看透鏡的實作,以xLens來說,型態是(Double -> Double) -> Point -> Point,可以應付(Double -> Double)這類簡單的轉換,然而,轉換實際上有許多可能性,而Haskell已經有許多既有的Functor實作,若想要利用既有Functor的fmap實作,可以嘗試用fmap來重新定義lens函式,讓xLens最終擁有Functor f => (Double -> f Double) -> Point -> f Point形態。

好處之一?來想想xLens (\x -> [x * 2, x * 3, x * 4]) (Point 10 20)會是什麼呢?這會取得一個清單,其中包含了Point 20 20、Point 30 20與Point 40 20,List實際上是個Functor,也就是可以利用List的fmap實作,轉換出指定的多個清單。

進一步地,還可以定義出set與view函式,view函式的作用,能在不清楚實際透鏡的組成方式下,自動產生一個Getter函式,從事像是view (startLens . xLens) line1的行為,如果line1的起點x座標為5,最後就是得到5的結果,也就是說對於巢狀的資料結構,可以透過透鏡的組合,來檢視相關欄位。

如果對方才的set、view(還有一個基礎的over函式)定義的細節有興趣,可以看看《Haskell的魔力》中,有關透鏡組章節的內容(難能可貴地,有出版社引進翻譯為正體中文)。

通往抽象化的道路

在學習Haskell的過程中,許多先進都會建議,事先慎重思考型態定義,因為當型態確定,實作也就確定了;不過,在面對許多已經是高度抽象化的模式,我始終無法單從型態定義,就能直接梳理出通往抽象化的道路。

我一向偏愛的方式,是透過觀察、重構來嘗試理解,思考這個議題在抽象化之前的狀態,以及過程中有哪些考量,而逐步提高抽象的程度。在剛看到Lens的定義之後,我試過幾個方向,試圖找出通往抽象的路線,不過都沒有成功,這表示我不能理解抽象化之下涵蓋的具體情境。

Haskell是純函數式語言,為了在不變中求變,發展出許多高度的抽象化模式,代數資料型態、List處理模式、Functor、Applicative、Monad等,Lens模式也是其中之一,而我的經驗總是告訴我,不要試圖去直接理解抽象化的結果,真正重要的是理解通往抽象化的道路上,會有哪些考量與提高抽象化的手段。

 

Autodesk讓汽車3D設計也支援多人VR協作,虛擬實境、人工智慧是未來10年關鍵方向

$
0
0

【中國上海現場直擊】早一步開始應用VR(虛擬實境)的遊戲娛樂行業,至今在不少對應VR裝置的射擊或運動類遊戲上,已經可實現雙人或多人VR遊戲體驗,但對於更專業級的工業應用來說,如製造業等,目前大部份展示的3D模型應用場景,還是以提供單人VR裝置操作居多,較少有加入多人VR協作的功能。不過今年上海舉行的2017歐特克AU中國大師匯活動,Autodesk則是在汽車VR應用上,首次展示能多人即時VR協作的新應用雛型,也代表了VR應用在專業級的工業領域,更往前邁進一步。

汽車VR應用也能支援多人協作

有別過去常見的汽車VR應用情境,多是做為銷售服務的汽車外觀或功能展示體驗居多,Autodesk這次展示多人VR協作的新功能,則是應用在汽車前期的設計開發上,例如在進行靜態視覺模擬時,可以先透過VR裝置來觀看設計完後的汽車3D模型效果。

不同於過去VR只支援單人使用,Autodesk這次的汽車VR應用展示,則是可以允許兩人或多人同時協作,分散各地的汽車設計師可以同時透過遠距參與VR空間來協作,減少兩地往返的時間。只要在同一時間戴上VR裝置後,就可以在相同一個虛擬空間中,共同觀看別人設計完後的汽車3D模型,來做到全面汽車設計的檢視,包括車身表面材質、顏色、汽車內裝的空間感等。

因為所有參與的設計師都身處在同個VR空間環境中,所以直接現場做一些操作時,如改變車子顏色、開關車門,或是與不同場景環境搭配來相互比較等,所有人也都能同步看到其他人操作後車子改變的不同效果,甚至可以看到其他人,再VR空間開關車門試用流暢性的過程,遇到問題時大家也能馬上現場直接討論,想出辦法解決,以便找出更好的汽車產品設計方式,而省下事後再另約時間討論,可以有助於大幅縮短汽車設計流程。

Autodesk在活動展示會場也擺放了兩臺VR裝置,來示範如何利用VR完成雙人即時協作。現場使用的是Autodesk 的最新版3D虛擬軟體Verd,搭配HTC Vive裝置來進行展示,事先已經將設計好的3D汽車模型轉換成可供VR裝置觀看的影像內容,並且讓兩臺VR裝置都同步打開同一個汽車VR應用場景。

同時間戴上VR裝置後的兩人,就能在汽車模型虛擬場景中看到彼此,一方做的動作另一邊也看得到,例如向對方揮手時,另一方也看得到,兩邊可以同步現場完成一些簡單汽車功能操作,如打開車門,另一人也看得到車門被打開。另外也提供有書寫工具,要討論時可以直接在汽車上或空間上撰寫來討論交換意見。

Autodesk現場人員也表示,汽車設計應用場景要實現多人VR協作,最大挑戰在於如何確保兩地之間使用者操作和觀看到的環境影像,能完全同步保持一致,而不會有時間的延遲,「這得要具備有足夠快的高速網路才能夠辦到。」

另外用於汽車設計3D模型的數據是汽車公司內部機密,所以,他解釋,目前兩地之間測試傳送的數據,只有傳送操作者的位置和動作資訊,汽車3D模型的數據,仍優先存放在內網而不會傳送到異地,所以兩地只能做到一些簡單的汽車功能操作,如開關車門、改變車體顏色等,還無法進行更複雜的細步操作,如改變車身材質或更動車身造型等。

另外從現場營幕觀看到操作者所見的VR影像內容,也能發現兩人在虛擬空間看到彼此的人物外型,只呈現頭部以上和雙手的3D模型,而沒有臉孔、身體和其他可供辨識的特徵,如姓別、稱呼等,而當遇到問題要現場進行一些討論時,現階段也只能透過文字方式交流,或是使用其他第3方的通訊軟體,如Skype等,而沒有提供語音通話的功能。

Autodesk現場展示人員也表示,這次展示的這項多人VR協作功能,目前還只是實驗性階段,距離商用產品還太早,最快2020年才會在Autodesk Verd正式版中加入這項功能。雖然這次Autodesk展開的VR多人協作還僅僅是應用雛型,但也代表了VR應用在更專業級的工業領域,更往前邁進一步。

除了VR應用,AI則是這場活動的另一大焦點,一直以來負責掌管Autodesk在製造業、工程建築以及傳播娛樂全球銷售的Autodesk全球銷售暨服務資深總裁Steve Blum也在上海揭露了未來Autodesk的10年戰略布局,不只要大力發展VR,也要將3D設計軟體與AI和機器學習結合,來提供企業用戶更具創新的產品設計方式,甚至是,能與AI結合的嶄新的3D設計操作呈現方式,Steve Blum會中也展示不少未來設計製造的願景,像是如何利用與Amazon智慧語音喇叭Echo的結合,來幫助設計師實現在桌面版3D繪圖設計軟體的操作功能,例如聲控開啟3D設計模型專案,也能進行一些簡單分析比較,或是幫忙提供設計建議等,「要做到這件事,雲端、AI和機器學習是關鍵。」Steve Blum說。

汽車3D設計也開始支援VR多人協作了。Autodesk在會中展示了一項多人VR協作的新功能,可以應用在汽車前期的設計開發上,能讓同時間戴上VR裝置後的兩人,在3D汽車虛擬場景中能看到彼此,如向對方揮手時,另一方也看得到,兩邊可以同步現場完成一些簡單汽車功能操作,如打開車門,另一人也看得到車門被打開。攝影/余至浩

Autodesk也展示新版3D視覺化互動軟體Revit Live的新特色,可以將設計好的3D建築模型轉成VR裝置可直接觀看的影像內容,不再需要另外透過其他軟體轉換就能觀看。攝影/余至浩

衍生式設計將能用實現更有智慧的工業設計

Steve Blum還指出,目前他們是先將AI與機器學技術運用在以3D列印產品設計為主的衍生式設計(Generative Design)上,如增材製造軟體Netfabb等,開始結合一些簡單AI和機器學習的應用,來提供產品設計建議,他也舉現場展示的3D列印座椅、賽車骨架和跑步鞋墊等作品,都是利用衍生設計打造的成果,設計者設計時不需要全部自己設計,只須事前輸入想要設計的產品的預設條件,如結構、材質、大小等,就能利用已經訓練好的機器學習演算模型,來找出上千種不同設計方式,來幫助設計師可以找到更多創新設計點子。

Steve Blum表示,不論是AI、機器學習或衍生式設計的出現,都對於製造業想要從傳統的工廠轉變成為智慧工廠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以衍生式設計來說,他表示,衍生式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將傳統3D設計技術推進到運算式設計(Computational Design)的新階段,不只是可以運用在3D列印增材製造上,未來還可以做到針對產品設計提供自動化優化、模擬、CAM以及生產製造等應用,可以用來實現工業智慧設計,「我個人深信,上述這些技術的發展,肯定將對於製造業轉型,帶來重要的影響。」Steve Blum說。

不過,Steve Blum也坦言,在AI和機器學習發展腳步上,Autodesk仍處於早期研究階段,還沒有達到真正可商用的時候。他認為,AI和機器學習不會帶給產業一次性的顛覆改變,而是漸進式的演進過程。

當然,AI應用不只能用在衍生式設計上,也能夠運用在其他3D設計軟體和協作工具上。負責主導Autodesk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研發的Autodesk OCTO應用研究實驗室首席研究工程師李卉表示,隨著物聯網興起帶來源源不絕的數據,將成為未來發展新興技術的新燃料,像是AI或機器學習等,而雲端則成為數據的輸送管道,AI或機器學習的出現正在改變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在設計領域也不例外,設計工具和用戶體驗正歷經大轉變。

李卉也提到,AI和機器學習加入,不只可以改變未來3D軟體設計方式,也能影響到未來生產製造流程。她以3D動畫模擬及建模工具Maya為例,透過機器學習的方式,系統未來可以做到能依據每張設計參考照片的背景和物件等特徵,就能自動辨識加入相對應的視覺模擬特效,如流體特效等,而不需要人工操作,就能實現視覺效果藝術家常做的事。

「甚至也能將AI用來優化Autodesk產品。」李卉也表示,至今在Autodesk Moldflow材料庫中已經累積了1萬多種材料的數據,這些數據全部都是經過漫長的物理測試取得,但即使如此,她坦言,目前超過半數以上的材料特徵蒐集不完整,所以目前Autodesk也開始嘗試透過深度學習技術,以建立深度學習模型,以便於從已知材料數據,來預測推斷未知材料的特徵,打算為所有1萬多種材料建立完整特徵。

Autodesk目前另一個正在進行與AI有關的專案計畫則是BIM 360 Project IQ,要利用過去10年累積的2,700萬份工程建築歷史數據資料,透過機器學習建立一個智慧知識網路,做為往後建築設計工程,結構分析、製造和施工的即時風險管理和預測分析之用,以降低建造和施作風險。

Autodesk為了加快在AI領域的布局,近來積極投資AI新創,例如最近投資了一家機器學習新創Smartvid.io,要用機器學習,來改善工程建築設計的安全性、生產力和建造施工品質。

Autodesk在現場還展示利用衍生設計打造的3D列印座椅,來幫助設計師可以找到更多創新設計點子。設計者只須事前輸入想要設計的產品的條件,如結構、材質等,就能利用已經訓練好的機器學習演算模型,來找出上千種不同設計方式,再從中挑選出最佳的產品設計。攝影/余至浩

 

 Autodesk全球銷售暨服務資深總裁Steve Blum也揭露了Autodesk未來10年戰略布局,不只要大力發展VR,也要將3D繪圖設計軟體與AI和機器學習結合,他也舉出未來可以結合AI來改善設計製造的嶄新應用例子。攝影/余至浩

Viewing all 317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