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14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GDPR衝擊又一起,電子郵件訂閱管理平台unroll.me將退出歐盟市場

$
0
0

繼左鄰右舍物品租借平台Streetlend為了因應歐盟即將於5月25日實施的《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而關站之外,電子郵件訂閱管理平台Unroll.me也在上周於官網表示,將於5月23日停止支援歐盟用戶,也將在隔天移除所有的歐盟用戶資料,彰顯出GDPR對業者的衝擊。

GDPR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個人資料保護法,它嚴格要求企業蒐集、處理或使用個資時都必須徵求使用者的同意,並規定不管企業規模大小都必須設置資料保護長,也應允許用戶有自由搬動個資的權利,也能反對自己的個資被剖析或處理,且違反規定的罰款高達1000萬歐元(約新台幣3.6億元)或企業全球營收的2%,取其高者。

Unroll.me專門提供管理各種藉由電子郵件所訂閱的內容服務,根據國外媒體所截錄的畫面,該站宣布自5月23日起將不再支援來自歐盟的用戶,而且會在5月24日刪除所有的歐盟用戶資料。

Unroll.me還說明,很遺憾該公司原本是為了服務美國用戶,並未針對GDRP而設計,未來可能無法服務歐盟用戶。

不過,Unroll.me已移除了相關的公告,也在常見問題中說明,GDRP的要求非常廣泛與全面,該站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全符合該規定,替是否再開啟歐盟服務埋下了伏筆。

不只是Streetlend或Unroll.me這類的小型業者禁不起GDRP的衝擊,臉書也正在將原本受歐盟法令管轄15億名用戶從愛爾蘭悄悄轉移到美國,目的也是為了閃避GDRP。


Gruntwork開源工具Terratest助企業測試基礎架構即程式碼

$
0
0

提供DevOps即服務的Gruntwork宣布開源Terratest,這是一個以Go撰寫的基礎架構即程式碼(Infrastructure as Code,IaC)測試工具,Gruntwork認為,測試基礎架構並非易事,但值得投資努力。

Gruntwork提到,基礎架構即程式碼像是Terraform、Packer和Docker這類工具,可以自動執行完整的部署,並將基礎架構狀態以程式碼的方式儲存,另外還可以使用版本控制追蹤基礎架構的變化紀錄。

不過事情總是一體兩面,基礎架構即程式碼也有不少缺點,Gruntwork認為,多數基礎架構即程式碼的工具皆還不夠成熟,而且也因為現代服務架構複雜,即使程式碼僅有微小的變化,也可能造成伺服器、資料庫甚至整個資料中心被抹除的後果。Gruntwork表示,大部分的團隊都很害怕修改他們的基礎架構即程式碼。

而Terratest便是為此解決這個問題而生,這是一個用Go語言撰寫的函式庫,能夠讓維運團隊較輕鬆的對基礎架構即程式碼服務進行自動化測試。Gruntwork提到,即使使用Terratest進行測試也仍然談不上輕鬆,需要花一些時間編寫測試,才能讓他們正確運作,不過這些努力將值回票價,因為能讓維運團隊有信心的確定這些程式碼正確無誤。

要使用Terratest執行自動化測試,首先,使用者可以用Go內建套件來測試所編寫的測試,創建一個以_test.go結尾的檔案後,使用go test指令執行測試。第二步開始進入測試主要工作,使用者以Terratest來執行真正的基礎架構即程式碼工具,在像是AWS的真實雲端環境中部署真實的基礎設施。接下來,使用者便能使用Terratest的內建工具,發出HTTP請求、API呼叫或是SSH連接等指令,來驗證基礎架構在環境中是否正常運作。結束後把這些服務解除部署便完成測試工作。

Gruntwork表示,為了讓測試更容易,Terratest為基礎架構測試任務提供常用功能以及模式,像是測試Terraform程式碼、Packer模板、Docker映像檔,還有透過SSH執行伺服器上的指令,諸如HTTP請求或是AWS的API功能等。

Terratest專案包含了25萬行程式碼,為數百家企業合作的成果,現在以Apache 2.0授權開源,使用者可以在GitHub上找到專案

俄羅斯擴大封殺Telegram,封鎖50個VPN與代理服務

$
0
0

俄羅斯媒體TASS於上周報導,俄羅斯的通訊暨媒體主管機關Roskomnadzor已封鎖了50個VPN,以及可於當地存取Telegram的服務,而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中。

俄羅斯情報局(FSB)在去年要求Telegram交出用戶的通訊加密金鑰,去年莫斯科法院因Telegram不肯遵循當地政府的要求而判罰80萬俄國盧布(約1.4萬美元),繼之在今年4月13日宣布封鎖Telegram。

在該禁令釋出後,當地的ISP業者封鎖了逾180萬個屬於AWS與Google Cloud的IP,還波及眾多合法服務,而根據TASS的報導,ISP業者最初是封鎖了可導向Telegram服務的18個VPN與代理服務,上周很快就擴充到50個。

Telegram的創辦人Pavel Durov本身就是俄羅斯的企業家,甫於今年3月宣布Telegram的全球用戶已超過2億人,還標榜該服務既無任何廣告,也無配合政府或其它業者而外洩用戶資料。然而,在俄羅斯政府決定不讓違背當地政府要求的Telegram於境內發展之後,俄羅斯民眾存取Telegram服務也變得愈來愈艱困。

BMW、福特、通用和雷諾等車業巨頭啟動車用區塊鏈聯盟計畫MOBI

$
0
0

由BMW、福特、通用和雷諾等汽車公司,協同IBM與Hyperledger等科技機構,共同組成汽車開源區塊鏈倡議組織(Mobility Open Blockchain Initiative,MOBI),以加速發展區塊鏈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包括支付、共享乘車服務或是無人駕駛等。

MOBI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目的在與企業、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等機構合作,加速發展區塊鏈和分散式帳本的應用與標準,使得汽車服務更加安全有效率。主要的成員有BMW、福特、通用、雷諾和Bosch等汽車製造商,還有IBM,Hyperledger,Iota和Fetch.ai等科技公司。

分散式帳本以及智慧合約能重塑汽車業使用資料的方式,該組織在官網列出了不少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情境。MOBI開始研究,使用區塊鏈管理車輛數位身分以及歷程紀錄。在收費方面,他們想透過位置和時間等相關參數,計算空氣汙染稅、碳定價以及管理交通擁擠費,另外,也能被應用乘車共享上。

不過,MOBI並非第一個想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汽車組織,早在2017年,豐田汽車就已經集結了不少合作夥伴,開始研究區塊鏈應用,另外,MOBI的組織成員雷諾,其實也是區塊鏈R3研究聯盟的一份子,德國汽車製造商Daimler也已加入Linux基金會底下得專案Hyperledger。

西雅圖直擊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微軟祭出新戰略擁抱開源布局邊緣運算生態系,更整合AKS容器服務能就近調度百萬IoT Edge叢集

$
0
0

【西雅圖現場直擊】微軟今日(5/7)在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上,針對智慧邊緣裝置(Intelligent Edge)有一系列重要的產品、服務以及新的開發工具發布,不只首度將微軟雲端AI認知服務的影像辨識功能,用於現場影像即時分析處理,微軟還開源釋出了用來執行、啟用Azure IoT Edge服務的Runtime執行程式碼,以後任何人都能在自己的 IoT Edge裝置上修改程式,增加新功能,甚至微軟新版的AKS容器調度服務,也開始支援邊緣運算叢集的容器調度管理,管理更直接且即時,對於企業來說,以後想要管理邊緣運算建立的百萬個容器叢集應用的基礎架構,也不一定要上雲。

 

微軟Build和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今年罕見大撞期,兩家科技公司不約而同都在5月第二周舉行。不過微軟比Goolge早一天,微軟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提前在今天於西雅圖搶先登場。大會首日,到場參加者還是相當踴躍,整個會場更是座無虛席,並沒有受到與Goolge活動撞期的影響,甚至微軟的統計,今年開發者報名人數創新高,一舉突破6千人,盛況更甚去年,頗有與Goolge較勁意味。

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在今天主題演講表示,智慧雲(Intelligent Cloud  )與聰明邊緣裝置( Intelligent Edge)時代已經來臨,透過這些技術的創新,將替開發者帶來更多創新應用的機會,同時微軟也將確保這些嶄新技術,是可以值得被信任且安全無疑的,因此,他也提出未來將聚焦三大議題:隱私、網路安全及AI倫理。

 在第一天大會上,微軟針對Intelligent Edge推出不少新服務及工具。第一個推出的是微軟認知服務的影像辨識工具Custom Vision。這是原本Azure雲端才有的影像處理及分析服務,現在也能用在本地端,可以直接就近偵測、識別、分析環境影像資料,在裝置上立即呈現視覺化分析結果,因為在本地端就能自行運算處理,不用在傳雲,所以即使沒有網路也不怕。這也是在Azure IoT Edge上所推出的第一個AI認知服務。

微軟甚至更進一步將Azure IoT Edge Runtime程式碼開源。Azure IoT Edge Runtime是安裝在設備底層OS上的一支程式,任何裝置只要裝上Runtime程式,就等於是具備了IoT  Edge能力,以及串連Azure IoT 的功能。微軟開源釋出Azure IoT Edge Runtime,意思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自行去修改、偵錯Runtime程式,來改善或增加新的功能,使用上具備有更高的擴充性,對於開發者來說,也可以掌握Edge端應用開發的主導權,更容易建立所須應用。

微軟這一步,也展現出它布局 Intelligent Edge生態系的新戰略,希望透過開源釋出Azure IoT Edge Runtime,可以將Azure IoT Edge能力或功能,散播到各式各樣裝置或設備上,變成他們家的 Edge裝置。而且不像Amazon的AWS Greengrass邊緣運算服務提供的是一套軟體,想要用得先在裝置上安裝整套軟體。IoT Edge Runtime則可以是一組或一支程式,企業更容易將它整合進自己的應用,而無須安裝整套軟體,整合起來更容易。

 

在裝置硬體上,微軟也針對網路攝影機推出一個結合Azure電腦視覺功能的Vision AI開發者軟硬套件,來與Amazon的AWS DeepLens 互別瞄頭。這個相機套件的硬體使用了高通的AI引擎和晶片技術加速運算,同時整合了微軟Azure IoT Edge功能,以此來輔助Edge端AI應用的開發,讓開發者可以快速部署,來進行應用的開發及測試。

微軟更宣布一項Project Kinect for Azure專案新計畫,將原來使用於遊戲和PC上的的Kinect手勢操控技術,也整合到了IoT Edge端,讓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利用微軟AI服務,打造更多結合手勢操控的邊緣運算智慧應用。微軟表示,該裝置由能捕捉使用者動作的3D深度感測相機及鏡頭,以及一個具備Azure IoT Edge功能的硬體組成。

另外微軟也找來中國無人機製造商DJI合作,結合自己的Azure IoT Edge服務與AI技術,讓無人機也可以就近運算處理、分析,及執行AI應用,未來可以被用於精準農業、建築測量及保安監控服務上。他們更合作打造一個SDK for Windows 10 PCs,可以將全球7億個Windows 電腦裝置,都變成是無人機飛行的控制器,具備有完整無人機飛行操控及即時傳輸數據的能力。

在雲端產品方面,微軟也同步更新雲端AI認知服務,例如提供一個統一語音服務(unified Speech service),讓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將語音識別、文字轉語音、自定義語言和翻譯等功能,加進到他們自己的應用中。另外針對提供對話式AI服務的Bot Framework也有改版更新,提供開發人員更多AI對話工具,打造自家Chatbot服務。

微軟也針對AKS容器調度服務推出新版本,其中一項重要的更新功能就是AKS for Azure IoT Edge的功能,開始支援了邊緣運算叢集的調度管理。不只在雲端,以後也能在本地端執行容器調度任務,管理更直接且即時,而且僅需單一管理介面,就可以同時管雲端和Edge裝置叢集,管理起來更容易,對於企業來說,未來更能就近調度管理邊緣運算建立的容器叢集應用基礎架構,不一定要上雲。微軟表示,新版AKS將在未來幾周內正式推出。

在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方面,微軟也發布了Microsoft Remote Assist與Microsoft Layout兩款MR新應用,前者可以應用在於遠端操作指示作業,讓現場工程人員能透過這個App遠端與總公司技術人員溝通或是請求專業人員即時同步協助,完成設備故障檢修等問題,後者則是能透過MR裝置在眼前呈現自己設計完成的虛擬3D立體模型,也能直接對內容加以修改,或將檔案與朋友來分享。微軟開始將更多混合實境功能帶進辦公室應用。

微軟Visual Studio App Center登上GitHub市集,免費提供應用程式發布服務

$
0
0

許多工程師慣用開發應用的Visual Studio,近日其周邊產品又有了新發布。微軟與GitHub最近宣布合作,讓Visual Studio App Center登上GitHub市集。而微軟表示,這一次的合作,更能提高開發者的持續整合使用經驗。Visual Studio App Center的用途,就是要加強應用程式的開發速度,加快應用程式的交付速度。而這次強化與GitHub整合後,舉凡iOS、Android、Xamarin或是React Native的開發者,都可以透過該AP,加速建置、測試與發布的流程。

目前該應用程式已開放給GitHub上的開發者免費使用,除了無限制使用人數外,1個月可以享有4小時的免費建置時數,同時,應用程式發布、分析也無需付費。不過針對新創、大規模使用的企業用戶,也有不同的付費方案

這次的產品整合,開發者如果原先在GitHub已建置了行動端儲存庫(Mobile Repositories),即可從GitHub市集下載Visual Studio App Center。在完成連結GitHub帳號及App Center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應用程式開發。GitHub也會主動掃描儲存庫內,是否有相關的行動應用程式開發專案。 圖片來源:微軟

 

點擊Visual Studio App Center後,使用者可以開始瀏覽儲存庫的行動開發專案。圖片來源:微軟

 

當開發者決定要建立應用程式後,Visual Studio App Center就開始協助使用者建置工作,目前支援的作業系統平臺,總共有iOS、Android、Windows以及macOS。而跨平臺開發工具則有React Native、Xamarin這兩個選項。 圖片來源:微軟

 

監控容器狀態的好幫手,Datadog推出視覺化功能容器地圖

$
0
0

在正式環境導入容器的企業,如果想要監控容器基礎架構狀況,除公有雲廠商提供的原廠服務,或自用開源解決方案搭建,都是常見的做法。不過,過去就耕耘雲端應用程式監控的Datadog,近日也釋出了新解決方案容器地圖(Cotnainer Map),讓開發者可以對容器應用程式即時進行監控、除錯。 Datadog表示,容器地圖以過去的Autodiscovery為基礎,而現在利用新的視覺化呈現方式,企業可觀察容器基礎架構的整體運作狀況,根據需求,進行分組、過濾,或是進一步檢個別容器。

而這一款工具的設計,也提供相當高彈性、互動式的操作,根據不同的中介資料,使用者可以對基礎架構的容器進行分類,像是服務的類別、提供服務的區域、容器任務角色,「或是任何企業所想要的觀察面向,都可以做為分類的標準。」Datadog舉例,利用每個容器中的標籤,系統可以將基礎架構執行特定Docker映像檔的容器,進行標色。

Datadog舉例,利用每個容器中事先標註的標籤,系統可以將基礎架構執行特定的Docker映像檔的容器,進行標色。 圖片來源:Datadog

在使用介面中,使用者可以馬上看到各個容器中運行AP的狀況,例如不同作業系統的版本序號、Linux工具集等資訊。圖片來源:Datadog

開發者可以馬上看到各個Docker容器的運作狀況,像是映像檔的版本序號,利用此機制,可以更有效率的管理基礎架構映像檔,確保整體環境的映像檔版本都一致。 圖片來源:Datadog

而提供即時監控服務,也是容器地圖的一大賣點。Datadog舉例,在監控靠Kubernetes進行調度任務的Redis容器,可以透過儀表板,馬上觀察當前的CPU、記憶體使用狀況,如果發現運作異常,可以馬上進行排除。 圖片來源:Datadog

除了綜觀全局外,容器地圖也可以觀察個別容器的運作狀況,像是健康度、資源使用量,在此模式中,使用者也可以根據資源消耗量,對容器進行排序。而系統以每2秒鐘為單位,重新上傳一次最新的基礎架構運作現況。

研究:加拿大面臨史上最嚴重大腦出走潮,2/3頂尖大學理工人才外流

$
0
0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調查發現,加拿大前3名的大學,其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領域的畢業生,每四位就有一位在加拿大境外工作,研究稱這是加拿大史上最嚴重的人才流失,甚至比20年前的醫生出走潮還要嚴重。

由科技公司Delvinia Interactive資助,並由多倫多大學蒙克全球事務學院創新政策實驗室資深助理Zachary Spicer帶領的研究發現,加拿大名列前三的大學,包括滑鐵盧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以及多倫多大學,其在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領域的畢業生,每四位就有一位在加拿大境外工作。

而在軟體工程的領域更加嚴重,電腦工程、電腦科學、軟體工程或是工程科學專業的畢業生,約有三分之二的畢業生在加拿大境外工作,主要的工作國家是美國,其中有44%是軟體工程師,主要雇主企業為微軟、Google、臉書和Amazon。

該研究調查了2015年到2016年間,3,162名畢業生的LinkedIn個人資料,並對部分人士進行後續訪談追蹤。研究顯示,加拿大高科技人才到美國工作的拉力,來自於舊金山矽谷和西雅圖等科技產業聚集地區的薪水較高。根據人力公司Hired調查,科技業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平均薪水73,000美元,約只有這些區域的二分之一,即使調整完消費水平後,在美國的薪水仍比加拿大多出13%到44%。

另外,調查也發現,另一個畢業生選擇美國工作的原因,目的是要進入大型的全球企業,可能是因為名聲更好,或是為了取得更好的技能輔導,同時也更有機會進行更廣泛的研究。不少受訪畢業生也表示,會到美國工作有部分原因是受到同儕影響,以及加州科技業名聲遠播。

Zachary Spicer表示,當初他看到畢業班中,有65%的人準備離開加拿大到美國工作,他認為,政府應該把這個趨勢看作警告訊號,因為更令人擔心的潛在情況,可能是在加拿大的企業會聘請不到某些專業領域的人才。

另一個研究顯示了一樣的趨勢,2017年來自滑鐵盧大學統設計工程專業畢業生的研究,調查發現有60%的人計畫前往美國工作。


Build 2018:微軟展示可辨識人臉、即時聽寫的AI會議系統

$
0
0

微軟周一在Build 2018開會者大會上展示以電腦視覺、聲音辨識及AI技術為基礎的未來會議系統原型,可以追蹤辨識所有與會者,並錄製會議中所有聲音。

這套原型系統包含360度環景攝影機及麥克風陣列,它的相機具備臉部辨識功能,可在與會者走進會議室時偵測並歡迎他們。會議進行時,該系統可錄下所有人聲音。最後,不論他們使用何種語言,這套人工智慧系統還能執行即時聽寫(real-time transcription),在會議進行同時將聲音轉為文字。這使得即使是聽力有障礙的與會者,也能理解其他人的談話內容。

這套AI會議系統可在會議進行時辨識與會人員,並進行即時聽寫,紀錄每個人所說的話。

目前尚不知這套未來會議系統的詳細技術,但可能整合微軟現有技術,包括Skype、Cortana的通話及翻譯技術。也可能結合微軟挑戰Slack的Microsoft Teams,以便在會議中有人提及「我會在下周再聯繫你」時,系統透過Microsoft Teams發出通知給相關人士。

此外,Office 365及預計今年上半展示的第二代會議系統Surface Hub也可能整合這套AI系統。

Build 2018:Windows 10將新增Your Phone功能,可存取Android與iPhone手機內容

$
0
0

微軟於周一(5/7)展開的Microsoft 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參與Windows測試者計畫(Windows Insider Program)的用戶將在本周收到一項新的Your Phone功能,可於Windows 10裝置上存取Android手機與iPhone的內容,此外,微軟也打算釋出支援Android及iOS的時間軸(Timeline)功能。

Your Phone可說是Windows 10上的虛擬手機,允許使用者直接自Windows 10裝置上管理手機內容,有鑑於iOS的開放程度不如Android,若所連結的手機為iPhone,則只能存取文字、照片或通知內容,在Android手機上則能存取更多的核心功能。

目前Your Phone仍在測試中,正式版預計會隨著Windows 10今年秋天的更新版出爐。

至於時間軸則是Windows 10 April 2018 Update中的新功能,它可用來檢視使用者於最近30天內所進行的活動,包括所開啟的網頁、曾存取的文件或檔案,以方便使用者繼續執行該任務。

除此之外,微軟也打算在今年推出支援Android與iOS的時間軸功能,在Android上將藉由Microsoft Launcher行動程式提供時間軸,在iOS上則必須安裝Microsoft Edge瀏覽器並登入微軟帳號以使用時間軸。(下圖,來源:微軟)

Build 2018:微軟讓Cortana與Alexa聯手提供用戶更方便的整合服務

$
0
0

微軟於去年8月宣布將與Amazon策略聯盟,讓彼此間的Cortana與Alexa數位語音助理能夠交流,並在周二(5/7)舉行的Microsoft 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上公開示範此一合作案。

負責Cortana的微軟總經理Megan Saunders先是對著Amazon Echo說:「Alexa,把牛奶加入我的購物清單」,之後再要求Alexa呼喚Cortana,由Cortana提供她當天的行事曆,再要求Cortana寄出郵件給Amazon副總裁Tom Taylor。

也站上Microsoft Build 2018舞台的Taylor則是在Windows 10筆電上收到Saunders郵件後,以Cortana詢問與Saunders晚餐的地點,再呼叫Alexa幫忙叫車。

Taylor在Windows 10上請Cortana呼叫Alexa:(微軟提供)

這意味著不論是在Windows或Echo裝置上都能根據需求切換不同的數位語音助理,目前微軟與Amazon仍在進行此一整合的封閉測試,尚未公布實際上線時程。

Build 2018:Azure Kubernetes服務再升級,點擊操作就能完成叢集建置

$
0
0

在這次微軟一年一度的重要開發者大會Build上,該公司又再次宣布加強了自家旗下公有雲Azure Kubernetes服務(Azure Kubernetes Service,AKS)的功能。

微軟Azure容器專案管理總監Gabe Monroy表示,今年Kubernetes在Azure上的使用量,比起去年多上了10倍以上。同時,微軟自家的容器技術Windows Container,也要開始可以使用AKS進行調度了。不過目前此功能,仍處於非公開預覽版階段。

此次的新發表,微軟也將企業導入AKS後的使用門檻降低。首先,AKS要開始支援DevOps開發工作流程,從建立新Kubernetes叢集、應用程式容器化,或是整合CI/CD流程、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到部署工作,都只需幾個點擊,就能完成操作。再者,現在AKS也有搭配新的Azure Portal,系統管理員可以更為方便地進行管理、組態工作設定。

不過,新發布還不止如此,微軟也繼續加強整合Kubernetes與Azure環境。現在使用該公司雲端服務的企業,也可以使用Azure容器網路介面(Container Networking Interface,CNI),搭配客製化Azure虛擬網路(VNET),直接部署Kubernetes節點。再者,透過Azure-integrated Kubernetes Ingress Controller元件,現在AKS也能與外部應用程式進行連線,使用者不需再額外設定DNS及Name server,也可直接存取應用程式。

而針對應用程式開發者,微軟這一次端出的新功能,是在AKS環境中建立特定開發空間(Dev Spaces)。Gabe Monroy表示,企業內部的新員工開工之時,光是要搞定本地開發環境、IDE、Kubernetes設定,就得耗費許多時間。但是利用這個新功能,每個開發者都可建置獨立開發環境,也不會與正式環境所有衝突。不過,此功能目前也處於非公開預覽版階段。

 

Build 2018:Azure容器監控服務釋出預覽版,可用來監控AKS

$
0
0

企業在公有雲大規模導入Kubernetes時,即時監控、確保叢集健康狀況無虞是相當重要的工作。而在AWS、Google上,分別可以使用AWS CloudWatch或是Google Stackdriver,監控雲端應用程式的執行狀況。而今年度的微軟Build大會上,該公司也擴大雲端監控服務Azure Monitor的應用情境,開始整合Azure Kubernetes服務(AKS),提供容器健康度檢查的服務,目前該服務以預覽版形式釋出。

在登入Azure之後,可以著手監控設定,選擇是否將該容器納入管理範圍,而該服務也會將相關Log分析紀錄,集中至一處儲存。 圖片來源:微軟

 

系統會即時顯示各節點的即時操作,包含健康狀態、記憶體使用量、容量大小、服務啟用時數,或是該節點所執行的容器數量。如果使用者想了解更細部資訊,還能深入單一Pod,甚至容器檢視訊息。 圖片來源:微軟

 

微軟舉例,當發現某個節點使用記憶體容量過大,處於緊繃狀態時,除了可以新開容器平分負擔時,也可進一步檢視Log紀錄,了解事發原因。 圖片來源:微軟

 

再進一步點選Log分析紀錄後,系統可以呈現容器的各項資訊,包含容器ID、建立時間,以及Kubernetes主機名稱等。此外,使用者也可進一步執行Query操作,探究該叢集故障、資源消耗過剩的原因等。 圖片來源:微軟

Build 2018:Outlook即將整合Microsoft Pay,從信箱就能支付帳單

$
0
0

微軟周一(5/7)宣布,將於Outlook中整合Microsoft Pay功能,以讓用戶直接在信箱中就能支付帳單或應付款項。

比起Apple Pay、Google Pay或Samsung Pay,Microsoft Pay的知名度相對較低,應用範圍也較狹隘,這應與微軟的行動平台與行動裝置的沒落有關。

Microsoft Pay的原名為Microsoft Wallet,為微軟在2016年發表的行動錢包服務,當時只支援特定的微軟手機,在2017年11月更名為Microsoft Pay之後,開始支援使用者透過Microsoft Edge瀏覽器使用。

微軟Office生態體系行銷總監Mike Ammerlaan表示,使用者的信箱中經常會收到許多帳單或應付款項的通知,在整合Microsoft Pay能力之後,Outlook用戶未來將可直接於信箱中支付這些款項,目前已確定會支援該服務的包括支付處理業者Stripe與Braintree,帳單服務供應商Zuora,以及應付款項服務供應商FreshBooks、Intuit、Invoice2Go、Sage、Wave與Xero等。

因此,未來企業寄送帳單或應付帳款通知予客戶時,可直接於Outlook中嵌入付款功能。不過,Ammerlaan強調,在此一服務中,Outlook並不屬於帳單支付服務,微軟亦未扮演帳單支付代理商的角色。

Outlook中的支付功能將分階段釋出,未來幾周只會有少數用戶看到該功能,預計在幾個月之後拓展至更多用戶。

Build 2018:程式碼導師IntelliCode現身,Visual Studio IntelliSense功能全面進化

$
0
0

微軟在Build 2018大會上釋出了用於Visual Studio 2017的人工智慧程式碼導師IntelliCode,助開發者改進程式碼品質,微軟表示,IntelliCode增強了IntelliSense的功能,在自動完成功能中加入推薦排序等功能。目前只有c#可以使用,不過未來還會陸續支援其他語言。

使用微軟IDE Visual Studio開發程式的工程師都知道善用內建的IntelliSense能加速開發工作。IntelliSense是一系列功能的集合,包括條列成員、參數訊息、快速訊息以及程式碼自動完成功能,這些功能也不光只是幫助開發,同時也能讓開發者更深入學習使用該門開發語言。

現在微軟要為IntelliSense導入人工智慧,使其成為大師級的程式語言導師。微軟於Build 2018大會公布了IntelliCode擴充套件預覽版,安裝該套件後,IntelliSense自動完成下拉選單中出現的選項,不再會是依字母或最近使用的選項排序,而是推薦給開發者的最佳完成選項。

這些推薦知識來自於GitHub中,超過2,000個評價百顆星以上的C#開源專案,微軟將這些最佳開發實踐作為機器學習的訓練樣本,訓練人工智慧如何助開發者寫出好程式。而有了IntelliCode的加持,IntelliSense中所有功能的使用體驗都獲得提升,包括上下文程式完成以及工具提示等,人工智慧從開發者撰寫程式碼的環境中,預測出最有可能的成員,開發者不再需要從列表中下拉逐一尋找。

微軟表示,IntelliCode現在會從開發者的程式碼庫中,掃描並分析程式碼風格(Coding Styles)以及習慣格式,自動產生.editorconfig檔案以維持開發者開發的一致性。而且有了IntelliCode後,尋找及修補潛在臭蟲的速度將會獲得提升,當開發者提交或是瀏覽程式碼時,IntelliCode會自動進行掃描,找尋不尋常的程式碼樣板、錯失的重構或是變數誤用等問題。

IntelliCode也會提示開發者,那些檔案需要多加關注,微軟提到,IntelliCode就像是開發者額外的眼睛,可以幫忙關注瀏覽程式碼,並把需要留意的部分,特別標示出來,例如程式碼異動、高複雜度或是歷史紀錄等部分。

當程式碼出現多載(Overload),IntelliCode會把最相關的選項,展示在列表最上方,而不是以字母順序排列。

目前在預覽版中,由IntelliCode推薦的選項,不只會優先出現在列表頂端,選項的前面也會顯示小星型前綴圖標,同樣的IntelliSense中顯示的工具提示,也會有小星圖標,並有額外文字說明推薦狀態。

微軟提到,目前預覽版所提供的工具提示等視覺體驗並非最終版本,目的只是展示提供視覺差異。IntelliCode目前可以在Visual Studio 2017的15.7以上版本使用。


Build 2018:Azure版Kinect提供高精度深度影像,強化微軟智慧邊緣運算布局

$
0
0

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在他的主題演講提到,微軟的新戰略開始布局邊緣運算生態系,而其中一重要成員便是從Xbox成熟畢業的深度影像攝影機Kinect,微軟現在釋出Azure版Kinect,其搭載高精度的深度攝影機配合Azure AI服務,準備提供企業一片全新的應用領域。

Satya Nadella提到,智慧邊緣運算最重要的進展就是裝置能開始感知人、地點以及事件,作為微軟感知驅動智慧邊緣開發工具(Perception-powered Intelligent Edge Dev Kits)之一的Kinect,其搭載的先進深度感測器(Depth-sensor)並配合Azure AI服務,能讓企業提供比起過去還具洞察力的服務。

微軟提到,他們在時差測距(Time-of-Flight,ToF)深度感測器的技術有重大突破,讓智慧邊緣運算裝置以更低的功耗取得更高精度的結果。微軟硬體架構師Cyrus Bamji於2018年初,在國際ISSCC會議就曾發表微軟最新的深度感測器技術。

而該技術的應用便是Satya Nadella在主題演講提到,將會用於HoloLens以及Kinect的深度感測器,其提供1024x1024的超高解析度、高品質因數(Figure of Merit),其全像素自動增強動態範圍技術,現在能同時清楚地捕捉遠近的物體。全域快門能讓攝影機在太陽光下也能有良好的表現,另外,其多向深度運算演算法,在不同的晶片、雷射與電源供應情況下,都能保持最佳的表現。

而微軟表示,先進的深度感測器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對深度影像使用學習技術,將能以更小的人工智慧網路模型取得與過去品質相同的結果,這代表更低成本的演算法以及更具智慧的邊緣應用。

微軟將Kinect定位成能理解與識別人的裝置,曾在遊戲主機Xbox 360平臺上引發一陣熱潮,其能感測深度資訊的攝影機,將人的動作作為遊戲的輸入,帶來全新遊戲的體驗。而在之後,微軟發表了第二代Kinect,並且提供Windows版本,雖然在2017年微軟已經停售第二代Kinect,但微軟提到,他們仍持續的與英特爾合作,確保Windows開發者繼續以英特爾的RealSense深度攝影機開發相關應用。

目前混合實境頭戴裝置HoloLens,使用的是Kinect的第三代深度感測技術,能夠用於理解人員以及環境,對人的偵測已經能精準的分辨眼神的凝視以及手勢。到了Azure版的Kinect,將使用的是第四代技術,除了提高精準度,還結合深度學習能以更低成本提供更好的結果。

傳部份iPhone X的Face ID有問題,而且可能無法修復

$
0
0

美國媒體引述蘋果的內部文件報導,iPhone X的臉部辨識功能Face ID有些問題需要維修,但也可能無法修復。

Face ID是以TrueDepth相機為基礎的3D感應臉部辨識功能,也是iPhone X的重要賣點之一。但有用戶數個月前在Reddit上反映其iPhone X的前後向相機都出問題。後向式相機可以執行全景、慢動作及縮時攝影,但其餘功能無法運作。前向式相機則是不能啟動Face ID功能。

MacRumorApple Insider兩媒體周一引述蘋果提供給Apple Store或授權服務商的作業指南報導,顯示iPhone X前、後相機確有問題,以及技術維修人員該怎麼提供服務。

文件指出,如果顧客通報iPhone X出現Face ID問題,可以先更換後向式相機。如果還是不能用,就診斷是否為TrueDepth前向式相機的問題。若是更換前向式相機後,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就提供整支手機換新,而不再維修原手機的顯示系統。

目前無從得知Face ID故障原因,前、後相機又有什麼關聯。BGR推論可能是後向式的雙鏡頭相機影響到Face ID功能。

蘋果並未對此評論。但報導指出,iPhone X Face ID出問題的情形並不普遍,只是可能由於iPhone X庫存充裕,使得整隻換新比維修單一零件來得有效率。

如果你的iPhone X也出現Face ID狀況,可聯繫Apple Store、授權支援服務中心,或是到蘋果網站申請維修。

這已是近日內第二宗iPhone功能問題的相關報導。上周才有部份iPhone 7、7 Plus用戶反映通話時麥克風沒聲音,而影響視訊通話、Siri、錄影甚至基本的通話功能。蘋果還未就此公開回應。

Build 2018:Microsoft Store今年將調整分潤制度,開發者最高可獲95%收入

$
0
0

微軟周一(5/7)宣布將於今年調整Microsoft Store的營收分享比重,把開發者的所得收益分潤從現有的7成提高到85%~95%,但此一新的策略只適用於一般的消費者應用程式,並不適用於遊戲。

目前透過Microsoft Store銷售的程式都是採用7比3的分潤比例,由微軟取得3成,開發者取得7成,不過,微軟打算在今年變更App開發者協議(App Developer Agreement),並採用最新的營收分潤架構。

根據微軟的規畫,若使用者是透過簡單的深層連結(deep link)購買除了遊戲以外的各種程式或程式內容,開發者都將能取得95%的收入,但若使用者是經由Windows Store上的選集(collection)或其它微軟資產購得程式,那麼微軟就能拿到15%的分潤,而開發者則取得85%。

此一新的分潤政策適用於Windows 10個人電腦、Windows Mixed Reality、Windows Phone與Surface Hub裝置,但並不適用於Xbox與遊戲。

Android Things邁入1.0版,相容更多IoT硬體模組、享3年長期支援

$
0
0

Google替物聯網(IoT)裝置所打造的Android Things平台終於在周一(5/7)邁入1.0版,新增對更多系統模組(System-on-Modules,SoMs)的支援,且將針對這些經過認證的模組提供3年的長期支援服務。

Android Things最大的優勢在於安全更新,將由Google適時地自遠端更新與修補Android Things平台,且所有Android Things裝置的預設值皆為自動更新,在3年的長期支援結束之後,用戶還能選擇延伸支援,一解現今IoT裝置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不過,要取得Android Things的長期支援必須採用經過Googel認證的硬體模組,除了先前通過認證的NXP i.MX6UL、NXP i.MX7D與Raspberry Pi 3 Model B之外,本周Google再增列了NXP i.MX8M、Qualcomm SDA212、Qualcomm SDA624與MediaTek MT8516,其中,Google已決定不再支援NXP i.MX6UL,但會繼續支援NXP i.MX7D與Raspberry Pi 3 Model B。

負責推廣Google IoT平台的Dave Smith指出,Android Things部署於經過認證的硬體上,具備豐富的APIs,且採用Google的後端架構進行軟體更新,能使用戶更專注於產品的建置,迄今Android Things SDK的下載次數已超過10萬。

自2016年底發表Android Things以來,Google即與業者密切合作以推出基於Android Things的產品,包括LG與iHome所發表的智慧喇叭,或是LG、聯想及JBL的智慧螢幕,它們都將陸續於夏末以前上市,另有新創業者Byteflies打造可將穿戴式健康裝置傳至遠端的產品,以及Mirego的大型照片顯示器網路。

Google目前也在展開為期3個月的Android Things OEM合作夥伴專案,招募有意打造Android Things裝置的團隊,並由Google提供技術支援與指導。

隨著Android Things 1.0出爐的還有相關的開發套件,其中,Android Things Starter Kit內含NXP i.MX7D、5吋的觸控螢幕、攝影機模組與Wi-Fi天線,售價為200美元,而Raspberry Pi 3 Starter Kit則是90美元。

傳Android P將禁止程式監控裝置的網路活動

$
0
0

行動程式開發者論壇 XDA Developers近日報導,Google終於要在新一代的Android P中修補已存在數年的隱私漏洞,禁止Anoroid程式窺探裝置的網路活動。

根據報導,Android幾乎允許任何程式存取裝置的網路活動,例如程式可得知另一個程式在某個時間點連結到特定的伺服器,雖然無從取得傳訊內容,卻可窺探裝置用戶的網路行為,得知用戶喜好並將資料出售給廣告主。

不過,Google終於要在即將來臨的Android P中修補此一臭蟲,未來將僅允許VPN程式存取某些裝置網路活動檔案,其它程式的存取權則將經過審核。

Google是在今年3月發表Android P的首個預覽版,目前的版本支援類似iPhone X的「瀏海」(cutout)設定,以讓Android製造商也能在無邊框螢幕的上方置放攝影機與喇叭,也將支援室內定位功能,且會封鎖所有基於HTTP的流量。外界預期Google將於本周展開的Google I/O發表Android P的第二個預覽版,而依照Google的Android發布時程,正式版可望於今年秋天出爐。

Viewing all 314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