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213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4小時爆賣95萬片!實名制上路官網爆量,健保署緊急調高頻寬並釋出開放資料

$
0
0

為緩解武漢肺炎口罩供不應求的問題,行政院指示健保署實施口罩購買實名制,今(6日)正式上路。然而就在上午9點開賣時刻,大量民眾湧入健保署官網查詢特約藥局的口罩庫存狀況,甚至每分鐘達1萬8千人上線查詢,再加上特約藥局開始販賣口罩,健保署系統難以兼顧即時運算與民眾查詢需求,因此暫時官網當機。

健保署指出,口罩實名制要求民眾持健保卡,至社區特約藥局購買,每人7天內限購2片。為了因應可能發生的流量爆量,健保署資訊組先前就已備好24臺應用伺服器,以及額外12臺主機來應變,而RAM、CPU與頻寬部分也已加倍,開賣前一天也進行壓力測試,尚無問題。

不過,今日上午9點時分,大量民眾進入健保署官網查詢特約藥局的口罩存量,每分鐘達到1萬8千人,使網路速度瞬間變慢。健保署指出,平時官網每分鐘約3千人,傳輸速度為100Mb,雖已先將傳輸速度擴增為600Mb,但由於瞬間湧入大量查詢、超過平常的6倍,健保署硬體難以負荷,造成當機。

隨後,健保署也請中華電信調整網路頻寬,於上午10點將傳輸速度提高至1Gb,而主機廠商IBM也即時協助健保署停機,目前仍在處理中。

至於藥局口罩販賣系統,原訂今日上午9點準時販售,由於些許藥局不熟悉系統操作,因此健保署提前半小時,開放藥局上線操作。根據健保署統計,大多數藥局上機狀況良好,雖有零星問題,但平均15至20秒就能完成購買,且截至下午1點45分,已有5,499家特約藥局出售口罩,共販售了959,444片口罩。

最後,為分散民眾查詢口罩存量的主機壓力,健保署也在兩天前,就將口罩庫存資料上傳至政府開放資料平臺,將原本官網的口罩查詢平臺,委由數位政委唐鳳及其領導的民間團隊協助,來打造民間導向的口罩地圖,像是LINE SPOT #健保特約藥局查詢即時口罩地圖疾管署LINE@「疾管家」藥局口罩採購地圖AR版健保特約藥局與鄉鎮衛生所等。此外,健保署也將開放資料的更新時間,從原本的30分鐘縮短為10分鐘,方便民眾查詢、減少資訊誤差。文◎王若樸


改用iPhone紀錄案件資料,紐約警察局讓百年歷史專用筆記本正式退役

$
0
0

在使用iPhone二年半後,紐約警察未來巡邏不再使用筆記本及筆紀錄,將改用iPhone直接輸入回傳。

2017年中紐約警察局汰換掉用不到10個月的Windows Phone手機,將3.6萬名警察配派的手機全數改為iPhone,原因是微軟當時已經不支援Windows Phone作業系統,現今已成長到3.7萬人。紐約時報報導,紐約警察局要求從2月17日起,3萬多名警察未來將改輸入到iPhone App,由App直接將這些筆記上傳到警局的伺服器上。

從1800年代,紐約警察就用筆記本記載犯罪現場情形及嫌犯、目擊者的講話,是紐約警察的必備工具,重要性不下於手銬和手槍。這些筆記內容經常成為證據的一部份,如果警察被法庭傳喚,也總是需要帶著筆記本。甚至警察退休時也被要求要確實保存這些筆記,以防未來又重新調查或有新案件。

雖然筆記本如此重要,不過報導說,美國許多城市警局早就升級成使用隨車電腦了。

未來要使用的iPhone App是由紐約警察局開發,可供警官輸入巡邏任務、警車、911電話處理情形,還可以上傳照片。而處理民眾報案的警方紀綠,也可以整合調度中心的紀錄。

數位化有許多好處,包括可防止記錄被竄改、筆記本遺失,以及字跡太潦草無法辨識。此外,資料上傳到伺服器後,保管的責任就從警察轉到警局。只要輸入日期、關鍵字即可搜尋到警方紀錄,不用再翻遍一本本筆記本。

但是紐約警察也不免擔心這會成為監視工具。App記錄警官的地點和登入時間,這意謂著他們的行蹤、警車跑多遠都會被警局掌握。但另一方面也將有助減少不肖人員偷雞摸狗的空間。

【紡織業抗疫實例:聚陽實業】爆量遠端工作負載,成IT長期抗疫大挑戰

$
0
0

員工數超過3萬人,且分散多國的紡織大廠聚陽實業,已經開始思考長期抗疫將面臨的IT考驗。聚陽實業資訊部門經理謝孔超坦言,「若未來疫情持續擴散,IT維運與系統建置,就會成為資訊部門的一大挑戰。」

他認為,以新型冠狀病毒截至目前的疫情狀況來說,資訊部門能做的事情,還不多。不只是因為疫情未在臺灣社區擴散,無直接影響員工赴公司上班,也是因為,許多企業的因應對策,還侷限在員工的健康狀況監測、禁止疫區的差旅等作法,對IT部門沒有直接影響。

謝孔超舉例,一旦發生社區感染,使員工因隔離而不能上班,儘管聚陽實業已經做到行動辦公,允許出差員工線上進行各類業務,甚至能在手機上簽核表單,不過,「如果遠端工作的規模擴大到所有員工,在長時間需要維持在家工作(如2~4周)的情況下,現行的IT環境,仍不足以負荷所有的工作負載。」

比如說,在溝通方面,聚陽實業目前以Line、微信為主要通訊軟體,如果遠距工作成為常態,那功能完整的即時通訊平臺、視訊會議的工具就可能成為採購考量;在業務執行方面,現行VPN網路流量的負載、伺服器的遠端桌面負載不足,會使系統執行的順暢度受阻,也需重新評估IT環境,從軟硬體來改善。

再者,就算所有員工都可以不用進公司上班,由於企業的IT設備無法全遠端管理,IT單位還是需要分組輪班來維運設備;還有,成衣廠生產仰賴原物料的供應,當疫情擴散嚴重,需要長時間蒐集供應商受災情報時,IT團隊也需根據需求來開發資訊系統,輔助營運團隊蒐集資訊,建立起替代性解決方案。換句話說,若疫情持續升溫,就會需要資訊部門進一步支援。

不過,對於災難復原,聚陽實業平時就有一套因應措施,包括已經擬訂了營運持續計畫,現階段也針對此次疫情,著手將傳染病的威脅列入其中。此外,IT部門平時也有建置關鍵系統的備援系統,比如ERP,且因分公司分布於全球包括印尼、越南、柬埔寨、中國、菲律賓等據點,各地機房能達到互相備援的作用,每半年也會進行一次災難復原的演練,進行局部性的驗證,「因為IT部門的工作,本來就是要確保所有系統在任何狀況下運作。」

此外,跨國的辦公室據點,同時也具備了彈性工作場所的概念,就像這次疫情,導致中國工廠延後開工,本來需要赴中國工作的員工,也能暫時留在臺北上班。文⊙翁芊儒

濫用推特API大量以電話搜尋帳戶,疑似由國家資助的攻擊者所為

$
0
0

去年12月24日推特發現有惡意人士,利用大量假帳號惡意利用推特提供的API,來配對使用者帳號以及電話號碼,推特發現之後,立即暫停了相關的帳號,現在對外公開調查結果。

原先該API預期使用方式,是要讓新帳戶使用者簡單地在推特上找到已經認識的人。當用戶允許其他人以電話搜尋自己的推特帳號,則擁有電話的人便可以在推特搜尋到相關聯的帳號。

在調查的過程,推特發現部分帳戶不合理的使用這些API,而這些帳戶的IP來自多個國家,包含伊朗、以色列和馬來西亞,來自這些國家的個別IP,發送了過多的請求量,推特提到,這些IP與受國家資助的攻擊行為有關。

推特已經對遭到濫用的API端點做出許多修正,該API的查詢回應不再回傳特定的帳戶名稱,而且也已經停用了濫用API的帳號。

【金融業抗疫對策:金管會】金融業紛紛啟動緊急應變預定對策,保險業更分6級因應武漢肺炎

$
0
0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金融產業早有一套緊急應變措施。使得臺灣各大金融業者在春節過後的開工日,就能開始在業務、資訊單位展開應變措施。

在銀行業方面,其實早在1995年,金管會就已訂定「金融事業機構災害防救作業要點」,並在1996年請銀行公會訂定「金融事業機構災害緊急應變對策手冊範本」,讓金融機構在發生重大災害時,能以這兩項規定,自行延伸出較有系統性的作法與對策。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近期表示,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銀行局在1月30日開工當天,就已電話通知本國銀行採取3項緊急措施,包括了規畫妥適的防疫與應變措施;國內外從業人員若有確診病例,應立即通報;以及為了因應疫情,銀行要變更任一國內外分支機構的辦公方式,也得立即通報銀行局。

在金融事業機構災害緊急應變對策,莊琇媛指出,金融機構業應依照金融事業機構災害防救作業要點、金融事業機構災害緊急應變對策手冊範本這兩項規定,自行建立相關因應機制,設置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各項應變措施包括業務復原措施、存款、放款等客戶服務權宜措施、連線作業與資訊網路安全管理等。

金融業對大規模傳染病應變重點:遠端連線工作機制、視訊會議形式

因應此次武漢肺炎,各家銀行紛紛啟動了應變機制,除了大樓及場域的防護管理之外,也有銀行早在IT營運管理機制中,規範了遠端連線(在家)工作機制、視訊與電話會議、人員狀況通報、代理人名冊、緊急應變手冊,以及必要到班人員名冊等。

在營運持續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BCP)上,一位銀行IT主管透露,IT單位會每年至少演練一次備用機房,但業務單位則是預先訂定計畫,平時不會演練。

一般來說,金融業BCP常見作法上,通常著重在資訊系統因天災或是外力因素,導致正式機房無法運作的災情,銀行需在最短時間啓動BCP,啟用備援中心來服務客戶。但,在大規模傳染病的應變對策上,則著重於人員防護及減少人員接觸,所以,遠端連線工作機制與視訊會議形式才是銀行IT的抗疫重點。

然而,因為駭客入侵事件頻傳,主管機關對於銀行在遠端連線工作的機制,要求特別嚴格。除了連線必須有控管機制,而且人員須先造冊核可之外,所有連線作業都需要留下軌跡,事後主管必須檢閱。

以這家銀行為例,他們在即時通訊機制上,提供了2組空中會議室,搭配WhatsApp上的緊急應變群組,以及應變中心的通報機制。緊急應變群組還分2級,包括IT層級與高階主管層級。IT應變群組,涵蓋科級以上的各部門主管,包含個金、企金和基礎架構部門。高階主管應變群組,成員則以總經理、各事業單位執行長、營運長、人資長、策略長等。

不少銀行則像星展銀行(臺灣),早在春節假期,就要求全行員工通報健康狀況,並要求高風險員工依政府要求居家隔離14天,並鼓勵以視訊會議取代不必要的接觸,星展銀行甚至已在臺北市信義區、內湖區分別設有營運中心,若有必要員工可分批上班,並啟用相關備援系統,確保營運不致中斷。

另一家外商渣打銀行的管理團隊也在年假期間啟動臺灣防疫小組,來掌握疫情發展。渣打銀行表示,目前除了對必要人員要落實隔離與自主管理措施,進出辦公場所需噴灑酒精、戴口罩,同時減少面對面會議,鼓勵改以電話或視訊會議,員工差旅到中國大陸地區也暫時避免。

保險業明訂六級防疫動員等級,因應措施囊括業務與IT

在保險業方面,據了解,為了因應像SARS這樣的傳染病,保險業相關公會早已在2014年訂定「保險業因應法定傳染病相關應變措施方案」以及「保險公司防治法定傳染病各階段疫情因應措施」,並經保險局准予備查。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則表示,春節前夕已發函給保險業相關公會,請各保險公司應加強對武漢肺炎疫情的警覺與認知,並規畫備妥流感防疫相關因應措施,建立緊急聯絡窗口,並與保險局隨時保持聯繫,以利未來若疫情升溫,能夠及時因應防治。

在這份保險公司防治法定傳染病各階段疫情因應措施中,明確訂出六級防疫動員等級,並訂有相對應的因應措施,壽險公會表示,各家壽險公司已在1月30日正式實施,參考此分備查函,依照各家保險業務的不同,擬定相關應變措施。其中,又分為客戶端(比如保費繳交、理賠)、公司內部人員、人員管理的應變措施。

壽險公會指出,目前保險業將疫情訂為第三級(出現境外移入病例所引起的第二波感染),這階段共有7項因應措施。一是各家保險公司開始啟動運作法定傳染病因應專案小組;二是加強各項防疫宣導,提升員工健康管理要求;三則是感染區回國與有法定傳染病患接觸史者的監控,實施自主健康管理;四是員工防疫休假處理;五是啟用定期疫情通報系統;六是公告防疫配合事項,包括保戶得個別檢具證明文件向保險公司申請緩繳保費3個月等優惠措施;最後一點則是備援作業規畫與執行。

不過,疫情若持續蔓延,也有後續的因應建議措施,例如第四級(社區流行,但控制中),更明訂要有重大應變措施演練。或是到了疫情全國流行但控制中的第五級,以及疫情全國流行但失控的第六級時,則要強制實施異地備援與在家辦公、資訊中心異地備援、行政及服務中心替代支援等因應措施。此外,證券期貨業方面,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提到,券商公會也已通知各券商加強防疫措施。

相較於保險相關公會明訂法定傳染病各階段疫情因應措施,銀行業所用的災害防救作業要點和緊急應變對策手冊範本兩項文件中,倒是沒有明文將傳染病定義為災害緊急應變的範圍,銀行局補充,傳染病可視為天災人禍。

不過,也有銀行,還沒有預先將大規模傳染病列入平時的BCP計畫中,歷經SARS、H1N1,到這次的武漢肺炎,未來,金融機構應該要把傳染病納入災害緊急應變的範圍,讓銀行業在平時就能預先備妥更周詳的對策。文⊙李靜宜

保險業疫情擴大後分級因應建議

根據保險相關公會官網的「保險公司防治法定傳染病各階段疫情因應措施」表單,將防疫動員等級分為1~6級,目前疫情仍處於第3級,但未來若發生社區流行,乃至全國流行且失控,保險業也訂定了4~6級的後續應變方向。

 

【軟體新創抗疫實例:優拓資訊】全員遠端工作徹底避險,但得更講究即時溝通和例會互動的細節

$
0
0

僅20名員工的小型軟體企業如何面對傳染病疫情?以Chatbot服務崛起的AI新創優拓資訊,從年後開工的第一天起,全體員工就完全透過遠端工作的形式來上班,優拓資訊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臺大電機系教授黃鐘揚指出,這是為了減少員工暴露在公共場所,或聚集在辦公室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能在短時間內做到這一點,除了企業本身所有資料均儲存於公有雲,且打卡、請假都用Slack,優拓資訊的主要幹部也臨時研擬了一套管理方法,來確保所有員工都能自主完成每日進度,以及維持與面對面工作無異的溝通效率。

黃鐘揚在臉書上分享這套管理方法,優拓本來是提供純軟體Chatbot服務,所有資料都儲存在公有雲,或像程式碼則存在GitHub,再加上,平時就有一套允許員工暫離辦公室的管理機制,所以,他解釋,全員遠距工作的難度不大,但改採長期遠距工作的關鍵差異是,即時溝通與每天例會(Stand-up Meeting)的形式需要調整。

首先在即時溝通方面,一般來說,員工在公司內需要討論,直接面對面溝通即可,若碰巧遇到對方暫離公司,也可以先做其他事情,等對方回來再討論,因為在同一個空間內可以確實掌握對方動向。不過在遠端工作之後,所有的溝通僅能用通訊軟體進行,若對方遲遲不回應,手邊工作就可能被迫延遲進行,不僅降低工作效率,也增加額外的溝通成本。

對此,優拓資訊規定,在遠端工作的情況下,員工要暫離工作崗位,就算只是出門買個咖啡,都必須透過Slack確實回報;若已經在通訊軟體中被標記(Tag),則需在工作中斷之後的十分鐘內回應,若工作無法暫停,則需在30分鐘內先回應「等一下」、表情符號,或者請其他熟悉業務的同事代為回覆,來避免溝通不順暢、已讀不回的現象。

第二,則是在各部門的每日例會方面,改成以「語音通話」加上「雲端協作」的方式進行。黃鐘揚表示,每日例會的精神,是設立一段時間內要達成的目標,並訂定與更新每日工作進度,藉此讓員工自律、督促自己。因此,在遠端工作的情況下,不僅不能取消,更要確實透過通訊軟體與雲端協作的工具來執行,比如用Line進行群組通話,並且開啟Google雲端共編文件來記錄會議內容。

不過,有些會議礙於進行時間長(超過2個小時)、參與人數多(涉及多個部門),為了維持開會效率,仍然需要員工親赴公司面對面開會,比如每週、雙週進度會議、每月的跨部門策略會議等。對此,規範中也訂定,員工赴公司開會時,需要配戴口罩,若因特殊狀況無法前來,則會安排語音通話來同步開會。

儘管已經開始實行遠端工作制度,但黃鐘揚也說明,公司並無禁止員工進公司上班,員工仍可彈性選擇辦公地點,「尤其是家裡環境不適合工作的員工,比起去咖啡廳,進公司辦公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對此,各部門主管也將主動了解員工的工作情形,以免因為工作環境不佳,反而降低生產力。

「我們公司一向很強調自律自主,目前看來,實施起來成效還可以,每個團隊都會掌握平時的進度來工作。」黃鐘揚表示,優拓資訊是第一次實行全體員工遠端工作的制度,自年後開工以來還未滿一周,也將根據疫情狀況來決定恢復的時間,「不過最少會希望維持14天。」他說。文⊙翁芊儒

 

【醫院抗疫實例:彰化基督教醫院】靠企業IM即時應變指揮,醫院IT更分三級因應

$
0
0

這次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由於疫情發展快速,確診病例快速增加,臺灣在農曆年前的1月20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21日出現國內首個境外移入病例,至2月5日為止累計已有11例。隨著疫情升溫,站在第一線的醫院也不敢馬虎。

基於醫院緊急應變指揮系統HICS(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醫院的優先目標為照護患者,維持醫療服務不中斷下,這次武漢肺炎疫情在過年期間迅速擴大,彰化基督教醫院(簡稱彰基)透過企業即時通訊平臺M+群組緊急應變,並在醫院網站設立武漢肺炎防疫專區。

在先自救、才能救人的前提下,彰基先掌握內部所有員工的健康情形,以了解是否有人前往過中國,若有員工去過中國,根據疾管署規定,要求員工主動隔離管理,同時也禁止員工前往中國疫區。

由於醫院原本就是傳染高風險場所,彰基為加強門禁出入管理,過年期間緊急採購紅外線體溫感測設備,強化在醫院出入口的發燒篩檢,若偵測到有民眾發燒,先詢問其旅遊史是否到過中國,再進一步進行各項醫療檢測,確認是否感染武漢肺炎。

此外,為加強第一線防疫對策,健保署結合移民署的入境資料,讓醫院讀取就診民眾的健保卡,就能第一時間知道其近期是否有中國旅遊史,除了確保最先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安全,也能先一步掌握高風險病患。

而考量到慢性病患的領藥安全,降低慢性病患進入醫院領藥遭感染的風險,彰基將院內的藥局業務,特別獨立出慢性病處方箋領藥業務,利用有線網路或Wi-Fi,在醫院前的廣場設置慢性病處方箋的領藥地點,目前也計畫仿效速食店業者得來速服務,方便開車民眾快速領藥。

在IT對策方面,彰基的資訊部門平時已針對重大災難或意外事件確保IT系統的可用性,包括了系統備援與資料備份,涵蓋網路交換、資料庫、應用主機系統等。

彰化基督教醫院資訊部主任許天成表示,醫院將IT對災害應變分為三方面,第一是系統的熱備援,所有系統都有一套備援系統,主系統與備援系統,每半年對調演練,以確保備援系統的可用性。第二是資料備份方面,為降低資料遺失風險,對長期資料進行實體儲存,線上交易資料保留一年,第三個是總院儲存的資料,透過遠端抄寫資料,傳到30多公里外的雲林分院作差異備份,每5分鐘抄寫一次,以確保資料的更新。

面對重大災害、緊急事件時,建立即時溝通聯繫機制,對企業維持營運相當重要。對搶救生命的醫院而言更是如此,以可能致命的危急數值為例,如果醫學檢驗結果發現病患有高血鉀,得立即通知患者的主治醫師進行處置,並需要確認醫師收到消息。

原本彰基使用簡訊,作為危急值的緊急聯繫方式,由於追蹤不易,加上簡訊潛在的資安風險,該院後來改用企業即時通訊平臺作為內部的即時通訊管道,在這次農曆年假期對疫情的緊急應變中也發揮了聯繫應變的功能。

彰基鑑於醫護人員在外看診的需要,已建立一套遠距辦公機制,讓在外醫護人員透過VDI及VPN,能夠遠距使用醫院的相關系統,IT人員在外也能使用遠距辦公。不過,基於醫療行為仍舊以現場面對面為主,維護醫療院所的健全,可能要比遠距辦公更為重要。

目前彰基已建立備援機房,在兒童醫院大樓的主機房,搭配教研大樓的備援機房,並以位於遠方的雲林分院為異地備援機房,確保關鍵系統備援、資料不致遺失。

HackerRank調查:開發人員最想學的程式語言是Go跟Python

$
0
0

專門舉辦各種寫程式競賽還幫開發人員排名的HackerRank,在本周公布了2020年的「開發人員技能報告」(Developer Skills Report),顯示出今年需求最高的開發人員類型為全棧(full-stac)開發人員,儘管JavaScript是最為人所熟知的程式語言,但開發人員最想學的語言是Go,其次為Python。

HackerRank的報告蒐集了來自全球162個國家,逾11.6萬名開發人員的回應,發現39歲以下的Z世代學的第一種語言多半是C語言,且他們是最常透過訓練營學習程式技能的世代,最熱門的訓練營有Codeworks、AppAcademy、Hack Reactor、Coderhouse與Byte Academy。

不過,只有31.7%的人事經理曾經聘請過由訓練營出身的開發人員,有48.9%從未聘請過出自訓練營的人才,但聘請訓練營人才的人事經理中,有高達72%認為他們與其他人相當或具備更好的條件,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新技術或新語言的學習上更快,也有更強的實務經驗,也更願意承擔責任。

此外,儘管包括Google、蘋果及IBM等大型科技業者,都放寬了對開發人員的學歷要求,但事實上,大型企業中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的開發人員比例仍高達91%,而小型企業中則有32%的開發人員未具備大學學歷。

現在企業最需要的開發人員類型為全棧開發人員,亦即希望這些開發人員能夠同時熟悉架構、前端、後端或資料庫等各種技術。根據調查,有38%的人事經理希望招募全棧開發人員,占第二位的則是後端開發人員,資料科學家排名第三。

不過,由於全棧開發人員必須具備更多的專業,因此有60%的全棧開發人員在過去的一年,曾被要求要學習全新的框架,有45%去年曾被要求學習新語言。

在語言上,人事經理最想招募的開發人員前三名為JavaScript、Python及Java。雖然JavaScript蟬聯最為人所熟知的程式語言,但開發人員最想學習的前三名語言卻是Go、Python與Kotlin。

至於學會什麼語言在職場上的薪水最高?答案是Perl。全球程式開發人員的平均年薪約為5.45萬美元(約165萬元新台幣),但Perl開發人員的薪水比平均高了54%,Scala開發人員的薪水也比平均高了42%,Go開發人員的薪水則高了33%。

若觀察各國開發人員的薪水,美國開發人員的薪資最高,平均年薪為10.9萬美元,整整是全球平均的兩倍,澳洲與加拿大的開發人員平均年薪,也有8.8萬美元與7.3萬美元。

該調查也詢問了開發人員在不寫程式時的休閒活動,有61%是聽音樂,52%逛網路,48%吃東西,也有48%會選擇散步或作運動,也有3%說他們從不休息。


【製造業抗疫實例:車王電子】IT平日落實2大準備,傳染病爆發不怕工廠遠距管理挑戰

$
0
0

「太突然!」談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車王電子資訊部協理賴昶予這麼說。武漢肺炎疫情因春節返鄉人潮在中國蔓延,臺灣汽車電子龍頭車王電子也遭受影響,尤其是其於中國寧波的工廠,因部分交通受到限制,還有中國政府發布的復工禁令,被迫延後一周開工,改至2月10號才可復工。

因應疫情,車王成立了緊急應變小組,由高層主管親自和負責寧波工廠的幹部一起掌握疫情的變化,隨時討論對策。賴昶予提到,早在2003年SARS疫情發生時,車王的營運持續計畫就納入了傳染病衝擊對策。為掌握疫情可能造成的風險,以及對業務帶來的衝擊,車王於今年春節期間開始盤點各項資源。

包含盤點關鍵物料的庫存情況,因車王平時就有關鍵物料備庫機制,於公司內備約1個月份的關鍵物料,同時,車王也盤點開工後,有近期交貨需求的客戶,再將關鍵物料庫存情況和客戶需求兩相對照,以了解是否可如期出貨。因疫情尚不明朗,賴昶予指出,若發現無法如期出貨,車王統一將交期推遲約2個月,避免疫情出現變化又需再次遞延,他表示,如此,客戶才可提早準備。

車王也盤點了員工的健康及交通狀況,以掌握可按時回到崗位的人力,並考量其他業者的人力可能無法及時全面上工,將衍生工廠搶工的情況,車王已訂定了獎勵機制,來應對臨時招工的需求。

面對此次疫情,車王資訊系統平時打下的兩大基礎更發揮了關鍵的戰力。首先是數位化,車王已將所有的系統資料數位化,從產品開發管理到各項簽核表單都已經全面資訊化和透明化,再加上車王資訊系統採全面集中化,全部伺服器集中於臺灣。賴昶予表示,資訊系統不受疫情影響,持續供各地人員使用。

車王電子資訊部協理賴昶予表示:「疫情不確定因素很多,IT平時要打好基礎,才可即時因應,等到疫情發生再行動,就太晚了。」(攝影/洪政偉)

靠遠距管理於疫情期間掌握工廠的現場狀態

其次則是遠距管理,車王已有一套遠距工作機制,平時高階主管出差時,就會透過虛擬私人網路(VPN)與公司連線,進入全系統,而疫情期間,其他人員有需要也可直接向IT申請,透過該機制在家辦公。

並且,車王早於2013年時,就啟用一套智慧通訊監控協同與物聯網平臺,將自家車聯網概念運用在內部管理上,除了可讓各地人員召開最多9方的線上視訊會議,在2015年時,更進一步擴充該平臺的情境,讓主管可透過廠房現場的鏡頭,遠端監控產線狀況和設備狀態。這次疫情爆發後,這套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賴昶予表示,若人員無法如期回到寧波工廠,就可利用這個平臺來開會或掌握工廠狀況。

儘管疫情後續發展仍充滿未知,不過,車王早就因中美貿易戰的關稅制裁,已陸續將中國的產線轉移,還留在中國的產線多為內銷產線和少部分外銷產線,所以,面對這次疫情,反而減少了不少的衝擊。賴昶予坦言,也算是因禍得福。

賴昶予表示,對抗後續疫情,車王資訊系統已經完備,接下來的重點是人員和供應商物料,只要兩相到位,就沒問題。但是,他強調:「疫情不確定因素很多,IT平時要打好基礎,才可即時因應,等到疫情發生再行動,就太晚了。」文⊙黃郁芸

【182家大型企業和政府組織緊急調查】臺灣大企業IT如何對抗傳染病?

$
0
0

iThome

在我們近期製作的武漢肺炎因應措施緊急調查當中,有48.9%的企業表示,建立員工健康監測與追蹤機制,42.2%的企業會建立疫情接觸者的管理與追蹤機制,46.1%的企業進行疫情風險與業務衝擊盤點,不過,當中,僅有28.3%會建立供應商受災情報,23.5%建立企業防疫溝通網站。

人員當責與促進彼此溝通也相當重要,根據我們這份調查來看,有45.8%的企業成立疫情專責應變小組,29.2%的企業建立即時通訊機制,26.5%的企業則會確保關鍵人物的聯繫管道。由於這樣的災害也涉及到企業的永續經營,因此,也有企業將傳染病納入營運持續計畫的衝擊對策,比例為32.6%。

而在IT技術應用上,每當這類大規模傳染病發生時,各種已知的應變手段當然仍要繼續實施,像是系統與資料的備份、備援,災難備援與復原的演練,而各種能支援遠端辦公應用的解決方案,也是企業必須要常備的部份。

在我們的緊急調查結果問到的IT常備作法當中,有58%的企業表示,已建立遠距工作機制,像是遠端桌面和雲端協同作業,56.7%的企業已建立即時通訊機制,45.8%企業能夠運用網頁或行動App來提供服務或產品。

 調查說明 以臺灣2千大企業規模和政府一級機關的IT主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期間2020/2/3-2/6。有效問卷182家,7成填答者是IT最高主管。

企業如何因應武漢肺炎,防疫BCP大考驗

$
0
0

春節過後,全球民眾面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的蔓延,不論是層出不窮的中國城市採高壓的封城手段,高居不下的確診病例,逐漸增加的死亡案例,或是臺灣民眾最感同身受的「口罩荒」,甚至是傳出居家隔離民眾四處趴趴走等例子,都讓臺灣庚子年後的春節開工,瀰漫著一股沈重不安的氣息。因此,許多臺灣企業在開工第一天,要面對的第一場嚴峻的挑戰就是:武漢肺炎的防疫大考驗!

跨國、金融、高科技業者,大多有制定營運持續計畫BCP

面對各種天災地變,許多跨國公司為了做到永續經營,往往都會要求落實營運持續管理(BCM)的要求,各地分公司或子公司也得遵循總部的規定,針對各種不同的「最糟情境」,制定營運持續計畫(BCP),以維持當公司突然遭逢劇變時,能夠在對短的時間內,恢復最低程度的公司營運模式。

KPMG安侯建業顧問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謝昀澤說,許多金融業與高科技業,其實平時都有制定相關的BCP,他以臺灣的高科技業為例,許多高科技業者是在客戶的要求下,必須制定一套完善的BCP外,主要是為了避免供應鏈斷鏈的風險;另外,還有一些業者制定BCP,是為了降低投保產物保險的保費,因為有一些產險公司會參考企業的BCP,作為降低保費的參考依據。

臺灣BSI營運長謝君豪表示,臺灣高科技業者因應客戶要求制定BCP由來已久,十多年前,就有手機品牌業者,無預警突襲臺灣手機製造業者,要求緊急演練當工廠面臨三分之二的人員無法上班、關鍵製程人員受傷無法到工廠時,該手機製造業者如何依照原先制定的BCP,緊急應變以達到最小規模的業務運作。

好的企業BCP,一定要假設最糟狀況並動態調整

臺灣有許多企業,曾經考量不同危險情境,制定相對應的BCP;或者是先前在SARS或者是H1N1新型流感傳播之後,曾經制定「傳染病應變與復原計畫」。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副總經理田嘉雯認為,面對未來還有許多未知的防疫挑戰,企業應該趁此機會,檢視原先制定的BCP是否已經有納入傳染病風險;或者是原先制定的「傳染病應變與復原計畫」是否有調整之處。

許多臺灣企業即便先前沒有制定相關的BCP或者是制定「傳染病應變與復原計畫」,田嘉雯認為,企業應該趁現在,確診病例獲得有效控管,還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或境外移入案例時,趕緊修訂相關的BCP或傳染病應變與復原計畫,並以考量面臨未來疫情加重時,組織企業應該預做哪些準備工作為方向,作為加快未來企業組織的因應速度。

田嘉雯也建議,企業可以從緊急應變作業以及營運持續作業兩個面向來思考,如何訂定作法和準備資源。在緊急應變作業上,主要是持續做好防疫工作,降低在公司內部群聚感染的可能性,像是分區辦公、分批辦公、在家遠距辦公、視訊會議等方式,都是可以參考的作法;其他像是人員大量減少、物資匱乏時,如何恢復企業營運持續作業的最短時間,則是企業營運持續作業的最大考量。

謝君豪多年來,針對臺灣企業BCM的認證經驗也發現,企業的BCP要能夠成功,一定要以「企業最糟糕的狀況」作為假設情境,才有可能成功。

例如,多年前,金融業如果要制定機房火災的BCP,所有的情境一定都是:設定使用FM 200撲滅機房火勢。但是,直到後來有金融同業的機房,真的曾經發生火災事故,無法即時以FM 200撲滅火勢後,對該金融行庫帶來後續許多的營運危機,金融業IT人員在面對機房著火的BCP情境時,才會進一步思考,如果FM 200無法撲滅火勢時,之後該有如何的因應作為。

但他也說,單從這樣的案例也可以證明,所有的BCP都是一個持續動態變化和調整的狀態,永遠沒有「最糟糕」的情境假設,就算是BCP有考量到傳染病,也不會思考到類似此次武漢肺炎後續還有更多春節延長、高壓手段封城,甚至可能造成供應鏈斷鏈的風險。所以,BCP都必須要定期或不定期依據情勢和科技發展,做最新的動態調整。

科技進步讓企業BCP更能落實

謝君豪指出,BCP的制定都必須要以「最糟狀況」作為假設情境,檢視這樣的BCP是否可以維持企業未來的發展;但是,企業營運最大可容許中斷時間(MTPD)則應該由業務單位設定,好的營運持續管理一定是有管理高層和業務部門的支持,加上IT部門從技術面協助完善BCP的落實,這才有可能成功。

因此,這一次面對武漢肺炎的防疫BCP也是如此。謝君豪表示,不同情境的因應大原則都相同,首先,要鑑別發生最糟糕的情況下,企業組織最重要、絕對不可以中斷的核心業務是什麼;再者,要確認,核心業務最大可容忍中斷時間(MTPD)到底是多久;接著,要確認恢復企業基本運作的復原時間目標(RTO)多久;而最後,為了達到企業可以維持基本的運作,就得盤點究竟需要投入多少所需的資源,才能到達到企業持續營運的目標。

也就是說,當企業在面對防疫BCP時,就要先做到盤點核心人力、核心技術、核心業務外,也必須要盤點相對應的必要資源,包含場地、原物料、設備、資通訊系統、資料與文件、運輸、財務及夥伴與供應商等,一旦有不足之處,就可以做到進行緊急採購或轉單。

以臺灣BSI為例,在春節前已經傳出武漢肺炎疫情時,臺灣BSI在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的授權下,開始檢視自家原本BCP的可執行性,以及是否有調整和改善的空間。謝君豪更在開工第一天(1月30日)就主持檢視企業營運持續計畫的會議,向部門主管傳達對防疫的重視,也確認平時BCP落實程度,希望增加各主管的信心,公司可以持續運作且在意員工安全。接下來,就由各部門進行各自BCP執行和演練,測試遠距上班會面臨的問題該如何克服,

臺灣BSI在感染病例破10例後,決定從2月5日至21日止,開始執行短期的分批上班政策,授權各部門主管將同仁分組,一批週一、三、五上班,一批週二、四上班;部門主管若有正、副主管,也要求不可以同時進辦公室;所有分批上班員工的輪班表都要做記錄,包含來訪的訪客,以便一旦有緊急事件發生,可以有依據進行追溯。

謝君豪指出,由於目前在臺疫情還不嚴峻,這次分批上班的決策也是該公司防疫BCP的實際演練,強制執行員工遠距上班前,也事先針對某些系統做測試,例如,最重要的是要測試公司分機可以順利轉到員工的手機,如果,公司原先的總機系統不提供這?樣的功能,這就會卡關;再者,原本就配筆電給員工做行動辦公,確認筆電和公司系統連線上有沒有問題;第三,確保每一位同仁對於分批上班的原則很清楚;第四,協同作業和彼此分工和輪班的內容都很清楚;最後,彼此都要透過公司內部的即時通訊Lync,維持正常的溝通頻率。

謝君豪坦言,十年前和十年後可以運用的資訊科技大不相同,包括雲端服務和虛擬化技術的成熟,加上該公司過往許多作業流程都已經內建在全球系統中,也讓這一次「防疫BCP演練」可以順利執行。

他認為,這次演練也正好是檢視原本制定的BCP,是否可行?是否有其他可以調整優化的空間。

謝昀澤笑說,2003年爆發SARS疫情的時候,大家還是使用Nokia 3310手機的時代,但現在已經到iPhone 11的時代,隨著各種新興科技的進步,也讓許多早年很難執行的遠距辦公作法,有其他更容易執行的方式。

勤業眾信提供19個防疫BCP自評表

面對此次因應武漢肺炎,企業如何評估營運持續計畫是否有真正做到鑑別核心業務,以及確保企業提供最低可以運作服務水準為何呢?

加上有許多企業過往不見得有執行類似的企業營運計畫(BCP),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副總經理田嘉雯提供了19個針對一般辦公情境的防疫BCP問答題給企業自評,企業可以針對每一個項目的執行程度,評估自家企業因應武漢肺炎的防疫BCP的執行程度,至少,如果每一個項目都可以有相對應的對策,企業面對有一天需要提供遠距辦公時,至少不會手忙腳亂。

 企業防疫BCP自評表 

1. 當大樓遭封鎖或人力資源銳減,是否有方案可持續提供服務給客戶?

2. 是否考量延長服務時間,方便客戶透過電話、網路、傳真或電子郵件方式與公司聯繫?

3. 是否明定於達成何種條件下需啟動分區辦公、彈性辦公或遠端辦公方案?

4. 分區辦公地點的資源是否已完成盤點?

5. 是否已規畫分區辦公後的上班方式?

6. 是否已規畫分區辦公後的職務代理人制度?

7. 是否已規畫分區辦公後同仁通勤方式?

8. 是否已規畫分區辦公後各辦公地點之人員進出管制作法? 清潔消毒作業安排?

9. 分區建立分區辦公後的疫情監控及通報機制?

10. 是否已統計針對被安排遠端辦公的同仁,資源與資訊技術上是否足以支援?

11. 是否配置移動式裝備供員工使用?

12 . 是否針對移動設備進行資安管控?例如:DLP、End-point protection、硬碟加密?

13. 是否針對外部網路連入內部網路進行管控措施? 例如:VPN、遠端監控、側錄?

14. 是否針對遠距工作操作行為進行監控? 例如:使用者活動分析?

15. 如何確保資訊系統的持續運作不中斷? 如何調整機房維運作業、輪班機制等?

16. 是否規畫作業方式調整後,與利害關係人(如客戶、主管機關、當地政府、勞動部等)的溝通方式?

17. 是否已明定結束分區辦公的條件?

18. 當人力資源銳減時,是否已規畫可能的人員訓練及準備方式,以因應跨BU之業務支援?

19. 當員工缺席率太高,以致威脅到公司運作時,如何決定暫停營運?

資料來源:勤業眾信,2020年2月。

【製造業抗疫實例:雙鴻科技】IT災情分4級先預備對策,遠距工作更支援3情境

$
0
0

臺灣散熱模組製造商雙鴻科技,為全球市占前幾大的大廠,考量人力成本,旗下全數生產廠區皆位於中國,包含崑山、廣州、重慶和合肥。此次武漢肺炎疫情於春節突然爆發,雙鴻也受到影響,過年期間,各部門主管緊急召開了會議,確認工廠營運狀況,並擬定了後續配合的因應方針。

雙鴻在2018年時,因剛導入全新的ERP系統,重新審視了系統既有的備援計畫,進而訂定了新的營運持續計畫。雙鴻科技資訊室協理林伯勳表示,雙鴻將災難對資訊系統的影響分為四大等級,而各層級有不同的行動準則。第一級,也是最為嚴峻的狀況,因重大災難導致系統全面無法執行,同時,資訊系統場域無法使用,導致IT人員無法進駐。林伯勳舉例,像是斷電、地震,這時雙鴻會切換備援系統,並設立專案辦公室,讓IT人員轉移。

第二級則是當部分系統無法使用,而人員可辦公,雙鴻會啟動備援系統因應。林伯勳表示,武漢肺炎疫情目前訂定為第二級災難,系統可正常運作,但使用者受影響,部分人員需遠距工作,他進一步指出,未來如果疫情更為嚴峻,導致全體人員無法進駐公司,則將上升為第一級。

第三級為人員電腦大規模無法使用,像是遭遇病毒感染,影響了個人電腦、系統等運作,嚴重甚至可能危及整個公司的營運,對此,IT人員會隔離受影響範圍,阻絕災害擴大。最後,第四級為人員硬體設備發生問題,像是程式異常,造成人員無法操作業務,IT團隊會協助修復。

面對災害,林伯勳表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系統及服務的穩定性。所以雙鴻在營運持續計畫中,也依各系統對公司營運的影響程度,訂定了最大可容忍的復原時間,像是ERP系統和郵件系統須於4小時內還原。林伯勳解釋,郵件系統除了供內部人員間聯繫,更是與客戶聯繫的重要管道,必須保持資訊傳遞的流暢性。

IT團隊盤點因應方案,將遠距工作分為3類情境

除了在災害發生前已訂定完善的行動準則,更重要的是雙鴻資訊團隊在災害發生當下,確實執行相對應的措施。因應此次武漢肺炎疫情,導致部分人員需要在家工作,林伯勳在第一時間盤點了資訊團隊可提供的因應方案,並依人員身處的資訊環境情況,分為3類使用情境。

第一類為握有公司配發筆電的人員,他們可使用VPN連線系統。第二類為沒有公司配發筆電的人員,資訊團隊需協助他們使用VPN,並搭配遠端桌面系統,來處理工作。第三類是缺乏網路環境的人員,他們則需提供帳號密碼,由臺灣總部代為進入系統,處理業務。

遠距工作是雙鴻平時已建立的一套機制,讓有系統使用需求的員工可透過VPN,依使用權限,遠端連線公司系統,操作業務,而雙鴻自行建置的VPN目前可服務約5成有使用需求的員工。自建VPN尚無法服務全體有系統使用需求的員工,林伯勳解釋,主要是受流量、網路頻寬等的限制,並不是因資安考量。

近日因疫情導致使用VPN的需求提升,雙鴻為此也緊急採取了對應措施。林伯勳表示,他們向雲端業者租了雲端VPN,以應付短期的使用需求,他指出,雲端VPN可依需求彈性增加,因應緊急事件,希望全體系統使用者都能使用VPN。

另外,雙鴻員工可通過視訊的方式,線上參與或召開會議。林伯勳表示,任何層級的會議皆可透過視訊召開。而考量資安風險,雙鴻今年計畫開發自有的即時通訊平臺,供員工相互聯繫使用,且員工可直接透過通訊錄找尋聯絡者,排除使用市面通訊軟體需互加帳號,才可聯繫對方的限制,能更有效面對突發狀況。林伯勳指出,面對疫情的諸多不確定性,IT團隊將加快開發該平臺的腳步。文⊙黃郁芸

疫情應變大考驗

$
0
0

平時如戰時,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到了緊要關頭,我們能否屢險如夷,往往就必須仰賴先前是否做好相關的整備,否則,就只能臨機因應。

以近期爆發的武漢肺炎,也就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而言,已經造成相當大規模的感染,許多人員必須進行居家隔離,無法前往工作地點上班,甚至就連大眾交通運輸也受到影響,這嚴重挑戰企業的永續營運能力。

以2月5日的疫情統計來看,全球確診人數已達到28,269人,遍及28個國家地區,單是中國就有28,018人確診,而臺灣則是11人,就死亡人數而言,中國有565人,香港與菲律賓各1人;而在中國,已有34座城市宣布封城,管制人車進出。幾家臺灣的航空公司,日前也宣布取消多個前往當地的航班。

由於許多中國城市封閉,無法生產與輸出零件,其他國家、地區的工廠,在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之下,也可能被迫停產,將造成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中斷。

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擴散與交通阻絕的狀況,沒有人知道何時會改善,除了個人和家庭要積極做好相關的衛生防護,提升免疫力,對於企業而言,應該都在考量各種可能性,希望維持現有業務的運作。

首先,要有充足、持續更新的情報,才能讓企業對現況做出良好的判斷與因應對策。因此,企業必須掌握疫情的發展態勢,而在我們近期製作的武漢肺炎因應措施緊急調查當中,有48.9%的企業表示,建立員工健康監測與追蹤機制,42.2%的企業會建立疫情接觸者的管理與追蹤機制,46.1%的企業進行疫情風險與業務衝擊盤點,不過,當中,僅有28.3%會建立供應商受災情報,23.5%建立企業防疫溝通網站。

人員當責與促進彼此溝通也相當重要,根據我們這份調查來看,有45.8%的企業成立疫情專責應變小組,29.2%的企業建立即時通訊機制,26.5%的企業則會確保關鍵人物的聯繫管道。由於這樣的災害也涉及到企業的永續經營,因此,也有企業將傳染病納入營運持續計畫的衝擊對策,比例為32.6%。

而在IT技術應用上,每當這類大規模傳染病發生時,各種已知的應變手段當然仍要繼續實施,像是系統與資料的備份、備援,災難備援與復原的演練,而各種能支援遠端辦公應用的解決方案,也是企業必須要常備的部份。

在我們的緊急調查結果問到的IT常備作法當中,有58%的企業表示,已建立遠距工作機制,像是遠端桌面和雲端協同作業,56.7%的企業已建立即時通訊機制,45.8%企業能夠運用網頁或行動App來提供服務或產品。

而在政府的施政方面,為了能夠掌握具有高度感染風險的民眾(14天內從中港澳入境臺灣者),我們也看到衛福部健保署在1月27日宣布,「高風險地區入境日期資料」功能正式上線,讓醫事人員能夠透過健保卡與移民署入境資料的勾稽,了解求診民眾14天內是否去過疫區。

接著,為了因應全臺口罩供不應求的窘境,健保署也在短時間內開發出口罩實名制系統,例如,2月6日這一天,他們宣布口罩庫存查詢系統上線。

而上述這些緊急重大工程,正是由健保署資訊組所負責,他們從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就開始加班趕工至今,由於他們的努力,使得疫情掌控更有效率。

而在民間,我們也看到有人開發出口罩地圖的資訊應用(可參考口罩供需資訊平台),當中有些服務整合了地圖資訊,有些則是以對話機器人(chatbot)的形式提供服務。

 

Fintech周報第131期:西班牙薩瓦德爾銀行與IBM簽署10億美元的雲端服務協議

$
0
0

0201~0207

 Banco Sabadell   TSB   IBM  
西班牙薩瓦德爾銀行與IBM簽署10億美元的雲端服務協議
西班牙第四大私人銀行集團薩瓦德爾(Banco Sabadell)在1月14日宣布,與IBM簽署了一項10億美元的協議,以推進其混合雲戰略。IBM將替薩瓦德爾銀行把現有的應用程式遷移到混合雲環境,以提供高安全性標準,並且隨時適應不斷變化的法規。薩瓦德爾銀行表示,此項為期10年的戰略聯盟,將使得他們往技術基礎設施的現代化與轉型邁向重要的一步,並且簡化銀行的營運模式。

薩瓦德爾銀行執行長Jaime Guardiola則提到,在這協議之下,他們將繼續提高彈性、安全性與可擴充性,而且還可採用雲端、大量使用數據或AI等新技術。薩瓦德爾銀行指出,IBM的服務將使他們能有效地管理混合多雲環境,在該環境中,新的本機雲應用程式與既有的現代化應用程式,將在容器架構上以更大的靈活性與更快的速度進行部署,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

此外,薩瓦德爾集團表示,該協議還擴展到旗下的英國子公司TSB銀行,IBM將負責管理TSB銀行的技術環境,並經營其在英國的數據處理中心,藉此重建2018年TSB銀行企圖將客戶資料從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轉移到薩瓦德爾銀行,而發生遷移失敗的IT災難。

根據服務協議,IBM將負責建置與管理TSB銀行的私有雲環境,在TSB銀行的核心銀行平臺運行服務,IBM也將在TSB銀行的監督下營運與管理所有基礎架構。

 金融業   Temenos   Google Cloud Anthos 
Temenos擴大與Google Cloud的合作,其銀行軟體與應用將能在Anthos上執行
在全球服務超過3千家金融服務機構的銀行軟體供應商Temenos與Google Cloud在1月28日共同宣布,建立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Temenos將在Google Cloud的混合與多雲應用平臺Anthos上,提供其全套的銀行軟體與應用,包括了銀行分行、數位通路、核心系統的解決方案。Google表示,Temenos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在Google Cloud Anthos執行的銀行軟體供應商。

Anthos是Google Cloud的混合和多雲應用平臺,使組織可以遷移與現代化其現有應用,建構新應用並在任何地方運行它們,無論是在雲端、本地端或是多雲的環境中。Temenos執行長Max Chuard表示,看到銀行業採用雲端有爆炸性的成長,他們將透過此次與Google Cloud的戰略合作,向市場推出結合API設計導向、雲端原生、微服務為基礎的架構的銀行軟體解決方案。而兩家公司的合作,目的是要讓銀行能更快將服務推出市場,並且降低營運的複雜度,同時,能靈活擴充以及提供更好的數位客戶體驗。

 IBM  新任CEO 
IBM CEO換人,技術研發主管將成為未來戰略新舵手
臺灣許多金融業關鍵系統是採用IBM的產品與技術。IBM宣布現任執行長Virginia(Ginni)Rometty將在4月退位,由雲端暨認知軟體資深副總裁Arvind Krishna接替。新CEO上任,勢必會影響IBM未來產品戰略。

Rometty提到,Krishna是推動IBM關鍵技術如AI、雲端、量子運算和區塊鏈的重要角色。此外,他在擔任IBM混合雲資深副總裁暨IBM Research主管期間,大力促成對Red Hat 340億美元的收購案,不僅作為該收購案的首席架構師,更領導IBM有史以來最大筆收購案,可謂是大功臣。Krishna更在2019年1月接任IBM雲端暨認知軟體資深副總裁,統管IBM Cloud平臺、IBM安全部門、認知應用業務,並持續掌IBM Research。在他接手該部門期間帶領業務成長,也為他奠定下戰功。

相較於現任執行長Rometty,早年在IBM的經歷大多擔任服務、銷售、策略、行銷部門的高級主管;現年57歲的Krishna,1990年加入IBM,在其接近30年的資歷中,大多為技術與產品導向的高級主管,IBM未來在他的領導下的戰略,可能也會有所不同。(更多內容)

 純網銀   將來銀行 
將來銀行率先設立公司,開業前還有7大監理最終考驗
純網銀有了新進展,將來銀行在1月31日搶先LINE Bank、樂天銀行,取得經濟部商業司核准公司設立登記,接下來只剩下最後一道關卡,就是完成資訊系統等各項準備作業後,檢具相關文件向金管會申請並核發營業執照,方能開業。不過,金管會在最後一個關卡,對純網銀祭出7大監理面向,包括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重視信用風險管理、提升資訊安全要求與作業風險管理、保護消費者權益與維持金融市場秩序,強化信譽風險管理與落實公司治理。

金管會明訂,純網銀開業前,需要經過專業獨立機構,依照「金融機構辦理電腦系統資訊安全評估辦法」及「金融機構提供行動裝置應用程式作業規範」完成檢測,並且檢附至少1個月的模擬營業操作紀錄,且自評符合資訊安全、個人資料保護及作業委託他人處理等規範。據了解,純網銀遞交申請到金管會核發營業執照,至少需花上2個月的時間。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1月中曾透露,3家純網銀預計開業時程:樂天商業銀行可能會是最快開業的純網銀,預計在今年6月搶先開業,LINE Bank與將來銀行,則大約會在今年第3季開業。

 國家及數位貨幣   央行  
歐洲與4國央行計畫考慮發行數位貨幣
歐洲、日本、英國、瑞士及瑞典中央銀行及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近期宣布,將合組聯盟,推動在各國發行國家級數位貨幣的計畫。上述國家央行包括歐洲央行、日本銀行、英國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及瑞典中央銀行組成的聯盟,將評估央行數位貨幣的使用案例;CDBC經濟、功能及技術設計選項,包括跨境相容問題,他們也將就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互相交流。

同時,他們也會邀集相關機構,像是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與國際清算銀行下的支付暨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ommittee on Payments and Market Infrastructures,CPMI)參與。本協會將由BIS數位貨幣計畫主持人Benoît Cœuré,及英國央行副行長Jon Cunliffe擔任共同主席。

 勒索軟體   加密貨幣  
英國法院凍結勒索軟體比特幣帳戶以追回贖款
英國法院1月凍結了一個存有將近90萬美元價值的比特幣電子錢包帳戶,以扣留歹徒利用勒索軟體獲得的贖金。去年10月一家加拿大保險公司網路被駭遭植入勒索程式Bitpaymer,使公司1,000臺電腦及20臺伺服器都被加密,並收到駭客的勒索訊息。承保這家加拿大保險公司的英國保險公司,透過合作的威脅處理業者和駭客講價,後者同意降價到96萬美元。這家加拿大保險公司最後支付贖金,也成功解密取回電腦檔案。

不過,這家保險公司並非一般受害者,他們和安全廠商Chainanalysis合作,追查到駭客的比特幣電子錢包位於Bitfinex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內有96個比特幣,約當86萬美元。受害者的英國保險公司於是向英國法院控告駭客、電子錢包持有人,以及經營Bitfinex的兩家公司,包括iFINEX及BFXWW。

英國法院於12月針對本案舉行不公開聽證會,原告請求法官發出禁制令凍結駭客的Bitfinex電子錢包,並要求iFINEX及BFXWW交出電子錢包持有人資訊。英國法官在1月17日做出同意禁制令的裁決,不但可追回受害者的贖金,也讓該錢包無法再交易。

 國泰世華銀行   跨業合作  
國泰世華找來海運與通關SI,聯手簡化貿易融資程序
國泰世華銀行於2月4日宣布,找來長榮海運及國內2家通關網路公司,包括關貿網路、汎宇電商,聯手簡化貿易融資程序。國泰世華與關貿網路、汎宇電商,共同提供貿融交易資訊驗證服務,國泰世華經客戶授權後,即可經由具公信力的第三方通關業者,取得客戶進出口報關單資訊,作為貿融業務動撥的簡化憑辦文件。同時,國泰世華銀行還合作長榮海運,出口商同意授權後,國泰世華即可透過長榮海運的ShipmentLink數位平臺獲得海運提單資訊,辦理貿融業務動撥。

圖片來源:TSBTemenos、IBM;攝影/洪政偉

責任編輯/李靜宜

 金融科技近期新聞 
1. 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將於今年底再關閉英國56家分行

武漢肺炎IT大作戰

$
0
0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又猛又急,不到一個月就蔓延到全球,不只政府動起來,企業也紛紛展開各種應變對策,如何強化避險、輔助抗疫成了企業IT的緊急新任務


思科私有協定CDP遭爆含有5個零時差漏洞,危及數千萬裝置

$
0
0

專門提供企業IoT安全服務的Armis在本周披露,思科(Cisco)私有的Cisco Discovery Protocol(CDP)協定中,含有5個零時差漏洞,當中有4個屬於遠端程式執行漏洞,1個為服務阻斷漏洞,估計危及全球的數千萬個思科裝置。

CDP為思科私有的資料連結層(Layer 2)網路協定,主要用來發現本地端的思科設備資訊,以用來對照該網路上的思科產品,被應用在交換器、路由器、IP Phone與IP Cameras等思科裝置上,這些產品若缺乏CDP便無法正常運作,亦無關閉CDP的選項。

Armis將這5個零時差漏洞統稱為CDPwn,將允許駭客自遠端接管數千萬個思科裝置。除了當中的CVE-2020-3120屬於服務阻斷漏洞之外,CVE-2020-3110CVE-2020-3111CVE-2020-3118CVE-2020-3119都為更嚴重的遠端程式攻擊漏洞,波及採用CDP的FXOS、 IOS XR、NX-OS等軟體,以及IP Phone與IP Cameras。

上述漏洞將允許駭客竊聽語音或視訊通話,或是藉由交換器與路由器竊取企業機密,也能讓駭客在企業網路上橫向移動,或是執行中間人攻擊。

Armis研究副總裁Ben Seri指出,這些思科的裝置都能連結到企業網路,其中有大量裝置被置放在駭客認為很有價值的地方,過去網路的分段經常被視為提供安全的手法,但此一網路架構的本身就藏匿了可遭駭客利用的風險,意味著網路分段將不再是安全的保證。

在接獲Armis的通報後,思科已在2月5日修補了上述漏洞並釋出更新程式。

Chrome自今年8月起將封鎖破壞性影片廣告

$
0
0

優質廣告聯盟(Coalition for Better Ads)本周宣布,要針對出現在8分鐘以內的短影片廣告,訂定「優質廣告標準」(Better Ads Standards),Google也在同一天表示,自今年8月5日起,Chrome瀏覽器不僅會封鎖入侵式網頁廣告,也會封鎖被優質廣告聯盟認定為擾人的影片廣告。

最初的「優質廣告標準」列出了12種擾人的廣告,涵蓋倒數計時的全版廣告、大型網頁側邊廣告、閃爍動畫廣告及全螢幕的捲軸式廣告等,當時並未納入在影片中出現的廣告。

本周則在該標準中增添了3種被視為擾人的影片廣告,其一是在影片之前播放,但長度超過31秒,卻不能在前5秒就跳過的廣告。其二是則是在影片中間插播的廣告,因為它破壞了使用者看影片的體驗。其三則是在影片中以文字或圖片顯示的廣告,若覆蓋在影片的中間,或是版面超過影片內容的20%時。

優質廣告聯盟要求網站,必須在未來的4個月停止播放上述廣告,而身為該聯盟一員的Google則決定從善如流,除了將重新制定YouTube及其它Google廣告平台的廣告格式外,也宣布Chrome瀏覽器自今年的8月5日起,就會封鎖所有被定義為擾人的影片廣告。

Chrome瀏覽器自2018年起就開始封鎖北美及歐洲不符「優質廣告標準」的網站廣告,並在今年1月將該政策擴充到全球市場,同時Google也更新自家的廣告平台,拒絕銷售擾人的廣告服務,Google說,從相關政策實施迄今,遭到Chrome封鎖的廣告數量已大幅減少。

除了Google之外,包括臉書、微軟與眾多的廣告協會,都是優質廣告聯盟的會員,該聯盟的宗旨在於透過業者自律的方式,降低消費者對廣告的反感,從而減少消費者安裝廣告封鎖機制的比例,以維護業者賴以生存的廣告業務。

太歲頭上動土!美國防部伺服器被植入挖礦殭屍網路

$
0
0

一名安全人員發現,美國國防部一台伺服器遭植入挖礦軟體殭屍網路,而且時間可能長達一年半。

一名工程師Nitesh Surana一月底發現,一台與國防部有關的AWS執行個體上的Jenkins伺服器,其SSL憑證已經過驗證,使其不需密碼即可登入,任何人都可以堂而皇之存取內部資料夾。他發現,這個漏洞讓攻擊者可透過Java語言/script資料夾執行惡意遠端指令。/script是提供用戶上傳檔案,由伺服器自動讀取和執行的地方。他於是透過國防部的抓漏獎賞方案通報。

Surana隨後還發現這台Jenkins伺服器已經被駭入,並植入一個專門挖Monero幣的殭屍網路惡意程式。經通報後,美國國防部已經將漏洞及惡意程式清除。

不過根據這名研究人員發現的電子錢包網址,以及他提供的Google搜尋,顯示早在2018年8月,就有網友發現某台伺服器被植入挖礦軟體,不過當時尚未發現伺服器的擁有人。

ZDNet發現目前這個錢包內還有Monero幣,而且也有提過款的跡象。只是可能也有其他帳號使用,無法確定國防部雲端伺服器是否已被用來為駭客謀利。

Google以新圖示與新介面來迎接Google Maps的15歲生日

$
0
0

Google在2005年2月8日推出的Google Maps即將在本周度過15歲生日,為了替擁有逾10億用戶的Google Maps慶生,Google幫Google Maps設計了新圖示,也變更了介面並添增新功能,即日起將在全球部署支援Android與iOS的新版Google Maps程式。

先前的Google Maps圖示是「在地圖上以圖釘標示位置」,新的圖示則僅出現「彩色圖釘」,Google說明,這代表著Google Maps服務已從找到使用者的目的地,進化成還能協助使用者發現新地點與經驗。

此外,行動版的Google Maps將會有5個標籤,其中有兩個標籤是原本即存在的「探索」(Explore)與「通勤」(Commute),前者用來讓使用者發現附近的餐廳或服務,後者則可幫助使用者最新最有效率的運輸途徑。

至於新增的3個標籤則是「儲存」(Saved)、「貢獻」(Contribute)與「更新」(Updates),其中的「儲存」讓使用者可以一次檢視所儲存的地點,用來組織新的旅程,或是根據使用者到過的地點來分享推薦。

「貢獻」則是一個供使用者分享各地資訊的管道,讓使用者更方便提供道路或地址的細節,也能輸入地圖上沒列出的地點,或是貢獻照片與評論。「更新」標籤中出現的則是最新的趨勢,以及專家或出版商所列出的必到景點。

印度裔的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表示,當他在地址系統結構不完善的印度,搭計程車去一個很難找的朋友家時,他依賴Google maps替司機指引路線,讓司機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的Google maps不只是替使用者指引道路,還透過全球用戶的貢獻,替使用者帶來新的生活體驗。

Pichai說,Google maps未來的目標,是幫助全球數十億缺乏實際地址的人取得數位地址,這些數位地址將是基於經緯度,而非街道地址,以讓更多人能夠造訪各種實用與緊急的服務,也更方便接收郵件與快遞。

Google修補Android重大藍牙安全漏洞

$
0
0

Google本周釋出Android安全公告,修補13項漏洞,包括一個影響Android 8、8.1及9,可在用戶未動作下,即被遠端執行程式的重大藍牙漏洞。

本月修補的漏洞中,最嚴重的是編號CVE-2020-0022的漏洞。它是由德國安全廠商Insinuator去年11月發現,影響Android藍牙子系統。在Android 8.0、9.0版本上,如果用戶手機開啟藍牙,則位於用戶附近的攻擊者可使用藍牙daemon程式權限,暗中執行任意程式碼,藉此可以竊取個人資訊甚至助長蠕蟲程式散布。

安全研究人員指出,在Android 8/9版本上,攻擊者只需知道目標手機的藍牙MAC address,過程中無需使用者動作。WiFi MAC address就可以推算出藍牙MAC address。

但該漏洞在Android 10裝置上無法被開採,只會造成藍牙daemon當掉。至於Android 8.0以前的裝置,研究人員尚未做過測試,但表示應該也會受影響。Google將Android 8、8.1與9的該漏洞風險列為重大。在Android 10上則為中度。

研究人員呼籲用戶若無法安裝更新,則應關閉手機藍牙連線,必要時才打開,不然就要設定手機無法被搜尋到。

本次安全公告還修補一個影響Android 10,可能導致身份個資遭竊的重大風險漏洞CVE-2020-0023。以及影響Android 8-9或Android 10,可造成權限升級及身份竊取的高度風險漏洞。

Viewing all 3213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