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iThome
Viewing all 3213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報導:小米、華為、Oppo及Vivo將聯手打造行動程式市集以與Google Play競爭

$
0
0

路透社於本周引述消息來源報導,中國的四大手機製造商華為、小米、Oppo與Vivo已攜手成立了「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Global Developer Service Alliance,GDSA),打算建置一個供全球開發人員上傳行動程式的平台,而這些程式將同時傳遞到上述業者於不同市場的行動程式市集。

雖然路透社點名了四家業者,但GDSA的官網上只列出了小米、Oppo與Vivo三家業者,並未出現華為。

小米、Oppo或Vivo都有自己的行動程式市集,且它們的市集不只出現在中國市場,也出現在其它國際市場,例如這3家業者在印度都有自己的程式市集,小米還是印度最大的手機製造商,Oppo則在許多東南亞國家設有程式市集,Vivo也在印度、印尼、俄羅斯與越南設有程式市集。

路透社引用了Canalys分析師Nicole Peng的看法,指出該聯盟一方面可利用彼此在不同市場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可用來與Google Play較勁。

讓開發人員透過單一平台就能提交程式到不同市場、不同手機品牌的行動程式市集,可望更能鼓勵開發人員註冊GDSA服務,壯大中國手機業者的行動程式版圖,也可避免受到Google或美國政策的排擠。

根據報導,GDSA計畫在今年3月正式上線,而小米則向路透社表示,該平台只是方便開發人員同時上傳程式到不同的市集中,並無與Google Play較勁的意思。


Google釋出用來評估機器學習系統長期影響的工具

$
0
0

機器學習技術越來越成熟,也被應用在更多重要的情境中,機器學習模型不能再被當作一個黑盒子使用,開發者需要了解其中運作的細節,因此機器學習的可解釋性與評估工具逐漸受到重視。Google現在釋出一個稱為ML-fairness-gym的工具,讓用戶建構簡單的模擬,以探索機器學習決策系統,在社會環境中的潛在長期影響。

Google提到,當機器學習被用來輔助刑事判決、兒童福利評估和醫療救助等高影響力的決策時,了解系統是否公平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而目前許多現有的機器學習工具,包括AIF360、Fairlearn、公平性指標和公平性比較等,這些都只能用在簡單環境的系統,在部分情況下,演算法執行的環境以及時間等背景因素,才是了解演算法影響的重點。

ML-fairness-gym是一個長期分析模擬工具,使用Open AI的Gym框架模擬序列決策,在這個框架中,代理(Agent)與模擬的環境互動,在互動循環中的每個步驟,代理會選擇一個能影響環境狀態的操作,接著環境會揭露代理影響後續行動的觀察資訊。

Google提到,評估機器學習系統公平性的標準做法,是拿系統一部分的資料作為測試資料集,用來計算相關的指標,透過查看指標在不同群體間的差異以評估公平性。

但在具有回饋能力的系統中使用這樣的測試集,存在兩個主要的問題,當測試資料集是從現有系統產生的,則可能不完整,或是存在這些系統固有的偏差,第二個問題則是,機器學習系統的輸出,可能會對未來的輸入產生影響。這些問題顯示出,靜態資料集來評估演算法公平性的缺點,也刺激了部署動態系統評估演算法公平性的需求。

Google使用ML-fairness-gym來分析銀行借貸,這是機器學習公平性的經典案例。以ML-fairness-gym分析利潤最大化政策與機會均等兩個銀行貸款政策,Google發現,機會均等政策有時候會為弱勢族群,提供高於利潤最大化政策的閾值,也就是說,弱勢族群能夠得到更多的貸款幫助,但是長期來說,機會均等政策會使得弱勢團體的信用分數,比對照組下降更多,而造成兩組信用分數差距比使用最大獎勵政策還要大。

雖然要比較那個政策對於弱勢族群較好,需要看對於福利指標的定義,究竟是較高的信用評分,還是較多的總貸款,但以ML-fairness-gym進行長期分析,可以知道機會均等政策對弱勢族群的影響大於利潤最大化政策。

另一個發現則是,機會均等政策的敏感度指標,會不斷地變動,這是有別以往的認知,而這證明當基礎人群不斷發展的時候,機會均等政策的指標會變得難以解釋,銀行應該進行更仔細的分析,才能確保機器學習系統能獲得理想的結果。

今年10月出爐的Chrome 86將封鎖所有混合內容

$
0
0

Google在本周公布了未來的Chrome版本將逐步封鎖混合內容的時程表,從今年3月發表的Chrome 81開始,針對所有的混合內容下載提出警告。到了10月出爐的Chrome 86,即會封鎖所有的混合內容下載。

Google此舉是為了確保安全的HTTPS網頁只能下載安全檔案,避免讓使用者於HTTPS網頁上下載來自HTTP的內容(混合內容),以減少Chrome用戶下載惡意程式或遭到竊聽的風險。

因此,從3月發表的Chrome 81起,Google將會針對所有的混合內容下載,在控制台中提出警告訊息,涵蓋執行檔、壓縮檔、PDF/DOCX等不安全的檔案,以及圖片/影片/聲音/文字等。而在4月的Chrome 82中,會針對執行檔(EXE或APK等)直接提出警告,其它類型的混合內容則會有控制台警告。

不過,6月的Chrome 83就會直接封鎖混合內容中的執行檔,8月的Chrome 84將封鎖混合內容中的執行檔與壓縮檔,9月的Chrome 85封鎖的是執行檔、壓縮檔與PDF/DOCX等檔案,10月出爐的Chrome 86及之後的版本,就會封鎖所有的混合內容下載。

上述的時程適用於桌面版Chrome,至於行動版Chrome的相關政策,則會以落後一個版本的腳步實施,例如Android或iOS的Chrome用戶,要到Chrome 83才會看到有關混合內容的警告。

Google說,開發人員只要確保所有的下載都透過HTTPS,就能防止使用者看到警告訊息,也呼籲開發人員應全面遷移到HTTPS。

武漢肺炎衝擊全球供應鏈,Gartner提出企業短、中、長期對策建議

$
0
0

武漢肺炎的疫情越演越烈,且蔓延全球,許多中國工廠因復工禁令已延遲開工,再加上交通限制影響物流,全球供應鏈遭受衝擊,面臨供貨不足的風險。市調機構Gartner近日發布了一份觀察報告,探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影響,以及向供應鏈領導者提出不同期間的因應建議。

與2003年SARS相比,此次疫情的擴散速度更為快速,截至昨日(2/6)午夜,單就中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3萬1千例,而死亡病例愈6百,全球共有26國淪陷。Gartner指出,相比2003年,中國已變得更為發達,與全球經濟緊密結合,再加上中國交通網路有極大改善。新型冠狀病毒源頭武漢市,為中國鐵路運輸的最大樞紐,更被稱為中國的「高鐵之心」,由此出發可直達所有高鐵的布建點,而武漢市所處的湖北省更與6省相鄰。

為防堵疫情,中國許多地方政府除頒布復工禁令外,還採取了封城及限制外出的措施,而世界各國也紛紛祭出旅遊管制規範,Gartner以5大面向探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帶來的影響。首先是材料,受災情影響的地區生產的材料或成品,將無法供應或出現短缺情況,同樣地,需經過災情地區運輸的材料或成品也受到影響。

其次是勞動力,白領和藍領勞動階級可能因確診感染,或是接觸患者需受隔離,而無法工作,將使企業勞動力出現不足的情況。疫情的不確定性使工廠面臨人力短缺的困境,Gartner表示,勞動力至少下降2成,導致產量和產能下滑。

第三為採購面向,企業人員的行動若受交通管制措施限制,僅能於特定範圍內活動,會限制企業開發、考察和檢視新業務或項目及經營業務的能力。Gartner表示,成本控制會變得更為複雜,企業需面對難以預測的採購價格差異。

第四項為物流,現有物流樞紐和供應網路可能會面臨容納能力和可用性的限制,這代表即使有材料,他們也可能會被困在某處。Gartner特別指出,當多個產業同時遭遇材料被困在某處時,欲尋找替代運輸路徑和方式將變得更為不易。

第五項則是消費者方面,民眾因擔心出外會接觸到病毒,更為謹慎外出購買商品。對此,Gartner認為,會有許多企業轉向於網路銷售商品,這會對物流網路構成挑戰。

供應鏈需以短、中、長分三個時間段,訂定風險管理方案

供應鏈需要可衡量關鍵風險指標的框架,針對可控和可預見的不確定因素,包含合規性、勞動力、材料、生產能力和財務,制定管理方案,來監控疫情對其價值鏈造成的影響,以做好準備。Gartner向直接參與材料採購和供應鏈服務的供應鏈領導者,提出風險管理方案的建議,以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時間段劃分。

短期在此的定義是疫情發生當月,Gartner就該階段提出了3點建議。第一點,供應鏈領導者應該為受疫情影響的供應鏈,制定高風險中斷監測和應對計畫,並且將制定該計畫放在第一位,同時確保計畫的資訊透明化,以快速掌握全貌。第二,將身處欠缺完善醫療體系國家的供應商和子供應商,列為高風險權重分配的對象。並在評估消費者支出的變化後,確保庫存在可取得之地,不受物流網路中斷影響。最後一點則是與公司法務共同審查合約內容,了解無法如期交貨會產生的財務損失,同時,與人資部門合作,提供身於受疫情影響地區的員工協助,並重新評估出差政策。

中期則為疫情發生後的1至3個月,對此階段的風險管理方案,Gartner同樣提出3點建議。首先,聚焦供需關係平衡,必要時增加緩衝庫存量,因應無法預測的物流和材料波動性。其次,評估開發多家供應商的機會,來確保原料的供應力。第三點,與內部利益關係人和關鍵供應商合作,建立統一的風險管理方法,來監控潛在材料和生產力短缺的狀況,並做好相對應的準備。

最後,長期的定義則為3個月或以上,Gartner有兩點建議。第一,當企業風險應對能力無法緩解任何中斷狀況時,應該優先處理具風險的物資以降低風險。另外,審查新產品導入的流程,找尋或開發可替代的材料來源,以及可替代的產品或材料物流路線,進而讓價值鏈多樣化,同時,分析新產品的上市後,數量、品質與市場變化等因素可能會帶來的連鎖影響。文⊙黃郁芸

臺灣也有本土自製「武漢肺炎疫情地圖」,成為國內企業疫情警示參考新工具,一眼就能掌握疫情概況

$
0
0

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蔓延,已經是臺灣企業與民眾極為關心的話題,全國醫療最高主管機關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也不斷發出公告並宣導,除了要讓民眾能夠安心,也可以清楚國內疫情的變化,並讓大眾獲得最新的防疫資訊。而在國際疫情方面,各國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也都持續發布相關消息。

隨著疫情擴散,因武漢肺炎已經由中國逐漸傳播到全球不少國家,加上大多新聞與官方資訊,都是以一則一則方式發布。因此在1月下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特別製作一個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儀表板」,連結世界衛生組織(WHO)與中美官方資料等,以圖像化方式讓世界各地的企業與民眾,都可以更直覺得透過儀表板介面,來掌握這次疫情的案例與最新進況。

特別的是,臺灣學界也有GIS專業資訊人員善用自身所長,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同樣利用了ArcGIS開放資料平臺的網站,設計了屬於臺灣的「武漢肺炎疫情儀表板」,讓國人可以更容易掌握臺灣與鄰近國家的確診病例與概況,而這背後的推手,就是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規畫師賴正偉。(網址如下:https://viator.maps.arcgis.com/apps/opsdashboard/index.html#/bbd3dfeeec9...

基本上,這個新型冠狀病毒臺灣儀表版,是使用了ArcGIS Online提供的建立自訂網站功能,用以貢獻開放資料。在這個有如戰情顯示布局的儀表板上,民眾可透過這樣的地理資訊系統平臺,從世界地圖的方式來檢視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的分布,並能清楚看到目前臺灣的確診病例、累計通報病例,以及已排除病例數、初驗為陰性與隔離檢驗中等資訊。

由於疫情越來越擴大,企業在因應上,勢必也將需要更全面掌握全球或當地的疫情動態與人力調度,而根據iThome近期製作的武漢肺炎因應措施緊急調查當中,在各項IT對策緊急因應做法中,就有2成4的企業打算建立最新疫情警示機制。而相較之下,這個臺版疫情儀表板的版面配置規畫,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製作的全球版的最大差異,就是能以臺灣為主、中文化介面,並是國內官方數據與在地化資訊,成為可以幫助快速檢視本土疫情的新工具。

關於這兩個版本的資料來源方面的比較,賴正偉進一步說明,全球版主要使用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而他所製作的臺版,則是以衛福部疾管署所發布的資訊為主,也就是政府單位公開確認的資訊,與政府的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而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希望提供給國內政府及民間單位,能有一個精簡而實用的整合資訊平臺,可以快速了解目前疫情狀況。

至於更新頻率上,由於此儀表板是他一個人所製作與維護,有些資料是串接API,例如全球病例部份的資料,有些則是手動更新,目前他是希望盡力做到每天更新1到2次。同時他也提到,介接的資料將視原始資料端的更新速率而定,不過像是2月1日到4日的這段期間,因為沒有新增狀況,就比較沒有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這個儀表板的設計,他第一版的發布是在1月30日,製作時間(包含構思、資料搜尋與檢查等)只花了1個半小時,更重要的是,他是以臺灣本身所需要重視的資訊來呈現。另外,他也在介面上整合民間實用資訊的連結,包括像是臺灣最大電子布告欄批踢踢實業坊PTT上的2019-nCoV武漢肺炎討論專板,以及HackMD共筆平臺的2019-nCoV武漢肺炎討論專用筆記等,以及最新的口罩地圖等。

另外好奇的是,衛福部或政府相關單位是否同樣關切此一發展?賴正偉表示,目前沒有收到相關訊息,不過他也會試著去接觸。對於相關資料的開放,他的看法是,各間學界都有一定的能量可以帶來幫助,只要政府願意釋出一些資料,都能幫助做很多事情。
 

全球武漢疫情儀表板 (可點擊圖片前往)

Coronavirus 2019-nCoV Global Cases(by Johns Hopkins CSSE)

 

臺版武漢疫情儀表板 (可點擊圖片前往)

2019-ncov (Wuhan_Coronavirus) Taiwan(By PTT ID :coffee777)

AI趨勢周報第119期:百度開源RNA二級結構預測演算法,要助武漢肺炎疫苗研發

$
0
0

重點新聞(0131~0206)

百度     RNA     武漢肺炎  

百度開源RNA預測演算法,要助研發武漢肺炎疫苗

百度日前開源一套RNA結構預測演算法LinearFold,可大幅縮短RNA病毒二級結構的預測時間,讓第一線研究員可在短時間內了解病毒空間結構,加速疫苗研發。百度AI研究員指出,LinearFold已實際應用,可將原本55分鐘的預測時間,縮短為27秒。

RNA二級結構對病毒結構建模十分重要,可幫助研究員了解相關運作機制。不過,現有的動態規畫(Dynamic programming)演算法有個不足,也就是隨著RNA序列增加,所需的運算時間會以三次方增加,難以進行全基因體的應用。

對此,百度團隊釋出去年發表的RNA摺疊演算法LinearFold,來讓運算時間維持線性,且不必加諸任何限制,比如輸出結構的鹼基距離等。與其他演算法相比,LinearFold能由左至右掃描序列,而非上至下。團隊也以各種RNA序列資料集來測試LinearFold,發現準確度和所需時間皆比現有的演算法好,特別的是,LinearFold對長序列RNA的預測準確度特別高,比如16S或23S核糖體RNA。這對引起武漢肺炎、擁有3萬鹼基長序列的新型冠狀病毒來說,就有加速研究和研發疫苗的潛力。(詳全文)

  Machine Unlearning    機器學習       SISA  

就是要Machine Unlearning!多倫多大學發表SISA框架讓模型能忘記特定資訊

為滿足越來越嚴苛的資料隱私要求,多倫多大學聯合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發表SISA訓練框架,能在移除資料點時,減少更新次數,來讓模型忘記(Unlearn)特定資訊。

團隊指出,要讓模型忘記特定知識,訓練點就必須做出零貢獻(Contribution),但由於這些資料點通常是互相交錯的,很難獨立刪除。而團隊提出的SISA訓練方法,能盡量不影響原有的工作流程,來進行訓練。在SISA訓練過程中,首先會將訓練資料分為數個分片(Shard),讓每個訓練點只涉及少數分片。接著,模型就在這些分片中,獨立訓練,減少資料點對模型的交互影響。最後,如果要模型忘記特定知識,就只有受到影響的模型會重新訓練,而非整體,因此也降低了重新訓練的時間。

後來,團隊利用兩套資料集來驗證SISA,發現在Purchase資料集上,光是分片訓練,就比從零開始重新訓練快上3.13倍。(詳全文)

  Google     聊天機器人    Meena  

號稱最先進!Google發表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Meena

Google日前發表一款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Meena,是一個擁有26億個參數的神經對話模型,能與人類進行各種主題的對話。Meena擁有一個編碼器模組和13個解碼器模塊,編碼器負責處理對話上下文,幫助Meena理解對話內容,而解碼器則使用編碼器處理過的資訊,產生實際回應。

團隊從公領域社交媒體對話中,過濾出341GB的文本來訓練模型。模型訓練的目標,是要最小化困惑(Perplexity)程度。訓練完後,團隊測試發現,Meena困惑度為10.2,人類評估指標SSA分數轉換為72%,比其他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如Mitsuku、Cleverbot等,高出近20%。完整版本的Meena,甚至能將SSA分數提升為79%,與人類的86%分數相差不遠。(詳全文)

  Google     資料集搜尋    表格 

Google資料集搜尋引擎Dataset Search正式版出爐

Google去年發表的資料集搜尋引擎Dataset Search,現在終於推出正式版。目前Dataset Search已索引了全球網路上近2,500萬個資料集。根據Google的統計,現在Dataset Search所索引的資料集中,內容最多的類別為地球科學、生物學及農業;而最受出版商歡迎的資料集格式為表格,在2,500萬個資料集中,就有超過600萬個是表格;此外,絕大多數的政府都利用schema.org開放標準來描述這些資料集,而美國則是全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中,貢獻最多資料集的政府,有超過200萬個資料集被Google索引。(詳全文)

  IEEE    全球暖化    新氣候經濟  

IEEE發表報告,呼籲工程師思考AI如何幫助解決全球暖化等難題

IEEE日前發表一份報告《衡量全球暖化與演算法進展的重要性》,呼籲各地工程師思考,如何藉新興科技解決全球暖化、兒童和社會層面等問題。該報告提出三個建議,包括:擁抱新氣候經濟並找出對地球友好的AI作法、保護兒童的未來與資料、尋求兼顧社會福祉的新成功指標。

報告也舉例說明,如國際組織Climate Change AI集結了學術界和業界的志願者,利用電腦視覺來降低電力系統的碳排放、改善交通車輛的能源使用,或是用來遠距監測農場的碳排放等。IEEE希望藉此,激發工程師的想法,來一起改善氣候問題。(詳全文)

Google   AI工作流程框架    WebAssembly  

Google推出網頁版跨平臺AI工作流程框架MediaPipe

Google近日將機器學習工作流程框架MediaPipe移植到了網頁平臺。MediaPipe可用圖(Graph)形式來建置和執行機器學習工作流程,原本只支援手機OS和邊緣裝置Google Coral。現在,Google利用WebAssembly技術和XNNPack機器學習預測函式庫,將MediaPipe帶上網頁瀏覽器,並能即時執行MediaPipe圖。Google也製作一個簡單的API,讓JavaScript和C++之間能進行通訊。不過,網頁版MediaPipe仍有限制,比如只能用模版圖(Template Graph)進行編輯。(詳全文)

英國    創新科技競賽    AI數據 

首度在臺舉辦!英國創新科技競賽開跑,涵蓋AI、高齡科技和智慧交通

英國在臺辦事處日前舉辦首屆英國創新科技競賽,鎖定AI和數據、高齡社會科技、智慧交通等三大領域,要尋找臺灣成長型的新創。英國在臺辦事處指出,英國是歐洲最大的數據中心市場,占歐盟24%,也是許多AI企業的本營,希望藉這次競賽,選出表現亮眼的AI、雲端運算或數據分析新創。

這次競賽參賽資格為擁有2年以上商貿實績,在科技領域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新創。報名時間自2月5日起,至4月13日止。目前已有1,700家來自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和韓國的新創參加競賽,而優選的6家新創將獲資助,赴英國參加今年度的倫敦科技周。(詳全文)

IBM     影像自動標註      Cloud Annotations  

IBM釋出標註影像物件的自動化工具

IBM日前免費釋出自動化標註工具Cloud Annotations。這個工具,是用來加速AI專案中的影像標註過程,IBM指出,Cloud Annotations利用AI來替影像中的物件自動化標註,底層採用了IBM雲端物件儲存(Cloud Object Storage),可無限儲存用戶標註的影像,用戶也可從遠端任意存取,也能和多個協同開發者即時共享。Cloud Annotations目前為beta版,但已開放IBM Cloud用戶使用。(詳全文)

圖片來源/多倫多大學、Google、IBM

 AI趨勢近期新聞 

1. OpenAI採用PyTorch作為主要深度學習框架

2. GitHub以深度學習推薦簡單問題,幫助新手做出第一次貢獻

3. LinkedIn以機器學習偵測不適當的個人檔案內容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20年2月

 
 
 
 

一周大事:武漢肺炎考驗企業IT應變力。IBM新執行長將由雲端AI部門主管接任

$
0
0

【182家大型企業和政府組織緊急調查】武漢肺炎IT大作戰專題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又猛又急,不到一個月就蔓延到全球,不只政府動起來,企業也紛紛展開各種應變對策,如何強化避險、輔助抗疫成了企業IT的緊急新任務。

根據iThome執行的武漢肺炎因應措施緊急調查,發現有近5成臺灣企業已為此建立員工健康監測與追蹤機制,4成企業更進一步打造疫情接觸者的管理與追蹤機制,以及疫情風險與業務衝擊盤點。不過,受訪組織當中,僅有大約2到3成會建立供應商受災情報,以及企業防疫溝通網站。更多內容

 

IBM新執行長將由雲端AI部門主管接任

圖片來源/IBM

IBM宣布重大人事變動。現任執行長Virginia (Ginni) Rometty 4月將退位,由雲端暨認知軟體資深副總裁Arvind Krishna接替。

此外,原紅帽執行長Jim Whitehurst,則被IBM董事會任命為總裁。IBM宣布重大人事變動。現任執行長Virginia (Ginni) Rometty 4月將退位,由雲端暨認知軟體資深副總裁Arvind Krishna接替。

現年57歲的Krishna於1990年加入IBM。在成為雲端及認知軟體資深副總裁之前,他是IBM系統暨科技事業群總經理,也曾協助成立IBM資料相關部門。並大力促成對紅帽的340億美元收購案。更多內容

 

拿用戶上網紀錄牟利遭起底,防毒軟體Avast緊急終止搜售使用者個資

圖片來源_Avast

在媒體踢爆Avast把免費防毒軟體蒐集的個人瀏覽資料,交由名下子公司出售給其它業者後,Avast執行長Ondrej Vlcek隨即宣布要終止這類資料蒐集行為。

相關調查報導指稱,在Google與Mozilla封鎖了Avast的擴充程式之後,Avast改自桌面防毒軟體蒐集用戶資訊,儘管使用者必須主動加入資料蒐集活動,但其實他們並未意識到Avast用他們的上網紀錄來牟利。

根據OPSWAT的調查,Avast排名全球第五大Windows防毒軟體業者,僅次於Symantec、McAfee、ESET和Bitdefender。

雖然Avast防毒軟體所蒐集的使用者瀏覽資料是匿名的,卻有不少隱私專家認為,藉由寬廣的資料蒐集與組織,也能辨識出使用者的身分。

現在Vlcek則說,Avast已決定未來聚焦在核心的網路安全業務,而資料蒐集業務已不符合該公司以隱私為優先的原則,期待使用者可繼續支援與信任Avast。更多內容

 

Google開源可製作硬體金鑰的韌體專案OpenSK

圖片來源/Google

在去年開賣自有Titan安全金鑰裝置後,Google現在進一步把開發硬體安全金鑰的韌體以OpenSK專案開源,讓獨立開發人員或硬體廠商也能開發安全加解密裝置。

FIDO安全金鑰提供簡單方便、免密碼的雙因素驗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2FA)方式,讓用戶安全登入Google服務(如Gmail、Google Docs等)及其他支援FIDO2/Web Authentication (WebAuthn)協定的網站及社交平臺,免於連到釣魚網站。為加速FIDO 2-based 2FA金鑰的普及,Google宣布在GitHub上釋出OpenSK專案。

OpenSK是以Rust撰寫的開源金鑰實作,支援FIDO U2F及FIDO 2標準。Google說希望藉由這個開源專案讓研究人員、金鑰製造商或有興趣的人,都能投入開發創新功能,加速硬體金鑰的普及。更多內容

 

開源作業系統Ubuntu大舉向Windows 7用戶招手

圖片來源/Ubuntu

今年1月14日微軟正式終止對Windows 7的支援,代表一般使用者再也無法取得Windows 7的安全更新與技術支援,於是Linux作業系統Ubuntu出面向Windows 7用戶招手,還打算提供詳細的指南以協助Windows 7用戶遷移到Ubuntu。更多內容

 

微軟整體營收成長14%,Azure成長62%

微軟公布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2020財年第二季財報,顯示該季創下369億美元的營收,比2019財年同期成長14%,至於Azure依然是微軟營收成長最快的服務,成長幅度高達62%,高於上一季59%的成長力道,該季微軟的各項產品及服務多半是成長的。更多內容

 

歐盟打算立法來統一充電器標準,蘋果不從

Photo by shutterstock/Rotsukhon Lam

歐洲議會曾倡議統一充電器標準,希望不管是手機、平板、電子書閱讀裝置或其它可攜裝置,都能使用共同的充電器,以避免電子垃圾,當時是採取業者自律的方式,在這10年來已見成效,在2009年時,市場上有超過30種充電解決方案,然而現在已減少至只剩3種充電型態。

現在歐洲議會想要透過立法來制定統一的充電器標準,並想確保不同充電器與不同行動裝置間的互動,同時增加纜線與充電器的回收數量,確保消費者不必在取得每個新裝置時,都得購買新的充電器。更多內容

 

拿下AWS迷你自駕車賽全球第三,交大團隊揭露技術秘訣

攝影/翁芊儒

日前在AWS DeepRacer League世界盃中獲得第三名的交大學生朱詠嘉(Roger),與團隊成員分享半年來參加迷你自駕車賽的經驗秘訣,不僅設計出能克服現實環境條件的RL模型,還開發了多種模型監測小工具,藉此挑選出表現最佳的模型來參賽。更多內容

 

OpenAI採用PyTorch作為主要深度學習框架

近期OpenAI宣布開始大量在專案上使用深度學習函式庫PyTorch,以標準化專案,使團隊間更容易創建和共享最佳化模型實作。過去的OpenAI作法,則是根據專案的需求,挑選適合的框架來實作專案,而未來盡可能所有專案都會使用PyTorch。

PyTorch是以Torch作為基礎的深度學習函式庫,Torch則是一種科學計算框架與腳本語言,臉書在2018年11月發布PyTorch 1.0正式版本,目標是要加速整個人工智慧研究以及開發的過程,目前PyTorch支援的程式語言除了Python和C++之外,在1月釋出的PyTorch 1.4開始支援Java。PyTorch不只受到各大硬體廠商IBM、英特爾、Arm、Nvidia及Qualcomm等的支持,三大雲端業者也都在各種服務中整合了PyTorch。

OpenAI提到,之所以會選擇PyTorch,是因為能夠提高他們在GPU上大規模研究的效率,而且在PyTorch中測試新的研究想法很容易,在改用PyTorch之後,創建模型的時間從數周縮短至數天。更多內容

北市體育局「台北運動吧」臉書粉專遭盜,個人帳號安全成企業組織關切焦點

$
0
0

由台北市體育局設立的「台北運動吧」臉書粉絲專頁,在昨日(2月7日)晚間深夜傳出管理者帳號遭盜用,發布多則色情影像內容與歐美情色連結,因此緊急關閉粉絲團。此事在社群平臺流傳,並為國內多家媒體報導。

在台北市政府官方網站上,也於今日(8日)公告該粉絲專頁遭駭一事,並指出體育局已聯繫其專頁管理者緊急關閉。對此,我們詢問到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新聞聯絡人蔡佳穎,她表示,這起事件發生於2月7日晚間11點47分,他們在晚間接獲消息後,立即通知負責人員處理,並於12點50分關閉該臉書粉絲專頁。至於已經發布的不當貼文內容,至少已有5則。

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網站之外,臉書粉絲專頁也成企業重要門戶之一,而此類事件的發生,再度突顯出Facebook粉絲專頁的安全性與管理問題,企業或組織同樣必須重視。畢竟,過去幾年已經發生多次藝人明星、網紅或企業的粉絲專頁被盜事件,每次事件發生都不斷帶來警惕。

因此,企業可要注意相關防護,例如,是否要求擁有粉專管理權限的臉書帳號,如為公司帳號要有良好管控,如為員工個人帳號要都懂得檢視登入的裝置,以及開啟雙因素驗證。

此外,我們也詢問這個體育局的粉絲專頁是否由委外負責,蔡佳穎表示,這個臉書粉絲專頁確實是委外單位管理。無論帳號安全與委外管理安全,都將會是企業或組織必須注意到的面向,與委外業者之間也可相互提醒。

最後要提醒大眾的是,體育局已經報警處理,並蒐集該駭客的犯罪證據,也將對犯罪者提告與求償。體育局並呼籲所有民眾,切勿轉發相關不雅圖片,以免觸法。

 


具備勒索軟體及鍵盤側錄的金融木馬Anubis,鎖定逾250款Android程式展開攻擊

$
0
0

資安業者Cofense本周揭露新一代金融木馬Anubis的能力,指出它同時具備資訊竊取、鍵盤側錄與勒索軟體等功能,還能關閉Google Play Protect,當它進駐到Android手機之後,即會鎖定逾250款與金融或購物有關的程式展開攻擊。

Cofense研究人員Marcel Feller說明,駭客通常藉由電子郵件散布Anubis,在郵件中要求使用者下載一個收據,但其實所下載的是一個沒簽名的Android程式安裝檔APK,當使用者執行此一APK時,程式會要求使用者啟用Google Play Protect,不過,使用者按下同意之後,它並未啟用Google Play Protect,反而是關閉了Google Play Protect,同時還賦予了該程式所需的所有權限。

成功進駐Android手機的Anubis即會開始蒐集手機上所安裝的程式,以與駭客所列出的逾250個攻擊目標進行比對,這些目標大半是銀行與金融程式,但eBay與Amazon等熱門購物程式也在名單內。一旦使用者開啟了這些目標程式,Anubis就會展開行動,在程式上覆蓋偽造的登入頁面以竊取使用者憑證。

Anubis的能力不僅於此,它還能捕捉手機畫面、變更管理設定、開啟任何的網頁、紀錄語音、打電話、竊取通訊錄、傳送/接收/刪除簡訊、鎖住手機、取得手機的GPS位置、側錄鍵盤、搜尋檔案,還能加密手機或外接裝置上的檔案。

其中,它的鍵盤側錄功能適用於手機上的任何一款程式,而勒索軟體模組則可加密所有的檔案,並將它們傳送到駭客所控制的伺服器上。

此一Anubis最近的活動影響Android 4.0.3及之後的版本,Cofense建議企業應該限制員工裝置上所安裝的程式,也應確保在辦公環境中所使用的程式來自可靠的開發者,而所有的Android用戶都應避免下載未簽名的程式,以降低被惡意程式感染的風險。

近三年最大改版Angular 9釋出,開始預設使用Ivy編譯器

$
0
0

前端網頁程式開發框架Angular最新釋出9.0,這個版本全面更新了開發框架、Angular Material以及CLI,Angular 9最大的亮點便是開始預設使用Ivy編譯器和Runtime,並且改進測試元件的方法。官方表示,這個版本是過去三年來,最大的一次更新。

Angular開發團隊發展已久的Ivy編譯器,在Angular 8.0發布時成為正式版本,在Angular 9變成了預設選項。Angular開發者使用TypeScript以及HTML來編寫元件,但這些HTML最終都不會在用戶的瀏覽器中執行,Angular的編譯器會將這些HTML轉換成JavaScript,當這些元件需要出現在頁面上時,由JavaScript創建適當的DOM。

而Ivy是開發團隊全新開發的編譯器,使用漸增編譯技術,能提升建置的速度,且能縮小捆綁包的大小,也讓開發者可以更快進行測試,除錯也更容易。開發團隊提到,開發Ivy編譯器的目的,是要精簡不透過樹搖處理的Angular部分,並使每個Angular元件產生更少的程式碼,經過這些改進,小型與大型應用程式,都能最大程度地縮減容量。

而那些沒有使用太多Angular功能的小型應用程式,則可以使用樹搖功能,獲得更大的助益。而中等大小的應用程式,因為原本從樹搖功能就獲益較少,但是又因為沒有使用足夠多的元件,因此難以真正因為Ivy編譯器縮減太多應用程式的容量。

官方也改進了Ivy的TestBed提升其效能,過去TestBed會在每次測試執行時,無論元件是否有被修改,都會重新編譯所有元件,而現在除非開發者手動覆蓋某個元件,否則TestBed不會在測試的時候重新編譯元件,因此能夠避免絕大多數測試時的編譯工作,使得框架核心測試速度加快40%,用戶的應用程式測試速度應該也會加速40%到50%。

由於Ivy的新架構,編譯器速度獲得大幅的提升,官方以應用程式的TypeScript編譯成本來衡量編譯器效能,Ivy編譯官方自家的文件應用程式angular.io,效率提升將近40%。而這代表AOT建置將能夠更快,開發人員現在可以在開發模式建置使用AOT,增加開發效率。

Angular 9也加入了YouTube和Google地圖新元件,開發者現在可以在應用程式中內嵌渲染YouTube播放器,而新的Google地圖元件,則讓開發者可以像是使用其他Angular元件一樣,簡單地渲染Google地圖,顯示標記並且與其互動,開發者不需要學習使用Google地圖API的方法。

Angular在2019年JavaScript 2019大調查的表現並不好,調查顯示其發展進入停滯狀態,從2016年來,雖然使用人數持續成長,但是負評也越來越多,在去年使用人數停止成長,而負評聲量卻沒有因此減少,趨勢預測Angular在2020年將會開始衰退,而是否能利用這次大改版力挽狂瀾,還值得觀察下去。

Uber虧損缺口縮小,官方樂觀今年底達成EBITDA獲利目標

$
0
0

Uber在本周四(2/6)公布了去年第四季的財報,顯示該季的Uber營收達到40.7億美元,虧損11億美元,由於虧損金額低於分析師預期,再加上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預期該公司應該會在今年第四季出現獲利,使得Uber當天盤後股價上漲了7.37%,達到39.9美元。

在2019年第四季的Uber營收中,共乘帶來30.6億美元的收入,成長27%,Uber Eats占了7.3億美元,成長68%,車輛解決方案占2.2億美元,成長75%,其它營收則占3,500萬美元。

至於該季若計入2.43億美元的股票獎酬,則虧損了11億美元,雖高於2018年同期的8.9億美元,但已少於今年前幾季的虧損,亦低於分析師的預期。

此外,Uber執行長Khosrowshahi在財報會議上透露,該公司原本承諾要在2021年達到基於「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獲利,但此一目標可望提早在今年第四季實現。

Khosrowshahi說,該公司已經認知到「不惜一切代價推動成長」的時代已然結束了,在這個世界上,股東要求的不只是簡單的成長,而是獲利的成長,現在Uber已經藉由創新、執行力及全球性的規模,取得了有利的競爭條件。

低於預期的虧損,再加上提前獲利的利多消息,讓Uber當天的盤後股價上漲逾7%到39.9美元,但仍不及該公司在5月上市時的45美元發行價。

Android Studio棄用DX編譯器進入第二階段

$
0
0

Google在2017年的時候開發了新的Dexing編譯器D8,而D8編譯器可以產生更小的APK,執行時效能也更好,已經在Android Studio 3.1正式成為預設選項,用來取代原本的DX編譯器,而DX因而開始了三階段棄用程序。

一開始D8只在Android Studio 3.0作為可選功能,主要的編譯器還是DX,隨著D8逐漸成熟,才在Android Studio 3.1切換成預設,但是開發者在使用上有任何的問題,仍可以隨時切換回DX。棄用DX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開發者仍然可以在Android Studio中使用DX,Google會提供重要問題的更新,但不再為DX增加新功能,也會觀察是否存在無法將DX切換到D8的使用案例,Google承諾,所有轉換的問題沒有解決,DX就不會進入到棄用的下一階段。

而現在所有問題都已經解決,六個月內沒有發生重大的轉換問題,因此Google宣布DX棄用進入下一個階段,棄用第二階段是為了要確保複雜的專案,有充裕的時間能夠遷移,而這個階段,Google會維持DX編譯器可用,但視為已經棄用,不會解決任何問題。這個階段會持續一年,也就是說,一直到明年的二月一日,才會進入到棄用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Google將會把DX從Android Studio和其他建置環境中移除,除非開發者使用舊版的Android Gradle擴充套件,才能繼續使用DX建置應用程式,Google也提醒開發者,還在使用DX建置的專案,現在該是時候搬遷到D8上了。

Dex編譯是建構APK的關鍵步驟,是將.class位元組碼轉換成為.dex位元組碼的過程,讓Android Runtime得以執行,雖然Dex編譯器只有在應用程式開發的時候使用,但是會直接影響應用程式的建置時間、.dex檔案大小和執行時候的效能。比起DX,D8有更好的編譯效能,而且可以輸出較小的.dex檔案,應用程式執行效能也更好。

Windows 7臭蟲讓用戶無法關機

$
0
0

Windows 7傳出有不知名臭蟲,造成用戶無法關機或重新開機。

上周有Windows 7用戶在Reddit反映他在一天結束要關機之際,他的電腦跳出了一個訊息指出「您沒有關閉這台電腦的權限」,使用戶無法關機或重新啟動電腦。有不少Windows 7用戶都在上周五反映同樣狀況。

目前原因為何尚不得而知。用戶猜測可能是某個問題違反了用戶帳號控制(User Account Control)群組政策、或是最新Windows 7 Rollup更新、遙測更新出錯。也有人猜測是Adobe最近更新所致。

微軟表示已接獲通報,目前正在調查。

一些使用者倒是先提出了排除方法。開啟「執行」對話框後,輸入gpedit.msc後執行,找到「電腦設定」、「Windows設定」、「安全性設定」、「本機原則」、「安全性原則」下,搜尋「使用者帳戶控制:執行所有管理員均以管理員核准模式執行」,設定「啟用」。之後到「執行」對話框,執行gpudate/force,最後重新啟動電腦,再一次到「執行」對話框輸入shutdown-r後,按下「OK」完成。

至於那些指出Adobe更新為元兇的用戶,則是說藉由關閉「Adobe更新」或是「Adobe Genuine Monitor服務」、「Adobe Genuine Software Integrity服務」來解決。

如果不想這麼複雜,也有個簡單的暫時解法。在預設管理帳號外新增管理員帳號,接著登入該新帳號,再登回到原有預設管理員帳號,就能正常關閉或重開機了。

武漢肺炎效應,愛立信、Nvidia也不去MWC,主辦單位禁湖北人士參加

$
0
0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已經對科技界活動造成影響。繼南韓電子大廠LG之後,瑞典網路設備業者愛立信及美國晶片業者Nvidia,也相繼宣布不參加今年的世界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MWC)。主辦單位再宣佈新防疫措施,湖北省人士皆不得參加今年MWC及相關活動。

上周五愛立信執行長Börje Ekholm透過聲明指出,員工、客戶和其他相關人士的健康和安全,是該公司第一要務,這是很困難的決定。愛立信原本期待能在MWC上展示最新科技,但該公司相信不參加今年MWC,才是最負責的企業決定。

MWC主辦單位GSM協會(GSMA)表示,愛立信取消參加,對大會展示內容此時有些許影響,但衝擊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晶片大廠Nvidia表示,基於冠狀病毒引發的公衛風險,確保員工、合作夥伴和客戶是Nvidia最重要的事,該公司已經通知GSMA他們今年不參加MWC的決定。nVidia指出,他們原期待分享該公司在AI、5G及vRAN(Virtual radio access network,虛擬無線存取網路)的研發成果。他們很遺憾不能參加,但相信這是正確決定。

Nvidia的決定對今年MWC影響勢必很大。今年Nvidia預定主持以人工智慧(AI)為題的10場專題演說和論壇,它還打算搭建AI前端創新中心,以展示AI、5G和邊緣運算的解決方案。

由於疫情明顯影響MWC的舉行,GSMA除了原先強化消毒、提倡不握手等公衛教育外,周日再升高防疫措施。包括要求所有湖北省人士禁止參加今年巴賽隆納的MWC以及相關活動(Four Years From Now、xside 及YoMo),而中國人士必須出示文件(如護照戳章或醫療證明)證明大會前14天已離開中國,才能入場。

此外會場也會針對訪客量測體溫,而參加大會者也必須證明他們未和任何感染患者有過接觸。不過這點要怎麼做,GSMA並未說明。GSMA表示會視疫情變化調整應變措施。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打造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地圖,截至2月10日,全球有3.7萬人確診,造成814人死亡。

武漢肺炎影響,蘋果中國辦公室與客服復工,但實體門市持續關閉

$
0
0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蘋果上周宣布關閉中國辦公室、客服中心和門市到2月9日,周六公布將延長42家中國門市的關閉期間,重啟時間未定。辦公室和客服中心,則如期於今日(2月10日)復工。

蘋果透過媒體聲明表示,經過公衛專家和政府機關的諮詢,蘋果中國辦公室和客服中心,將會自2月10日重新開啟。並且正在為零售門市重啟營運做準備。至於關閉到何時,蘋果說會確定後再行公告。蘋果線上商店則維持開放。

這家科技大廠可能因此損失慘重。花旗銀行分析師上周估計,蘋果在中國一星期銷售額為8,500萬美元,如果停止營業一個月,蘋果將少賺34億美金,或全球營收的5.2%。

但影響更重大的是蘋果iPhone的生產。iPhone代工廠鴻海的生產重鎮:河南省鄭州市廠區,目前預計2月10日復工。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如果停工期拉長到第二周,對iPhone生產將有「極大」影響。


報導:武漢肺炎彰顯中國的監控能力

$
0
0

中國對境內的大規模監控一向為民主國家或部份中國人所詬病,不過,為了因應此次武漢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中國發揮其監控能力,追蹤人們所到之處並提出警告,所使用的技術包括可偵測人們體溫的人臉辨識系統、找到確診者附近的民眾、手機定位,以及配置廣播系統的無人機,反倒獲得了些許掌聲。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有一名從杭州出差回家的中國人遭到公安鎖定,公安追蹤了他的車牌,知道他曾到過武漢肺炎疫情相對嚴重的杭州,於是主動聯繫他,還要求他在家自主隔離14天,結果他只待了12天就忍不住外出,卻被人臉辨識系統發現,這次連他的公司都收到通知,再次向他提出警告。

另一項展現中國追蹤功力的是行動業者。中國移動上周傳送訊息予北京的居民,提供他們檢視自己過去30天所到之處的服務,也許是用來自我防疫,或者也能用來說服主管或防疫機構。

此外,中國的AI業者也相繼推出可偵測人體溫度並結合人臉辨識技術的系統,這些系統可部署在辦公大樓或人潮較多之處,能夠用來判斷出入的民眾是否發燒,而且宣稱就算戴了口罩,也可辨識人們的真實身分,並通報公安或防疫單位。

為了防範疫情的散布,若發現有武漢肺炎確診者搭上某一班火車,中國的火車實名系統,還能找出坐在附近的乘客名單,或是藉由行動程式來告知使用者,他們所搭乘的飛機或火車,是否同時載運了武漢肺炎確診者。

在無人機的使用上,最近這幾周中國出動了大量配備廣播系統的攝影無人機,以在發現有未戴口罩的路人或群眾聚集之處,從空中提出警告,環球時報蒐集了許多被無人機廣播系統嚇呆的中國民眾影片,在這疫情蔓延的緊張時刻,卻透露出有趣與溫馨。

路透社分析指出,過去不少中國民眾對於被嚴密監控多有不滿,但此次用在對抗疫情的散布,卻有不少人認為在此一非常時期,相關技術的應用是合理且可被接受的。

疾管家Chatbot爆增百萬用戶查疫情!DeepQ靠彈性架構撐住20倍瞬間流量

$
0
0

疾管署的官方LINE Chatbot服務疾管家自2017年上線以來,24小時為民眾提供90多種流行病相關資訊,更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同步提供疾管署最新新聞和相關QA資訊,還在短短兩天內就推出口罩存量查詢功能,緩解民眾瞬間的爆量查詢。讓這一切順利進行的幕後推手,就是HTC健康醫療事業部門DeepQ。

DeepQ與疾管署進行為期3年的公益合作,替疾管署打造即時聊天機器人疾管家,並利用中文醫療自然語言處理(MNLP)方法來訓練疾管家,讓它能理解民眾輸入的語句、依此回答,比如疫苗接種的醫療院所,以及流感該注意的事項等。

一周趕工完成新功能擴充,再接再勵兩天完成口罩購買查詢功能

這次武漢肺炎突然來襲,DeepQ團隊自1月22日開始,就密切與疾管署交流,透過疾管署每日提供的疫情資料,像是疾病相關說明、預防資訊、國內外疫情等,來連夜趕工設計新介面、擴增疾管家的知識庫和功能。同時,團隊也利用這些資料,以MNLP來增強疾管家對武漢肺炎疫情的語意理解,盡可能擴充問答知識。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任務,團隊也在時間壓力下完成。DeepQ資深處長鄭志偉表示,團隊從拿到資料、整理資料,以及訓練AI、功能介面開發,到最後的測試和上線,「約一周完成。」

但是,幾天後疫情快速變化,導致四大超商口罩供不應求。為此,行政院也指示衛福部,自2月6日起,正式實施口罩購買實名制,要求民眾利用健保卡,至社區特約藥局來購買口罩。

為因應口罩實名制上線,DeepQ團隊也在2月4日,就開始利用健保署釋出的口罩存量資料,以及健保署的特約藥局資料,來開發疾管家的口罩查詢功能。而新功能兩天後正式上線,民眾可查詢住家附近藥局的成人與兒童口罩存量,要是遇到缺貨,也能尋找鄰近還有存量的藥局。這個功能不只提供另一個查詢管道,也分擔了健保署官網的查詢流量。

一天160萬則訊息,利用彈性架構因應爆量

「過年期間,疾管家的訂閱人數一下從10幾萬,爆增為160萬,」DeepQ資深處長鄭志偉指出,四周前,疾管家每天接收的訊息量約為500則,「口罩實名制上線當天,更收到了160萬則訊息。」

不只如此,當疾管家一發布疾管署新聞時,「瞬間流量就暴增20至30倍。」這樣的爆量,也考驗著DeepQ的維運能力。「我們當初設計疾管家時,就採用可擴充的框架來開發,」DeepQ資深處長游山逸解釋,這個做法,可讓團隊快速以手動方式調整設定(Configuration),來快速因應流量變化。而在硬體部分,除了原本的一臺伺服器,DeepQ也啟動了數十臺伺服器,來緩解大量的流量。

不過,團隊還有另一個做法,也就是在疾管署發布新聞前,先行溝通,將伺服器的容量(Capacity)提高,再推播消息。此外,「我們也有一個機制,在消息推播後持續監控流量,來自動調整伺服器,」游山逸說。

最後,團隊雖然在短時間內就推出口罩存量查詢功能,「但真正有挑戰的是,設計一個對使用者友善的UI。」鄭志偉表示,對此,團隊也正收集使用者回饋,來進一步改善互動方式,不只要提供資訊,也要提供更直覺式的使用者體驗。文◎王若樸

 
 
 
 

CIA傳也有上百億美元公雲大單釋出

$
0
0

美國公部門競相採用公有雲,繼去年底國防部的JEDI計畫後,媒體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也傳有百億美元公有雲的大單釋出,近日發布需求建議書(draft request for proposal,RFP)草案。但這次可望不再重演國防部JEDI專案由一家廠商獨得的劇情。

根據NextGov取得的RFP文件,這次CIA標案名為商業雲企業(Commercial Cloud Enterprise,C2E),是一個5年商用雲端運算合約,視需求最多可延伸2次,總年限最長可達15年。C2E的RFP文件雖未公布實際金額,但CIA估計可達「數百億」美元。

C2E專案是CIA最新一次雲端合約。中央情報局於2013年首先釋出了6億美元的雲端合約,以打造極機密、機密及公開資料網路,這個名為C2S(Commercial Cloud Services)專案,供17家情報相關單位使用,並由Amazon Web Service(AWS)取得。而依據C2E的RFP文件指出,雲端運算已被證實對用戶有極大效益,可加速開發新式App支援任務及提升App功能與安全性。自2013年起,CIA已經陸續增加運算、儲存容量、App服務,以及多家雲端供應商。C2E合約即是因應這個社群,所提出的增購雲端服務需求。

和去年JEDI合約不同的是,C2E專案採多供應商的模式。總金額達100億美元、長達10年的公有雲合約JEDI為贏者全拿模式,由微軟獨家取得,也引發原本呼聲最高者Amazon Web Service的不滿,向聯邦索賠法院提出禁制令動議意圖阻撓。

而C2E專案將允許多家雲端業者參與投標,最後各廠商可望取得子計畫合約。其次,除了提供IaaS、PaaS、Saas「專業服務及基礎架構服務」的公有雲廠商外,C2E也會採購雲端整合業者服務,負責提供多雲環境的整合支援與工具,以適應C2S演變成的多雲架構。

臉書買下號稱比GPS精準的AI定位技術業者Scape

$
0
0

TechCrunch近日揭露,臉書已經買下了號稱所使用的AI定位技術,比GPS還精準的電腦視覺引擎開發商Scape,以約4千萬美元的金額,取得逾75%的Scape股權及兩個董事席位。

Scape在2016年於英國倫敦創立,主要開發基於雲端的視覺引擎,允許攝影機裝置透過電腦視覺理解周邊環境,強調該系統仰賴的並非存放於本地端的3D地圖,而是參考雲端上的3D地圖,讓不同的裝置可分享對環境的理解。

Scape技術的主要應用在於擴增實境(AR),首個產品為ScapeKit,能夠辨識戶外行動裝置的精確位置,以把AR內容置放在確切的位置上。如同具備GPS及羅盤的攝影機,ScapeKit可在地理坐標中提供超精確的位置與方向,且支援相容於ARKit及ARCore的各種裝置。

Scape執行長Edward Miller之前曾對外宣稱,該公司API的定位能力比GPS還要精準。

儘管臉書拒絕透露取得Scape技術的用途,但外界猜測這可能與臉書今年準備推出的VR社交網站Facebook Horizon,或是臉書的AR眼鏡專案有關。

Windows 10 Start Menu建議Firefox及IE用戶改用Edge

$
0
0

Windows 10用戶最近發現,微軟開始在該作業系統的「開始」功能表(Start Menu)中推廣基於Chromium的Edge瀏覽器,只要發現使用者在系統上安裝了Firefox或以Firefox為預設瀏覽器,或者是發現用戶尋找的是IE瀏覽器,都會建議使用者可試試全新的Microsoft Edge。

微軟是在今年的1月中旬,釋出首個基於Chromium的Microsoft Edge 79正式版,它與Chrome採用同樣的Chromium專案,也支援Chrome擴充程式,但它內建Bing搜尋引擎,提供IE模式,並支援Azure Active Directory(AAD)、4K串流、杜比音效,以及PDF筆記功能。

不過,微軟在「開始」功能表中推廣Microsoft Edge,也引來使用者的微辭,有人說這個廣告很討厭,也有人指導使用者如何關閉微軟的程式建議功能。不過,亦有使用者認為新版的Microsoft Edge挺好用的。

幸好微軟並未厚此薄彼,不只是打算執行Firefox的用戶會看到Edge的廣告,就算是Windows 10用戶準備開啟IE,也同樣會看到Edge的廣告。

Viewing all 3213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